第401章 降服成公英
三國:劉備的桃花軍師 作者:明州布衣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話說在趙塵的安排下,陸遜和馬超兩路人馬,分頭行動,很快就拿下了韓遂。
韓遂著實沒有料到自己會栽在兩個小輩手中。
馬超那看五花大綁的韓遂,隻是說了一句“你也有今日”,隨後便與馬岱一道,領軍繼續西進。
陸遜則帶著韓遂一路迴到了長安城。
拿下韓遂之後,右扶風便沒有了任何抵抗,司隸全境也落入劉備之手。
至於涼州,或許會有些許地方勢力對馬超和馬岱抵觸,但趙塵相信,不需要多久,二人定能完全收服。
趙塵也書信給劉備,建議劉備上奏朝廷,舉薦馬騰為涼州刺史。
陸遜的勝利歸來,著實讓趙塵歡喜了一把。
看著這麽多年自己一手培養出來的統帥,如今能獨自領軍,就像是看到了自己的希望。
辛苦栽培的果樹發芽開花結果了,果實還很甜,哪個老農會不開心?
他當即任命陸遜為青州兵曹從事,與別駕沮授一道輔佐趙塵治理青州。
這也是陸續第一個正式任命的官職。
陸遜感激不盡,跪拜謝恩,也算是從學徒正式走向了官場。
至於韓遂、成公英、閆行三人的處置,趙塵並沒有其他想法,隻想要留下成公英。
韓遂至少是一方諸侯,自然不願意投降。
趙塵也沒有慣著他,直接將其關押,任其自生自滅。
而閆行此人,忠誠度並不高,雖然有些武藝,相較於劉備帳下那些大將,根本不值一提。
故而趙塵也就無所謂,願意投降,帳下留用,不願投降,那便尊重其意願,或斬殺或放走。
至於田樂、陽逵等其他武將,也一並處理,不在話下。
唯獨趙塵最在意的成公英,卻遇到了些許麻煩。
趙塵親自來到成公英麵前,詢問情況。
成公英迴道:“大丈夫頂天立地,自然不能一仆事二主。除非……”
趙塵微微一笑,自信地說道:“成公先生乃忠誠之士,也深受韓文約恩惠,塵知道先生之意。事到如今,韓文約已不可能再有作為,後半生皆在長安城中渡過。而先生之才,如同浩瀚明月,不造福西涼百姓,豈不是可惜。先生也是從苦難百姓中走來,自然知道其中不易,又何必拘泥於些許禮節,束縛自身呢?”
成公英沒有說話,隻是眼神中透露出了絲絲有餘。
趙塵繼續說道:“先生可以為韓文約盡節,難道就不能為我主劉皇叔效力嗎?”
成公英跪地迴道:“韓將軍尚在,我豈能棄之離去。”
趙塵聽之,忽然眼神中透露出一絲兇狠,而後又再次恢複平靜。
“先生之言,塵明白。我主劉皇叔乃愛才之人,先生之才也是塵所期盼。隻是先生細想,此刻韓文約在我掌控之中,若是先生一再堅持,豈不是逼著塵去取韓文約性命?”
此言一出,成公英忽然愣了一下,仿佛是刺中了他的內心,明白他心中的憂慮。
趙塵的話不無道理,他的堅持隻會平添韓遂的危險,倒不如順從了趙塵的意思。
見成公英低頭思索,趙塵乘勝追擊:“塵可向天下告示,韓將軍為報效朝廷,決定與劉皇叔一道平定天下,匡扶漢室。”
話到此處,已經解決了成公英的後顧之憂,他再也沒有理由拒絕趙塵。
於是,成公英單膝跪地,道:“軍師之才,英不及也。若是軍師不嫌棄,英願追隨軍師。”
趙塵聽之,滿懷欣喜。
至此,韓遂之事總算是告一段落。
趙塵安排好長安城中的各項事宜,留下陸遜和高覽在坐鎮,自己領著其他將士一路朝雒陽城而去。
另一邊,曹操迴到新野,便收到了司隸全部丟失,韓遂兵敗趙塵之徒陸遜的消息。
眾人皆十分吃驚,想不到趙塵都不用出手,隻需要其徒便可將韓遂拿下。
韓遂手中尚有萬人大軍,豈能說敗就敗,足以見陸遜的厲害。
荀彧急忙建議:“主公,既然趙塵已經平定了司隸,想來不用多久便會領軍南下,以我軍目前之力,難以抵擋。如今正值糧草第一波收割,庫存充足,不如速速向西而進,取西川以立足。”
曹操從其建議,命將士速速準備。
建安七年八月中旬,雒陽城前站滿了人,大道旌旗飄揚,將士林立。
正中間者,乃此時此刻此地的真正統治者劉備,其一身錦衫,身後跟隨著眾多謀士官員。
兩邊的將軍各個精神抖擻,沒有一人因為早早來此地等候而有怨言。
劉備有令,所有官員必須準時到場,不得有誤。
人群中,最為顯眼的要屬兩個人,一個一身紅色,滿臉笑意,雙腳墊著地,焦急地望向前方,另一個一身素裝,清秀沉穩,安安靜靜地等候在原地。
此二人便是張寧和步練師。
步練師代表著趙府,而張寧則代表著自己。
要不是張寧一再堅持,最後還偷偷跑出來,其他夫人是絕對不會同意的。
劉備也無奈,能壓住這些夫人的隻有趙塵本人。
而今日,便是趙塵到達雒陽城之日。
時至晌午,不遠處的大軍已經緩緩而來。
劉備一見,心中大喜,急忙走上前大唿:“軍師!”
趙塵見狀,立刻下馬,領著眾人一路飛奔而來。
兩人會麵,劉備笑得合不攏嘴:“軍師真乃神人也,不僅拿下了整個司隸,二萬大軍去,迴來變成了五萬人。”
趙塵笑道:“塵惶恐,好在不負主公重托,順利完成任務。”
劉備拉起趙塵的手就要往城裏走。
身後的張飛笑道:“大哥,都未曾見三弟否?”
劉備哈哈大笑,轉身用另一隻手牽起張飛,迴道:“三弟一起!”
眾人哈哈大笑。
可三人剛沒走兩步,便被一人攔住了去路。
眾人定睛看去,隻見一抹紅色,長發飄飄,滿臉的小怒意。
正是張寧也。
趙塵尷尬笑道:“寧兒何故如此?”
張寧理直氣壯地迴道:“每次得勝歸來,都是先到主公處匯報,一匯報便是數日,又要應對其他人的祝賀,又是數日。偏偏是在府邸中的眾夫人和子嗣卻是最後才能見到這個家的主人。今日寧兒鬥膽,就問問主公,能否讓厚德去完主公那之後就直接迴府裏。”
韓遂著實沒有料到自己會栽在兩個小輩手中。
馬超那看五花大綁的韓遂,隻是說了一句“你也有今日”,隨後便與馬岱一道,領軍繼續西進。
陸遜則帶著韓遂一路迴到了長安城。
拿下韓遂之後,右扶風便沒有了任何抵抗,司隸全境也落入劉備之手。
至於涼州,或許會有些許地方勢力對馬超和馬岱抵觸,但趙塵相信,不需要多久,二人定能完全收服。
趙塵也書信給劉備,建議劉備上奏朝廷,舉薦馬騰為涼州刺史。
陸遜的勝利歸來,著實讓趙塵歡喜了一把。
看著這麽多年自己一手培養出來的統帥,如今能獨自領軍,就像是看到了自己的希望。
辛苦栽培的果樹發芽開花結果了,果實還很甜,哪個老農會不開心?
他當即任命陸遜為青州兵曹從事,與別駕沮授一道輔佐趙塵治理青州。
這也是陸續第一個正式任命的官職。
陸遜感激不盡,跪拜謝恩,也算是從學徒正式走向了官場。
至於韓遂、成公英、閆行三人的處置,趙塵並沒有其他想法,隻想要留下成公英。
韓遂至少是一方諸侯,自然不願意投降。
趙塵也沒有慣著他,直接將其關押,任其自生自滅。
而閆行此人,忠誠度並不高,雖然有些武藝,相較於劉備帳下那些大將,根本不值一提。
故而趙塵也就無所謂,願意投降,帳下留用,不願投降,那便尊重其意願,或斬殺或放走。
至於田樂、陽逵等其他武將,也一並處理,不在話下。
唯獨趙塵最在意的成公英,卻遇到了些許麻煩。
趙塵親自來到成公英麵前,詢問情況。
成公英迴道:“大丈夫頂天立地,自然不能一仆事二主。除非……”
趙塵微微一笑,自信地說道:“成公先生乃忠誠之士,也深受韓文約恩惠,塵知道先生之意。事到如今,韓文約已不可能再有作為,後半生皆在長安城中渡過。而先生之才,如同浩瀚明月,不造福西涼百姓,豈不是可惜。先生也是從苦難百姓中走來,自然知道其中不易,又何必拘泥於些許禮節,束縛自身呢?”
成公英沒有說話,隻是眼神中透露出了絲絲有餘。
趙塵繼續說道:“先生可以為韓文約盡節,難道就不能為我主劉皇叔效力嗎?”
成公英跪地迴道:“韓將軍尚在,我豈能棄之離去。”
趙塵聽之,忽然眼神中透露出一絲兇狠,而後又再次恢複平靜。
“先生之言,塵明白。我主劉皇叔乃愛才之人,先生之才也是塵所期盼。隻是先生細想,此刻韓文約在我掌控之中,若是先生一再堅持,豈不是逼著塵去取韓文約性命?”
此言一出,成公英忽然愣了一下,仿佛是刺中了他的內心,明白他心中的憂慮。
趙塵的話不無道理,他的堅持隻會平添韓遂的危險,倒不如順從了趙塵的意思。
見成公英低頭思索,趙塵乘勝追擊:“塵可向天下告示,韓將軍為報效朝廷,決定與劉皇叔一道平定天下,匡扶漢室。”
話到此處,已經解決了成公英的後顧之憂,他再也沒有理由拒絕趙塵。
於是,成公英單膝跪地,道:“軍師之才,英不及也。若是軍師不嫌棄,英願追隨軍師。”
趙塵聽之,滿懷欣喜。
至此,韓遂之事總算是告一段落。
趙塵安排好長安城中的各項事宜,留下陸遜和高覽在坐鎮,自己領著其他將士一路朝雒陽城而去。
另一邊,曹操迴到新野,便收到了司隸全部丟失,韓遂兵敗趙塵之徒陸遜的消息。
眾人皆十分吃驚,想不到趙塵都不用出手,隻需要其徒便可將韓遂拿下。
韓遂手中尚有萬人大軍,豈能說敗就敗,足以見陸遜的厲害。
荀彧急忙建議:“主公,既然趙塵已經平定了司隸,想來不用多久便會領軍南下,以我軍目前之力,難以抵擋。如今正值糧草第一波收割,庫存充足,不如速速向西而進,取西川以立足。”
曹操從其建議,命將士速速準備。
建安七年八月中旬,雒陽城前站滿了人,大道旌旗飄揚,將士林立。
正中間者,乃此時此刻此地的真正統治者劉備,其一身錦衫,身後跟隨著眾多謀士官員。
兩邊的將軍各個精神抖擻,沒有一人因為早早來此地等候而有怨言。
劉備有令,所有官員必須準時到場,不得有誤。
人群中,最為顯眼的要屬兩個人,一個一身紅色,滿臉笑意,雙腳墊著地,焦急地望向前方,另一個一身素裝,清秀沉穩,安安靜靜地等候在原地。
此二人便是張寧和步練師。
步練師代表著趙府,而張寧則代表著自己。
要不是張寧一再堅持,最後還偷偷跑出來,其他夫人是絕對不會同意的。
劉備也無奈,能壓住這些夫人的隻有趙塵本人。
而今日,便是趙塵到達雒陽城之日。
時至晌午,不遠處的大軍已經緩緩而來。
劉備一見,心中大喜,急忙走上前大唿:“軍師!”
趙塵見狀,立刻下馬,領著眾人一路飛奔而來。
兩人會麵,劉備笑得合不攏嘴:“軍師真乃神人也,不僅拿下了整個司隸,二萬大軍去,迴來變成了五萬人。”
趙塵笑道:“塵惶恐,好在不負主公重托,順利完成任務。”
劉備拉起趙塵的手就要往城裏走。
身後的張飛笑道:“大哥,都未曾見三弟否?”
劉備哈哈大笑,轉身用另一隻手牽起張飛,迴道:“三弟一起!”
眾人哈哈大笑。
可三人剛沒走兩步,便被一人攔住了去路。
眾人定睛看去,隻見一抹紅色,長發飄飄,滿臉的小怒意。
正是張寧也。
趙塵尷尬笑道:“寧兒何故如此?”
張寧理直氣壯地迴道:“每次得勝歸來,都是先到主公處匯報,一匯報便是數日,又要應對其他人的祝賀,又是數日。偏偏是在府邸中的眾夫人和子嗣卻是最後才能見到這個家的主人。今日寧兒鬥膽,就問問主公,能否讓厚德去完主公那之後就直接迴府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