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飲鴆止渴
三國:劉備的桃花軍師 作者:明州布衣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話說從雒陽出兵約莫個把月時間,趙塵便完整的拿下了弘農郡,收服了兩員大將,收編了六千西涼大軍。
消息傳到長安城中的韓遂耳朵中,韓遂大吃一驚,著實沒有料到劉備大軍會來的如此之快。
前幾日他還依稀記得馬騰曾跟他說過一句話。
當初他問馬騰為何要降劉備,堂堂西涼大軍主帥,大漢前將軍,卻甘願拜服於劉備帳下。
馬騰隻說了一句話,他說,劉備從海西三千殘兵發展至今,都依靠於一人,有此人在,平定天下者定然是劉備也。
而馬騰口中的那個人,便是指趙塵。
韓遂並未將這話放在心上,區區二十七歲的文弱書生,又沒有渾厚的家族背景,豈能是數萬大軍的對手。
可今日得到的消息卻讓韓遂不得不重新審視趙塵。
弘農之地雖然並不像長安和雒陽那般固若金湯,但關隘和城池一樣不少,將軍和將士各個驍勇善戰,就算是強將如雲者,也不一定能在半個月時間內連攻數城,拿下弘農郡。
甚至還收服了手中的兩員大將。
“這劉備和趙塵到底有什麽邪術,怎麽跟他們接觸之人都願意降。”
韓遂一時間也想不明白。
隻是明眼人都看得見,依照趙塵的進軍路線,下一步便是潼關。
他當即命楊秋、李堪領軍一萬,支援潼關守將張橫,務必將趙塵攔在潼關之外。
隻是僅僅如此,還不能讓韓遂安心。
果不其然,又一名將士來報,北路劉備大軍已經到了河東郡治所安邑城下,守將程銀堅守不住,準備棄城逃離。
韓遂憤恨地將手中酒樽砸在地上,臭罵道:“趙塵小兒,郭嘉匹夫,安敢如此!”
一旁的閆行急忙說道:“不出幾日,趙塵便會兵臨潼關,北麵的郭嘉那一路,也會攻打左馮翊,兩路大軍同時前來,長安城的安危難以保障。我有一條建議,還請將軍斟酌。”
韓遂忙問道:“有何好建議,速速道來。”
閆行迴道:“僅憑目前形勢來看,我軍並不是劉備大軍的對手,雖然憑借著占據有利地形,尚能支撐一時,但終究不是長久之計。縱觀當今天下,能與劉備大軍對抗者,恐怕隻有曹操那六萬大軍。我聽聞,如今曹操屯兵新野。新野小城可養不下曹操這條大魚。將軍可以書信給新野曹操,請他出兵,一道守住長安。事成之後,可將弘農郡和河東郡讓給曹操。”
韓遂聽之,立刻瞪大了眼睛,看著閆行。
謀士成公英急忙說道:“將軍,此事萬萬不可。”
閆行見成公英反對,急忙質問:“有何不可?”
成公英沒有迴應閆行,而是勸誡韓遂:“將軍豈不聽聞董卓進京之事?董卓進京雖穩定了局勢,卻將朝廷據為己有,意圖皇位。天下人皆知,曹操乃豺狼猛虎也。如今雖然趙塵和郭嘉兩路大軍全麵推進,但尚未到飲鴆止渴的地步。若是請曹操出兵,能否擊退趙塵和郭嘉還難說,但長安城定然落入此人之手,將軍也將不得不返迴西涼也。還請將軍三思!”
成公英的話說到了韓遂的心坎中,曹操當初占據雒陽之地,西麵拿著弘農郡,以華陰為據點,一直對長安城虎視眈眈。
如今若是邀請曹操來共同鎮守,指不定就會被曹操占據了去,豈不是得不償失。
閆行見成公英即將說服韓遂,又道:“將軍,成公先生此言差矣。若不請曹操出手,難不成眼睜睜看著趙塵攻來?先生還有更好的辦法嗎?”
說到此處,韓遂也轉過頭來看向成公英。
成公英一時也沒有好的辦法,無法應答。
麵對趙塵帶來的壓力,韓遂等人心中焦慮又無奈。
現場寂靜了片刻,成公英迴道:“將軍,若是真要請曹操前來支援,臣有一辦法,或許可行。”
韓遂急忙問道:“有何辦法,速速道來。”
“曹操虎狼之師,當初南下很明顯意在荊州,劉表將其安頓在新野,也是看出了其野心。此刻,若是將軍邀請曹操前來,便是默認了長安城是要交給曹操的。也隻有這長安城能引起曹操的興趣。”
韓遂急了,說道:“繞了一大圈,還不是迴到長安城了。”
成公英道:“將軍莫急,若是隻有曹操,我軍定然無法應對。但是若將軍同時邀請新野曹操和宛城張繡一道前來,用張繡牽製曹操,曹操定然不敢貿然行動,將軍便可從中調解,到時候不僅可以抵擋住趙塵的進攻,也能保住長安城,或許可以冒險一試。若是當真被曹操或張繡從中牟利,將軍也隻是退迴涼州,並不會比直接麵對趙塵來得差。”
此言一出,韓遂似乎看到了希望。
雖然勉強,但總比眼睜睜看著機會流失而束手無策來得好。
他來迴思忖,最終決定采納成公英的建議。
次日,韓遂的兩份書信便從長安城送出,直奔新野和宛城。
另一邊,趙塵拿下弘農之後,用幾天時間整頓了大軍,又讓馬岱前去探查軍情。
正如趙塵所料,潼關已經被韓遂重兵把守。
李堪、張橫、楊秋三位大將,以李堪為首,領軍足足兩萬人,鎮守潼關。
趙塵無奈一笑,再多人馬也不能停止他前進的腳步,他必須在三個月內拿下長安城,如今還剩不足兩月。
建安七年五月底,趙塵留下侯選守弘農城,領兩萬大軍從弘農出發,途徑故縣,於六月初七在亞武山陰安營紮寨,距離潼關不足三十裏地。
得知消息的潼關三名守將嚴陣以待,安排人員日夜值守,絕不能出任何差錯。
韓遂告訴他們隻需要堅守一個月,便會有援軍抵達,到時候就算趙塵再厲害,在聯合的多方位攻擊下,一定會被擊退,潼關守衛戰定能取勝。
三名守將當即決定,不管如何,絕不出城,隻需要保障糧草供應即可。
次日,趙塵留下馬岱守營,領著張飛、趙雲、馬超和梁興四人,沿著亞武山一路向西,打探潼關地形。
消息傳到長安城中的韓遂耳朵中,韓遂大吃一驚,著實沒有料到劉備大軍會來的如此之快。
前幾日他還依稀記得馬騰曾跟他說過一句話。
當初他問馬騰為何要降劉備,堂堂西涼大軍主帥,大漢前將軍,卻甘願拜服於劉備帳下。
馬騰隻說了一句話,他說,劉備從海西三千殘兵發展至今,都依靠於一人,有此人在,平定天下者定然是劉備也。
而馬騰口中的那個人,便是指趙塵。
韓遂並未將這話放在心上,區區二十七歲的文弱書生,又沒有渾厚的家族背景,豈能是數萬大軍的對手。
可今日得到的消息卻讓韓遂不得不重新審視趙塵。
弘農之地雖然並不像長安和雒陽那般固若金湯,但關隘和城池一樣不少,將軍和將士各個驍勇善戰,就算是強將如雲者,也不一定能在半個月時間內連攻數城,拿下弘農郡。
甚至還收服了手中的兩員大將。
“這劉備和趙塵到底有什麽邪術,怎麽跟他們接觸之人都願意降。”
韓遂一時間也想不明白。
隻是明眼人都看得見,依照趙塵的進軍路線,下一步便是潼關。
他當即命楊秋、李堪領軍一萬,支援潼關守將張橫,務必將趙塵攔在潼關之外。
隻是僅僅如此,還不能讓韓遂安心。
果不其然,又一名將士來報,北路劉備大軍已經到了河東郡治所安邑城下,守將程銀堅守不住,準備棄城逃離。
韓遂憤恨地將手中酒樽砸在地上,臭罵道:“趙塵小兒,郭嘉匹夫,安敢如此!”
一旁的閆行急忙說道:“不出幾日,趙塵便會兵臨潼關,北麵的郭嘉那一路,也會攻打左馮翊,兩路大軍同時前來,長安城的安危難以保障。我有一條建議,還請將軍斟酌。”
韓遂忙問道:“有何好建議,速速道來。”
閆行迴道:“僅憑目前形勢來看,我軍並不是劉備大軍的對手,雖然憑借著占據有利地形,尚能支撐一時,但終究不是長久之計。縱觀當今天下,能與劉備大軍對抗者,恐怕隻有曹操那六萬大軍。我聽聞,如今曹操屯兵新野。新野小城可養不下曹操這條大魚。將軍可以書信給新野曹操,請他出兵,一道守住長安。事成之後,可將弘農郡和河東郡讓給曹操。”
韓遂聽之,立刻瞪大了眼睛,看著閆行。
謀士成公英急忙說道:“將軍,此事萬萬不可。”
閆行見成公英反對,急忙質問:“有何不可?”
成公英沒有迴應閆行,而是勸誡韓遂:“將軍豈不聽聞董卓進京之事?董卓進京雖穩定了局勢,卻將朝廷據為己有,意圖皇位。天下人皆知,曹操乃豺狼猛虎也。如今雖然趙塵和郭嘉兩路大軍全麵推進,但尚未到飲鴆止渴的地步。若是請曹操出兵,能否擊退趙塵和郭嘉還難說,但長安城定然落入此人之手,將軍也將不得不返迴西涼也。還請將軍三思!”
成公英的話說到了韓遂的心坎中,曹操當初占據雒陽之地,西麵拿著弘農郡,以華陰為據點,一直對長安城虎視眈眈。
如今若是邀請曹操來共同鎮守,指不定就會被曹操占據了去,豈不是得不償失。
閆行見成公英即將說服韓遂,又道:“將軍,成公先生此言差矣。若不請曹操出手,難不成眼睜睜看著趙塵攻來?先生還有更好的辦法嗎?”
說到此處,韓遂也轉過頭來看向成公英。
成公英一時也沒有好的辦法,無法應答。
麵對趙塵帶來的壓力,韓遂等人心中焦慮又無奈。
現場寂靜了片刻,成公英迴道:“將軍,若是真要請曹操前來支援,臣有一辦法,或許可行。”
韓遂急忙問道:“有何辦法,速速道來。”
“曹操虎狼之師,當初南下很明顯意在荊州,劉表將其安頓在新野,也是看出了其野心。此刻,若是將軍邀請曹操前來,便是默認了長安城是要交給曹操的。也隻有這長安城能引起曹操的興趣。”
韓遂急了,說道:“繞了一大圈,還不是迴到長安城了。”
成公英道:“將軍莫急,若是隻有曹操,我軍定然無法應對。但是若將軍同時邀請新野曹操和宛城張繡一道前來,用張繡牽製曹操,曹操定然不敢貿然行動,將軍便可從中調解,到時候不僅可以抵擋住趙塵的進攻,也能保住長安城,或許可以冒險一試。若是當真被曹操或張繡從中牟利,將軍也隻是退迴涼州,並不會比直接麵對趙塵來得差。”
此言一出,韓遂似乎看到了希望。
雖然勉強,但總比眼睜睜看著機會流失而束手無策來得好。
他來迴思忖,最終決定采納成公英的建議。
次日,韓遂的兩份書信便從長安城送出,直奔新野和宛城。
另一邊,趙塵拿下弘農之後,用幾天時間整頓了大軍,又讓馬岱前去探查軍情。
正如趙塵所料,潼關已經被韓遂重兵把守。
李堪、張橫、楊秋三位大將,以李堪為首,領軍足足兩萬人,鎮守潼關。
趙塵無奈一笑,再多人馬也不能停止他前進的腳步,他必須在三個月內拿下長安城,如今還剩不足兩月。
建安七年五月底,趙塵留下侯選守弘農城,領兩萬大軍從弘農出發,途徑故縣,於六月初七在亞武山陰安營紮寨,距離潼關不足三十裏地。
得知消息的潼關三名守將嚴陣以待,安排人員日夜值守,絕不能出任何差錯。
韓遂告訴他們隻需要堅守一個月,便會有援軍抵達,到時候就算趙塵再厲害,在聯合的多方位攻擊下,一定會被擊退,潼關守衛戰定能取勝。
三名守將當即決定,不管如何,絕不出城,隻需要保障糧草供應即可。
次日,趙塵留下馬岱守營,領著張飛、趙雲、馬超和梁興四人,沿著亞武山一路向西,打探潼關地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