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燙手山芋
三國:劉備的桃花軍師 作者:明州布衣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雒陽城的風,當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徐璆獻上傳國玉璽本意隻是看中了劉備的能力,希望能將大漢的天下重新建立起來。
可他沒有看到,如今劉備的局麵尚未能達到號令中原的境地。
周邊諸侯依舊虎視眈眈,劉備占據六州之地,麾下人馬卻不足二十萬。
想要守住已有的城池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談何與各路諸侯多方作戰。
隻是在徐璆眼裏,劉備有趙塵、程昱、郭嘉、步騭、諸葛瑾等等智謀之士,加上關羽、張飛、趙雲、太史慈、陳到等等得力的武將,中原已經沒有一個諸侯可以與之匹敵,平定大漢是遲早的事。
此刻獻上傳國玉璽也是讓周邊那些小的諸侯認識到劉備平定天下乃天命所歸也。
眾人無不露出歡喜之色,唯獨趙塵一臉擔憂。
此刻劉備的眼睛早已經被傳國玉璽吸引,根本沒有注意到趙塵的臉色。
倒是一旁的陸遜輕鬆問道:“主公喜得傳國玉璽乃好事也,先生為何愁眉苦臉。”
趙塵歎了一口氣,迴頭跟陸遜說道:“爾等看來這是好事,在我看來卻是極為麻煩之事。”
陸遜有所不解,正想詢問。
隻見趙塵雙眼緊緊盯著劉備,眼神中透露出劉備能夠察覺的希望。
劉備的雙手正在一步步靠近傳國玉璽,徐璆也十分配合,順勢將傳國玉璽舉高。
這一刻,似乎在曆史的長河裏留下了最為醒目的一幕。
趙塵無奈,上前攔住劉備,以免犯下無法彌補的過錯。
劉備微微一驚,從原先的喜悅中反應過來,雙眼直直地看著趙塵。
這一瞬間,劉備察覺到了趙塵的眼神中透露出來的擔憂,他突然意識到了不遠處那傳國玉璽此刻並不屬於他。
劉備收起失態,轉而溫和的詢問:“軍師有何話說?”
他本想著指了指趙塵身後的傳國玉璽,又指了指趙塵的模樣,最終還是放棄。
趙塵耐心地迴道:“主公,此刻萬不可接過傳國玉璽。”
聽到這話,劉備沒有驚訝,隻是問:“為何?”
一旁的眾人也紛紛投來疑惑的眼神,包括此時來敬獻玉璽的徐璆。
趙塵迴道:“主公,雒陽城剛剛恢複平靜,周邊的諸侯也未對主公有多圖謀。此刻若是傳國玉璽在主公手中的消息被流傳出去,會怎麽樣?”
程昱上前一步說道:“極有可能引來其他諸侯的嫉妒,甚至兵鋒相向。”
“不錯,玉璽雖好,卻會帶來不必要的麻煩。曹操此刻尚且找不到好的理由來號召中原其他諸侯共同對抗主公,而這個玉璽便是最好的理由。天子尚在,傳國玉璽自然屬於天子。主公以諸侯的身份私自承接傳國玉璽,不僅有損主公的名聲,更可能被冠上叛軍的罪名,主公好不容易建立的威名,豈能毀於此刻,而且玉璽便意味著天命,任何諸侯都會眼紅,我軍尚不夠強大,無法震懾周邊的諸侯。”
話音一落,一旁的徐璆便站不住了,匆忙蓋上蓋子,來到劉備跟前說道:“劉皇叔切莫誤會,鄙人才疏學淺,未曾料到軍師口中的問題便貿然來敬獻玉璽,實乃鄙人之過錯也。隻是鄙人乃真心實意,希望劉皇叔能平定中原,還百姓一個太平盛世,別無其他。”
劉備一時間不知如何判斷,沒有第一時間說話。
趙塵見劉備猶豫,便轉過身去,對徐璆說道:“徐廷尉不必多慮,塵了解徐廷尉人品,堂堂正正,憂國憂民,絕非小人也。今日所言,隻是塵之擔憂,以防不測罷了。”
聽趙塵如此一說,劉備也跟了兩句:“正如軍師所言,徐廷尉為人備自然知曉,絕非故意為之。今日之事多有誤會,眾人也不必在意。傳國玉璽暫且由廷尉保管,待南下見天子之時再做打算。”
徐璆見二人皆相信自己,懸著的心也放鬆下來。
他不免感歎,難怪劉備能在短時間內迅速壯大,不僅治理的州郡繁榮昌盛,而且身邊謀士猛將如雲,這般胸徑也非其他諸侯所能匹敵的。
這劉備口中的軍師趙塵,更是名不虛傳,有此人在,中原定然屬於劉備。
隻是如今傳國玉璽已經亮相,該如何處理卻是難題。
劉備雖說暫且由徐璆保管,但隻要徐璆在劉備勢力範圍內一刻,其他人便會將這玉璽算在劉備頭上。
難不成將徐璆趕出雒陽?那豈不被天下人恥笑,今後讓天下士族大家如何看待劉備。
眾人陷入深思。
趙塵忽然走到司馬懿跟前,問道:“仲達之謀天下少有,不知意下如何?”
司馬懿驚訝地抬頭看著趙塵,思索了片刻。
他心裏清楚,趙塵此舉就是在提醒他,如今已是劉備帳下謀士,麵對可能與曹操等其他諸侯利息矛盾之時,該如何站位和出謀劃策,自當心中清楚。
司馬懿小心翼翼地迴道:“主公,軍師,某認為此事當速速決斷。立刻封鎖消息,請徐廷尉暫住在雒陽,藏好傳國玉璽,以免被其他諸侯發現。待主公平定天下之時再做打算。”
劉備聽了,感覺此建議頗為合理,便轉頭詢問趙塵的意見。
麵對司馬懿的迴應,趙塵尚且滿意,但此計策卻非最佳方案。
他迴應劉備:“主公,仲達思慮有所欠缺。”
司馬懿微微一驚,隱隱感覺趙塵對他有些不一樣的敵意。隻是不清楚這敵意究竟來自何方。
又聽趙塵說道:“天下之事,危機並存。夫危者,乃潛在之禍患,機者,乃成功之可能。為帥者當因勢利導,轉危為機,而後順勢而為,將傳國玉璽暴露的被動局麵轉變為引導天下的主動之勢。”
簡單幾句話,便讓司馬懿目瞪口呆。
“趙塵之謀遠在我之上也!”
司馬懿暗自驚歎,如果說先前的詢問隻是一種敲打,如今的應對便是最好的壓製。
恐怕隻要他趙塵在,司馬懿就不敢胡亂而為。
劉備等人聽了也是耳目一新。
“隻是軍師,如今危機四伏,該如何轉危為機呢?”
徐璆獻上傳國玉璽本意隻是看中了劉備的能力,希望能將大漢的天下重新建立起來。
可他沒有看到,如今劉備的局麵尚未能達到號令中原的境地。
周邊諸侯依舊虎視眈眈,劉備占據六州之地,麾下人馬卻不足二十萬。
想要守住已有的城池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談何與各路諸侯多方作戰。
隻是在徐璆眼裏,劉備有趙塵、程昱、郭嘉、步騭、諸葛瑾等等智謀之士,加上關羽、張飛、趙雲、太史慈、陳到等等得力的武將,中原已經沒有一個諸侯可以與之匹敵,平定大漢是遲早的事。
此刻獻上傳國玉璽也是讓周邊那些小的諸侯認識到劉備平定天下乃天命所歸也。
眾人無不露出歡喜之色,唯獨趙塵一臉擔憂。
此刻劉備的眼睛早已經被傳國玉璽吸引,根本沒有注意到趙塵的臉色。
倒是一旁的陸遜輕鬆問道:“主公喜得傳國玉璽乃好事也,先生為何愁眉苦臉。”
趙塵歎了一口氣,迴頭跟陸遜說道:“爾等看來這是好事,在我看來卻是極為麻煩之事。”
陸遜有所不解,正想詢問。
隻見趙塵雙眼緊緊盯著劉備,眼神中透露出劉備能夠察覺的希望。
劉備的雙手正在一步步靠近傳國玉璽,徐璆也十分配合,順勢將傳國玉璽舉高。
這一刻,似乎在曆史的長河裏留下了最為醒目的一幕。
趙塵無奈,上前攔住劉備,以免犯下無法彌補的過錯。
劉備微微一驚,從原先的喜悅中反應過來,雙眼直直地看著趙塵。
這一瞬間,劉備察覺到了趙塵的眼神中透露出來的擔憂,他突然意識到了不遠處那傳國玉璽此刻並不屬於他。
劉備收起失態,轉而溫和的詢問:“軍師有何話說?”
他本想著指了指趙塵身後的傳國玉璽,又指了指趙塵的模樣,最終還是放棄。
趙塵耐心地迴道:“主公,此刻萬不可接過傳國玉璽。”
聽到這話,劉備沒有驚訝,隻是問:“為何?”
一旁的眾人也紛紛投來疑惑的眼神,包括此時來敬獻玉璽的徐璆。
趙塵迴道:“主公,雒陽城剛剛恢複平靜,周邊的諸侯也未對主公有多圖謀。此刻若是傳國玉璽在主公手中的消息被流傳出去,會怎麽樣?”
程昱上前一步說道:“極有可能引來其他諸侯的嫉妒,甚至兵鋒相向。”
“不錯,玉璽雖好,卻會帶來不必要的麻煩。曹操此刻尚且找不到好的理由來號召中原其他諸侯共同對抗主公,而這個玉璽便是最好的理由。天子尚在,傳國玉璽自然屬於天子。主公以諸侯的身份私自承接傳國玉璽,不僅有損主公的名聲,更可能被冠上叛軍的罪名,主公好不容易建立的威名,豈能毀於此刻,而且玉璽便意味著天命,任何諸侯都會眼紅,我軍尚不夠強大,無法震懾周邊的諸侯。”
話音一落,一旁的徐璆便站不住了,匆忙蓋上蓋子,來到劉備跟前說道:“劉皇叔切莫誤會,鄙人才疏學淺,未曾料到軍師口中的問題便貿然來敬獻玉璽,實乃鄙人之過錯也。隻是鄙人乃真心實意,希望劉皇叔能平定中原,還百姓一個太平盛世,別無其他。”
劉備一時間不知如何判斷,沒有第一時間說話。
趙塵見劉備猶豫,便轉過身去,對徐璆說道:“徐廷尉不必多慮,塵了解徐廷尉人品,堂堂正正,憂國憂民,絕非小人也。今日所言,隻是塵之擔憂,以防不測罷了。”
聽趙塵如此一說,劉備也跟了兩句:“正如軍師所言,徐廷尉為人備自然知曉,絕非故意為之。今日之事多有誤會,眾人也不必在意。傳國玉璽暫且由廷尉保管,待南下見天子之時再做打算。”
徐璆見二人皆相信自己,懸著的心也放鬆下來。
他不免感歎,難怪劉備能在短時間內迅速壯大,不僅治理的州郡繁榮昌盛,而且身邊謀士猛將如雲,這般胸徑也非其他諸侯所能匹敵的。
這劉備口中的軍師趙塵,更是名不虛傳,有此人在,中原定然屬於劉備。
隻是如今傳國玉璽已經亮相,該如何處理卻是難題。
劉備雖說暫且由徐璆保管,但隻要徐璆在劉備勢力範圍內一刻,其他人便會將這玉璽算在劉備頭上。
難不成將徐璆趕出雒陽?那豈不被天下人恥笑,今後讓天下士族大家如何看待劉備。
眾人陷入深思。
趙塵忽然走到司馬懿跟前,問道:“仲達之謀天下少有,不知意下如何?”
司馬懿驚訝地抬頭看著趙塵,思索了片刻。
他心裏清楚,趙塵此舉就是在提醒他,如今已是劉備帳下謀士,麵對可能與曹操等其他諸侯利息矛盾之時,該如何站位和出謀劃策,自當心中清楚。
司馬懿小心翼翼地迴道:“主公,軍師,某認為此事當速速決斷。立刻封鎖消息,請徐廷尉暫住在雒陽,藏好傳國玉璽,以免被其他諸侯發現。待主公平定天下之時再做打算。”
劉備聽了,感覺此建議頗為合理,便轉頭詢問趙塵的意見。
麵對司馬懿的迴應,趙塵尚且滿意,但此計策卻非最佳方案。
他迴應劉備:“主公,仲達思慮有所欠缺。”
司馬懿微微一驚,隱隱感覺趙塵對他有些不一樣的敵意。隻是不清楚這敵意究竟來自何方。
又聽趙塵說道:“天下之事,危機並存。夫危者,乃潛在之禍患,機者,乃成功之可能。為帥者當因勢利導,轉危為機,而後順勢而為,將傳國玉璽暴露的被動局麵轉變為引導天下的主動之勢。”
簡單幾句話,便讓司馬懿目瞪口呆。
“趙塵之謀遠在我之上也!”
司馬懿暗自驚歎,如果說先前的詢問隻是一種敲打,如今的應對便是最好的壓製。
恐怕隻要他趙塵在,司馬懿就不敢胡亂而為。
劉備等人聽了也是耳目一新。
“隻是軍師,如今危機四伏,該如何轉危為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