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四年十一月中上旬,中原大地已經天寒地凍。


    汝南郡的各方此刻都十分平靜,張遼憑借著出色的指揮和堅強的意誌,抵擋住了諸葛亮的進攻。


    除了陽安、新息等八座城池落入閃電進攻的諸葛亮之手外,其他城池都依舊在劉備的掌控之中。


    張繡和賈詡的兩萬大軍此刻也陷入了困境,北上潁川郡被於禁和李典攔住。


    於禁和李典都是沉穩的將軍,守城是一把好手。


    愣是兩個月,沒讓張繡和賈詡大軍前進一步。


    諸葛亮無奈,見賈詡和自己的大軍一時間都無法推進,隻能鞏固到手的八座城池,而後先行撤迴江夏郡,待時機成熟再出兵汝南。


    張繡和賈詡也是同樣的打算,畢竟長期在外,糧食和軍械都是一筆巨大的開銷。


    原本就是小小的地方諸侯,養兩萬大軍已經是了不得了。


    不到萬不得已,決不可以打持久戰。


    不像是劉備和曹袁聯軍的對抗,愣是什麽事沒做,幹瞪眼一個月。


    直到趙塵散出去的斥候來報,已經發現了袁紹的屯糧之地。


    趙塵知道,機會來了。


    是時候打破僵持的局麵,在建安四年初步完成北上的計劃。


    那個地方便是烏巢。


    趙塵心中笑著,官渡之戰,決戰的雙方都已經發生了改變,連對戰的模式都有變化,唯獨這個袁紹的屯糧之地居然沒有變。


    原本趙塵隻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讓斥候去烏巢打探,是否有糧草囤積。


    想不到果真有。


    守烏巢的將軍還是那個淳於瓊。


    烏巢,在趙塵選擇退守黃河支流渡口——官渡之時,已經成為了此次戰役的關鍵點。


    隻是眾人都不知道,唯獨趙塵心中清楚。


    趙塵主動放棄黃河渡口白馬和延津,為得就是拉長袁紹大軍的補給線。


    兩軍對峙,重點關注的就是補給能否及時跟上,兩邊大軍人數誰多。


    隻要人多糧草多,便可以不斷騷擾,直到對方被拖死。


    所以宴會上曹操那句話說的沒錯,對於劉備大軍而言,持久戰並不占優勢。


    一方麵是因為袁紹的人數遠多於劉備,另一方麵也是兗州之地初定,糧草運輸並不能及時跟上,會讓劉備行動束手束腳。


    隻是曹操沒有料到,趙塵早就明白了其中關鍵,他不僅讓自己的得意門生陸遜調集周邊城池糧道,屯於陳留和趙雲鎮守的陽武,還讓糜竺抓緊時間種植土豆,時刻供給大軍。


    這兩條讓劉備大軍一直保持著最佳狀態。


    反觀袁紹大軍,官渡距離袁紹大本營鄴城比較遠,後勤補給線不僅路途遙遠,還要穿過滔滔黃河,在沒有橋梁的情況下,跨河運輸物資在現代都是消耗大並效率低的運輸方式,更不要說在東漢末年了。


    就算袁紹當時控製了大片產糧區,也難以維持長時間的跨河轉運,所以袁紹就不得不在黃河以南建立物資中轉站。


    這個物資中轉站就是烏巢,袁紹軍的糧草先運到烏巢儲存起來,然後送往官渡前線。


    很明顯,這個烏巢此刻便已經成為了袁紹大軍的命門所在。


    所以當初宴會大營前曹袁大軍混戰,袁紹也是收了曹操的糧草也就不再計較了。


    要知道這些糧草若是從鄴城送過來,得費多少人力。


    得知消息的趙塵,雙眼緊緊盯著烏巢,心中想的卻是另外一件事。


    半個月前,諸葛亮一直在給劉備和趙塵出難題,總是想著不斷用小股力量來騷擾汝南郡。


    而整個汝南郡,除了張遼的兩萬人馬外,再無其他。


    趙塵不得不麵臨著迴師汝南還是停留在官渡與曹袁聯軍繼續對峙,而且劉備大軍的糧草從陳留運往官渡,也必須有大軍護送,一旦有差池就會被袁紹大軍截斷糧道。


    兩邊的壓力讓趙塵有些心力交瘁,畢竟手中的大軍隻有那麽多。


    他隻能調迴封丘的太史慈,命他領劉備最強的機動部隊,重騎兵,用來護住糧道。


    可還是被袁紹發現,袁紹派遣部將韓荀不停地騷擾。


    好在太史慈力挽狂瀾,在濟水南岸擊潰了韓荀。


    但是袁紹兵多,勢必會再派兵來截斷糧道。


    趙塵最後想了一個辦法,采取十路縱隊為一部的運糧編製,每次以一千輛糧車為一部,分成十條隊列。


    這樣做的好處是縮短了首尾的距離,讓車隊不易被對手從中截斷。同時在運糧隊周邊部署軍隊護衛,不僅讓太史慈在周邊護衛,還將徐盛調來,領軍三千跟著兩隊運糧。


    雖然花費了很多人力,但成功保障了糧道的安全。


    所以趙塵此刻要十分小心,袁紹自然清楚烏巢的重要性,定然是重兵把守。


    若是他沒有記錯的話,曆史上除了烏巢淳於瓊的一萬大軍外,烏巢外袁紹還布置了五千人馬,蔣奇領軍,以防有人偷襲。


    這等計謀原本出自沮授,如今若是依舊如此安排,定然是出自田豐之手。


    烏巢並不是一座城池,也不是一處村落,而是一個湖澤的名字,全稱為“烏巢澤”,位於黃河與濟水之間,有水道與濟水相通。


    選擇此地的好處不就是周邊樹密,容易隱藏不被發現,也不懼怕火攻,周邊都是水。


    所以趙塵在製定計策之時,有些為難。


    難在如何能在袁紹絲毫沒有察覺的情況下,輕騎速速趕到烏巢,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用數千人拿下烏巢可能存在的一兩萬人。


    一旁的張寧微笑著看著趙塵,輕聲說道:“就算烏巢再厲害,還能厲害的過人性嗎?”


    趙塵迴頭看了一看張寧,笑道:“寧兒所指人性是何事?”


    張寧迴道:“天冷了,將士們都喜歡待在營帳裏,指不定沒發現我軍呢。”


    此言一出,趙塵忽然靈光一閃,迅速看向輿圖上的烏巢。


    片刻之後,他忽然哈哈大笑,說道:“寧兒好計謀,用此計就算烏巢有再多人防禦,也不在話下。主公此戰定勝!”


    說完便匆忙往劉備營帳而去。


    留下張寧一臉懵逼地看著在風中搖曳的營帳口。


    “我有說什麽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劉備的桃花軍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明州布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明州布衣並收藏三國:劉備的桃花軍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