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真正用意
三國:劉備的桃花軍師 作者:明州布衣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建安四年十月十一,天空有些灰蒙蒙的,濟水兩岸的氣溫有些低。
一大早發起的霧,直到正午都未曾消散。
冬日裏發大霧十分常見,特別是在水流眾多,水汽充足的地方,例如河流兩岸,近海岸邊等等。
隻是一般都是日出之後就會消散,恰恰是十月十一陰天,太陽沒有完全露出來。
劉備已經備好營帳,準備了些許好酒,等候著曹操和袁紹。
看到今日的大霧,荀攸警惕地建議曹操安排好各路將軍,免得被突如其來的劉備大軍襲擊。
袁紹的謀士也建議袁紹一定要讓跟隨的大軍緊緊跟在身邊,切不可離開半步。
不得不說,曹操的謀士確實要比袁紹謀士水平高一截。
這一切都在趙塵的計劃之中。
隻要曹操和袁紹按照約定赴宴,趙塵便可順利實施計劃。
時間迴到兩天前,建安四年十月初九。
趙塵收到了糜竺的來信,他和簡雍已經查清楚了造船事件。
任誰也想不到,建造戰船之人居然是曹操的人,利用漢朝體製的缺陷,大幅度貪汙受賄,將造船用的錢財全部轉移到了其他地方,導致一艘船都沒有真正造過。
本以為劉備大軍攻略之心在北方,並不會將造船放在心上。
誰知趙塵突然關注。
事件雖然已經查清,但戰事已經被耽擱。
趙塵也無可奈何,隻能下令決不輕饒此人,迴複了糜竺。
堂堂徐州大地,各項發展都十分順利,居然正如主公劉備所說,有其他人員想要從中破壞。
趙塵有些內疚,早應該發現此事。
他全盤思索了一遍,忽然從中受到了啟發。
既然曹操可以安排人員,在徐州的繁華之下,腐蝕徐州官員,那這官渡之戰也可以如此操作。
趙塵急忙找到劉備,建議:“主公,塵有一想法,不知是否可行。”
麵對趙塵的疑問,劉備有些驚訝。
向來都是自信無比的趙塵,今日為何會反過來問他。
劉備便迴道:“厚德有事盡管說來。”
趙塵說道:“主公,我軍至官渡後,與曹操和袁紹兩路大軍已經相持了數日,並沒有大的動作。若是我軍想要擊破曹操和袁紹,塵以為必須得讓他們先動手,否則極其容易拖延。”
“厚德的意思是想要引誘曹操和袁紹出手?”
趙塵迴道:“主公英明。塵今日觀天下,兩日後必定有大霧。在大霧之下,尋常人第一反應都會時刻注意大軍的自我防護,對於來犯之敵,通常是亂箭射之,並不會糾結來者是誰。故而塵想利用此大霧天,讓袁紹和曹操兩路大軍全部出動,並從中引誘,坐看兩路大軍對抗,而後我軍收漁翁之利。”
劉備驚訝地問道:“厚德,想要讓曹操和袁紹對戰,那豈是容易之事?”
“主公,若是放在尋常的日子,自然不容易。若是大霧天,兩路統帥又不在,定然會讓兩路人馬相互廝殺,至少也是互射亂箭。所以塵想要主公明日去官渡前線查看軍情,隻要主公路麵,曹操和袁紹定然也會帶人前來,到時候適時提出宴請,兩日後正午,請曹操和袁紹前來赴宴。”
劉備思索了良久,依舊不明白,問道:“厚德是如何確定曹操和袁紹一定會來赴宴?就算來赴宴了,也不可能讓此二人打起來。”
趙塵神秘地笑道:“主公不必擔憂,盡管合適的時候提出來,塵來定,以曹操和袁紹二人的性格,絕對不會拒絕主公。當然需要主公犧牲一下,放低姿態,讓曹操和袁紹以為主公想要求和。”
話說到這個份上,劉備也就不好再說啥。
十月初十,劉備便按照趙塵的計劃實施。
果不其然,曹操和袁紹兩人紛紛應下來赴宴。
十月十一,官渡邊果然起大霧。
劉備一邊感歎趙塵計謀的神奇,一邊命人搭起營帳,準備迎接曹操和袁紹。
時至正午,大霧都未曾消散。
曹操和袁紹如期而至,身後跟著大軍,大軍駐紮在營帳外,西麵乃曹操大軍,東麵乃袁紹大軍。
兩路領軍將領各戰站在營帳外,時刻關注營帳內的動向。
許褚、毛玠、荀攸三人,跟隨著曹操一道入營帳,淳於瓊、田豐、郭圖三人,跟隨著袁紹一道入營帳。
其餘將士都在營帳外等候,距離營帳不足百步。
營帳內,隻有劉備和趙塵二人,不見其他武將。
而營帳外,也沒有劉備大軍等候,隻有劉備的親信護衛隊百人。
荀攸疑惑地看著劉備,心中慢慢升起一種不好的預感。
他急忙在曹操耳邊說道:“主公,如今營帳外大霧,四下也找不到趙雲、太史慈、張飛等武將,極有可能劉備已經安排他們去襲擊大營。”
曹操點了點頭,說道:“嗯,子孝、元讓、妙才已經全部到位,應該不用擔心有大軍襲擊。”
荀攸迴道:“主公,我還是命人迴去,通知各位將軍小心為妙。”
曹操應允。
反觀袁紹,倒是大大方方,一路走進營帳。
劉備見狀,喜笑顏開:“本初兄、孟德兄,備有失遠迎,著實不應該。兩位裏麵請,今日我等暢飲,暢談,將今年之事就定下來吧。”
說完,就引導著曹操和袁紹各自入座。
劉備也迴到主座上。
宴會開始,袁紹直截了當,也不廢話。
“玄德,今日將我和孟德邀在此地,究竟有何話說?”
劉備看了一眼心急的袁紹,笑道:“既然本初兄如此著急,那便先飲了這杯,我來說於二位聽聽,看看合不合適。”
話落,劉備便將盅中之酒一飲而盡。
曹操和袁紹見狀,也毫不忌諱,痛飲案上之酒。
一旁的趙塵微微笑著。
另一邊,張飛和趙雲已經按照趙塵的計劃,各自朝著曹操和袁紹的大營而去。
兩位將軍隻各自帶了兩千人,每人帶著兩捆稻草,綁在馬兩邊,手中拿著木質的盾牌,還帶了兩個大鼓,悄悄前往大營。
約莫過了半個時辰,兩路大軍幾乎同時到達。
霧很大,根本看不清楚大營裏麵的情況。
但張飛和趙雲也不需要看清,隻需要擂鼓即可。
一大早發起的霧,直到正午都未曾消散。
冬日裏發大霧十分常見,特別是在水流眾多,水汽充足的地方,例如河流兩岸,近海岸邊等等。
隻是一般都是日出之後就會消散,恰恰是十月十一陰天,太陽沒有完全露出來。
劉備已經備好營帳,準備了些許好酒,等候著曹操和袁紹。
看到今日的大霧,荀攸警惕地建議曹操安排好各路將軍,免得被突如其來的劉備大軍襲擊。
袁紹的謀士也建議袁紹一定要讓跟隨的大軍緊緊跟在身邊,切不可離開半步。
不得不說,曹操的謀士確實要比袁紹謀士水平高一截。
這一切都在趙塵的計劃之中。
隻要曹操和袁紹按照約定赴宴,趙塵便可順利實施計劃。
時間迴到兩天前,建安四年十月初九。
趙塵收到了糜竺的來信,他和簡雍已經查清楚了造船事件。
任誰也想不到,建造戰船之人居然是曹操的人,利用漢朝體製的缺陷,大幅度貪汙受賄,將造船用的錢財全部轉移到了其他地方,導致一艘船都沒有真正造過。
本以為劉備大軍攻略之心在北方,並不會將造船放在心上。
誰知趙塵突然關注。
事件雖然已經查清,但戰事已經被耽擱。
趙塵也無可奈何,隻能下令決不輕饒此人,迴複了糜竺。
堂堂徐州大地,各項發展都十分順利,居然正如主公劉備所說,有其他人員想要從中破壞。
趙塵有些內疚,早應該發現此事。
他全盤思索了一遍,忽然從中受到了啟發。
既然曹操可以安排人員,在徐州的繁華之下,腐蝕徐州官員,那這官渡之戰也可以如此操作。
趙塵急忙找到劉備,建議:“主公,塵有一想法,不知是否可行。”
麵對趙塵的疑問,劉備有些驚訝。
向來都是自信無比的趙塵,今日為何會反過來問他。
劉備便迴道:“厚德有事盡管說來。”
趙塵說道:“主公,我軍至官渡後,與曹操和袁紹兩路大軍已經相持了數日,並沒有大的動作。若是我軍想要擊破曹操和袁紹,塵以為必須得讓他們先動手,否則極其容易拖延。”
“厚德的意思是想要引誘曹操和袁紹出手?”
趙塵迴道:“主公英明。塵今日觀天下,兩日後必定有大霧。在大霧之下,尋常人第一反應都會時刻注意大軍的自我防護,對於來犯之敵,通常是亂箭射之,並不會糾結來者是誰。故而塵想利用此大霧天,讓袁紹和曹操兩路大軍全部出動,並從中引誘,坐看兩路大軍對抗,而後我軍收漁翁之利。”
劉備驚訝地問道:“厚德,想要讓曹操和袁紹對戰,那豈是容易之事?”
“主公,若是放在尋常的日子,自然不容易。若是大霧天,兩路統帥又不在,定然會讓兩路人馬相互廝殺,至少也是互射亂箭。所以塵想要主公明日去官渡前線查看軍情,隻要主公路麵,曹操和袁紹定然也會帶人前來,到時候適時提出宴請,兩日後正午,請曹操和袁紹前來赴宴。”
劉備思索了良久,依舊不明白,問道:“厚德是如何確定曹操和袁紹一定會來赴宴?就算來赴宴了,也不可能讓此二人打起來。”
趙塵神秘地笑道:“主公不必擔憂,盡管合適的時候提出來,塵來定,以曹操和袁紹二人的性格,絕對不會拒絕主公。當然需要主公犧牲一下,放低姿態,讓曹操和袁紹以為主公想要求和。”
話說到這個份上,劉備也就不好再說啥。
十月初十,劉備便按照趙塵的計劃實施。
果不其然,曹操和袁紹兩人紛紛應下來赴宴。
十月十一,官渡邊果然起大霧。
劉備一邊感歎趙塵計謀的神奇,一邊命人搭起營帳,準備迎接曹操和袁紹。
時至正午,大霧都未曾消散。
曹操和袁紹如期而至,身後跟著大軍,大軍駐紮在營帳外,西麵乃曹操大軍,東麵乃袁紹大軍。
兩路領軍將領各戰站在營帳外,時刻關注營帳內的動向。
許褚、毛玠、荀攸三人,跟隨著曹操一道入營帳,淳於瓊、田豐、郭圖三人,跟隨著袁紹一道入營帳。
其餘將士都在營帳外等候,距離營帳不足百步。
營帳內,隻有劉備和趙塵二人,不見其他武將。
而營帳外,也沒有劉備大軍等候,隻有劉備的親信護衛隊百人。
荀攸疑惑地看著劉備,心中慢慢升起一種不好的預感。
他急忙在曹操耳邊說道:“主公,如今營帳外大霧,四下也找不到趙雲、太史慈、張飛等武將,極有可能劉備已經安排他們去襲擊大營。”
曹操點了點頭,說道:“嗯,子孝、元讓、妙才已經全部到位,應該不用擔心有大軍襲擊。”
荀攸迴道:“主公,我還是命人迴去,通知各位將軍小心為妙。”
曹操應允。
反觀袁紹,倒是大大方方,一路走進營帳。
劉備見狀,喜笑顏開:“本初兄、孟德兄,備有失遠迎,著實不應該。兩位裏麵請,今日我等暢飲,暢談,將今年之事就定下來吧。”
說完,就引導著曹操和袁紹各自入座。
劉備也迴到主座上。
宴會開始,袁紹直截了當,也不廢話。
“玄德,今日將我和孟德邀在此地,究竟有何話說?”
劉備看了一眼心急的袁紹,笑道:“既然本初兄如此著急,那便先飲了這杯,我來說於二位聽聽,看看合不合適。”
話落,劉備便將盅中之酒一飲而盡。
曹操和袁紹見狀,也毫不忌諱,痛飲案上之酒。
一旁的趙塵微微笑著。
另一邊,張飛和趙雲已經按照趙塵的計劃,各自朝著曹操和袁紹的大營而去。
兩位將軍隻各自帶了兩千人,每人帶著兩捆稻草,綁在馬兩邊,手中拿著木質的盾牌,還帶了兩個大鼓,悄悄前往大營。
約莫過了半個時辰,兩路大軍幾乎同時到達。
霧很大,根本看不清楚大營裏麵的情況。
但張飛和趙雲也不需要看清,隻需要擂鼓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