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大軍的先頭部隊於十日後到達黎陽,淳於瓊謹遵田豐的建議,第一時間修築防禦工事,準備南渡黃河。


    收到消息的曹操鬆了一口氣,兩路大軍一同對抗劉備和趙塵,至少從勝算上說能多上幾分。


    劉備一直想不明白,趙塵為何隻選擇占領白馬津,而放著延津不管不顧。


    從地理位置上來說,延津更加靠近陳留,支援也更為方便,而且也不需要分兵攻取濮陽。


    反而白馬相對於劉備大軍而言,情況更為複雜,稍有不慎便可能被袁紹和曹操大軍前後夾擊。


    看著輿圖上各個點位的布置,劉備滿臉的疑惑。


    一旁的程昱也略有不解,隻是嘴上並沒有說出口。


    因為他們知道,趙塵如此安排,必定有他的計謀。


    趙塵看著眾人的疑惑,微微一笑,說道:“主公,各位,黃河乃天然的屏障,河水十分湍急,想要領大軍渡河絕非易事。此刻曹操和袁紹大軍已經在黃河的北岸等候著我們,而我軍最缺少的便是水軍,所以搶渡黃河對於我軍而言不是最優選擇。”


    “那軍師,最優的選擇是什麽?”


    張飛急不可耐地問道,畢竟到了此地,他還沒有真正打過一仗,都是些許清掃工作,無足輕重,而二哥關羽已經立下首功拿下了濮陽城。


    趙塵知道張飛的內心,說道:“翼德稍安勿躁。我軍最好的選擇,便是退一步海闊天空。”


    “厚德,此話何意?”


    “主公,黃河之地,既然無法搶渡,若是強行頂在此地,不僅沒有任何進展,白白浪費軍糧和人力,如今都是饑荒年代,糧食十分珍貴,每一顆糧食都必須用在關鍵的位置。故而臣選擇後退一步,將搶渡的權力讓給曹袁聯軍。”


    “厚德之意,是袁紹和曹操一定會渡過黃河而來?”


    趙塵迴道:“主公,一定如此!”


    諸葛瑾提出了一個疑問:“軍師為何如此確定曹操和袁紹一定會渡河?按照目前的情況來看,渡河的一方並沒有多大的把握。”


    他指了指輿圖上的白馬,將自己的疑問說給趙塵聽。


    趙塵笑而不語,看著其餘眾人。


    “各位也是否有這個疑慮?”


    現場的各位將士和謀士都紛紛點了點頭,一旁的張飛有些著急,連忙說道:“軍師就別賣關子了,快說快說。”


    趙塵哈哈大笑,說道:“翼德還是如此心急。且聽我說來。”


    “我軍一路而來,已經拿下了兗州三郡,也算是深入了兗州的腹地。對於曹操而言,那是心頭刺也,他恨不得立刻拔除。哪怕維持現狀,盡管袁紹不一定會有所動作,但曹操一定會想盡辦法來收複失地,絕不會輕易將兗州交給我軍。而我軍可利用相持的時間,將白馬東麵兗州四郡國逐一收入囊中,也不枉此次出兵。”


    “主公,既然曹操會千方百計而來,就必定需要渡河。黃河渡口除了白馬外,隻有延津,故而臣估計不在延津部署大軍,就是用來讓曹操大軍渡河之用。隻要曹操大軍一渡河,便可找機會擊而破之。”


    話到此處,程昱、諸葛瑾等謀士已然明了。


    若是兩軍相持,趙塵便可計取四郡國,若是曹操領軍強行渡河而來,趙塵便可設計擊破曹軍。


    如此不管大軍在白馬進退與否,都牢牢占領著主導地位。


    眾人無不佩服趙塵的謀略高度。


    建安四年七月的白馬津十分炎熱,劉備大軍在沒有開戰之時常常退去跨甲等散熱消暑。


    袁紹主力大軍也於五日後到達黎陽,此刻黃河的北岸便已經聚集了大軍十三萬人,對南岸的五萬人虎視眈眈。


    曹袁再次相見,恍如隔世。


    先前還在為挾天子以令諸侯之事吵得不可開交,如今就為了各自的生存和地盤不得不聯手對抗劉備。


    真是應了那句,政治上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


    二人會麵於延津,共同商討進軍之事。


    一般多路大軍聯手,會推選出一名盟主,統領大軍行動,以免出現配合不及時,甚至不服從戰略的部隊。若是隻有兩路大軍聯合,便會以實力強勁的那一方為主導,較弱的一方為從客。


    可如今曹操與袁紹兩路,實力相當。袁紹兵馬雖多於曹操,但從將士和謀士來看,曹操大軍戰力要在袁紹之上。


    故而如何配合便成了此次聯軍的關鍵。


    袁紹曾經作為盟主,一直姿態都非常高,原以為曹操還會與他爭取大軍的主導權,可誰想兩人一見麵,曹操便笑眯眯地問候:“本初兄別來無恙。今日兩軍聯手,這指揮大軍之權,就交給本初兄了,我全力配合。”


    袁紹一聽,還有這等好事,曹操居然讓自己指揮他曹阿瞞的大軍。


    莫非其中有詐?


    亦或是有些不為人知的秘密深藏其中。


    一時間袁紹竟然猶豫起來。


    曹操看著略帶疑惑地袁紹,笑道:“本初兄不必多慮,兩家聯手本就是有主次之分。本初兄四世三公,自然為主,我自然為輔也。”


    袁紹笑道:“既然如此,那我就當仁不讓了。今日前來,還順道商討如何進軍之事。”


    曹操點了點頭,迴道:“但聽本初兄號令。”


    袁紹見曹操姿態如此低,虛榮心得到了極大的滿足。


    他笑道:“孟德,既然如此,我軍就在白馬牽製劉備大軍,孟德引軍悄悄從延津渡過黃河,而後繞道劉備大軍背後,你我前後夾擊,定然能一舉拿下劉備大軍。”


    曹操一聽,自然說好。


    來之前,荀攸曾經建議過曹操,不管如何,大軍必須渡過黃河,否則兗州真的要落入劉備之手。如今渡口隻有延津,就算袁紹不讓曹操渡河,曹操也會想辦法渡河而去。


    何況夏侯惇還在黃河南岸的燕城。


    兩人達成一致,便各自領軍返迴。


    路上,逢紀開口說道:“主公,曹操今日能將主位讓給主公,又聽從主公建議從延津渡河,繞道背後自己劉備大軍。非曹操所為,恐怕有陰謀也。”


    袁紹也十分奇怪,平日子曹操早就與袁紹針鋒相對了,今日對話卻出奇地輕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劉備的桃花軍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明州布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明州布衣並收藏三國:劉備的桃花軍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