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興師問罪
三國:劉備的桃花軍師 作者:明州布衣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話說關羽和程昱領趙塵之命,先行攻打濮陽,為堅守白馬津和大軍渡河做好準備。
五萬大軍,留在陳留一萬人,由陳到領軍,陸遜輔佐,作為後備力量。
剩餘四萬大軍渡河,不是一時半刻的事情,最重要的便是保障渡河過程中沒有其他大軍騷擾。
若是渡河過半而遇襲,大軍很有可能陷入危機。
此地乃曹操的地盤,趙塵不得不做好萬全的準備。
濮陽城,在趙塵眼裏並不難取。
隻是需要分兵而擊之,守將劉延,能力並不出眾,但也算是曆史長河中的一份子。
加上濮陽城的重要意義,值得趙塵分兵。
關羽和程昱來到城前之時,其實已經做好了強行攻城的準備。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濮陽城堅固,隻需要堅守數日,等待援軍即可擊退關羽。
程昱本想著,若是強攻不行,便依照趙塵的計謀,掘河水淹之。
可誰想剛到城前,濮陽城裏便殺出來一名戰將,直接對關二爺出言不遜。
關羽頗為憤怒,礙於趙塵的教誨沒有發怒,隻是語氣中略帶輕蔑。
兩人過手約莫十餘迴合,來將敗下陣來。
關羽已然心中暗暗吃驚,尋常武將能在他刀下混過三迴合,已是一名英雄也。
這個號稱“刀祖宗”的蔡陽,確實有一套。
可惜遇到的是關羽,若是邢道榮、潘鳳等人,恐怕早已經斬落馬下。
蔡陽兵敗,劉延欲開城門迎接,讓程昱抓住了時機。
兩萬大軍一擁而上,對著濮陽城開始強攻。
大軍殺到城門前之時,劉延正欲開門。
兩軍相遇,城門前一下子就陷入了混亂。
關羽眼疾手快,張弓搭箭,一箭射中了想要關閉城門的將士。
身後親信也紛紛放箭,瞄準的都是接觸城門之人,目的隻有一個,就是要保持城門敞開,為大軍開路。
蔡陽與劉延大吃一驚,著實想不到關羽大軍來得如此之快,被打了一措手不及。
城中五千將士與城外蔡陽三千將士合力,依舊沒能抵禦住關羽的兩萬大軍。
眼看形勢不妙,劉延與蔡陽合兵一處,不得不先行撤離,否則城丟之際便是大軍覆滅之時。
僅僅用了一天的時間,關羽兩萬大軍隻損失了一千多人的情況下,成功拿下了濮陽城。
劉延與蔡陽撤往了四十裏地外的衛國,對濮陽城虎視眈眈。
而此刻,劉延的書信剛剛送到曹操手中。
荀彧立刻建議:“主公,濮陽城萬萬不可丟。此地對於白馬津而言是十分好的監視,更是可以隨時出兵擊破渡河大軍的關鍵。”
曹操自然明白其中道理,有濮陽城在,他可以隨時切斷劉備大軍的後路,也可以在劉備大軍渡河過半之時擊之。
一旁的夏侯惇立刻請命,畢竟秦琪、劉延名義上都是他的部下。
曹操分兵一萬給夏侯惇,並采納命荀攸的計謀,率軍佯裝在延津渡河,而後轉而向白馬,以誘惑趙塵分兵擊之,然後再輕兵急進,馳援濮陽。
而這佯攻的大軍便是夏侯惇大軍,真正的支援乃曹操自己。
關羽拿下濮陽的消息,很快就傳到了劉備的耳朵裏。
眾人歡喜。
夏侯惇出兵支援的消息也幾乎同一時間送到劉備大營中。
趙塵微微一笑,說道:“主公,黃河水流湍急,就算此地相對平坦,河中暗礁也十分多,不熟悉的河段十分容易擱淺沉船。夏侯惇此次前來支援,需要渡河,附近渡口隻有白馬津與延津。白馬津已經被我軍占領,夏侯惇隻能選擇延津,我軍可以利用這次機會,趁夏侯惇大軍渡河過半而擊之,不僅能擊破援軍,而且還能打擊曹軍的氣勢。”
“此外,白馬此地萬不可鬆懈,若是曹操分兵而來,極有可能會在白馬渡河。還請主公務必堅守。”
劉備笑道:“如此甚好。”
趙塵當即命太史慈領軍一萬,前往延津,剩餘一萬大軍便留在白馬。
太史慈從命,即刻出發。
次日清晨,夏侯惇大軍果然出現在延津渡口對岸。
太史慈命大軍悄無聲息埋伏在延津渡口南岸,雙眼緊緊盯著對麵的曹軍。
夏侯惇並沒有著急渡河,而是在等候斥候的消息。
約莫過了一個時辰,斥候來報,說延津渡口並沒有發現劉備大軍蹤跡。
夏侯惇滿臉疑惑:“難不成計謀有失?”
一旁的偏將急忙說道:“將軍,劉軍既然沒有來,那我軍不是正好渡過河,繞道白馬背後突襲?”
夏侯惇一聽,頗具道理,佯裝渡河沒有騙來劉軍,豈不是可以變成真的渡河嗎?
他當即決定一萬大軍立刻登船,準備渡河。
一萬大軍對於這樣一個大的渡口並不算多。
來往船隻約莫五十艘即可滿足,每艘船約兩百人。
相比東吳孫策與周瑜的水軍那差遠了,江東的戰船高數丈,可以乘坐上千人。
約莫過了一個時辰,船隊逐漸望著河中央行駛,一半船隻尚未靠岸。
太史慈遵循趙塵吩咐,立刻下令大軍放箭突襲。
站在河岸上的大軍充分利用製高點的優勢,射出去的箭又遠又有殺傷力。
密密麻麻的箭落入河中心,那些還在河中心的船隻很快就被射得跟刺蝟一樣。
剛剛靠岸正在下船的夏侯惇大軍在箭雨之中便可手忙腳亂。
還沒來得及反應,就看到太史慈領軍衝殺過來。
夏侯惇後悔不已,應該遵循荀攸的計謀,假裝渡河,如今隻能匆忙應對。
兩軍相交,太史慈大軍氣勢如虹,勢如破竹。
夏侯惇大軍慌亂無組織,很快就被太史慈大軍衝殺分散。
好不容易上岸的那部分大軍也被擊殺的七零八落。
還在河中間的船隻,不得不先行往迴走,船隻從上遊登岸處急速退迴到了下遊的登岸處。
而岸上的大軍在夏侯惇帶領下,且戰且退,一路往東郡的燕城而去。
此戰太史慈大獲全勝,以幾乎可以忽略的損失擊退了曹操的援軍。
夏侯惇領軍剛到燕城,斥候便送來了濮陽城丟失的消息,氣得夏侯惇破口大罵。
一旁的將士都不敢與夏侯惇對視。
曹操也收到了濮陽城被破的消息,隻能默默地閉上眼睛。
想要從劉備和趙塵手中奪迴城池得有多難,趙塵最清楚濮陽城對於劉備大軍的意義,定然會安排重兵把守。
荀彧見形勢已經轉變,立刻建議曹操書信給袁紹,讓他務必領軍前來與曹軍匯合,隻有依靠兩軍的力量才能抵擋住劉備大軍的腳步。
曹操從其計。
五萬大軍,留在陳留一萬人,由陳到領軍,陸遜輔佐,作為後備力量。
剩餘四萬大軍渡河,不是一時半刻的事情,最重要的便是保障渡河過程中沒有其他大軍騷擾。
若是渡河過半而遇襲,大軍很有可能陷入危機。
此地乃曹操的地盤,趙塵不得不做好萬全的準備。
濮陽城,在趙塵眼裏並不難取。
隻是需要分兵而擊之,守將劉延,能力並不出眾,但也算是曆史長河中的一份子。
加上濮陽城的重要意義,值得趙塵分兵。
關羽和程昱來到城前之時,其實已經做好了強行攻城的準備。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濮陽城堅固,隻需要堅守數日,等待援軍即可擊退關羽。
程昱本想著,若是強攻不行,便依照趙塵的計謀,掘河水淹之。
可誰想剛到城前,濮陽城裏便殺出來一名戰將,直接對關二爺出言不遜。
關羽頗為憤怒,礙於趙塵的教誨沒有發怒,隻是語氣中略帶輕蔑。
兩人過手約莫十餘迴合,來將敗下陣來。
關羽已然心中暗暗吃驚,尋常武將能在他刀下混過三迴合,已是一名英雄也。
這個號稱“刀祖宗”的蔡陽,確實有一套。
可惜遇到的是關羽,若是邢道榮、潘鳳等人,恐怕早已經斬落馬下。
蔡陽兵敗,劉延欲開城門迎接,讓程昱抓住了時機。
兩萬大軍一擁而上,對著濮陽城開始強攻。
大軍殺到城門前之時,劉延正欲開門。
兩軍相遇,城門前一下子就陷入了混亂。
關羽眼疾手快,張弓搭箭,一箭射中了想要關閉城門的將士。
身後親信也紛紛放箭,瞄準的都是接觸城門之人,目的隻有一個,就是要保持城門敞開,為大軍開路。
蔡陽與劉延大吃一驚,著實想不到關羽大軍來得如此之快,被打了一措手不及。
城中五千將士與城外蔡陽三千將士合力,依舊沒能抵禦住關羽的兩萬大軍。
眼看形勢不妙,劉延與蔡陽合兵一處,不得不先行撤離,否則城丟之際便是大軍覆滅之時。
僅僅用了一天的時間,關羽兩萬大軍隻損失了一千多人的情況下,成功拿下了濮陽城。
劉延與蔡陽撤往了四十裏地外的衛國,對濮陽城虎視眈眈。
而此刻,劉延的書信剛剛送到曹操手中。
荀彧立刻建議:“主公,濮陽城萬萬不可丟。此地對於白馬津而言是十分好的監視,更是可以隨時出兵擊破渡河大軍的關鍵。”
曹操自然明白其中道理,有濮陽城在,他可以隨時切斷劉備大軍的後路,也可以在劉備大軍渡河過半之時擊之。
一旁的夏侯惇立刻請命,畢竟秦琪、劉延名義上都是他的部下。
曹操分兵一萬給夏侯惇,並采納命荀攸的計謀,率軍佯裝在延津渡河,而後轉而向白馬,以誘惑趙塵分兵擊之,然後再輕兵急進,馳援濮陽。
而這佯攻的大軍便是夏侯惇大軍,真正的支援乃曹操自己。
關羽拿下濮陽的消息,很快就傳到了劉備的耳朵裏。
眾人歡喜。
夏侯惇出兵支援的消息也幾乎同一時間送到劉備大營中。
趙塵微微一笑,說道:“主公,黃河水流湍急,就算此地相對平坦,河中暗礁也十分多,不熟悉的河段十分容易擱淺沉船。夏侯惇此次前來支援,需要渡河,附近渡口隻有白馬津與延津。白馬津已經被我軍占領,夏侯惇隻能選擇延津,我軍可以利用這次機會,趁夏侯惇大軍渡河過半而擊之,不僅能擊破援軍,而且還能打擊曹軍的氣勢。”
“此外,白馬此地萬不可鬆懈,若是曹操分兵而來,極有可能會在白馬渡河。還請主公務必堅守。”
劉備笑道:“如此甚好。”
趙塵當即命太史慈領軍一萬,前往延津,剩餘一萬大軍便留在白馬。
太史慈從命,即刻出發。
次日清晨,夏侯惇大軍果然出現在延津渡口對岸。
太史慈命大軍悄無聲息埋伏在延津渡口南岸,雙眼緊緊盯著對麵的曹軍。
夏侯惇並沒有著急渡河,而是在等候斥候的消息。
約莫過了一個時辰,斥候來報,說延津渡口並沒有發現劉備大軍蹤跡。
夏侯惇滿臉疑惑:“難不成計謀有失?”
一旁的偏將急忙說道:“將軍,劉軍既然沒有來,那我軍不是正好渡過河,繞道白馬背後突襲?”
夏侯惇一聽,頗具道理,佯裝渡河沒有騙來劉軍,豈不是可以變成真的渡河嗎?
他當即決定一萬大軍立刻登船,準備渡河。
一萬大軍對於這樣一個大的渡口並不算多。
來往船隻約莫五十艘即可滿足,每艘船約兩百人。
相比東吳孫策與周瑜的水軍那差遠了,江東的戰船高數丈,可以乘坐上千人。
約莫過了一個時辰,船隊逐漸望著河中央行駛,一半船隻尚未靠岸。
太史慈遵循趙塵吩咐,立刻下令大軍放箭突襲。
站在河岸上的大軍充分利用製高點的優勢,射出去的箭又遠又有殺傷力。
密密麻麻的箭落入河中心,那些還在河中心的船隻很快就被射得跟刺蝟一樣。
剛剛靠岸正在下船的夏侯惇大軍在箭雨之中便可手忙腳亂。
還沒來得及反應,就看到太史慈領軍衝殺過來。
夏侯惇後悔不已,應該遵循荀攸的計謀,假裝渡河,如今隻能匆忙應對。
兩軍相交,太史慈大軍氣勢如虹,勢如破竹。
夏侯惇大軍慌亂無組織,很快就被太史慈大軍衝殺分散。
好不容易上岸的那部分大軍也被擊殺的七零八落。
還在河中間的船隻,不得不先行往迴走,船隻從上遊登岸處急速退迴到了下遊的登岸處。
而岸上的大軍在夏侯惇帶領下,且戰且退,一路往東郡的燕城而去。
此戰太史慈大獲全勝,以幾乎可以忽略的損失擊退了曹操的援軍。
夏侯惇領軍剛到燕城,斥候便送來了濮陽城丟失的消息,氣得夏侯惇破口大罵。
一旁的將士都不敢與夏侯惇對視。
曹操也收到了濮陽城被破的消息,隻能默默地閉上眼睛。
想要從劉備和趙塵手中奪迴城池得有多難,趙塵最清楚濮陽城對於劉備大軍的意義,定然會安排重兵把守。
荀彧見形勢已經轉變,立刻建議曹操書信給袁紹,讓他務必領軍前來與曹軍匯合,隻有依靠兩軍的力量才能抵擋住劉備大軍的腳步。
曹操從其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