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劍指白馬
三國:劉備的桃花軍師 作者:明州布衣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建安四年六月,梁國的天氣異常炎熱。
趙塵終於見到了曆史上被稱唿為最殘酷戰場的睢陽城。
城池並不高大,也沒有徐州城那種威武。
趙塵很難想象張巡是如何憑借這樣一座城池抵擋住十三萬的叛軍。
或許當初的處境十分危急,激發出了將士們的求生欲望,也或許張巡有什麽奇計,曆史書上來不及記錄。
總之那場未來數百年以後的戰役,雖然睢陽落陷了,但大唐是守住了。
劉備親自領大軍出徐州的消息,老早就傳到了曹操和袁紹二人的耳朵裏。
從行軍路線上看,很明顯趙塵衝著曹操去的,袁紹並沒有放在心上。
與曹操聯手,本就是想要讓曹操抵擋一陣劉備。
此刻正好發揮作用。
而遠在司隸的曹操,心中卻十分擔憂,一方麵遷都之事還沒有完成,按照目前的行進速度,最起碼還得十來天,另一方麵陳留太守夏侯淵此刻就在自己身邊,陳留並沒有大將鎮守,劉備能很輕鬆的拿下陳留。
曹操對於陳留有著特殊的情感,此地乃他起兵之地,本不應該輕易失去。
可他終究隻能在遷都和陳留中抉擇。
荀攸的建議是遷都之舉已經開始就不能再停下,劉備領軍五萬,聲勢浩大,此刻就算發兵支援也於事無補,如不盡快完成遷都,而後領軍前去阻擊。
另外荀攸還指出了一件重要的事,陳留不僅離司隸距離較近,與袁紹的鄴城也不遠,若是能將劉備大軍引往鄴城方向而去,便可以借助袁紹之手拖住劉備。
曹操聽之,決定依然前行,先完成遷都。
畢竟汝南郡被趙塵拿下之後,許縣的生存環境變得十分惡劣,隨時都有可能陷入危機。
趙塵可不是袁術,曹操心中對趙塵已經存在了三分懼怕。
建安四年七月,趙塵花了半個多月的時間將陳留郡全部拿下。
曹操也花了半個月的時間完成了遷都,並領軍五萬,出兵來抵抗劉備。
從滎陽到陳留,大軍不過五日行程。
劉備大軍在趙塵的指揮下,並沒有在陳留過多的停留,而是直接北上,朝著白馬方向而去。
這一點完全出乎曹操和袁紹的預料。
荀攸大喜,笑道:“主公,劉備大軍轉向北上,看來意在沛公也。”
曹操明白荀攸的意思,心中也寬鬆不少。
“劉玄德往北去,此刻驚訝的人要輪到袁本初了。不知道袁本初是否已經拿下幽州公孫瓚,否則他得領軍返迴,在河水邊部署大軍,以便抵禦劉玄德。”
隻是在趙塵手中丟失的兗、豫兩州之地,不管如何都得奪迴來。
於是,曹操借道朝歌率先朝著白馬方向而去。
遠在河北的袁紹聽聞此消息,一下子就從座位上竄了起來,頂著他那小胡子說了一遍信使的話:“劉備大軍往冀州了?!”
信使無奈地點了點頭。
袁紹急忙召集眾謀士商議。
田豐第一個站出來說到:“主公,臣聽聞曹操已經騎兵前去抵禦劉備,此刻當速速迴去,與曹操一道,將劉備大軍阻攔在冀州之外,若是被趙塵大軍跨過河水,極有可能對鄴城不利,當謹慎也。”
郭圖也站出來說道:“主公,臣有另一條建議。原本與曹孟德聯手,就是想要借助曹孟德之後抵擋劉備大軍。如今與公孫瓚大戰在即,主公若是此刻撤離,不僅先前的努力前功盡棄,而且大軍行軍耗費的糧草也無從補給。臣建議與公孫瓚速戰速決,而後南下抵抗劉備。”
逢紀也急忙插一腳,說道:“主公,臣複議。劉備大軍往北而來,並不一定目標便是冀州。此事臣料乃曹操的詭計,想要借助主公之手來抵禦劉備,以便曹操在司隸安頓天子。”
田豐一聽兩人的無力解釋,心中十分著急,又開口建議:“主公,公則和元圖此言差矣,公孫瓚所在高樓堅固無比,內囤積糧食,外布置防禦,一時半刻很難拿下。與其擔憂南麵而不能全力進攻,不如直接南下,現將劉備和趙塵擊退,再領軍而來,大事自然可成。”
田豐話音剛落,其他人又想要進言。
袁紹皺了皺眉頭,斥責道:“各位一言一語太過混亂,甚是煩躁!”
說完,他便起身往後院走去,留下眾謀士和將軍們一臉懵逼地看著大堂。
袁紹的遲疑倒是給了劉備大軍機會。
趙塵選擇這條路,便是順應著曆史上官渡之戰曹操的進軍路線。
此路寬敞,進可攻,退可守,那與袁紹和曹操決戰於黃河之岸的最佳選擇。
曹操領軍到達朝歌之時,劉備已經領大軍到了白馬。
白馬津與延津都是黃河的兩個重要渡口,趙塵選擇在此地安營紮寨,其目的不言而喻,便是要渡過黃河北上取冀州。
白馬這個地方比較特殊,曆史上曹操認為白馬不可守,便領軍離開了白馬。
一方麵有曹操兵力不足的因素,畢竟當時在甄城的程昱隻有七百人馬守城,曹操想要多派給程昱兩千人,被程昱拒絕了。用程昱的話說就是前線才是最關鍵的地方,兵力不可少。
另一方麵也有曹操知道白馬守不住,容易分神,不如集中精力在官渡阻擊。
但在趙塵看來,白馬比延津來的更為靠譜。
白馬位於東郡的西麵縣城,周邊除了東郡治所濮陽之外沒有大的城市,換言之其他大軍想要攻打白馬無法得到有效的糧草和軍械支持。
其次,白馬距離濮陽很近,隻需要拿下濮陽,便可與白馬形成犄角之勢,就算曹操與袁紹一起來,也需要想法子破解。
故而趙塵毅然決然選擇駐兵白馬,並命關羽和程昱二人領軍兩萬前去取濮陽。
東郡太守劉延急忙向曹操請援。
曹操收到書信,為了破解趙塵的犄角之勢,聽從荀攸的建議,率軍先佯裝在延津渡河,假裝要從此地轉而進攻白馬,以誘惑趙塵分兵擊之。然後再輕兵急進,馳援濮陽。
誰知,這一切老計謀,趙塵都看在眼裏。
趙塵終於見到了曆史上被稱唿為最殘酷戰場的睢陽城。
城池並不高大,也沒有徐州城那種威武。
趙塵很難想象張巡是如何憑借這樣一座城池抵擋住十三萬的叛軍。
或許當初的處境十分危急,激發出了將士們的求生欲望,也或許張巡有什麽奇計,曆史書上來不及記錄。
總之那場未來數百年以後的戰役,雖然睢陽落陷了,但大唐是守住了。
劉備親自領大軍出徐州的消息,老早就傳到了曹操和袁紹二人的耳朵裏。
從行軍路線上看,很明顯趙塵衝著曹操去的,袁紹並沒有放在心上。
與曹操聯手,本就是想要讓曹操抵擋一陣劉備。
此刻正好發揮作用。
而遠在司隸的曹操,心中卻十分擔憂,一方麵遷都之事還沒有完成,按照目前的行進速度,最起碼還得十來天,另一方麵陳留太守夏侯淵此刻就在自己身邊,陳留並沒有大將鎮守,劉備能很輕鬆的拿下陳留。
曹操對於陳留有著特殊的情感,此地乃他起兵之地,本不應該輕易失去。
可他終究隻能在遷都和陳留中抉擇。
荀攸的建議是遷都之舉已經開始就不能再停下,劉備領軍五萬,聲勢浩大,此刻就算發兵支援也於事無補,如不盡快完成遷都,而後領軍前去阻擊。
另外荀攸還指出了一件重要的事,陳留不僅離司隸距離較近,與袁紹的鄴城也不遠,若是能將劉備大軍引往鄴城方向而去,便可以借助袁紹之手拖住劉備。
曹操聽之,決定依然前行,先完成遷都。
畢竟汝南郡被趙塵拿下之後,許縣的生存環境變得十分惡劣,隨時都有可能陷入危機。
趙塵可不是袁術,曹操心中對趙塵已經存在了三分懼怕。
建安四年七月,趙塵花了半個多月的時間將陳留郡全部拿下。
曹操也花了半個月的時間完成了遷都,並領軍五萬,出兵來抵抗劉備。
從滎陽到陳留,大軍不過五日行程。
劉備大軍在趙塵的指揮下,並沒有在陳留過多的停留,而是直接北上,朝著白馬方向而去。
這一點完全出乎曹操和袁紹的預料。
荀攸大喜,笑道:“主公,劉備大軍轉向北上,看來意在沛公也。”
曹操明白荀攸的意思,心中也寬鬆不少。
“劉玄德往北去,此刻驚訝的人要輪到袁本初了。不知道袁本初是否已經拿下幽州公孫瓚,否則他得領軍返迴,在河水邊部署大軍,以便抵禦劉玄德。”
隻是在趙塵手中丟失的兗、豫兩州之地,不管如何都得奪迴來。
於是,曹操借道朝歌率先朝著白馬方向而去。
遠在河北的袁紹聽聞此消息,一下子就從座位上竄了起來,頂著他那小胡子說了一遍信使的話:“劉備大軍往冀州了?!”
信使無奈地點了點頭。
袁紹急忙召集眾謀士商議。
田豐第一個站出來說到:“主公,臣聽聞曹操已經騎兵前去抵禦劉備,此刻當速速迴去,與曹操一道,將劉備大軍阻攔在冀州之外,若是被趙塵大軍跨過河水,極有可能對鄴城不利,當謹慎也。”
郭圖也站出來說道:“主公,臣有另一條建議。原本與曹孟德聯手,就是想要借助曹孟德之後抵擋劉備大軍。如今與公孫瓚大戰在即,主公若是此刻撤離,不僅先前的努力前功盡棄,而且大軍行軍耗費的糧草也無從補給。臣建議與公孫瓚速戰速決,而後南下抵抗劉備。”
逢紀也急忙插一腳,說道:“主公,臣複議。劉備大軍往北而來,並不一定目標便是冀州。此事臣料乃曹操的詭計,想要借助主公之手來抵禦劉備,以便曹操在司隸安頓天子。”
田豐一聽兩人的無力解釋,心中十分著急,又開口建議:“主公,公則和元圖此言差矣,公孫瓚所在高樓堅固無比,內囤積糧食,外布置防禦,一時半刻很難拿下。與其擔憂南麵而不能全力進攻,不如直接南下,現將劉備和趙塵擊退,再領軍而來,大事自然可成。”
田豐話音剛落,其他人又想要進言。
袁紹皺了皺眉頭,斥責道:“各位一言一語太過混亂,甚是煩躁!”
說完,他便起身往後院走去,留下眾謀士和將軍們一臉懵逼地看著大堂。
袁紹的遲疑倒是給了劉備大軍機會。
趙塵選擇這條路,便是順應著曆史上官渡之戰曹操的進軍路線。
此路寬敞,進可攻,退可守,那與袁紹和曹操決戰於黃河之岸的最佳選擇。
曹操領軍到達朝歌之時,劉備已經領大軍到了白馬。
白馬津與延津都是黃河的兩個重要渡口,趙塵選擇在此地安營紮寨,其目的不言而喻,便是要渡過黃河北上取冀州。
白馬這個地方比較特殊,曆史上曹操認為白馬不可守,便領軍離開了白馬。
一方麵有曹操兵力不足的因素,畢竟當時在甄城的程昱隻有七百人馬守城,曹操想要多派給程昱兩千人,被程昱拒絕了。用程昱的話說就是前線才是最關鍵的地方,兵力不可少。
另一方麵也有曹操知道白馬守不住,容易分神,不如集中精力在官渡阻擊。
但在趙塵看來,白馬比延津來的更為靠譜。
白馬位於東郡的西麵縣城,周邊除了東郡治所濮陽之外沒有大的城市,換言之其他大軍想要攻打白馬無法得到有效的糧草和軍械支持。
其次,白馬距離濮陽很近,隻需要拿下濮陽,便可與白馬形成犄角之勢,就算曹操與袁紹一起來,也需要想法子破解。
故而趙塵毅然決然選擇駐兵白馬,並命關羽和程昱二人領軍兩萬前去取濮陽。
東郡太守劉延急忙向曹操請援。
曹操收到書信,為了破解趙塵的犄角之勢,聽從荀攸的建議,率軍先佯裝在延津渡河,假裝要從此地轉而進攻白馬,以誘惑趙塵分兵擊之。然後再輕兵急進,馳援濮陽。
誰知,這一切老計謀,趙塵都看在眼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