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曹袁結盟
三國:劉備的桃花軍師 作者:明州布衣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汝南郡的追逐包圍之戰終於結束了,多為平原地形的戰場除了依靠兵多,很難利用地形的優勢以少勝多。
趙塵想著就在平輿城裏過了春節,張寧特意將大喬和小喬接來,一家四人相聚氣氛變得有些曖昧。
正月十五,萬物逐漸蘇醒,逐漸花開。
趙塵親吻著大喬的額頭,從床上緩緩起身。
昨天夜裏與二弟、三弟一道喝了些酒,麵對溫文爾雅楚楚動人的大喬,趙塵沒有把持住,很自然地將她推倒。
在沒有任何儀式的前提下,與大喬行了夫妻之實。
或許在現代看來稀鬆平常之事,放在東漢末年,可謂淩亂,有辱道德。
更讓趙塵有些吃驚的是,大喬醒來之時,滿臉地羞羞答答,卻沒有責備趙塵。
在趙塵的追問下她才把昨夜在書房、在臥室兩地之事說了出來。
趙塵腦海中隱隱約約有些印象,隻是比較模糊,想不到是真的。
看著書房中那一處落紅,趙塵緊緊地擁抱著大喬,笑道:“以後出生的孩子,就取名為趙文,不管男女,紀念我們的第一次在書房。”
此話一出,大喬的臉更加紅了,深深埋在趙塵的懷裏。
午後,張寧歡喜地來找趙塵,看見二人正在卿卿我我,嘴上嘀咕道:“厚德,昨日翻雲覆雨還沒有夠呀!”
趙塵不知道這話是滿滿的醋意還是小小的責備,但他知道,興許昨夜之事對於張寧而言,有些許不公平。
論兩人在一起的時間,張寧最長,論相識的時間,也是張寧在先。
如今倒是讓大喬排在了前麵。
趙塵不好意思地迴道:“寧兒當能理解,與這般貌美如花的女子,自然會更願意相處,就像先前一直與寧兒共進退一樣。”
張寧貧嘴了一句:“就你會說話。”
說沒有醋意,那都是假的,張寧早就將自己當做趙塵的夫人,隻是少了儀式,兩人也沒有跨過那道坎。
興許是張寧心中還是比較保守,也興許是沒有那壺酒。
保持著相敬如賓的距離,讓兩人的生活也十分舒適。
看著滿麵春風的大喬,張寧想起了當初在沈亭,自己靠在趙塵的背後,兩人一馬穿梭在曹操數萬大軍從中。
張寧從來沒有想過趙塵會與趙雲二人二騎來救她。
前一刻,看到與前方的大部隊失去聯係,深陷在周邊曹軍之中時,張寧甚至想過為了保全名聲而投井。
直到趙塵出現在她麵前的那一刻,張寧仿佛看到了一位戰神,看到了希望。
一路上她沒有說過一句話,隻是盡可能的將自己的身體與趙塵緊緊貼在一起,雙手緊緊環抱著,生怕有一刻鬆懈而再次分開。
直到趕到鮦陽城,張寧在趙塵的唿喚下,她才緩緩鬆手,雙眼紅紅的看著趙塵。
這輩子就算與趙塵不是夫妻,張寧也已經心滿意足。
一位男子為了救她深入虎穴,最終殺出了一條血路,迴歸平靜。
趙塵看著張寧微微有些發呆,輕聲唿喊了兩句。
張寧這才迴過神來,說道:“厚德,主公來信了。”
趙塵急忙起身,接過張寧手中的書信。
信中寫道:軍師為複興漢室日夜辛苦,特命人送來數壇好酒,請軍師品嚐。
張寧說道:“主公這是要犒賞厚的呀。”
趙塵卻無奈地迴道:“這哪裏是犒賞呀,這是在責備。怪我沒有及時迴下邳與主公匯報。待我迴信給主公,明日我等便啟程迴下邳。”
“那我呢?”忽然院子外傳來一聲清脆的聲音。
眾人循聲望去,乃小喬也。
“自然一起去!”
隨即哈哈大笑。
建安四年正月底,曹操的使者,司空西曹掾屬陳群為代表,領著一行十人,一路朝著袁紹大本營冀州鄴城而去。
陳群足智多謀,聰慧過人,最出名了應該就是他的九品中正製了。
其父親陳紀,中平六年,拜為武官中郎將,後任侍中,又出任平原國相。
興平元年,陳群跟隨父親陳紀入徐州避難。
建安元年,陳紀本想規勸呂布,後因曹操大軍入境,便與呂布一道暫留徐州。
曹操攻打徐州之時,呂布求助於劉備。趙塵用計謀將呂布騙出城,幫助劉備奪迴了徐州。而呂布就在與曹操的對決中戰敗被擒。呂布兵敗,陳群便跟隨其父親,一道歸入曹操門下,出任司空西曹掾屬。
其實司空西曹掾屬算不上一個正兒八經的朝廷官員,漢末,丞相、大將軍及司徒、司空等可直接開府,府內任職。吏員正者稱掾,副者稱屬,故而陳群屬於副職。
曹操派出陳群前往袁紹處,目的隻有一個,便是說服袁紹與其一道應對聲勢浩大的劉備。
曹操看中陳群,隻因為他精準的看人看事能力。陳群曾與孔融談論汝、潁之間人物的優劣,陳群就說道:“荀文若、荀公達、荀休若、荀友若、荀仲豫,當今無雙。”可見其不僅涉友麵廣,還能判斷人員優劣。
二月中旬,陳群到達鄴城。
此時的袁紹正在與眾人商議如何應對北麵公孫瓚之事。
公孫瓚在袁紹攻打劉備青州之時,伺機對河間國高陽、文安等地騷擾。
見陳群前來,袁紹麵上絲毫不露色,內心卻有些鄙夷。
中原各路諸侯都清楚當今曹操的處境,想要立足必須與其他諸侯聯手。
袁紹明知故問:“長文先生,孟德命你來此地何為?”
陳群微笑著迴答:“來解袁公之憂也。”
袁紹微微一驚,問道:“孟德尚且自顧不暇,何來解我憂?況且,汝可知我憂?”
陳群迴道:“袁公此刻三麵危難,東麵劉備虎視眈眈,隨時便會入冀州,北麵公孫瓚,冀幽兩地不太平,南麵我家主公,乃當世英雄,雖近敗於趙塵,但實力尚存。昔日袁公用兵於青州,未能取平原。倘若三麵齊來,試問袁公能否從容應對,而不失存地一城呢?”
袁紹笑道:“曹孟德遣長文先生而來,莫非隻是說危難之事?”
陳群笑道:“吾主派我來,自然是為了兩家結盟之事。隻要袁公與吾主暫且擱置爭議,竭誠協作,定能力挽狂瀾。如今劉備已取汝南郡等地,袁公試想,結盟之後,南麵有吾主替袁公抵擋劉備,袁公便可專心對付公孫瓚,待袁公拿下幽州之地,兩家再度聯手,一道取青徐兩地,劉備豈能抵擋?”
袁紹看了一眼台下鎮定自若的陳群,忽然眼前一亮。
趙塵想著就在平輿城裏過了春節,張寧特意將大喬和小喬接來,一家四人相聚氣氛變得有些曖昧。
正月十五,萬物逐漸蘇醒,逐漸花開。
趙塵親吻著大喬的額頭,從床上緩緩起身。
昨天夜裏與二弟、三弟一道喝了些酒,麵對溫文爾雅楚楚動人的大喬,趙塵沒有把持住,很自然地將她推倒。
在沒有任何儀式的前提下,與大喬行了夫妻之實。
或許在現代看來稀鬆平常之事,放在東漢末年,可謂淩亂,有辱道德。
更讓趙塵有些吃驚的是,大喬醒來之時,滿臉地羞羞答答,卻沒有責備趙塵。
在趙塵的追問下她才把昨夜在書房、在臥室兩地之事說了出來。
趙塵腦海中隱隱約約有些印象,隻是比較模糊,想不到是真的。
看著書房中那一處落紅,趙塵緊緊地擁抱著大喬,笑道:“以後出生的孩子,就取名為趙文,不管男女,紀念我們的第一次在書房。”
此話一出,大喬的臉更加紅了,深深埋在趙塵的懷裏。
午後,張寧歡喜地來找趙塵,看見二人正在卿卿我我,嘴上嘀咕道:“厚德,昨日翻雲覆雨還沒有夠呀!”
趙塵不知道這話是滿滿的醋意還是小小的責備,但他知道,興許昨夜之事對於張寧而言,有些許不公平。
論兩人在一起的時間,張寧最長,論相識的時間,也是張寧在先。
如今倒是讓大喬排在了前麵。
趙塵不好意思地迴道:“寧兒當能理解,與這般貌美如花的女子,自然會更願意相處,就像先前一直與寧兒共進退一樣。”
張寧貧嘴了一句:“就你會說話。”
說沒有醋意,那都是假的,張寧早就將自己當做趙塵的夫人,隻是少了儀式,兩人也沒有跨過那道坎。
興許是張寧心中還是比較保守,也興許是沒有那壺酒。
保持著相敬如賓的距離,讓兩人的生活也十分舒適。
看著滿麵春風的大喬,張寧想起了當初在沈亭,自己靠在趙塵的背後,兩人一馬穿梭在曹操數萬大軍從中。
張寧從來沒有想過趙塵會與趙雲二人二騎來救她。
前一刻,看到與前方的大部隊失去聯係,深陷在周邊曹軍之中時,張寧甚至想過為了保全名聲而投井。
直到趙塵出現在她麵前的那一刻,張寧仿佛看到了一位戰神,看到了希望。
一路上她沒有說過一句話,隻是盡可能的將自己的身體與趙塵緊緊貼在一起,雙手緊緊環抱著,生怕有一刻鬆懈而再次分開。
直到趕到鮦陽城,張寧在趙塵的唿喚下,她才緩緩鬆手,雙眼紅紅的看著趙塵。
這輩子就算與趙塵不是夫妻,張寧也已經心滿意足。
一位男子為了救她深入虎穴,最終殺出了一條血路,迴歸平靜。
趙塵看著張寧微微有些發呆,輕聲唿喊了兩句。
張寧這才迴過神來,說道:“厚德,主公來信了。”
趙塵急忙起身,接過張寧手中的書信。
信中寫道:軍師為複興漢室日夜辛苦,特命人送來數壇好酒,請軍師品嚐。
張寧說道:“主公這是要犒賞厚的呀。”
趙塵卻無奈地迴道:“這哪裏是犒賞呀,這是在責備。怪我沒有及時迴下邳與主公匯報。待我迴信給主公,明日我等便啟程迴下邳。”
“那我呢?”忽然院子外傳來一聲清脆的聲音。
眾人循聲望去,乃小喬也。
“自然一起去!”
隨即哈哈大笑。
建安四年正月底,曹操的使者,司空西曹掾屬陳群為代表,領著一行十人,一路朝著袁紹大本營冀州鄴城而去。
陳群足智多謀,聰慧過人,最出名了應該就是他的九品中正製了。
其父親陳紀,中平六年,拜為武官中郎將,後任侍中,又出任平原國相。
興平元年,陳群跟隨父親陳紀入徐州避難。
建安元年,陳紀本想規勸呂布,後因曹操大軍入境,便與呂布一道暫留徐州。
曹操攻打徐州之時,呂布求助於劉備。趙塵用計謀將呂布騙出城,幫助劉備奪迴了徐州。而呂布就在與曹操的對決中戰敗被擒。呂布兵敗,陳群便跟隨其父親,一道歸入曹操門下,出任司空西曹掾屬。
其實司空西曹掾屬算不上一個正兒八經的朝廷官員,漢末,丞相、大將軍及司徒、司空等可直接開府,府內任職。吏員正者稱掾,副者稱屬,故而陳群屬於副職。
曹操派出陳群前往袁紹處,目的隻有一個,便是說服袁紹與其一道應對聲勢浩大的劉備。
曹操看中陳群,隻因為他精準的看人看事能力。陳群曾與孔融談論汝、潁之間人物的優劣,陳群就說道:“荀文若、荀公達、荀休若、荀友若、荀仲豫,當今無雙。”可見其不僅涉友麵廣,還能判斷人員優劣。
二月中旬,陳群到達鄴城。
此時的袁紹正在與眾人商議如何應對北麵公孫瓚之事。
公孫瓚在袁紹攻打劉備青州之時,伺機對河間國高陽、文安等地騷擾。
見陳群前來,袁紹麵上絲毫不露色,內心卻有些鄙夷。
中原各路諸侯都清楚當今曹操的處境,想要立足必須與其他諸侯聯手。
袁紹明知故問:“長文先生,孟德命你來此地何為?”
陳群微笑著迴答:“來解袁公之憂也。”
袁紹微微一驚,問道:“孟德尚且自顧不暇,何來解我憂?況且,汝可知我憂?”
陳群迴道:“袁公此刻三麵危難,東麵劉備虎視眈眈,隨時便會入冀州,北麵公孫瓚,冀幽兩地不太平,南麵我家主公,乃當世英雄,雖近敗於趙塵,但實力尚存。昔日袁公用兵於青州,未能取平原。倘若三麵齊來,試問袁公能否從容應對,而不失存地一城呢?”
袁紹笑道:“曹孟德遣長文先生而來,莫非隻是說危難之事?”
陳群笑道:“吾主派我來,自然是為了兩家結盟之事。隻要袁公與吾主暫且擱置爭議,竭誠協作,定能力挽狂瀾。如今劉備已取汝南郡等地,袁公試想,結盟之後,南麵有吾主替袁公抵擋劉備,袁公便可專心對付公孫瓚,待袁公拿下幽州之地,兩家再度聯手,一道取青徐兩地,劉備豈能抵擋?”
袁紹看了一眼台下鎮定自若的陳群,忽然眼前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