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新蔡設伏
三國:劉備的桃花軍師 作者:明州布衣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洪水,自荊州的舞陰縣往東北方向而行,而後在汝南郡的西平縣轉而向東南,一路穿過定穎、平輿、新蔡三縣,最後流入淮水。
準確意義上說,洪水便是淮水的分支。
寒冬來臨之際,洪水水麵便會泛起一層薄薄的冰,遠遠望去,如同鏡麵一般,能倒映出眾人的模樣。
話說曹操被趙塵甩開在沈亭,好不容易打聽到趙塵的下落,在鮦陽。
曹操有興奮地領軍追來,可誰想趙塵早就已經從鮦陽撤離,搬到了南麵的新蔡。
荀攸看出了趙塵的用心,急忙建議曹操不可再如此追趕,當西、中、東三路大軍一同推進,封鎖住趙塵往東北方向撤離迴徐州的可能。
而且,三路大軍依次向南橫掃,趙塵便無處可藏,自然會被拿下。
可趙塵早就看出了曹操大軍的動向,反其道而行之,便便不去東北,而是在曹操趕到新蔡之前,大軍成功撤離,往安城方向而去。
更重要的是,此刻的新蔡城外,趙塵已經安排好了一個計劃,就安安靜靜地等候著曹操的到來。
時至午後,曹操三路大軍齊頭並進,遠遠望去,如同長龍一般,橫亙在汝南郡的大地上。
兩邊都望不到邊,對著汝南郡的大地來了地毯式的搜查。
任何風吹草動和蛛絲馬跡都無法逃過曹操的大軍關注。
距離新蔡城西北方向不遠處,太史慈正笑眯眯地趴在洪水岸邊,雙眼靜靜盯著眼前白花花的雪地。
深冬的汝南郡,雖然沒有青州、兗州、冀州等地寒冷,但相較於江南地區,那是頗為冷的,就算是放在現在,也是屬於供暖地區。
前幾日,整個汝南郡下起了鵝毛大雪,白白的雪花很快就將整個汝南郡的土地穿上了一件溫暖的棉衣。
百姓看著深冬的白雪,心中不免有些開心。
畢竟瑞雪兆豐年。
當年沒有任何風雪,第二年的莊稼往往生長就不會很好。
太史慈提前了整整一天時間,在此地做準備。
曹操領著大軍趕到之時,由於積雪有點大,根本沒有看清楚不遠處有一支強大的騎兵虎視眈眈。
曹仁大軍在最西麵,此刻也是最靠近太史慈的二萬人馬。
隻見曹仁領軍一路南下,行走至半路,恍然有人大喊起來,隨後又聽到一聲似乎什麽東西破裂的聲音,最後“撲通”一聲,似乎掉進了水中。
可此地附近放眼望去,別說是河水了,連一條像樣的河都沒有看到過,哪裏會有水呢。
眾人一臉疑惑,急忙循聲找去。
就在大軍行軍的最前方,隱隱看去有一個大大的雪坑。
巡查之人急忙上前,可剛靠近兩步,又聽到“哢嚓”一聲,而後“撲通”“撲通”兩聲。
巡查之人全部消失在雪地之上。
至此,身後之人再也不敢輕易上前,相互看了看,愣在原地不知所措。
曹仁策馬上前,本想著找出具體的原因,以免被趙塵利用。
可一旁的將士急忙攔住曹仁,說道:“將軍,前方不可再去。”
曹仁不解,問:“我堂堂騎兵,還有什麽地方不敢去的。”
隻聽那個將士說道:“曹將軍,此地應是洪水區域。”
“你是如何知道的?”
“我本是新蔡人,隻是許久沒有迴家鄉,有些不太熟悉了,但是大致的地形我還是清楚的。另外,將軍請看。”
曹仁順著將士的手往西麵方向看去,隻見有一座小橋,憑空架在兩邊的雪地之間。
看到此處,曹仁便明白了,所謂橋者,跨過跨不過的坎。
沒人會無緣無故地在平地上修建一座橋,特別是如今財政最為緊張的東漢末年。
隨意造橋豈不是浪費國家資源。
“可這表麵的雪是從何而來?”
曹仁有些想不明白。
那名將士解釋道:“曹將軍,唯一的解釋便是雪花落在了冰上。”
不遠處的太史慈靜靜地聽著兩人的對話,聽到此處,他心中微微一驚。
“想不到此人能看破軍師的計謀。”
原來趙塵知道洪水表麵會在深冬之際結起薄薄的一層冰,這種冰不適合人在上麵行走。
稍微重一些的物品就能將冰壓碎,但唯獨一樣壓不碎,那便是雪。
冬日裏一棵完整的樹不容易找,但滿地的雪都可以利用。
太史慈將南麵不遠處的雪,緩緩搬到洪水的冰麵上,輕輕覆蓋整個河麵。
雪盡量做到與兩邊的岸邊一樣高,不會讓人察覺到有什麽不對勁。
隻可惜,就是這樣一座普通的橋暴露了洪水的位置。
曹仁聽完將士的解釋,心中頗為震驚。
他小心翼翼地試探著前麵的路,終於順著往南方向,摸到了洪水岸邊。
那腳底下一層薄薄的冰根本承受不住人的重量,隻要踩上去就會掉進洪水裏。
此刻的洪水冰冷刺骨,河麵又被雪覆蓋著,很難在水中找到出口。
“這種計謀趙塵都能想得出來!”
曹仁氣憤地往雪地上呸了一聲,而後下令大軍摸索出洪水的整條岸,免得再次有人掉落。
太史慈見狀,知道洪水已經被發現,當機立斷,領著兩千鐵騎立刻朝著曹仁大軍衝了過去。
曹仁根本沒有料到洪水的對岸居然還有埋伏。
探路大軍根本來不及反應,也不知道如何前進,隻能往迴走。
一往迴走,就對隊伍產生了擠壓,眾人被團在一起,無法轉身。
太史慈哈哈大笑,看準時機,奔過小橋,殺入曹仁大軍之中。
騎兵所到之處,步軍根本無法抵擋,隻能眼睜睜看著騎兵一路飛馳而來,又一路飛馳而去。
太史慈見曹仁無法還手,瞬間來了自信,立刻領軍重新衝殺。
一來一迴數次,整整擊殺曹仁大軍上千人。
不遠處的曹操看到了曹仁大軍中的混亂,忙問何事。
話音剛落,斥候便來報:“太史慈領軍襲擊曹將軍。”
曹操似乎懷疑自己聽錯了,麵對數萬曹軍,太史慈區區兩千人也敢偷襲。
他急忙領著大軍往曹仁方向靠去。
可還沒等兩軍匯合,太史慈早就領著騎兵離去了。
準確意義上說,洪水便是淮水的分支。
寒冬來臨之際,洪水水麵便會泛起一層薄薄的冰,遠遠望去,如同鏡麵一般,能倒映出眾人的模樣。
話說曹操被趙塵甩開在沈亭,好不容易打聽到趙塵的下落,在鮦陽。
曹操有興奮地領軍追來,可誰想趙塵早就已經從鮦陽撤離,搬到了南麵的新蔡。
荀攸看出了趙塵的用心,急忙建議曹操不可再如此追趕,當西、中、東三路大軍一同推進,封鎖住趙塵往東北方向撤離迴徐州的可能。
而且,三路大軍依次向南橫掃,趙塵便無處可藏,自然會被拿下。
可趙塵早就看出了曹操大軍的動向,反其道而行之,便便不去東北,而是在曹操趕到新蔡之前,大軍成功撤離,往安城方向而去。
更重要的是,此刻的新蔡城外,趙塵已經安排好了一個計劃,就安安靜靜地等候著曹操的到來。
時至午後,曹操三路大軍齊頭並進,遠遠望去,如同長龍一般,橫亙在汝南郡的大地上。
兩邊都望不到邊,對著汝南郡的大地來了地毯式的搜查。
任何風吹草動和蛛絲馬跡都無法逃過曹操的大軍關注。
距離新蔡城西北方向不遠處,太史慈正笑眯眯地趴在洪水岸邊,雙眼靜靜盯著眼前白花花的雪地。
深冬的汝南郡,雖然沒有青州、兗州、冀州等地寒冷,但相較於江南地區,那是頗為冷的,就算是放在現在,也是屬於供暖地區。
前幾日,整個汝南郡下起了鵝毛大雪,白白的雪花很快就將整個汝南郡的土地穿上了一件溫暖的棉衣。
百姓看著深冬的白雪,心中不免有些開心。
畢竟瑞雪兆豐年。
當年沒有任何風雪,第二年的莊稼往往生長就不會很好。
太史慈提前了整整一天時間,在此地做準備。
曹操領著大軍趕到之時,由於積雪有點大,根本沒有看清楚不遠處有一支強大的騎兵虎視眈眈。
曹仁大軍在最西麵,此刻也是最靠近太史慈的二萬人馬。
隻見曹仁領軍一路南下,行走至半路,恍然有人大喊起來,隨後又聽到一聲似乎什麽東西破裂的聲音,最後“撲通”一聲,似乎掉進了水中。
可此地附近放眼望去,別說是河水了,連一條像樣的河都沒有看到過,哪裏會有水呢。
眾人一臉疑惑,急忙循聲找去。
就在大軍行軍的最前方,隱隱看去有一個大大的雪坑。
巡查之人急忙上前,可剛靠近兩步,又聽到“哢嚓”一聲,而後“撲通”“撲通”兩聲。
巡查之人全部消失在雪地之上。
至此,身後之人再也不敢輕易上前,相互看了看,愣在原地不知所措。
曹仁策馬上前,本想著找出具體的原因,以免被趙塵利用。
可一旁的將士急忙攔住曹仁,說道:“將軍,前方不可再去。”
曹仁不解,問:“我堂堂騎兵,還有什麽地方不敢去的。”
隻聽那個將士說道:“曹將軍,此地應是洪水區域。”
“你是如何知道的?”
“我本是新蔡人,隻是許久沒有迴家鄉,有些不太熟悉了,但是大致的地形我還是清楚的。另外,將軍請看。”
曹仁順著將士的手往西麵方向看去,隻見有一座小橋,憑空架在兩邊的雪地之間。
看到此處,曹仁便明白了,所謂橋者,跨過跨不過的坎。
沒人會無緣無故地在平地上修建一座橋,特別是如今財政最為緊張的東漢末年。
隨意造橋豈不是浪費國家資源。
“可這表麵的雪是從何而來?”
曹仁有些想不明白。
那名將士解釋道:“曹將軍,唯一的解釋便是雪花落在了冰上。”
不遠處的太史慈靜靜地聽著兩人的對話,聽到此處,他心中微微一驚。
“想不到此人能看破軍師的計謀。”
原來趙塵知道洪水表麵會在深冬之際結起薄薄的一層冰,這種冰不適合人在上麵行走。
稍微重一些的物品就能將冰壓碎,但唯獨一樣壓不碎,那便是雪。
冬日裏一棵完整的樹不容易找,但滿地的雪都可以利用。
太史慈將南麵不遠處的雪,緩緩搬到洪水的冰麵上,輕輕覆蓋整個河麵。
雪盡量做到與兩邊的岸邊一樣高,不會讓人察覺到有什麽不對勁。
隻可惜,就是這樣一座普通的橋暴露了洪水的位置。
曹仁聽完將士的解釋,心中頗為震驚。
他小心翼翼地試探著前麵的路,終於順著往南方向,摸到了洪水岸邊。
那腳底下一層薄薄的冰根本承受不住人的重量,隻要踩上去就會掉進洪水裏。
此刻的洪水冰冷刺骨,河麵又被雪覆蓋著,很難在水中找到出口。
“這種計謀趙塵都能想得出來!”
曹仁氣憤地往雪地上呸了一聲,而後下令大軍摸索出洪水的整條岸,免得再次有人掉落。
太史慈見狀,知道洪水已經被發現,當機立斷,領著兩千鐵騎立刻朝著曹仁大軍衝了過去。
曹仁根本沒有料到洪水的對岸居然還有埋伏。
探路大軍根本來不及反應,也不知道如何前進,隻能往迴走。
一往迴走,就對隊伍產生了擠壓,眾人被團在一起,無法轉身。
太史慈哈哈大笑,看準時機,奔過小橋,殺入曹仁大軍之中。
騎兵所到之處,步軍根本無法抵擋,隻能眼睜睜看著騎兵一路飛馳而來,又一路飛馳而去。
太史慈見曹仁無法還手,瞬間來了自信,立刻領軍重新衝殺。
一來一迴數次,整整擊殺曹仁大軍上千人。
不遠處的曹操看到了曹仁大軍中的混亂,忙問何事。
話音剛落,斥候便來報:“太史慈領軍襲擊曹將軍。”
曹操似乎懷疑自己聽錯了,麵對數萬曹軍,太史慈區區兩千人也敢偷襲。
他急忙領著大軍往曹仁方向靠去。
可還沒等兩軍匯合,太史慈早就領著騎兵離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