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智取平輿
三國:劉備的桃花軍師 作者:明州布衣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話說曹操收到消息,關羽和張遼二人各自領軍追趕而來,便設下埋伏,想要從中擊退二人,在順勢圖謀下邳城。
可他沒有料到,關羽和張遼已經識破了他的計謀,將計就計。
關羽領著五千大軍衝入埋伏圈,引誘出了曹仁、夏侯惇和夏侯淵三人。
他以一人之力力敵三人,打了整整三十迴合,不分勝負。
正當關羽體力不支之際,張遼依計劃殺來。
曹軍大吃一驚,被打了個措手不及。
僅僅一炷香的功夫,張遼大軍就將曹軍三萬人馬衝散。
關羽見狀,瞬間鬥誌高漲,一路高歌猛進。
兩人殺出了一條血路,活生生將三萬曹軍攔腰截斷。
夏侯惇意識到不好,立刻領軍迴頭抵抗張遼大軍。
曹仁和夏侯淵繼續與關羽斡旋。
一時間,兩邊打得難舍難分。
可時間一長,原本突襲的效果便漸漸消失,關羽和張遼畢竟隻有一萬大軍,而曹軍整整三萬人,很難長時間抵抗。
張遼見形勢不妙,便與關羽互換了眼神。
兩人逼退曹軍三大戰將,各自領著大軍緩緩撤離。
夏侯惇本想領軍追趕,曹仁攔下說道:“元讓,不必節外生枝,還是速速與大哥匯合,已經抵擋了劉備大軍的追擊,能安心撤離了。”
夏侯惇思索了片刻,便與曹仁和夏侯淵一道迴去。
不遠處的曹操還笑眯眯地等候著好消息。
而迴來的曹仁卻說,關羽和張遼二人察覺了埋伏,並未中計,反倒是三萬大軍被關羽拖住,又被張遼衝殺,損傷慘重,約莫有四千餘人。
聽到此處,曹操原本微笑的臉色,緩緩變得嚴肅起來。
然後,他一聲不吭地騎上馬,領著大軍朝東麵而去,也不再繞道留縣。
因為此刻的曹操不再擔心身後的追兵,也不再擔憂彭城的突襲。
就算劉備率大軍前來,他那七萬餘大軍就地對戰,也能抵擋,不必在留意設伏。
另一邊,趙塵布置好趙雲和太史慈的任務,靜靜地等候消息。
僅僅過了五日,趙雲就帶來了十餘名百姓,並按照趙塵的交代,給與他們大量的金銀珠寶,讓他們潛入平輿城中。
太史慈也已經基本完成了城門前高壘的構築,上麵設有望樓和箭塔,可以時刻觀察平輿城動向,也能與平輿城中的將士對射。
這與幽州公孫瓚的高樓特別像。
一切準備就緒,趙塵隻需要坐在營帳前,安心的與張寧聊著天,等候著平輿城中事件慢慢發酵。
汝南郡太守滿寵還沒有一絲察覺。
直到有一天,平輿城中忽然冒出來些許百姓矛盾。
原本這些矛盾根本不需要滿寵出手,平輿縣相關人員便可處理。
案件很簡單,個別不守規矩的無賴,硬是要對此刻城中守嚴的規矩提出質疑,聲稱以前的太守都不曾這般那般,為何今日的太守要提出這樣那樣的要求。
地方的官吏自然嚴刑拷打,讓無賴閉嘴。
無奈的話卻像是一陣風,越是拷打傳得越快,瞬間傳遍了整個平輿城。
城中接二連三冒出來各類矛盾,有說嚴管都不讓串門了,有說嚴管影響了市場交易,也有說嚴管讓整個平輿城沒了生機。
很多百姓聽著聽著,覺得很有道理,也就跟風討論。
這讓整個平輿縣衙役大隊都十分苦惱,想抓也抓不過來,總不能讓將整個平輿城百姓關進牢房裏,不抓又十分難受,已經成形了民憤,再不治理極有可能出現暴亂。
本就是亂世,城外還有趙塵大軍虎視眈眈,縣衙不敢隱瞞。
很快這件事就捅到了太守滿寵手裏。
滿寵火眼金睛,一眼就看出了問題的關鍵,便是第一起案子的那個人。
他敏銳的察覺到了此人的背後可能有其他勢力在插手。
為了盡快平息民憤,滿寵一邊安撫百姓,一邊親自帶領人馬調查。
一時間,平輿城所有的注意力都被吸引過去。
沒有人再關注城外高壘裏,太史慈在做什麽。
此刻也是太史慈最開心的時候,他的地道工程進程已經過半,最多也兩日就能夠全部打通。
“大哥真是神人,這都想得到!用高壘遮住地道入口,也擋住了平輿城牆上的眾人視野,讓他們根本看不到。”
一邊是如火如荼的地道挖掘,一邊是緊鑼密鼓地案件追蹤。
兩邊都沒有閑著。
隻有趙塵悠閑悠哉,在大營中不是曬太陽,就是喝茶與張寧聊天。
又過了一日,太史慈笑眯眯地來報:“大哥,地道挖好了。”
趙塵點了點頭,隨即叫來趙雲。
“滿寵乃酷吏也,一定會揪著城中的案子不放。一連數日我軍都沒有動靜,平輿城守將的注意力又被案件吸引,此刻也是城中最為放鬆的時候。今夜便是我軍攻城之夜。”
聽到此處,兩人立刻興奮起來。
“子義,等夜深人靜之時,你領二千兄弟通過地道深入城內。子龍,你領軍四千,潛伏的城兩邊,切莫露頭。剩餘一千大軍由我帶領,爾等聽我號令。屆時我會領軍佯攻,吸引守城將士注意力,子義聽到信號立刻奪取城門,與子龍裏應外合,拿下平輿城。”
太史慈和趙雲立刻領命而去,各自準備。
當日夜,寒風刺骨,平輿城中守城的將士多有怨言。
趙塵領著一千人,看準時機,當即擂鼓呐喊。
城中將士立刻反應過來,連忙查看城外情況。
火把照去,隻見城外有大軍正在快速靠近。
將士們立刻提起精神,將情況匯報給將軍於禁。
於禁匆忙上城,立刻命人放箭擊退。
一時間,箭如雨下。
趙塵不得不後退躲避。
可眾人卻不知道,背後太史慈收到信號,二千人正從城牆不遠處的街巷裏紛紛爬出來,對著東門發起了進攻。
東門的守將都是背對太史慈,注意力又都在城外的趙塵身上,根本沒有料到身後會有人。
太史慈很快就殺到城門口。
於禁這才反應過來,匆忙領軍應對。
可原本城樓上守將就不多,於禁也不是太史慈的對手,東門很快就落入了太史慈之手。
東門一開,趙雲就領著四千大軍衝了進來。
於禁見大勢已去,立刻領軍往縣衙撤去。
趙塵此刻也大搖大擺地走進了平輿城。
可他沒有料到,關羽和張遼已經識破了他的計謀,將計就計。
關羽領著五千大軍衝入埋伏圈,引誘出了曹仁、夏侯惇和夏侯淵三人。
他以一人之力力敵三人,打了整整三十迴合,不分勝負。
正當關羽體力不支之際,張遼依計劃殺來。
曹軍大吃一驚,被打了個措手不及。
僅僅一炷香的功夫,張遼大軍就將曹軍三萬人馬衝散。
關羽見狀,瞬間鬥誌高漲,一路高歌猛進。
兩人殺出了一條血路,活生生將三萬曹軍攔腰截斷。
夏侯惇意識到不好,立刻領軍迴頭抵抗張遼大軍。
曹仁和夏侯淵繼續與關羽斡旋。
一時間,兩邊打得難舍難分。
可時間一長,原本突襲的效果便漸漸消失,關羽和張遼畢竟隻有一萬大軍,而曹軍整整三萬人,很難長時間抵抗。
張遼見形勢不妙,便與關羽互換了眼神。
兩人逼退曹軍三大戰將,各自領著大軍緩緩撤離。
夏侯惇本想領軍追趕,曹仁攔下說道:“元讓,不必節外生枝,還是速速與大哥匯合,已經抵擋了劉備大軍的追擊,能安心撤離了。”
夏侯惇思索了片刻,便與曹仁和夏侯淵一道迴去。
不遠處的曹操還笑眯眯地等候著好消息。
而迴來的曹仁卻說,關羽和張遼二人察覺了埋伏,並未中計,反倒是三萬大軍被關羽拖住,又被張遼衝殺,損傷慘重,約莫有四千餘人。
聽到此處,曹操原本微笑的臉色,緩緩變得嚴肅起來。
然後,他一聲不吭地騎上馬,領著大軍朝東麵而去,也不再繞道留縣。
因為此刻的曹操不再擔心身後的追兵,也不再擔憂彭城的突襲。
就算劉備率大軍前來,他那七萬餘大軍就地對戰,也能抵擋,不必在留意設伏。
另一邊,趙塵布置好趙雲和太史慈的任務,靜靜地等候消息。
僅僅過了五日,趙雲就帶來了十餘名百姓,並按照趙塵的交代,給與他們大量的金銀珠寶,讓他們潛入平輿城中。
太史慈也已經基本完成了城門前高壘的構築,上麵設有望樓和箭塔,可以時刻觀察平輿城動向,也能與平輿城中的將士對射。
這與幽州公孫瓚的高樓特別像。
一切準備就緒,趙塵隻需要坐在營帳前,安心的與張寧聊著天,等候著平輿城中事件慢慢發酵。
汝南郡太守滿寵還沒有一絲察覺。
直到有一天,平輿城中忽然冒出來些許百姓矛盾。
原本這些矛盾根本不需要滿寵出手,平輿縣相關人員便可處理。
案件很簡單,個別不守規矩的無賴,硬是要對此刻城中守嚴的規矩提出質疑,聲稱以前的太守都不曾這般那般,為何今日的太守要提出這樣那樣的要求。
地方的官吏自然嚴刑拷打,讓無賴閉嘴。
無奈的話卻像是一陣風,越是拷打傳得越快,瞬間傳遍了整個平輿城。
城中接二連三冒出來各類矛盾,有說嚴管都不讓串門了,有說嚴管影響了市場交易,也有說嚴管讓整個平輿城沒了生機。
很多百姓聽著聽著,覺得很有道理,也就跟風討論。
這讓整個平輿縣衙役大隊都十分苦惱,想抓也抓不過來,總不能讓將整個平輿城百姓關進牢房裏,不抓又十分難受,已經成形了民憤,再不治理極有可能出現暴亂。
本就是亂世,城外還有趙塵大軍虎視眈眈,縣衙不敢隱瞞。
很快這件事就捅到了太守滿寵手裏。
滿寵火眼金睛,一眼就看出了問題的關鍵,便是第一起案子的那個人。
他敏銳的察覺到了此人的背後可能有其他勢力在插手。
為了盡快平息民憤,滿寵一邊安撫百姓,一邊親自帶領人馬調查。
一時間,平輿城所有的注意力都被吸引過去。
沒有人再關注城外高壘裏,太史慈在做什麽。
此刻也是太史慈最開心的時候,他的地道工程進程已經過半,最多也兩日就能夠全部打通。
“大哥真是神人,這都想得到!用高壘遮住地道入口,也擋住了平輿城牆上的眾人視野,讓他們根本看不到。”
一邊是如火如荼的地道挖掘,一邊是緊鑼密鼓地案件追蹤。
兩邊都沒有閑著。
隻有趙塵悠閑悠哉,在大營中不是曬太陽,就是喝茶與張寧聊天。
又過了一日,太史慈笑眯眯地來報:“大哥,地道挖好了。”
趙塵點了點頭,隨即叫來趙雲。
“滿寵乃酷吏也,一定會揪著城中的案子不放。一連數日我軍都沒有動靜,平輿城守將的注意力又被案件吸引,此刻也是城中最為放鬆的時候。今夜便是我軍攻城之夜。”
聽到此處,兩人立刻興奮起來。
“子義,等夜深人靜之時,你領二千兄弟通過地道深入城內。子龍,你領軍四千,潛伏的城兩邊,切莫露頭。剩餘一千大軍由我帶領,爾等聽我號令。屆時我會領軍佯攻,吸引守城將士注意力,子義聽到信號立刻奪取城門,與子龍裏應外合,拿下平輿城。”
太史慈和趙雲立刻領命而去,各自準備。
當日夜,寒風刺骨,平輿城中守城的將士多有怨言。
趙塵領著一千人,看準時機,當即擂鼓呐喊。
城中將士立刻反應過來,連忙查看城外情況。
火把照去,隻見城外有大軍正在快速靠近。
將士們立刻提起精神,將情況匯報給將軍於禁。
於禁匆忙上城,立刻命人放箭擊退。
一時間,箭如雨下。
趙塵不得不後退躲避。
可眾人卻不知道,背後太史慈收到信號,二千人正從城牆不遠處的街巷裏紛紛爬出來,對著東門發起了進攻。
東門的守將都是背對太史慈,注意力又都在城外的趙塵身上,根本沒有料到身後會有人。
太史慈很快就殺到城門口。
於禁這才反應過來,匆忙領軍應對。
可原本城樓上守將就不多,於禁也不是太史慈的對手,東門很快就落入了太史慈之手。
東門一開,趙雲就領著四千大軍衝了進來。
於禁見大勢已去,立刻領軍往縣衙撤去。
趙塵此刻也大搖大擺地走進了平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