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海陵小勝
三國:劉備的桃花軍師 作者:明州布衣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話說趙塵領著一萬剛剛收編的黃巾軍,和太史慈手下的三千鐵騎一道偷偷進入九江郡,拿下了鍾離縣,並用請君入甕的小計謀,輕取了九江郡治所陰陵城。
經過深思熟慮,趙塵還是決定讓嚴象來繼續擔任九江郡太守之位。
畢竟斬殺隻是一時之事,雖然可以隱瞞他們的行蹤,但是事後九江郡便會出現混亂。
趙塵就必須留下一名將士來守住九江,還不一定能有嚴象治理得順手。
更關鍵的還得想個理由,讓周邊的郡縣相信九江郡一切安好,否則定會引來其他郡縣的懷疑。
所以依舊任用嚴象是最好的選擇。
當然,趙塵對嚴象也提出了三方麵的要求。
第一,嚴格保密趙塵的行蹤,隻說是黃巾軍入侵;
第二,黃巾軍已經被嚴象大軍擊退,死傷過半,其餘人都逃跑到其他地方去了;
第三,九江郡中一切保持原樣,免得讓其他郡縣懷疑。
嚴象毫無猶豫地答應了,因為他沒的選。
若是他不答應,便隻有死路一條。
嚴象其實心裏也十分清楚,這是趙塵給他的一個生存機會。
故而,九江郡的其他小縣,都在不知情的情況,被動的劃入了劉備的疆土之中。
另一邊,孫策領五萬大軍再次從丹徒渡江,意圖繞道海陵,而後北上取高郵,再將陳登的廣陵城包圍,切斷廣陵城補給,以便一舉拿下廣陵郡。
這個策略是周瑜定下來的,也是眾人最滿意的行軍路線。
畢竟在廣陵,孫策已經吃過兩次虧了,事不過三,決不能出現第三次。
大軍過了丹徒,一路朝東,不需一日功夫就能到達海陵城下。
張遼此刻與陳登一道,領軍一萬,在廣陵城觀察著孫策大軍的動向。
斥候來報,孫策大軍已然到達海陵城西麵三十裏地。
張遼笑道:“果然如軍師所料,孫策五萬大軍不會直撲廣陵城,而會選擇繞道海陵。”
陳登也點了點頭:“既然如此,便按照軍師計劃行事。”
一旁的糜芳領張遼之命,匆忙離去,出城之時身後跟著四千將士,一路直奔海陵城外十裏地的密林處等候。
張遼自己領了一千鐵騎,朝著海陵縣城而去
海陵城,對於廣陵郡而言,也是一座東部重要的縣城。
除了高郵外,海陵便是廣陵城最好支援之城。
孫策領兵到海陵縣城下,眾人驚訝地發現城上並無守軍。
城門大開,百姓進進出出,絲毫沒有受到城外大軍的影響。
眾人十分疑惑,難不成劉備準備將海陵縣拱手相讓?
周瑜急忙說道:“伯符,趙塵此人沉穩,不會做沒有把握之事,還記得第一次在廣陵城外遇到嗎?”
孫策雖然不願意想起此事,但他明白周瑜的意思。
“自然記得,趙塵詭計多端,不得不小心。”
他便命陳武領兵三千,前去打探情況。
陳武得令而去。
大軍還沒靠近海陵城西門,城外的百姓忽然發現來者並不是劉備的軍隊,各個驚慌失措,紛紛朝城中跑去。
陳武見狀,擔心城內有埋伏,忙命將士緩緩而行,成防禦隊形。
一刻鍾之後,城外的百姓都跑到城內了。
有兩個膽大的百姓聯合起來,準備關閉城門。
陳武立刻意識到城中或許真的沒有守軍,立馬讓手下快速前進,阻止百姓關城門。
就在城門即將關閉的那一刻,陳武衝到了西門跟前,一把劍劈開城門。
百姓四處逃散,口中大喊:“江東賊人來了,快跑啊!”
陳武一聽,心中生了怨氣,在江東好歹也是一方英豪,怎得到了廣陵郡居然城了江東賊人。
他指揮著三千將士湧進海陵城。
可誰知,剛進海陵城沒幾步,忽然巷子裏殺出來一個手持長槍的戰將。
來者不是別人,乃張郃也。
隻見他大吼一聲,眾將士紛紛朝著陳武三千大軍射箭。
陳武眾人被打得措手不及,一時慌亂,死傷者眾多。
張郃乘勝追擊,領著兩千人,將陳武眾人擊退。
陳武無奈,隻能指揮眾人一邊抵抗,一邊緩緩後撤。
西門城樓窄小,根本容不下數十人同時通過,原本入城不久的大軍就這樣被卡在的城門洞中,進退兩難。
遠在海陵城外的周瑜看出了其中端倪。
他急忙跟孫策說道:“伯符,陳將軍有難,恐怕城中有埋伏,速速領兵前去支援。”
孫策定睛一看,果然如周瑜所料,陳武大軍已經逐步撤了迴來。
他親自出馬,領著五千人直奔海陵城西門。
兩軍相遇,氣勢大漲,頹敗之勢稍有緩解。
孫策見西門已然不可能再安排人員攻擊,便將目光落在了城樓之上。
他見城樓上並無守軍,立刻命將士登上城門,攻入城內,與陳武來個裏應外合。
片刻功夫之後,整個城樓便在孫策掌控之中。
正如孫策所料,城樓上空無一人。
城樓下的張郃見狀,明白自己的任務已經完成,便領著二千人速速從北門撤離。
趙塵跟他說過,隻需要抵抗一次即可,讓孫策等人留下印象,留下疤痕,他們在廣陵行軍便會變得小心翼翼。
等孫策領著大軍從城樓攻入城內之時,張郃早就沒了蹤影。
海陵縣至此也落入了孫策手中。
孫策命陳武排查整個城中的街巷,確認張郃已然全部離去。
隨後便通知城外的周瑜等人,一同入城。
第一戰便獲勝的孫策,與周瑜等人,興致勃勃地衝進縣衙。
這場勝利來得太不容易了,他等了太長時間。
自從與趙塵對戰以來,孫策一次都沒有贏過,周瑜也一次都沒有贏過。
這樣酣暢淋漓的場景,孫策有多少次在夢中實現過,可現實中總是打不過趙塵。
周瑜也發自內心的微笑,這一戰意義遠比成果更重要。
讓眾人都明白,趙塵並不是不可戰勝的。
今日攻打海陵縣,也是周瑜策略廣陵的關鍵一步,盡管遇到了些許挫折,但算是成功拿下了。
隻是陳武心中略帶愧疚,這一戰,僅僅在西門口,便喪失了一千名兄弟。
而擊殺海陵城守衛將士人數僅僅十餘人。
這個戰績讓陳武根本抬不起頭,仿佛這個海陵縣是他用兄弟們的生命換來了。
孫策卻絲毫不在意此事,區區千人根本抵不上取海陵縣的意義。
可孫策等人哪裏知道,這都是趙塵精心的安排。
海陵縣本就沒什麽守軍,張郃手上也隻有二千人,根本守不住海陵,隻能選擇放棄。
張郃出了城以後,便往西北方向的高郵而去。
路上遇到了正往海陵縣北麵而去的糜芳。
兩人相視一笑,各自明白自己的任務。
經過深思熟慮,趙塵還是決定讓嚴象來繼續擔任九江郡太守之位。
畢竟斬殺隻是一時之事,雖然可以隱瞞他們的行蹤,但是事後九江郡便會出現混亂。
趙塵就必須留下一名將士來守住九江,還不一定能有嚴象治理得順手。
更關鍵的還得想個理由,讓周邊的郡縣相信九江郡一切安好,否則定會引來其他郡縣的懷疑。
所以依舊任用嚴象是最好的選擇。
當然,趙塵對嚴象也提出了三方麵的要求。
第一,嚴格保密趙塵的行蹤,隻說是黃巾軍入侵;
第二,黃巾軍已經被嚴象大軍擊退,死傷過半,其餘人都逃跑到其他地方去了;
第三,九江郡中一切保持原樣,免得讓其他郡縣懷疑。
嚴象毫無猶豫地答應了,因為他沒的選。
若是他不答應,便隻有死路一條。
嚴象其實心裏也十分清楚,這是趙塵給他的一個生存機會。
故而,九江郡的其他小縣,都在不知情的情況,被動的劃入了劉備的疆土之中。
另一邊,孫策領五萬大軍再次從丹徒渡江,意圖繞道海陵,而後北上取高郵,再將陳登的廣陵城包圍,切斷廣陵城補給,以便一舉拿下廣陵郡。
這個策略是周瑜定下來的,也是眾人最滿意的行軍路線。
畢竟在廣陵,孫策已經吃過兩次虧了,事不過三,決不能出現第三次。
大軍過了丹徒,一路朝東,不需一日功夫就能到達海陵城下。
張遼此刻與陳登一道,領軍一萬,在廣陵城觀察著孫策大軍的動向。
斥候來報,孫策大軍已然到達海陵城西麵三十裏地。
張遼笑道:“果然如軍師所料,孫策五萬大軍不會直撲廣陵城,而會選擇繞道海陵。”
陳登也點了點頭:“既然如此,便按照軍師計劃行事。”
一旁的糜芳領張遼之命,匆忙離去,出城之時身後跟著四千將士,一路直奔海陵城外十裏地的密林處等候。
張遼自己領了一千鐵騎,朝著海陵縣城而去
海陵城,對於廣陵郡而言,也是一座東部重要的縣城。
除了高郵外,海陵便是廣陵城最好支援之城。
孫策領兵到海陵縣城下,眾人驚訝地發現城上並無守軍。
城門大開,百姓進進出出,絲毫沒有受到城外大軍的影響。
眾人十分疑惑,難不成劉備準備將海陵縣拱手相讓?
周瑜急忙說道:“伯符,趙塵此人沉穩,不會做沒有把握之事,還記得第一次在廣陵城外遇到嗎?”
孫策雖然不願意想起此事,但他明白周瑜的意思。
“自然記得,趙塵詭計多端,不得不小心。”
他便命陳武領兵三千,前去打探情況。
陳武得令而去。
大軍還沒靠近海陵城西門,城外的百姓忽然發現來者並不是劉備的軍隊,各個驚慌失措,紛紛朝城中跑去。
陳武見狀,擔心城內有埋伏,忙命將士緩緩而行,成防禦隊形。
一刻鍾之後,城外的百姓都跑到城內了。
有兩個膽大的百姓聯合起來,準備關閉城門。
陳武立刻意識到城中或許真的沒有守軍,立馬讓手下快速前進,阻止百姓關城門。
就在城門即將關閉的那一刻,陳武衝到了西門跟前,一把劍劈開城門。
百姓四處逃散,口中大喊:“江東賊人來了,快跑啊!”
陳武一聽,心中生了怨氣,在江東好歹也是一方英豪,怎得到了廣陵郡居然城了江東賊人。
他指揮著三千將士湧進海陵城。
可誰知,剛進海陵城沒幾步,忽然巷子裏殺出來一個手持長槍的戰將。
來者不是別人,乃張郃也。
隻見他大吼一聲,眾將士紛紛朝著陳武三千大軍射箭。
陳武眾人被打得措手不及,一時慌亂,死傷者眾多。
張郃乘勝追擊,領著兩千人,將陳武眾人擊退。
陳武無奈,隻能指揮眾人一邊抵抗,一邊緩緩後撤。
西門城樓窄小,根本容不下數十人同時通過,原本入城不久的大軍就這樣被卡在的城門洞中,進退兩難。
遠在海陵城外的周瑜看出了其中端倪。
他急忙跟孫策說道:“伯符,陳將軍有難,恐怕城中有埋伏,速速領兵前去支援。”
孫策定睛一看,果然如周瑜所料,陳武大軍已經逐步撤了迴來。
他親自出馬,領著五千人直奔海陵城西門。
兩軍相遇,氣勢大漲,頹敗之勢稍有緩解。
孫策見西門已然不可能再安排人員攻擊,便將目光落在了城樓之上。
他見城樓上並無守軍,立刻命將士登上城門,攻入城內,與陳武來個裏應外合。
片刻功夫之後,整個城樓便在孫策掌控之中。
正如孫策所料,城樓上空無一人。
城樓下的張郃見狀,明白自己的任務已經完成,便領著二千人速速從北門撤離。
趙塵跟他說過,隻需要抵抗一次即可,讓孫策等人留下印象,留下疤痕,他們在廣陵行軍便會變得小心翼翼。
等孫策領著大軍從城樓攻入城內之時,張郃早就沒了蹤影。
海陵縣至此也落入了孫策手中。
孫策命陳武排查整個城中的街巷,確認張郃已然全部離去。
隨後便通知城外的周瑜等人,一同入城。
第一戰便獲勝的孫策,與周瑜等人,興致勃勃地衝進縣衙。
這場勝利來得太不容易了,他等了太長時間。
自從與趙塵對戰以來,孫策一次都沒有贏過,周瑜也一次都沒有贏過。
這樣酣暢淋漓的場景,孫策有多少次在夢中實現過,可現實中總是打不過趙塵。
周瑜也發自內心的微笑,這一戰意義遠比成果更重要。
讓眾人都明白,趙塵並不是不可戰勝的。
今日攻打海陵縣,也是周瑜策略廣陵的關鍵一步,盡管遇到了些許挫折,但算是成功拿下了。
隻是陳武心中略帶愧疚,這一戰,僅僅在西門口,便喪失了一千名兄弟。
而擊殺海陵城守衛將士人數僅僅十餘人。
這個戰績讓陳武根本抬不起頭,仿佛這個海陵縣是他用兄弟們的生命換來了。
孫策卻絲毫不在意此事,區區千人根本抵不上取海陵縣的意義。
可孫策等人哪裏知道,這都是趙塵精心的安排。
海陵縣本就沒什麽守軍,張郃手上也隻有二千人,根本守不住海陵,隻能選擇放棄。
張郃出了城以後,便往西北方向的高郵而去。
路上遇到了正往海陵縣北麵而去的糜芳。
兩人相視一笑,各自明白自己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