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對師彭城
三國:劉備的桃花軍師 作者:明州布衣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青徐兩地原本共有八萬人,下邳城中留一萬大軍堅守,其餘的都分散到各州郡,以防敵軍突襲。
真正能給關羽、張飛和張遼用於守城的將士,不足四萬。
一萬在彭城,一萬在平原,一萬在廣陵。
好在趙塵及時送來了四萬的黃巾軍。
收編黃巾軍與尋常募兵不一樣。
黃巾軍本就是軍人,一直在戰場上摸爬滾打,經驗豐富,收編之後隻需要稍加訓練即可上戰場;
而尋常募兵,通常是普通百姓,大部分都是迫於生活壓力才來從軍,因此至少訓練三個月才能上戰場。
這便是很大的區別。
當趙塵匆匆來找劉備說出自己準備趁曹操攻打下邳之時,偷襲揚州的九江郡和廬江郡,然後北上繞道曹操大軍身後,再與關羽前後夾擊,以破曹軍。
劉備對於如此大膽的想法頗為吃驚,忙問趙塵兵力和糧草如何解決。
趙塵笑道,他隻需要黃巾軍中的一萬人馬,並帶上太史慈的三千鐵騎兵即可。
劉備深思熟慮之後,決定讓趙塵放手一搏。
剩餘的三萬黃巾軍被趙塵分散給了關羽、張飛和張遼。
三地的人馬隻需要稍加收編,並及時訓練,立刻可以上戰場。
話說曹操的十萬大軍一路朝著彭城而去,劉備也動身到達了彭城。
過了兩日,曹操大軍便到了城下。
彭城守將關羽絲毫不懼,麵對城下密密麻麻的曹操大軍,捋著長須質問:“大膽曹賊,如何敢來犯吾境?”
曹操見關羽,內心甚是喜歡,若是能拿下彭城,收服關羽,自己帳下又添一員猛將。
他隔空遙喊:“雲長兄別來無恙。今日來此,隻是為了劉玄德忤逆之事,不勞將軍費心。”
關羽笑道:“好一個曹賊,敢對我家哥哥出言不遜。”
曹操身後的夏侯惇站出來喊道:“關羽,就憑你也敢跟孟德這麽說話,有本事就出城來決一勝負,躲在城裏當縮頭烏龜嗎?”
關羽一聽,心中便來了氣,當即就要下城樓,出城與夏侯惇一決高下。
他剛轉身,便看到了從階梯上踱步而來的大哥劉備。
劉備立刻質問關羽:“雲長可是要出城?”
關羽側過來指著夏侯惇說道:“大哥,此人辱我太甚,非與他一較高下不可。”
“不可!”劉備當即否定了關羽的決定,“雲長可記得軍師如何吩咐的?”
關羽愣了一下,低頭迴道:“自然記得,堅守彭城,等待書信。”
劉備聽之,語重心長地說道:“軍師正在做一件大事,若是此事成功,曹操十萬大軍便灰飛煙滅,而我軍就能拿下多個郡縣。隻是前提便是,雲長要在接下來的時間裏守住彭城。”
彭城地理位置至關重要,是進入下邳郡的咽喉,更是整個徐州的咽喉。
若是彭城被破,曹操大軍便可長驅直入,猶如當初那十萬大軍一般,直撲下邳城。
彼時有趙塵在,劉備絲毫不怕。
可如今趙塵已然出發去九江郡,再無人能抵擋曹操大軍。
關羽聽了劉備之言,點了點頭。
一個是自己的大哥,一個是自己十分崇拜之人,兩人之言豈有不聽之理?
“隻是……”關羽忽然迴過頭來問道,“大哥,軍師究竟幹什麽了?為何沒有和大哥一起來?”
劉備微微一笑,說道:“雲長隻需記住,軍師在做一件大事。”
出門之前,趙塵曾經一再跟劉備反饋,務必將自己的計劃和行蹤保密。
畢竟揚州的九江郡和廬江郡離曹操十萬大軍和孫策的五萬大軍都不遠,若是二人收到消息轉頭來圍攻趙塵。
趙塵的一萬大軍根本不是對手。
屆時,非但計劃不能成功,恐怕趙塵的性命都要交代在九江郡了。
關羽點了點頭,重新迴到城樓上。
曹操見夏侯惇逼不出關羽,心中倒是有些驚訝。
放在過去,如此孤傲的關羽根本容不得別人三言兩語,隻需一句話,就能讓關羽出城決戰。
今日倒好,不管夏侯惇如何說,關羽就是不出城。
曹操隻能遙喊:“雲長兄今日莫非膽子變小了?怎麽見了我這些戰將都不敢出城。”
誰知此話關羽沒有迴答,劉備卻走出來迴應。
“孟德兄別來無恙!”
曹操定睛一看,笑道:“玄德兄,好久不見!”
“也不久,去年年底還見過呢,怎麽今日會有空跑到我徐州來?”
曹操哈哈一笑:“操奉詔討賊。”
“何來賊也?”
“汝不就是賊嗎?”
隻見劉備並沒有憤怒,而是微微一笑,喊道:“我願請陛下入主徐州,何來賊一說?”
曹操見狀,也不再多說,最後下達通牒。
“玄德,若是汝再不出城投降,休怪我身後十萬大軍,踏平這彭城!”
劉備大手一揮,笑道:“孟德盡管來試!”
說完便哈哈大笑,與關羽一道走下城樓。
曹操見城高而堅固的彭城,咬了咬牙指揮著大軍後撤,於彭城外二十裏地安營紮寨。
聽著曹操大軍遠去的聲音,劉備看了一眼關羽。
兩人心中都十分清楚,軍師趙塵所定下的策略完全正確,彭城易守難攻。
隻需要守住彭城,曹操也無可奈何。
關鍵麵對彭城,曹操根本舍不得強攻,畢竟如今城中也有兩萬人馬。
就算曹操強攻,一時間也無法擊破,隻會損失慘重。
兩人相視一笑,隨即迴府吃食。
另一邊,前一日,趙塵便領著一萬的黃巾軍和太史慈三千騎兵,與趙雲、徐盛、陸遜、張寧,還有一個神秘之人,悄悄出兵,直撲九江郡。
張寧女扮男裝,與陸遜和史阿一道,緊緊跟在趙塵身邊。
出發前,張寧給了趙塵一個他無法拒絕的理由。
當初步練師能與大軍一道出行,今日她張寧也可以,再則對於黃巾軍的收編和指揮,除了她張寧外,沒有第二個人能做到。
鑒於時間緊迫,來不及重新編隊,趙塵便同意了張寧的建議。
他笑道:“當初小師隨軍隻是為大軍醫治,並非從軍也。”
張寧也笑道:“今日寧兒隨軍,也隻是為了助夫君指揮而已,並非從軍也。”
趙塵無奈,說了一句:“一切行動聽指揮!”
“遵命,夫君!”
真正能給關羽、張飛和張遼用於守城的將士,不足四萬。
一萬在彭城,一萬在平原,一萬在廣陵。
好在趙塵及時送來了四萬的黃巾軍。
收編黃巾軍與尋常募兵不一樣。
黃巾軍本就是軍人,一直在戰場上摸爬滾打,經驗豐富,收編之後隻需要稍加訓練即可上戰場;
而尋常募兵,通常是普通百姓,大部分都是迫於生活壓力才來從軍,因此至少訓練三個月才能上戰場。
這便是很大的區別。
當趙塵匆匆來找劉備說出自己準備趁曹操攻打下邳之時,偷襲揚州的九江郡和廬江郡,然後北上繞道曹操大軍身後,再與關羽前後夾擊,以破曹軍。
劉備對於如此大膽的想法頗為吃驚,忙問趙塵兵力和糧草如何解決。
趙塵笑道,他隻需要黃巾軍中的一萬人馬,並帶上太史慈的三千鐵騎兵即可。
劉備深思熟慮之後,決定讓趙塵放手一搏。
剩餘的三萬黃巾軍被趙塵分散給了關羽、張飛和張遼。
三地的人馬隻需要稍加收編,並及時訓練,立刻可以上戰場。
話說曹操的十萬大軍一路朝著彭城而去,劉備也動身到達了彭城。
過了兩日,曹操大軍便到了城下。
彭城守將關羽絲毫不懼,麵對城下密密麻麻的曹操大軍,捋著長須質問:“大膽曹賊,如何敢來犯吾境?”
曹操見關羽,內心甚是喜歡,若是能拿下彭城,收服關羽,自己帳下又添一員猛將。
他隔空遙喊:“雲長兄別來無恙。今日來此,隻是為了劉玄德忤逆之事,不勞將軍費心。”
關羽笑道:“好一個曹賊,敢對我家哥哥出言不遜。”
曹操身後的夏侯惇站出來喊道:“關羽,就憑你也敢跟孟德這麽說話,有本事就出城來決一勝負,躲在城裏當縮頭烏龜嗎?”
關羽一聽,心中便來了氣,當即就要下城樓,出城與夏侯惇一決高下。
他剛轉身,便看到了從階梯上踱步而來的大哥劉備。
劉備立刻質問關羽:“雲長可是要出城?”
關羽側過來指著夏侯惇說道:“大哥,此人辱我太甚,非與他一較高下不可。”
“不可!”劉備當即否定了關羽的決定,“雲長可記得軍師如何吩咐的?”
關羽愣了一下,低頭迴道:“自然記得,堅守彭城,等待書信。”
劉備聽之,語重心長地說道:“軍師正在做一件大事,若是此事成功,曹操十萬大軍便灰飛煙滅,而我軍就能拿下多個郡縣。隻是前提便是,雲長要在接下來的時間裏守住彭城。”
彭城地理位置至關重要,是進入下邳郡的咽喉,更是整個徐州的咽喉。
若是彭城被破,曹操大軍便可長驅直入,猶如當初那十萬大軍一般,直撲下邳城。
彼時有趙塵在,劉備絲毫不怕。
可如今趙塵已然出發去九江郡,再無人能抵擋曹操大軍。
關羽聽了劉備之言,點了點頭。
一個是自己的大哥,一個是自己十分崇拜之人,兩人之言豈有不聽之理?
“隻是……”關羽忽然迴過頭來問道,“大哥,軍師究竟幹什麽了?為何沒有和大哥一起來?”
劉備微微一笑,說道:“雲長隻需記住,軍師在做一件大事。”
出門之前,趙塵曾經一再跟劉備反饋,務必將自己的計劃和行蹤保密。
畢竟揚州的九江郡和廬江郡離曹操十萬大軍和孫策的五萬大軍都不遠,若是二人收到消息轉頭來圍攻趙塵。
趙塵的一萬大軍根本不是對手。
屆時,非但計劃不能成功,恐怕趙塵的性命都要交代在九江郡了。
關羽點了點頭,重新迴到城樓上。
曹操見夏侯惇逼不出關羽,心中倒是有些驚訝。
放在過去,如此孤傲的關羽根本容不得別人三言兩語,隻需一句話,就能讓關羽出城決戰。
今日倒好,不管夏侯惇如何說,關羽就是不出城。
曹操隻能遙喊:“雲長兄今日莫非膽子變小了?怎麽見了我這些戰將都不敢出城。”
誰知此話關羽沒有迴答,劉備卻走出來迴應。
“孟德兄別來無恙!”
曹操定睛一看,笑道:“玄德兄,好久不見!”
“也不久,去年年底還見過呢,怎麽今日會有空跑到我徐州來?”
曹操哈哈一笑:“操奉詔討賊。”
“何來賊也?”
“汝不就是賊嗎?”
隻見劉備並沒有憤怒,而是微微一笑,喊道:“我願請陛下入主徐州,何來賊一說?”
曹操見狀,也不再多說,最後下達通牒。
“玄德,若是汝再不出城投降,休怪我身後十萬大軍,踏平這彭城!”
劉備大手一揮,笑道:“孟德盡管來試!”
說完便哈哈大笑,與關羽一道走下城樓。
曹操見城高而堅固的彭城,咬了咬牙指揮著大軍後撤,於彭城外二十裏地安營紮寨。
聽著曹操大軍遠去的聲音,劉備看了一眼關羽。
兩人心中都十分清楚,軍師趙塵所定下的策略完全正確,彭城易守難攻。
隻需要守住彭城,曹操也無可奈何。
關鍵麵對彭城,曹操根本舍不得強攻,畢竟如今城中也有兩萬人馬。
就算曹操強攻,一時間也無法擊破,隻會損失慘重。
兩人相視一笑,隨即迴府吃食。
另一邊,前一日,趙塵便領著一萬的黃巾軍和太史慈三千騎兵,與趙雲、徐盛、陸遜、張寧,還有一個神秘之人,悄悄出兵,直撲九江郡。
張寧女扮男裝,與陸遜和史阿一道,緊緊跟在趙塵身邊。
出發前,張寧給了趙塵一個他無法拒絕的理由。
當初步練師能與大軍一道出行,今日她張寧也可以,再則對於黃巾軍的收編和指揮,除了她張寧外,沒有第二個人能做到。
鑒於時間緊迫,來不及重新編隊,趙塵便同意了張寧的建議。
他笑道:“當初小師隨軍隻是為大軍醫治,並非從軍也。”
張寧也笑道:“今日寧兒隨軍,也隻是為了助夫君指揮而已,並非從軍也。”
趙塵無奈,說了一句:“一切行動聽指揮!”
“遵命,夫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