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百裏尋人
三國:劉備的桃花軍師 作者:明州布衣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話說張寧的突然到來,讓趙塵在被窩裏溫存了一夜。
次日,他醒來之時已發現身邊空空如也。
一旁服侍的丫鬟迴道:“夫人說是去辦軍師安排的事去了。”
趙塵笑了笑,倒是內心頗為安慰。
這小妮子,行動力可真強,難怪能在亂世獨自生存這麽多年。
如此也好,早一點把青州的黃巾軍搜刮幹淨,早一點安心,至少能增加大量兵力。
趙塵伸了伸懶腰自我嘲笑:“我也得加把勁了。”
……
吃過了早食,趙塵將太史慈喚到府邸中,神秘地說道:“子義可還記得我先前所說話?”
太史慈皺著眉頭,腦海中翻找著過去與趙塵對話,說道:“軍師說過的沒有一萬也有一千了,這我哪裏能記得?”
趙塵尷尬一笑:“我指的是那次酒後吐真言。”
“酒後吐真言?”太史慈努力迴想著當初的場景。
他與趙塵喝酒的次數少之又少,也就剛迴來那次。
“百騎長襲?”太史慈忽然想起來。
“對!”趙塵也激動地說道,“百騎長襲,如今到時間了。”
太史慈愣了一下,問:“軍師的意思是可以出發了?”
趙塵點了點頭:“對,明日出發,子義速速從親兵中選取一百騎,與我一道橫穿冀州。不過此事要保密,連百騎都不能說。”
太史慈哈哈大笑,難怪趙塵會與他一起來取平原郡,原來早就計劃好要實施百騎長襲了。
他興奮地領命而去,匆匆跑到了城外的軍營中,選取自家精銳。
趙塵吩咐好太史慈,又叫來了程昱,簡單叮囑了幾句。
程昱不可置信地看著趙塵,急忙勸阻:“軍師萬萬不可,這豈不是拿生命當兒戲?”
趙塵笑道:“隻要仲德這裏裝得像,沒人能發現的了。”
程昱好聲沒好氣地迴道:“騙得了一時,騙不了一世啊。再說了,軍師才智樣貌,我能相比?”
“嘿嘿,這話說得倒是,才智仲德不在話下,論起樣貌與我還差些。”趙塵笑眯眯地看著程昱,“不過仲德不必擔憂,隻需要插好旗幟即可,近期周邊諸侯定不敢來。”
程昱拗不過,隻好答應下來。
次日,安排好了一切的趙塵便與太史慈一道,換好著裝,假裝是二名商人,領著一百隨從,一路朝著冀州常山國而去。
冀州之地,不同於徐州,倒是跟青州有些相似。
大部分地方都是平原地帶,冀州的西麵,從趙雲老家真定再往東麵,便是一大片山。
即太行山。
冀州中東麵的巨鹿郡、河間國、中山國等地,從地理位置上看,便是連接中原南北的交通要道。
太行山東,往幽州方向,冀州便是必經之路。
所以袁紹在這一時期內才是最大的諸侯,坐擁數十萬大軍,戰將數百名,謀士無數。
若是尋常小諸侯,根本守不住如此重要的關鍵州郡,早就被周邊垂涎三尺之人吞並。
就像是徐州,在建安元年至建安五年,數次易主,最終落入曹操的手中。
袁紹的冀州也是從韓馥手中搶來的,韓馥雖說是東漢末年有名之人,擔任過東漢的禦史中丞,但是在籠絡人心方麵,與袁紹相差甚多。
袁紹在任渤海太守期間,盡管受到韓馥節製,但憑借強勁的手腕和四世三公的背景,形成了眾人擁護的局麵,而韓馥對他卻並沒有辦法。
與此類似的還有袁術的揚州。
冀州的西麵常山國,有一半的縣都是坐落在山邊上。百姓通常會利用周邊些許少有的平原之地,種植糧食。
很多百姓也是靠山吃山。
至於青、徐兩地,多是種地打漁為生有所不同。
山地之多,雖不利於行軍,但卻十分有利於突襲和埋伏。
所以三國演義中諸葛亮一亮相,便在博望坡一把大火燒了曹軍十萬大軍。
用的便是利用山地埋伏火攻之計。
依照原先計劃,趙塵借道平原郡入冀州,欲穿過渤海郡小縣修城。
起初都十分順利,經商者,無非就是花點錢財,尋常小縣的守衛都是樂於助人的,開個後門,甚至聊聊人生都不是問題。
畢竟一百人的隊伍,在這個戰亂的年代十分惹眼,花點錢都容易隱身。
看著趙塵熟練的賄賂手法,太史慈笑道:“軍師若是不從軍,經商肯定也是一把好手。”
趙塵嘿嘿一笑,迴道:“我在軍事上的才能隻是很小的一部分,子義可看好了,此行必定讓你大開眼界。”
太史慈屁顛屁顛地跟在趙塵身後,也不懷疑。
一路上,渤海郡的修縣,河間國的弓高縣,再到安平國武邑和下博兩縣,一切都十分順利。
剛踏入巨鹿郡,還沒到鄡縣,趙塵領隊走在官道上。
忽然身後傳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
太史慈驚覺地叫停隊伍,準備找地方隱蔽。
從馬蹄聲判斷,來者必定是大軍。
此地除了袁軍,絕無其他可能。
可說時遲那時快,趙塵眾人還來不及隱蔽,身後的馬蹄聲已然到了跟前。
趙塵給了太史慈一個眼色,然後平靜地指揮眾人為大軍讓路,默默地牽著馬站在一旁。
正如太史慈所料,來者正是袁紹的大軍,旗幟上寫著大大的“袁”字。
太史慈微微一驚,小聲在趙塵耳邊說道:“軍師,莫非是袁紹領軍?”
趙塵也有些疑惑,袁字大旗不是隨便人可以立起來的。
“應該不會,袁紹此時正在與公孫瓚對決,沒工夫來這裏。”
“那會是誰?”
趙塵也隻能搖了搖頭。
大軍飛速而來,趙塵側過頭望去,領軍者乃一年輕之人。
“居然是袁譚。”趙塵暗叫不好。
原來袁譚自從兵敗之後,便拿著趙塵給他的盤纏,一路迴到了袁紹大營。
袁紹見灰溜溜迴來的袁譚,便知道已經丟了青州,當即大發雷霆。
對著袁譚劈頭蓋臉一頓罵,甚至想要將袁譚關入大牢,好好反思。
最初將青州交給袁譚,是沮授的建議,讓袁紹的幾個兒子各領一州,看誰能治理的最好。
如今袁譚不僅談不上治理,連青州都丟了,袁紹豈能不氣。
好在眾人勸阻,畢竟袁譚也是他的親兒子,袁紹沒有太大責罰,隻是給了袁譚些許人馬,讓他迴鄴城閉門思過。
袁譚無奈,隻好領兵迴冀州。
剛過安平國的南深澤,進入了鄡縣地界,便遇到了趙塵等人假扮的商隊。
兩者已經近在咫尺。
次日,他醒來之時已發現身邊空空如也。
一旁服侍的丫鬟迴道:“夫人說是去辦軍師安排的事去了。”
趙塵笑了笑,倒是內心頗為安慰。
這小妮子,行動力可真強,難怪能在亂世獨自生存這麽多年。
如此也好,早一點把青州的黃巾軍搜刮幹淨,早一點安心,至少能增加大量兵力。
趙塵伸了伸懶腰自我嘲笑:“我也得加把勁了。”
……
吃過了早食,趙塵將太史慈喚到府邸中,神秘地說道:“子義可還記得我先前所說話?”
太史慈皺著眉頭,腦海中翻找著過去與趙塵對話,說道:“軍師說過的沒有一萬也有一千了,這我哪裏能記得?”
趙塵尷尬一笑:“我指的是那次酒後吐真言。”
“酒後吐真言?”太史慈努力迴想著當初的場景。
他與趙塵喝酒的次數少之又少,也就剛迴來那次。
“百騎長襲?”太史慈忽然想起來。
“對!”趙塵也激動地說道,“百騎長襲,如今到時間了。”
太史慈愣了一下,問:“軍師的意思是可以出發了?”
趙塵點了點頭:“對,明日出發,子義速速從親兵中選取一百騎,與我一道橫穿冀州。不過此事要保密,連百騎都不能說。”
太史慈哈哈大笑,難怪趙塵會與他一起來取平原郡,原來早就計劃好要實施百騎長襲了。
他興奮地領命而去,匆匆跑到了城外的軍營中,選取自家精銳。
趙塵吩咐好太史慈,又叫來了程昱,簡單叮囑了幾句。
程昱不可置信地看著趙塵,急忙勸阻:“軍師萬萬不可,這豈不是拿生命當兒戲?”
趙塵笑道:“隻要仲德這裏裝得像,沒人能發現的了。”
程昱好聲沒好氣地迴道:“騙得了一時,騙不了一世啊。再說了,軍師才智樣貌,我能相比?”
“嘿嘿,這話說得倒是,才智仲德不在話下,論起樣貌與我還差些。”趙塵笑眯眯地看著程昱,“不過仲德不必擔憂,隻需要插好旗幟即可,近期周邊諸侯定不敢來。”
程昱拗不過,隻好答應下來。
次日,安排好了一切的趙塵便與太史慈一道,換好著裝,假裝是二名商人,領著一百隨從,一路朝著冀州常山國而去。
冀州之地,不同於徐州,倒是跟青州有些相似。
大部分地方都是平原地帶,冀州的西麵,從趙雲老家真定再往東麵,便是一大片山。
即太行山。
冀州中東麵的巨鹿郡、河間國、中山國等地,從地理位置上看,便是連接中原南北的交通要道。
太行山東,往幽州方向,冀州便是必經之路。
所以袁紹在這一時期內才是最大的諸侯,坐擁數十萬大軍,戰將數百名,謀士無數。
若是尋常小諸侯,根本守不住如此重要的關鍵州郡,早就被周邊垂涎三尺之人吞並。
就像是徐州,在建安元年至建安五年,數次易主,最終落入曹操的手中。
袁紹的冀州也是從韓馥手中搶來的,韓馥雖說是東漢末年有名之人,擔任過東漢的禦史中丞,但是在籠絡人心方麵,與袁紹相差甚多。
袁紹在任渤海太守期間,盡管受到韓馥節製,但憑借強勁的手腕和四世三公的背景,形成了眾人擁護的局麵,而韓馥對他卻並沒有辦法。
與此類似的還有袁術的揚州。
冀州的西麵常山國,有一半的縣都是坐落在山邊上。百姓通常會利用周邊些許少有的平原之地,種植糧食。
很多百姓也是靠山吃山。
至於青、徐兩地,多是種地打漁為生有所不同。
山地之多,雖不利於行軍,但卻十分有利於突襲和埋伏。
所以三國演義中諸葛亮一亮相,便在博望坡一把大火燒了曹軍十萬大軍。
用的便是利用山地埋伏火攻之計。
依照原先計劃,趙塵借道平原郡入冀州,欲穿過渤海郡小縣修城。
起初都十分順利,經商者,無非就是花點錢財,尋常小縣的守衛都是樂於助人的,開個後門,甚至聊聊人生都不是問題。
畢竟一百人的隊伍,在這個戰亂的年代十分惹眼,花點錢都容易隱身。
看著趙塵熟練的賄賂手法,太史慈笑道:“軍師若是不從軍,經商肯定也是一把好手。”
趙塵嘿嘿一笑,迴道:“我在軍事上的才能隻是很小的一部分,子義可看好了,此行必定讓你大開眼界。”
太史慈屁顛屁顛地跟在趙塵身後,也不懷疑。
一路上,渤海郡的修縣,河間國的弓高縣,再到安平國武邑和下博兩縣,一切都十分順利。
剛踏入巨鹿郡,還沒到鄡縣,趙塵領隊走在官道上。
忽然身後傳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
太史慈驚覺地叫停隊伍,準備找地方隱蔽。
從馬蹄聲判斷,來者必定是大軍。
此地除了袁軍,絕無其他可能。
可說時遲那時快,趙塵眾人還來不及隱蔽,身後的馬蹄聲已然到了跟前。
趙塵給了太史慈一個眼色,然後平靜地指揮眾人為大軍讓路,默默地牽著馬站在一旁。
正如太史慈所料,來者正是袁紹的大軍,旗幟上寫著大大的“袁”字。
太史慈微微一驚,小聲在趙塵耳邊說道:“軍師,莫非是袁紹領軍?”
趙塵也有些疑惑,袁字大旗不是隨便人可以立起來的。
“應該不會,袁紹此時正在與公孫瓚對決,沒工夫來這裏。”
“那會是誰?”
趙塵也隻能搖了搖頭。
大軍飛速而來,趙塵側過頭望去,領軍者乃一年輕之人。
“居然是袁譚。”趙塵暗叫不好。
原來袁譚自從兵敗之後,便拿著趙塵給他的盤纏,一路迴到了袁紹大營。
袁紹見灰溜溜迴來的袁譚,便知道已經丟了青州,當即大發雷霆。
對著袁譚劈頭蓋臉一頓罵,甚至想要將袁譚關入大牢,好好反思。
最初將青州交給袁譚,是沮授的建議,讓袁紹的幾個兒子各領一州,看誰能治理的最好。
如今袁譚不僅談不上治理,連青州都丟了,袁紹豈能不氣。
好在眾人勸阻,畢竟袁譚也是他的親兒子,袁紹沒有太大責罰,隻是給了袁譚些許人馬,讓他迴鄴城閉門思過。
袁譚無奈,隻好領兵迴冀州。
剛過安平國的南深澤,進入了鄡縣地界,便遇到了趙塵等人假扮的商隊。
兩者已經近在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