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董承獻計
三國:劉備的桃花軍師 作者:明州布衣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話說趙塵分兵兩路輕鬆拿下青州最後的兩個國郡,而後正式全麵接管了整個青州。
天大的好消息幾天時間就傳遍了整個徐州,眾人歡慶。
拿下青州意味著趙塵給劉備規劃的路線第二步順利邁出。
遠在汝南的曹操聽聞,眯著眼睛盯著輿圖看了許久。
一旁的郭嘉感歎:“趙塵取青州遠比我預想的還要快。此人之謀,我不如也。”
“奉孝不必如此。”曹操轉過身來說道,“袁譚等人豈是趙塵敵手,隻可惜了,青州這麽好的地界落入劉備之手,劉備實力大增,今後可能成為我軍勁敵。”
郭嘉聽之,忽然上前一步,雙眼深邃地看著曹操。
“主公,劉備取青州對於我軍而言,興許是個機會。”
“哦?”曹操忽然來了興趣,“奉孝此話如何講?”
郭嘉迴道:“青州落入劉備手中,最急的是袁紹。隻是此時的袁紹正在與公孫瓚對抗,無暇顧及。如今劉備儼然成為了中原最大的諸侯,所有的目光便會落在劉備身上,而不會再關注我軍,這有利於我軍拿下袁術。此其一也。”
“劉備的壯大自然會讓南麵孫策更加忌憚,等機會成熟,我軍可號召眾人,一起討伐劉備,彼時便能讓劉備陷入四麵楚歌的境地,徐州和青州最終還會被眾人瓜分。此其二也。”
“劉備雖然坐擁兩州,但手上戰將與人馬不足,無法有效守衛兩州之地,總有地方能存在守衛漏洞,這也是我軍的機會。此其三也。”
曹操一聽,來迴踱了幾步,臉上緩緩露出了笑容。
“奉孝之才,不亞於趙塵也!”
郭嘉微笑著迴:“主公過獎。”
而此刻,遠在廣陵南麵,屯兵江都的孫策,一下子從煩惱中醒悟過來。
原來想著廣陵郡並無太多守兵,整個徐州可調動的兵力也不多。
他起兵一萬正大光明討要廣陵郡,定然能順風順水。
誰知道廣陵太守陳登居然堅守不出,任由孫策在城下謾罵,隻是放箭擊退。
更麻煩的是屯兵海陵的關羽,每次孫策出兵廣陵城,他便會朝著曲阿方向進軍。
這讓孫策首尾不能顧,不得不退兵江都。
兩邊相持,已然近一個月。
孫策沒有任何進展。
如今聽到趙塵拿下整個青州的消息,眾人震驚不已。
換言之,趙塵已經可以隨時南下,來與孫策麵對麵。
一旁的周瑜忙說道:“伯符,廣陵郡恐怕一時半刻難以拿下,不如先迴曲阿,把吳郡嚴白虎拿下之後再來圖謀廣陵。如何?”
程普也說道:“公子,公瑾言之有理。況且我軍如今糧食緊張,供給不足,不如暫且迴去。”
孫策看了看眾人,雖然嘴上沒有提趙塵之事,但心裏都清楚,並不是公瑾與德謀二人所言之由,而是如今的大軍麵對趙塵恐怕根本無法取勝。
“公瑾,下令撤軍。”
孫策也無奈,隻能先迴曲阿。
另一邊,遠在許都的衛將軍董承得知消息,匆忙進了宮。
殊不知他身後跟著一名荀彧安排的細作。
漢獻帝見衛將軍董承匆匆而來,還時不時環顧左右,便知道其有要事稟報。
兩人一碰麵,漢獻帝就將董承引入後殿,屏退左右,關上大門。
董承故意等候了片刻,待下人的腳步遠去之後,又去門邊聽了聽,確認無人偷聽,這才說道:“陛下英明,趙塵已於五日前拿下整個青州,如今劉備已坐擁青徐兩州。”
漢獻帝聞之,大喜:“果然如董將軍所料,既然如此,朕立刻下旨,與劉玄德認親並任命趙塵為青州刺史。”
董承急忙勸道:“陛下萬不可操之過急。如今劉玄德剛拿下青州,曹操等人也對其虎視眈眈,若是陛下特意下旨與劉備認親,曹操定然會懷疑陛下,屆時恐怕不成事反而壞事。”
漢獻帝一聽,便急了,忙問:“如今曹操在汝南,此等絕佳的機會豈能錯過?下一次不知道等到何時。”
“陛下安心,臣自然知道機會千載難逢。”董承安慰漢獻帝,“臣有一計,可讓劉玄德與陛下當麵相見而不被人懷疑。”
“董將軍快說。”
董承行了一禮,說道:“袁術稱帝之事,陛下曾下過詔書,讓天下英雄盡皆討之。響應者不過曹操、劉備、孫策等人。如今曹操已在汝南擊破袁術,看形勢,定會完全取勝。屆時陛下可舉行慶功宴會,邀請響應詔書的眾英雄進都麵聖。臣迴去之後再修書一封,與劉玄德說明緣由,慶功宴其必來,曹操也不會懷疑。”
漢獻帝聽之,連連稱讚:“董將軍好計謀,此番做法,連曹操都不能拒絕。”
董承自信地點了點頭:“此外,陛下還可在宴會上封賞群臣,讓曹操與劉玄德都得到更高的官職,二者必定會欣然接受。不僅能安撫曹操的疑心,更能為劉玄德今後勤王鋪好道路。一舉兩得也。”
董承的這番計謀,確實是個好計謀。
漢獻帝在曹操手中並沒有話語權,若是想要下達指令,會影響到中原地區發展的,曹操定會幹預。
但是隻是些許宴會,甚至還為曹操加官進爵,曹操自然不會阻礙。
漢獻帝安然一笑,當即定奪:“就依董將軍之計行事。”
董承明了,起身告退。
剛出了大門,董承身後之人便轉身來到荀彧府邸,將今日情況如數報給了荀彧。
雜事雖多,但荀彧一眼便看出了重點。
他問道:“董承與陛下在後殿具體商量何事?”
細作迴道:“董將軍想請陛下為了主公拿下袁術設慶功宴會。”
荀彧聽完,便皺了皺眉頭,心想:陛下與主公如今關係緊張,董承又是維護陛下反對主公之人,豈能主動奏請陛下操心主公慶功宴之事。更何況,舉行慶功宴根本不需要衛將軍董承,此事絕沒有表麵上看著那麽簡單。
“你速速迴去,別讓董將軍發現,一有新消息便報於我。”
荀彧想著進一步獲得消息,便讓細作重新迴去董承身邊,另外讓滿寵加強對董承府邸的監視,記錄所有人員進出。
細作領命而去。
天大的好消息幾天時間就傳遍了整個徐州,眾人歡慶。
拿下青州意味著趙塵給劉備規劃的路線第二步順利邁出。
遠在汝南的曹操聽聞,眯著眼睛盯著輿圖看了許久。
一旁的郭嘉感歎:“趙塵取青州遠比我預想的還要快。此人之謀,我不如也。”
“奉孝不必如此。”曹操轉過身來說道,“袁譚等人豈是趙塵敵手,隻可惜了,青州這麽好的地界落入劉備之手,劉備實力大增,今後可能成為我軍勁敵。”
郭嘉聽之,忽然上前一步,雙眼深邃地看著曹操。
“主公,劉備取青州對於我軍而言,興許是個機會。”
“哦?”曹操忽然來了興趣,“奉孝此話如何講?”
郭嘉迴道:“青州落入劉備手中,最急的是袁紹。隻是此時的袁紹正在與公孫瓚對抗,無暇顧及。如今劉備儼然成為了中原最大的諸侯,所有的目光便會落在劉備身上,而不會再關注我軍,這有利於我軍拿下袁術。此其一也。”
“劉備的壯大自然會讓南麵孫策更加忌憚,等機會成熟,我軍可號召眾人,一起討伐劉備,彼時便能讓劉備陷入四麵楚歌的境地,徐州和青州最終還會被眾人瓜分。此其二也。”
“劉備雖然坐擁兩州,但手上戰將與人馬不足,無法有效守衛兩州之地,總有地方能存在守衛漏洞,這也是我軍的機會。此其三也。”
曹操一聽,來迴踱了幾步,臉上緩緩露出了笑容。
“奉孝之才,不亞於趙塵也!”
郭嘉微笑著迴:“主公過獎。”
而此刻,遠在廣陵南麵,屯兵江都的孫策,一下子從煩惱中醒悟過來。
原來想著廣陵郡並無太多守兵,整個徐州可調動的兵力也不多。
他起兵一萬正大光明討要廣陵郡,定然能順風順水。
誰知道廣陵太守陳登居然堅守不出,任由孫策在城下謾罵,隻是放箭擊退。
更麻煩的是屯兵海陵的關羽,每次孫策出兵廣陵城,他便會朝著曲阿方向進軍。
這讓孫策首尾不能顧,不得不退兵江都。
兩邊相持,已然近一個月。
孫策沒有任何進展。
如今聽到趙塵拿下整個青州的消息,眾人震驚不已。
換言之,趙塵已經可以隨時南下,來與孫策麵對麵。
一旁的周瑜忙說道:“伯符,廣陵郡恐怕一時半刻難以拿下,不如先迴曲阿,把吳郡嚴白虎拿下之後再來圖謀廣陵。如何?”
程普也說道:“公子,公瑾言之有理。況且我軍如今糧食緊張,供給不足,不如暫且迴去。”
孫策看了看眾人,雖然嘴上沒有提趙塵之事,但心裏都清楚,並不是公瑾與德謀二人所言之由,而是如今的大軍麵對趙塵恐怕根本無法取勝。
“公瑾,下令撤軍。”
孫策也無奈,隻能先迴曲阿。
另一邊,遠在許都的衛將軍董承得知消息,匆忙進了宮。
殊不知他身後跟著一名荀彧安排的細作。
漢獻帝見衛將軍董承匆匆而來,還時不時環顧左右,便知道其有要事稟報。
兩人一碰麵,漢獻帝就將董承引入後殿,屏退左右,關上大門。
董承故意等候了片刻,待下人的腳步遠去之後,又去門邊聽了聽,確認無人偷聽,這才說道:“陛下英明,趙塵已於五日前拿下整個青州,如今劉備已坐擁青徐兩州。”
漢獻帝聞之,大喜:“果然如董將軍所料,既然如此,朕立刻下旨,與劉玄德認親並任命趙塵為青州刺史。”
董承急忙勸道:“陛下萬不可操之過急。如今劉玄德剛拿下青州,曹操等人也對其虎視眈眈,若是陛下特意下旨與劉備認親,曹操定然會懷疑陛下,屆時恐怕不成事反而壞事。”
漢獻帝一聽,便急了,忙問:“如今曹操在汝南,此等絕佳的機會豈能錯過?下一次不知道等到何時。”
“陛下安心,臣自然知道機會千載難逢。”董承安慰漢獻帝,“臣有一計,可讓劉玄德與陛下當麵相見而不被人懷疑。”
“董將軍快說。”
董承行了一禮,說道:“袁術稱帝之事,陛下曾下過詔書,讓天下英雄盡皆討之。響應者不過曹操、劉備、孫策等人。如今曹操已在汝南擊破袁術,看形勢,定會完全取勝。屆時陛下可舉行慶功宴會,邀請響應詔書的眾英雄進都麵聖。臣迴去之後再修書一封,與劉玄德說明緣由,慶功宴其必來,曹操也不會懷疑。”
漢獻帝聽之,連連稱讚:“董將軍好計謀,此番做法,連曹操都不能拒絕。”
董承自信地點了點頭:“此外,陛下還可在宴會上封賞群臣,讓曹操與劉玄德都得到更高的官職,二者必定會欣然接受。不僅能安撫曹操的疑心,更能為劉玄德今後勤王鋪好道路。一舉兩得也。”
董承的這番計謀,確實是個好計謀。
漢獻帝在曹操手中並沒有話語權,若是想要下達指令,會影響到中原地區發展的,曹操定會幹預。
但是隻是些許宴會,甚至還為曹操加官進爵,曹操自然不會阻礙。
漢獻帝安然一笑,當即定奪:“就依董將軍之計行事。”
董承明了,起身告退。
剛出了大門,董承身後之人便轉身來到荀彧府邸,將今日情況如數報給了荀彧。
雜事雖多,但荀彧一眼便看出了重點。
他問道:“董承與陛下在後殿具體商量何事?”
細作迴道:“董將軍想請陛下為了主公拿下袁術設慶功宴會。”
荀彧聽完,便皺了皺眉頭,心想:陛下與主公如今關係緊張,董承又是維護陛下反對主公之人,豈能主動奏請陛下操心主公慶功宴之事。更何況,舉行慶功宴根本不需要衛將軍董承,此事絕沒有表麵上看著那麽簡單。
“你速速迴去,別讓董將軍發現,一有新消息便報於我。”
荀彧想著進一步獲得消息,便讓細作重新迴去董承身邊,另外讓滿寵加強對董承府邸的監視,記錄所有人員進出。
細作領命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