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聽聞孫策按時起兵問劉備討要廣陵,即墨城的沮授笑得合不攏嘴。


    他自信地等著趙塵班師迴徐州,好讓青州能重新迴到袁譚手中。


    結果讓沮授出乎意料,趙塵似乎對孫策起兵無動於衷,絲毫沒有要撤軍之意。


    這一來一迴兩個計謀,耗費了半月有餘,卻沒有起到任何作用。


    沮授頗為驚訝:“這趙塵究竟是何許人,難不成計謀在此人身上無法生效?”


    次日,九月初九,九九重陽之日。


    趙塵領著大軍來到即墨城下,隔空遙喊沮授。


    沮授也不躲藏,大大方方出現在即墨城頭。


    “趙塵,徐州如今遭遇危機汝都不願領兵而迴,莫非沒有把劉玄德放在眼裏?”


    趙塵微微一笑,迴道:“自家主公都是放在心裏的,怎的別駕是把袁本初放在眼裏的?”


    沮授本想要嘲諷趙塵,結果反被趙塵頂了一句,一時間滿臉通紅。


    隻聽他說道:“孫策可不是泛泛之輩,待廣陵失守後,汝可就追悔莫及了。”


    趙塵拍了拍腦門,驚訝道:“還是得別駕提醒啊,別駕不說,我還以為孫策隻是插標賣首爾,不粗掛齒呢,想不到別駕如此看重孫伯符。莫非別駕之才,僅僅如此?”


    沮授聽之,氣得不行,也懶得再理會趙塵,自討沒趣。


    一旁的陸遜和張郃暗暗對趙塵佩服。


    “軍師不僅智謀超群,口才更是了得。”


    陸遜也笑道:“沮授這是班門弄斧也。”


    雖說沮授不想再與趙塵對話,可趙塵才不想放過沮授。


    他遙喊:“別駕大才,方才想出散播謠言和驅虎吞狼兩大計謀,可惜未能成功。如今兩軍對壘,別駕既然出了兩招,我趙塵再不出擊,有點看不起別駕的意思了。”


    沮授有些急了,忙喊:“趙塵,汝究竟何意?”


    趙塵笑道:“別駕莫著急,且聽我言。”


    “今日九月初九,重陽之日(重陽節起始於上古,成型於春秋戰國,普及於西漢,鼎盛於唐代以後)。你我匯聚於山東之地,自然也算是親們好友了。既然你敬我兩條計謀,我便迴敬你兩條計謀。第一條我先預告一下,九月十五前破都昌,還請別駕好生準備。”


    說完,趙塵頭也不迴,走進大軍中,領著大軍緩緩離去。


    背後都是哈哈大笑之聲。


    沮授一臉懵逼地看著遠去的趙塵,內中全是疑惑。


    一旁的將士問沮授:“先生,此人好生囂張,從未見過有預先告知對方破城之事。”


    沮授搖了搖頭,擔憂道:“趙塵此人神鬼莫測,恐怕今日所言皆為真事。不管如何,速速通知袁公子,務必讓他堅守不出,時刻做好應對之策,以免措手不及。”


    將士領命離去。


    迴到府中的沮授滿腦子都是趙塵的話,一方計謀,為何要告知於他,難道就不怕他將計就計,設下陷阱嗎?


    還是趙塵有十足的把握,就算袁譚有準備,也能擊破都昌城?


    亦或隻是虛張聲勢,另有所圖?


    正所謂兵者詭道也,以奇勝,以正合。


    戰場之上奇謀詭計不足為奇,沮授隻能做好盡可能的應對之策。


    可一連數日,趙塵大營又是沒有任何動靜。


    沮授更為疑惑。


    ……


    九月十四,都昌城外的張遼大營。


    已近二十餘日,都昌城內毫無動靜,大軍也沒有任何動作。


    眾人都已經氣勢全無,軍營裏早已有懶散的苗頭。


    而都昌城內的將士更是對城外的大營習以為常,似乎早就認定他們不會來攻城,許多將士便在城上閑聊,甚至偷偷飲酒。


    這日上午,程昱帶著陳到匆匆來找張遼。


    “文遠將軍,速速打開第三個錦囊,今日已是九月十四。”


    張遼忙拿出錦囊,打開一看。


    “九月十四,月近潮漲,遣一將往都昌城水源濰水上遊,截斷水道,待水漲之時,放水淹都昌城。城中水漲,無處下腳,爾等便可趁城內混亂,連夜攻城。”


    “好計謀!”


    陳到忍不住讚歎。


    張遼也說道:“濰水流經都昌城,乃百姓生活水源。加上都昌城小,水淹都昌城最為便捷,此計袁譚必敗。隻是不知軍師所言月近潮漲究竟何意。”


    程昱雖然也不理解,但並不影響計劃實施。


    他默默地佩服趙塵的計謀,看上去十分平淡無奇,卻能在特定時間特定場合發揮奇效。


    並非計謀神,乃使用者懂得因勢利導,恰合時宜而已。


    以水淹城乃常用計謀,曆史上曹操、關羽、諸葛亮等人都用過此計謀。


    至於程昱,隻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爾。


    “可暫且不論,按軍師計劃行事。”


    張遼默默地點了點頭,領下任務:“仲德先生,不如就由我去截水道吧。”


    程昱應允。


    張遼當即領三千人馬,前往濰水上遊,砍伐樹木以截水道,等待夜晚河水大漲。


    陳到則領兵五千,準備今夜攻城。


    此時的都昌城內,袁譚還是按照往常一樣,吃喝拉撒樂,一樣不少。


    張遼領兵外出的情況,居然沒有一個人報給袁譚。


    傍晚時分,沮授提醒袁譚注意城外張遼大軍的書信送到,袁譚隻是隨意看了一眼,並沒有放在心上。


    畢竟沮授的書信來得太頻繁了,而且城外的張遼大軍已經一連二十餘日沒有任何動靜。


    他豈能料到,此刻城中的濰水已經慢慢見底。


    而上遊張遼處的濰水已然水位高漲。


    深夜,都昌城裏鼾聲連天。


    濰水邊,張遼見時機成熟當即命人撤去木頭,放水淹城。


    一瞬間,下遊濰水水量大增,如奔湧的江水一般,朝著都昌城而去。


    僅僅過了半個多時辰,水便到了都昌城下,通過城中的取水通道流入城內。


    城內河道水位大漲,漫過街巷,侵入到了全城百姓的房屋之中。


    大水順著城牆節節攀高。


    等袁譚反應過來之時,水位已經淹沒了他的膝蓋。


    城內眾人已經亂做一團。


    袁譚當即大喊:“來人,為何發大水?”


    屋外的將士蹚水進了門,急忙迴道:“迴公子,不僅是府上大水,全城都大水。”


    袁譚一聽,大吃一驚。


    今日都未曾下雨,為何會遭遇如此大水?!


    他走出府門上街一看,滿大街都是過膝水,水中漂浮著些許雜質。


    許多百姓從睡夢中起來,漫遊在水中查看究竟發生何事。


    一旁的院子裏,正有幾個下人架上高高的門檻,拿著水瓢將院子裏的水往外潑。


    而此刻,陳到已經悄悄領著大軍來到都昌城下,準備破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劉備的桃花軍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明州布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明州布衣並收藏三國:劉備的桃花軍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