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趙塵所料,西安城因為糧食問題大亂之後,緊接著便是高菀城。


    同樣的情況,同樣的對應。


    好在有了先前西安城的經驗,趙塵命張遼及時查閱了縣衙各類情況,特別是糧食儲量。


    果然如眾人所擔憂,查閱倉曹掾冊子,記錄顯示尚有些許存糧,但實則糧倉沒有一顆糧食。


    張遼拿著冊子質問倉曹掾,方才知曉確實是文醜和沮授大軍撤離之時將所有的糧草都帶走了。


    大災大荒之年,各郡縣儲糧本就極少,百姓手中糧食也不多。


    手中無糧自然心慌,百姓中一旦有苗頭,慌亂便會燎原。


    好在發現的及時,趙塵當即將部分從臨淄運來的軍糧分給張遼,命張遼分發糧食安撫好百姓。


    高菀城並沒有出現像西安城那樣的軍民衝突,更沒有出現城中混亂。


    得知此消息的程昱,匆匆從營陵城而來。


    趙塵立在城頭,眉頭緊鎖,內心不停地責備自己。


    身為一軍之師,居然連這麽簡單的道理都不懂。


    雙眼隻顧行軍打仗,入城之後該做何事居然沒有一一落實。


    如此重要的糧倉都沒有去排查,任其在眼皮底下空置了多日。


    直到今日,無糧可用之時才想起來,為時晚矣。


    趙塵不得不承認此事是自己的過錯。


    用軍糧緩解百姓手中糧食不足的窘迫處境,乃權宜之計。


    數萬百姓與大軍一同分糧,臨淄的糧食消耗速度比往常快了一倍。


    後繼無力,最為擔憂。


    ……


    話說程昱到了軍營尋不見趙塵,便去找陸遜。


    陸遜隻知道趙塵情緒有些低落,一人獨自出去了,至今都沒有迴來。


    二人心中忽然擔憂起來,便一道去尋趙塵,終於在西安城牆的西北角,看到了孤身一人的趙塵。


    看著愁眉苦臉的趙塵,程昱緩緩走上前。


    “糧食尚能堅持一段時日,軍師也不必太過擔憂。”


    趙塵迴頭,看到鎮定的仲德,臉上擠出來一絲笑容:“仲德來了,營陵情況如何?”


    程昱迴道:“軍師放心,營陵一切都好。都昌的袁譚被軍師打怕了,如今蜷縮著不敢出來。前幾日史阿送來了一對母女到軍師府上,夫人已經給醫治並安頓好了。”


    “小師身體如何?”


    算算日子,步練師懷孕差不多快有五個多月了,整體應該已經穩定。


    但是她本坐不住,趙塵擔心她太過勞累。


    程昱說道:“夫人一切都好,府上安排了下人。隻是夫人堅持要出診,每日都會給百姓治病。”


    趙塵嘴角微微上揚,無奈地說道:“她便是此性格,讓她多休息便好。”


    “至於糧食,昱已經將部分軍糧從營陵運到臨淄,能多堅持幾日。”


    趙塵點了點頭:“好!”


    一旁的陸遜輕聲關心:“先生還有何憂慮?”


    趙塵歎了口氣,看著城外不遠處那些荒蕪的田地,說道:“春糧雖然剛剛補充,但秋糧尚需三月,以目前消耗速度,撐不過一個半月。”


    程昱安慰道:“徐州之地糧產豐富,若是大軍糧草不濟,或許可迴琅琊再做打算。”


    趙塵沒有迴應,顯然他並不想撤離青州。


    一來一迴便要數月,最快也得建安三年再出擊。


    屆時袁紹不知道會發展成如何模樣,更重要的是,位於冀州中山國和常山國的兩個人,隨時可都有可能被其他人帶走。


    他不能拖。


    趙塵失落地笑道:“我軍不能退,退了便再難出青州了。這些都是沮授的計謀,平白無故地將西安與高菀兩座城池讓給我軍,就是看出了我軍遠道而來,糧食必定補給困難,才用百姓來拖住我軍。”


    程昱平靜地迴道:“亂世之中,各諸侯都隻顧自身,通常不會顧及百姓死活。若是軍糧不濟,昱建議軍師早些放棄百姓。軍師若是為難,交給昱即可。”


    一旁的陸遜也正想建議趙塵放棄百姓。


    可趙塵卻搖了搖頭,迴道:“主公以仁義立足亂世,徐州能有今日繁華也是因為百姓信得過主公,從周邊郡縣紛紛來徐州安家。今日我軍因為些許糧食而放棄了兩城的百姓,豈不是違背主公的仁義之道,讓中原百姓和各路諸侯、士族如何看待主公?”


    “沮授便是利用了主公仁義之名,迫使我軍與城中百姓瓜糧,從而逼迫我軍迴師。”


    話到此處,程昱也不再堅持。


    “糧草之戰,本就是兩軍對壘關鍵之處。我軍從徐州來此不足半年,尚未立穩腳跟,急需建立糧道,軍師此舉並無問題。”


    趙塵無奈道:“西安與高菀對於青州而言隻是兩座小城,卻是我軍糧道上不可或缺的據點。沮授定然是看到了這一點,才敢大膽放棄二城,料定我軍必會前來取城。”


    對於取西安和高菀二地,趙塵卻也是無奈之舉。


    不得不佩服,沮授真乃大才也!


    曆史上,袁紹剛得冀州之地,沮授還提出了一個袁紹版的“隆中對”。


    說了一大堆,縱橫南北,聯通東西,寰宇天下等等,就是以青、幽、並、冀四州之地,收英雄之才,擁百萬之眾,在借助天子之威,將朝廷掌控在手中,便於號令天下。


    如此一來,兵出四方,便可誰與爭鋒。


    其效與諸葛亮的隆中對如出一轍。


    從後世看,沮授的隆中對甚至還要比諸葛亮的更勝一籌。


    既掌握了朝廷主動權,又占有中原富庶之地,以北伐南,也最為穩妥。


    是趙塵疏忽了,接連的勝利除了將士有些驕縱之外,自己又何嚐不是呢。


    如今麵對了困境,趙塵一時間不知該如何應對。


    真是進無路可去,退與未來取青州不利。


    恰如兩個字,雞肋。


    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趙塵算是理解彼時的曹操了。


    話音剛落,不遠處諸葛瑾急步走來。


    趙塵的心弦一緊,轉身盯著諸葛瑾。


    “子瑜,莫非城中又出事了?”


    諸葛瑾負責兩城的內政,尋常無事,一般不會來找他。


    隻有需要大軍配合,或者著實無法解決的難題,才會來與趙塵商議。


    以諸葛瑾之才,兩小縣城並無難事。


    所以諸葛瑾與趙塵很少見麵。


    今日諸葛瑾匆匆而來,趙塵才會聯想到城中又出了大事。


    隻見諸葛瑾來到趙塵跟前,喘了兩口大氣,開口說道:“軍師,我想到如何應對糧草問題的方法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劉備的桃花軍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明州布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明州布衣並收藏三國:劉備的桃花軍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