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太史慈剛剛投入到劉備帳下,趙塵便與其一道計劃著先取東萊郡,而後穩固大部分青州後,便可實施百騎奔襲。


    趙塵將眾將士和謀士喚來,於府上會客,共商進攻都昌袁譚和東取東萊郡之事。


    眾人各抒己見。


    而後說到取東萊郡,太史慈便抱怨了一句:“東萊太守管統著實令人氣憤,治理的東萊郡與徐州各郡天差地別,慈當麵陳述,依舊不願歸降軍師。”


    趙塵無意間聽到了太史慈的話,笑著問其具體情況。


    太史慈便將自己安葬好劉正禮之後,去找管統,想要說服管統投降趙塵之事一股腦說了一遍。


    趙塵聽之,哈哈大笑。


    太史慈不解,問:“軍師何故發笑?莫非慈作為有所不是?”


    趙塵抿了一口茶,搖了搖頭,方才迴道:“子義將軍仁愛,希望東萊郡百姓能生活在太平盛世,隻可惜管統未能識得將軍深意。另外,將軍可識管統為人?”


    太史慈迴道:“慈隻知道此人乃東萊太守也,不知其他。”


    趙塵伸出了一個手指,解釋道:“管統此人雖無大才,但最重一個字。”


    “何字?”


    “忠!管統是最忠於袁譚之人。”


    要知道,曆史上袁譚被眾人背叛之時,唯獨東萊太守管統依舊效忠,甚至棄其妻子來擁護袁譚。


    之後管統也因為忠字,才被曹操赦免。


    太史慈恍然大悟,難怪自己無法說服管統。


    趙塵笑道:“子義將軍有空可去營陵詢問王脩王叔治先生,他最了解管統為人。”


    太史慈點頭應允。


    此事也算是一首小插曲。


    可眾人剛想繼續討論,沒想到斥候送來消息。


    袁紹命大將文醜領兵一萬人,正趕往西安與沮授匯合。


    眾人微微一驚。


    張遼說道:“聽聞文醜乃河北名將,武藝還在顏良之上,在冀州與幽州周邊無人能敵。此行來勢洶洶恐怕不好對付。”


    趙塵卻笑道:“無妨,來一個我等打一個,來一雙我等便打一雙,無需擔憂。”


    文醜乃勇夫也,對付其之策,趙塵已然心中有譜。


    曆史上曹操的計策便是最好的方式。


    官渡之戰期間,曹操采納軍師荀攸的“餌敵”之計,用六百人示弱和大量物資引誘文醜。結果文醜與劉備五千騎兵果然中計,分散劫掠物資。這時曹操讓軍士上馬,六百軍士跳上馬衝擊文醜大軍,文醜戰敗而命喪亂軍之中。


    隻要文醜能出城迎戰,趙塵便可以此計破之。


    隨後,他便命諸葛瑾與徐盛領軍一萬守住臨淄。


    又讓張郃執自己腰間玉佩與書信,速速前往營陵替換程昱,讓程昱速做準備,隨時攻打袁譚。


    畢竟張郃本就是袁紹帳下戰將,戰場上麵對文醜老同事和袁譚老雇主,難免有些不適。


    故而趙塵才讓張郃替程昱守城,讓程昱去逼迫袁譚。


    他自己帶著張遼、陳到、太史慈和陸遜一路朝著西安縣而去。


    此時此刻,趙塵突然發現,將袁譚困在都昌的另一個好處,便是能不停的引誘袁紹前來救援。


    大軍救援心切,自然急於想要與趙塵交戰,十分容易中趙塵的計謀。


    這其實也是變相的圍點打援,消耗袁紹的有生力量,對下一步謀取冀州十分有利。


    穿越前趙塵在玩吞食天地之時,這也是他最常用的計謀,用一名強力的武將(通常是學習後的張飛)去不斷消耗臨近城池的有生力量,而後再攻取。


    趙塵一萬大軍依舊在西安縣外十裏地安營紮寨,對抗文醜與沮授的袁紹大軍。


    當趙塵麵對輿圖,還在思索著如何將文醜引誘出來之時,文醜與沮授大軍的舉動卻出乎趙塵的意料。


    斥候來報,文醜正領著大軍撤離西安,往西北方向而去。


    消息有些突然,西北方向乃冀州也,與進攻趙塵大軍的目的背道而馳,也與袁譚所在都昌截然相反。


    這是何意?


    陸遜猜測:“先生,莫非是文醜與沮授二人自知不敵先生,便領軍後撤,以避我軍鋒芒?”


    趙塵沒有判斷,隻是說了一句:“或許吧。”


    對於文醜和沮授的舉動,他自己也搞不清楚究竟為何。


    陸遜略加思忖,說道:“先生,既然文醜和沮授離開了西安,西安對於臨淄如同小沛對於下邳,不如我軍前往取之,也算是為臨淄而守。”


    陸遜之言,不無道理。


    西安雖是小縣,但對於臨淄城而言,卻至關重要。


    想要攻取臨淄者,西安小城便是一塊最好的跳板,更是最佳的儲糧基地。


    有西安小城在,便可進退有序,甚至長期駐守。


    可趙塵就是想不明白,沮授之才雖不及郭嘉等人,但不亞於荀攸,這般重要的小城為何會輕易放棄。


    難不成有埋伏?


    陸遜似乎看出了趙塵的猶豫,便建議:“先生,若是尚有憂慮,不如兵分兩路,一路取西安小城,另一路繞道而行,前往西安西北麵二十裏地安營紮寨。既可以查看是否有埋伏,還可以順利拿下西安小城,先生覺得如何?”


    趙塵驚訝地看著陸遜,不得不感歎,伯言的天賦確實適合運籌帷幄,統籌大軍。


    短短片刻功夫,便能看出他的猶豫之處,還能有針對性提出行軍建議,對於他這個年紀著實難能可貴。


    孫十萬能將都督之位交於陸遜,是最正確的決定。


    趙塵欣慰地笑道:“伯言如此安排,甚是合理。若是再加一條,便可立刻實施。”


    陸遜得到趙塵的肯定,心裏美滋滋的。


    他說道:“還請先生指點。”


    “西安小城,破城便在須臾之間,城防重點在外圍。故而想要成犄角之時,必須將兩軍靠近布置,西北麵的大軍當距離城池十裏地安營紮寨。此外,四麵斥候不可缺,以防不測。”


    陸遜聽聞,默默將趙塵之意銘記在心。


    商議既定,趙塵便命太史慈領軍五千,前往西安小城西北麵十裏地安營,以禦文醜和沮授大軍。


    又命張遼領軍四千,去取西安。


    而後又不放心,除了斥候之外,又讓陳到領一千人,分成四組,四麵八方散去。


    一有消息,立刻匯報。


    各將士領命而去。


    這日午後,張遼命人來報,西安小城果然無駐軍,已經是空城一座。


    趙塵這才鬆了一口,領著其餘眾人緩緩進入西安城。


    城中果然沒有見到一個袁軍將士,連縣衙中都不曾有一名衙役。


    除了正常生活的百姓之外,再無其他人。


    這讓趙塵心中更加疑惑。


    難不成沮授真的勸說文醜放棄此城了?


    文醜大老遠的跑過來就是為了撤退?


    一連數問,趙塵著實不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劉備的桃花軍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明州布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明州布衣並收藏三國:劉備的桃花軍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