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聽了邴原一番話,王脩內心有了打算,爾後匆匆來到岑璧府上。


    過了片刻功夫,兩人領著數名全副武裝心腹將士,一路又匆匆迴到王脩府邸。


    眾人剛進府邸,原本緊張的神情變得謹慎起來。


    岑璧小聲問道:“先生已經決定了嗎?”


    王脩鄭重其事地迴道:“別無他法!”


    岑璧應了一聲,隨後讓親信守住府邸門口,又將書房四周包圍起來。


    兩人便輕輕敲開了書房的門。


    開門的一刹那,兩人隻見邴原不慌不忙背對著他們品茶。


    “叔治迴來了?”


    王脩與岑璧相視一眼,走進書房,關上門。


    “根矩先生,久候,我等已然決定。”


    邴原聞聲轉過身來,見門口站著一名武將,頗為強壯,臉上帶著些許滄桑。


    “這位便是岑將軍?”


    岑璧上前一步,雙手抱拳,迴道:“根矩先生,在下岑璧。多謝先生指點迷津,關於歸降之事,還請先生引薦。”


    邴原微笑著點頭應允:“午後,我請趙塵軍師親來接收營陵城。”


    二人謝道:“那就多謝先生了!”


    隨後,邴原便起身離去。


    此時,原來二十裏外的大營中,趙塵眾人正焦急等候著邴原消息。


    大營外任何一舉一動都會緊繃眾人的神經。


    可沒等來邴原,卻等來了一個壞消息。


    劉備的信使送來書信:“孫策破劉正禮於曲阿,太史慈前來求救。”


    眾人大吃一驚,唯獨趙塵沉默不語。


    劉正禮之敗來得遠比趙塵預想的要快,本想著孫策經曆廣陵之敗,總得多花幾個月時間休整,曲阿至少也能撐到建安二年下半年,甚至撐到建安三年。


    人算真是不算天算,僅僅延後了二個多月,曲阿便落入了孫策之手。


    換言之,如今孫策已經取得了與徐州接鄰的幾個重要的郡縣,下一步便是揚州的吳郡。


    吳郡可是江東的瑰寶之地,多少名人士族在吳郡,最出名的便是四大家族。


    這些家族之人,都會落入孫策帳下,嚴重影響了趙塵的謀劃。


    更重要的是,從此刻起,劉備需要同時麵對西麵袁術、曹操,南麵孫策和北麵袁紹,徐州已是四麵楚歌。


    眾人靜靜地看向趙塵,等著趙塵分析形勢。


    趙塵問信使:“子義將軍前來求救,雲長是否出兵協助?”


    “迴軍師,關將軍按照軍師的要求,已經出兵南下,算日子已經過了廣陵。”


    趙塵點了點頭。


    此時關羽南下,趙塵並不是想著能助劉正禮擊退孫策,而是延緩劉正禮的敗勢。


    隻要熬到大軍拿下青州北海、東萊、齊國、安東國四地,趙塵便有餘力對付孫策。


    按曆史上來看,劉正禮兵敗曲阿之後,便會順著長江而上,到豫章郡。


    太史慈也會跟著離去,屆時他想要收太史慈可就困難了。


    他急忙問道:“子義將軍如今在何方?”


    “子義將軍如今在關將軍營中。”


    趙塵微微一笑:“如此甚好。”


    信使又說道:“軍師,主公詢問軍師下一步該如何行事。”


    趙塵自信地笑道:“迴去告訴主公,請主公放心,南麵廣陵有陳登在,孫策掀不起風浪。徐州依舊安穩如山,請主公時刻關注曹操動向。我軍取了青州部分郡縣之後,再向主公匯報。另外,你稍後片刻,待我修書一封,交於雲長。子義將軍定能留在主公帳下。”


    信使於一旁聽令。


    一旁的程昱急忙說道:“軍師,孫策畢竟非袁術之輩,恐不容易對付。如今營陵情況不定,我軍如鯁在喉,是否考慮先行迴徐州?”


    趙塵笑道:“仲德不必擔心,此行出來怎麽也得安排好子瑜和子山,豈能空手而歸。”


    程昱等人不明白趙塵所言。


    本想再問,忽然帳外將士來報。


    “軍師,邴原先生迴來了。”


    趙塵急忙起身,匆匆到帳外迎接。


    兩人相見,趙塵感歎:“數個時辰不見先生,恍如隔世啊。”


    邴原哈哈大笑:“軍師果然幽默。”


    “不知先生此行如何?”


    “原不負軍師重托,已說服王脩與城中守將岑璧歸降軍師。”


    趙塵大喜,忙道:“如此甚好,甚好!先生當記首功啊!”


    邴原並未欣喜,隻是開口提出了自己的請求:“原並非貪首功,隻是另有一事,還請軍師出手相助。”


    趙塵自然不會拒絕首功之人的要求,道:“請先生細細說來。”


    邴原說道:“軍師可知為何原來此地助軍師拿下營陵城?”


    說實話,趙塵還真沒有想過為何邴原會無緣無故來助他取營陵。


    他與邴原並不認識,曆史上也沒有邴原投靠劉備之事,更沒有劉備大軍入青州的時刻,仿佛邴原的出現是平白無故的。


    趙塵搖了搖頭:“先生見諒,塵並未考慮過。”


    邴原這才道出緣由:“因為東萊郡。”


    “東萊郡太守管統昏庸無道,常行不仁之事,其主袁譚隻因此人乃當地士族,卻倍加信任,絲毫不理會百姓申冤之言,反而支持此人打壓百姓。東萊郡百姓眼見生活無望,隻能背井離鄉,紛紛朝北海與琅琊而去。原出身貧苦之家,實不願見百姓如此流離失所,便寫書信送往曲阿,求救於太史慈。”


    “太史慈?”


    趙塵驚訝地看著邴原。


    邴原平靜地迴道:“吾與子義乃好友也。”


    趙塵內心微微一驚,忽然想起來,邴原救助劉政,最後是將劉政交給了當時避居遼東的太史慈,才返迴的中原。


    剛開始趙塵讀到此事時,未曾想明白,如今聽邴原一說,他便清楚二人的關係。


    真是天助我也!


    趙塵對邴原點點頭,示意他繼續。


    邴原接著說道:“原希望子義能領軍來從袁譚手中收複東萊郡,畢竟那是子義的家鄉,子義乃重情重義之人,絕不會見家鄉之人受苦而無動於衷。”


    “先生所言甚是。”


    “可惜劉繇被孫策所壓,不肯借兵給子義。子義便迴信告知原,讓原來找軍師,軍師大仁大義,定能出手相助。”


    話到此處,趙塵與眾人算是完全明白了。


    邴原是希望他領軍收複東萊郡,所以不想讓他被營陵城困住,特來相助。


    這與趙塵原先的計劃如出一轍,自然不會拒絕。


    趙塵笑道:“先生助我軍拿下營陵,塵無以為報,今日便與先生約定,待營陵城穩定後,我軍便揮師東進,收複東萊郡。”


    邴原微微一笑:“如此甚好!原就替東萊郡百姓先謝謝軍師。”


    “至於營陵城,軍師此刻便可領軍前往,城中之事原已經安排好了。”


    趙塵聽聞,喜出望外,又留邴原於軍中。


    正好兩事合並一事,趙塵寫下書信交於信使,叮囑:“速速交於雲長,務必讓雲長依計行事。”


    信使者領命離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劉備的桃花軍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明州布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明州布衣並收藏三國:劉備的桃花軍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