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趙塵命人快馬加鞭送來了八個字,而那八個字便是一條計謀。


    信使將萬人大軍將撤迴營陵城之事告知了程昱,程昱立刻就明白了趙塵的意思。


    用一部分人馬吸引住袁譚的注意力,而後騎兵突襲,擊破從臨淄撤離的萬人大軍。


    程昱掐著時間領軍到了營陵城下挑戰。


    袁譚隻是站在城牆頭嘲諷,甚至侮辱“趙塵”不會用兵。


    程昱見袁譚依舊躲在營陵城裏不出來,心中也是樂開了花。


    上千支箭從天而降,落在程昱的馬跟前,程昱隻是微微一笑,揮了揮手準備後撤。


    隻要確認袁譚在,他的任務便完成了。


    袁譚見程昱領軍撤離,也是會心一笑:“這趙塵還想要騙我出城,癡人說夢。隻要在城內,就不可能中趙塵的詭計。”


    來之前,辛評曾一度告誡過袁譚,萬不可與趙塵正麵交鋒,趙塵深謀遠慮,我軍恐怕不是對手。


    趙塵先前的計謀已經傳遍了整個中原,很多謀士都敬佩不已。


    袁譚謹記辛評的話。


    可袁譚殊不知,眼前之人根本不是趙塵。


    話說趙塵攻破臨淄的城門,城中有降兵約三千人,加上自己原先的四千人,一共尚有七千。


    下一步計劃,便是要繼續北上,拿下樂安國。


    如此一來便能完全切斷袁譚與袁紹的互通渠道,將袁譚關在山東半島,來一招關門打狗、甕中捉鱉,大部分青州自然就屬於劉備了。


    此方案的關鍵在於趙塵的行蹤不被袁譚與周邊的郡縣知曉。


    兩個字,保密!


    所以趙塵讓程昱竭盡全力阻止高幹和牽招一萬大軍與袁譚匯合,為的是封鎖臨淄已經被攻破的消息。


    若是消息泄露,周邊幾個郡縣的守軍包圍過來,趙塵憑借僅有的兵力恐怕無法抵擋。


    人算不如天算,保密工作再好,也有泄密的可能。


    給程昱的書信送出第二日晚,便有降兵數人,悄悄翻牆出了城。


    徐盛發現之時,那些人已經跑遠了。


    他提刀跨馬,奮起直追,一直追出了數十裏。


    徐盛心裏清楚,不管如何都得追迴來。


    可事與願違,他對於周邊的地形根本不熟悉,追到半路,那些人的蹤影便消失了。


    周邊不是山就是樹,徐盛已經無處可追。


    憤恨地徐盛一刀劈斷了一旁的那棵樹。


    可事實已經無法改變,無奈他隻能迴到臨淄,主動到趙塵處領罰。


    趙塵聽聞情況,噌得從地上爬起來問:“子向,他們逃去哪個方向了?”


    徐盛迴憶道:“都是往西麵跑的。此事皆因盛未能管好降兵而致,請軍師責罰。”


    趙塵默默地點了點頭:“事已發生,不必再說。這幾個逃跑之人,極有可能去西麵袁紹處,我軍行蹤恐怕已經暴露。”


    見趙塵並不責罰,徐盛頗為驚訝。


    先前在蕭建的軍營中,隻要犯任何錯誤,都會被罰,不管大小。


    如今居然犯下如此大錯,趙塵竟然並不追究,徐盛感激之情溢於言表。


    他說道:“軍師,我等該如何處理,盛一定竭盡全力。”


    雖然趙塵並不追究,但徐盛依舊像是犯錯的小孩,急忙要出力糾正錯誤。


    趙塵安慰道:“越是困難之際,越要冷靜,不可意氣用事。”


    他思索了片刻,說道:“消息一旦走漏,不用多日,定會傳到袁譚處。袁譚便知道城外的大軍並非我領軍,極有可能起兵攻打。如今,翼德、叔至、仲德、子山、子瑜隻有五千人馬,根本無法抵擋三萬大軍。所以我等必須速去匯合,萬不可讓此事發生。”


    恰好此時張遼進來匯報:“軍師,仲德先生迴信,已經按照軍師之意布局,今晚將與牽招一萬大軍相戰於平壽縣外。”


    趙塵一聽,瞬間有了信心。


    他將有降兵逃出城之事詳細說於張遼聽,而後又說道:“為今之計,隻能兵分兩路。一路,我與文遠領一千騎兵,明日一早便前往營陵與翼德等人匯合,以防袁譚突襲。一路,由文向領軍,伯言輔佐,領其餘大軍守住臨淄。”


    陸遜看了一眼趙塵的胳膊,關心道:“先生手臂上的傷尚未愈合,長途跋涉容易惡化傷口,不如留在城中,遜與文遠將軍前往營陵?”


    趙塵搖頭搖頭,說道:“伯言,營陵此行十分兇險,麵對的是袁譚三萬大軍,我必須親自去。”


    陸遜見勸不住,隻好應允。


    張遼和徐盛也齊聲迴應:“是!”


    次日清晨,趙塵更換了手臂的包紮,強忍著疼痛,用布包裹手臂後固定在身體上,隻用右手騎馬。


    張遼見狀,輕聲問:“軍師,行不行?”


    趙塵笑道:“男人怎麽能說不行?!”


    臨行前,趙塵又叮囑徐盛:“臨淄城不到萬不得已不可丟,若是臨近的郡縣起兵來攻,通常兵不過萬人,爾等隻需死守,六千人守一萬人攻城,定能守住。若是袁紹領軍而來,爾等當速速棄城離去,來營陵與我匯合。切記,切記!”


    徐盛再三迴道:“軍師放心,盛記住了。”


    趙塵提著心離去。


    臨淄往營陵隻有一百八十裏,一千騎兵快馬加鞭,隻需一晝夜便能到達。


    趙塵也不再掩飾行蹤,此時掩飾毫無意義,關鍵在於一個快字。


    他必須趕在袁譚出兵之前趕迴張飛和程昱的大營中。


    好在有馬鐙,趙塵單手騎馬並沒有覺得十分吃力。


    另一邊,張飛與陳到二人順利拿下了牽招和高幹的一萬大軍,有六千兵卒投降。


    這讓二人十分為難。


    臨行前,每人都隻帶了兩天的口糧,而牽招和高幹大軍的糧食在對戰中受損,已經無法食用。


    六千降兵不管是吃飯問題,還是收編問題,對於隻有兩千騎兵的張飛和陳到而言,都十分困難。


    張飛甚至建議,放棄六千降兵,領著自家騎兵先行迴營地。


    陳到卻說道:“此刻正需用兵,六千降兵都放棄,著實可惜。”


    兩人一時間束手無策,隻能保證軍中不亂。


    時至午後,烈陽高照。


    軍中的將士饑渴難耐,紛紛抱怨,有小部隊人馬奮起反抗,衝出了陳到騎兵的驅趕防線。


    其餘降兵見狀,紛紛效仿,一時間約莫有上千人,掙脫束縛,突破防線,向四周散去。


    陳到當即領兵追擊,可逃跑之人四處逃散,騎兵不得不分兵追趕。


    而原驅趕人馬力量瞬間削弱,安分的降兵也開始蠢蠢欲動。


    張飛根本抽不出身去安撫,隻能騎馬來迴奔波,將矛頭之人一一打壓。


    可惜依舊有漏網之魚,兩千人想要羈押六千人本就是十分困難之事。


    正當張飛與陳到二人束手無策之際,忽然,不遠處來了一隊人馬。


    眾人一時間警惕起來,張飛與陳到二人立刻組織人馬,準備迎敵。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劉備的桃花軍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明州布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明州布衣並收藏三國:劉備的桃花軍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