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邳城的春日雖然沒有江南小橋流水人家的婉約清新,但卻擁有“杏子梢頭香蕾破,淡紅褪白胭脂涴”的詩情畫意。


    可趙塵卻沒有心思欣賞著春日美景,今後所需兵力之處多如牛毛,想要守住整個徐州,還能有富裕的力量向外拓張,沒有十萬兵力,根本無從下手。


    入主廣陵郡之後,劉備擁有三萬兵力。


    與曹操大戰之後,雖然有所損耗,但下邳城中的原呂布人馬也有所補充,兵力一直維持在三萬左右。


    可如今要守的城池卻多了一倍,下邳城內的駐軍隻有一萬人。


    趙塵將此事上報了劉備,請命募集徐州將士。


    漢末的年代,一般軍民比例都維持在十比一,既能保障兵力,又能維持勢力正常運作。


    徐州有一百餘萬人口,募集出數萬人理應不是問題。


    公告一出,便引來了眾多圍觀。


    是日,有一男子見公告,又早聞許劭評價,前來投靠劉備。


    劉備些許評估後,認為其乃可用之才,便任命為高郵縣令。


    趙塵聽聞,詢問何人。


    劉備言:“姓嚴名畯,字曼才,彭城人。”


    趙塵一聽,急忙拍大腿。


    嚴畯何人也?乃淮泗集團名臣,也是魯肅之後的都督繼承人,繼承順序甚至排在呂蒙之前,但麵對如此誘惑,嚴畯卻“前後固辭”,堅稱自己“不閑軍事”,乃至出現“上馬墮鞍”的窘狀,最終使孫權打消此念頭。


    對此部分史學家也提出過異議,“上馬墮鞍”雖然隻是一個小故事,但不容否認,嚴畯的才能異於常人。


    此等人才怎麽能屈就於縣令。


    他立刻建議:“主公,此人性情忠厚,待人以誠,乃大才也。區區縣令不足以發揮此人能力。”


    “軍師覺得哪裏合適?”


    趙塵迴道:“主公帳下的大司農,如今正有一處水道之事,可交於此人。”


    嚴畯雖是東吳強力的內政人才,曾任尚書令,但他有另一個方麵的特長,卻鮮有人知。


    嚴畯平生著有《孝經傳》、《潮水論》,其中《潮水論》乃我國最早的潮汐學專篇。


    雖然早已失傳,具體內容無從知曉,但可見此人對水文頗有研究。


    劉備有些疑惑。


    趙塵當即描繪了打通彭城、下邳、淮陰與廣陵水道的藍圖和功效。有了彭廣水道,不僅聯通了廣陵郡南北,更加加強了廣陵郡與徐州北方的聯係,糧草兵馬運送通過水道能大大節約時間。


    劉備聽之,十分敬佩,當即同意趙塵的建議。


    又一日,護衛小乙來報,說有一少年郎求見。


    趙塵見之,少年郎麵紅齒白,略帶稚氣,眼神中卻閃爍著不屬於他這個年紀的冰冷。


    少年郎麵見趙塵,行禮。


    談吐之間,進退有度,不卑不亢,頗為得體。


    趙塵冥冥之中感覺與此少年郎會有一段說不清的情緣。


    不知從何而來,將往何處而去。


    趙塵隨口問道:“尚不知汝姓名。”


    少年郎迴道:“迴先生,吳郡陸議,字伯言。”


    趙塵微微一驚:“莫非是吳郡四大家族之一的陸家?”


    “然也!先前先生邀請吾前去廣陵郡一同賞月,可惜有事耽擱,未能赴約。如今得知先生在下邳城,特意前來。”


    好家夥,果然是火燒連營的陸遜,也算是踩著老劉的威名,一發衝天,名垂青史,如今說來不信,命運之輪悄然改變,竟然讓陸遜跑到了曆史上帶有家族恩怨的男人這一方。


    年僅十四歲的陸議,已然有了與成年男子一般的風度、學識與冷靜,難怪趙塵始終覺得此人並不簡單。


    他尋思問道:“伯言來此何事?”


    陸議迴道:“來拜師學藝爾。”


    此言一出,趙塵也就明白了。


    吳郡四大家族,顧、陸、朱、張,起於東漢末年,鼎盛於東晉,中衰於劉宋,又中興於齊梁。


    三百年間,風雲激蕩。


    各家祖上,都大有來頭,不是文學大家,便是卓越政治家。


    但四大家族中,唯獨陸家與孫家有著血海深仇。


    袁術與袁紹決裂時,以借米的方式試探當時正擔任廬江太守陸康的態度,結果陸康態度堅決地拒絕了袁術借米的要求,算是直接表明了態度,他是站在袁紹所代表的世家大族聯盟一邊的,袁術大怒,派孫策去攻打陸康,陸康帶領部分族人留下來據城堅守,但把陸議等小輩送迴家鄉。


    陸康與孫策之間的圍城戰前前後後打了近兩年(興平元年和興平二年),期間陸康病死,孫策最終破城而入,城中陸氏族人大多受到牽連,死者近半。


    如今孫策在江東活躍,陸氏家族自然會擔心如何保全家族之事。


    陸議能選擇來投靠趙塵,已然明白劉繇根本不是孫策的對手。


    若是能從趙塵此處學得兵法,進既能抵禦孫策,退又能與劉備相熟,乃當前保全陸氏家族的最佳選擇。


    趙塵見一臉正經的陸議當即笑道:“汝為何想要拜我為師?”


    陸議迴道:“陸家曆代先祖偏重文。文者,或評頭論足指點九州,或能謀善斷決勝千裏,或安民興業把持內政。而先生之才,中原無出先生右者,又是位高權重,吾學成之時便能將陸家發揚光大,低於孫氏。”


    陸議的拜師理由坦誠、簡單,卻富有說服力。


    趙塵就喜歡與這樣的人打交道,不扭捏,通透。


    “汝願拜我為師,我有一要求,你可願意?”


    陸議單膝跪地,問道:“先生請講,議自當應允。”


    趙塵迴道:“好!汝雖出自吳郡陸家大家族,但拜我為師,便要從新開始,與尋常兒童無異,我會將我畢生所學全部傳授於汝。期間,決不可驕縱狂妄,不可無視百姓,保持一顆謙遜之心,你可做到?”


    陸議莊重地迴道:“請先生放心,議謹遵先生之言,奉先生之言為三尺之律。”


    “既然如此,那為師便賜予汝一名,陸遜,如何?”


    陸議麵不改色,思索了片刻迴道:“謝先生賜名。”


    趙塵滿意地點了點頭。


    從此刻起,陸議的人生軌跡即將改變,陸氏家族在吳郡的地位也悄然突起。


    曆史上,陸議改名為遜,或許是為了討好孫氏,也或許是為了紀念心愛之人孫尚香永遠離去,不管如何,今日到了他門下,自然要沿用陸遜的大名。


    陸議的到來也彌補了趙塵先前的遺憾。


    此二人來得正好,為趙塵解決了後顧之憂。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劉備的桃花軍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明州布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明州布衣並收藏三國:劉備的桃花軍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