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太史慈請辭
三國:劉備的桃花軍師 作者:明州布衣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張遼的加入讓劉備喜出望外,陳宮的固執也讓他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至於程昱,依舊沒有鬆口,劉備也不願意強壓,就保持著兩不相顧的現狀。
果然如趙塵所料,袁紹收到曹操戰敗的消息,起兵十萬,直奔兗州而去。
曹操無奈,隻好放棄傅陽,一路返迴。
兩軍相顧,出現了久違的相持。
劉備依照趙塵的安排,讓張遼領兵五千守彭城,讓孫邵和黃蓋領兵五千守傅陽。
經過一個月的整理,徐州慢慢歸於平靜。
原先以曹豹為代表的徐州丹陽勢力十分強大,劉備對曹豹一派也是無可奈何。
如今倒好,曹豹也已經身亡,留下的勢力丹陽兵全部納入了劉備大軍中,足足有五千人馬。
經曆下邳城爭奪戰之後,劉備的人馬已有三萬多人。
整個徐州都納入了劉備帳下,除了東北角的泰山集團。
十一月初,徐州的天氣已經有了深冬的味道,泗水、沂水兩水之地漸漸結起了厚冰。
長江邊上,廣陵城縣衙外那處屬於趙塵的小院子,此時熱鬧非凡。
步練師緊張地收拾著行李,也不管婉氏的勸阻,執意要去下邳城找趙塵。
用她的話說,下邳城已經收複,此時趙塵正是需要人照顧的時候,豈能沒有她步練師的身影。
婉氏向來做事規規矩矩,沒有趙塵的指令,哪怕她再思念,也不會主動去尋找趙塵。
或許這與她的年紀有關,三十出頭,已經不是十五六歲的小女孩了。
不過這一次,糜綠筠與步練師站在了同一條戰線。
兩人都說不完的話題,例如如何去下邳城不被人發現,路上會有什麽好的風景,能買到什麽精致的發簪等等,甚至如何麵對趙塵的質問,她們二人都已經商量好了。
婉氏挺羨慕兩個女孩子的,敢愛敢恨,說做就做。
而她不行,名不正言不順,更何況又有年齡差的現實,隻能將這份愛深深藏在心底。
……
十一月初十,劉備舉行慶功宴會。
各將士和謀士都齊聚一堂,歡慶這來之不易的勝利。
徐州,兜兜轉轉終於迴到了劉備手中。
功勞簿上清楚得記錄著每個人的貢獻,唯獨一人不曾記錄。
那便是趙塵,在劉備眼裏,趙塵並不是用功勞來定位的,因為他的地位在劉備軍團中,永遠第二位。
宴會上,推杯換盞,眾人漸漸就喝得迷糊了。
太史慈緩緩起身走到劉備跟前,輕聲說道:“劉使君,如今曹操已退,徐州已定,慈也該迴去了。”
簡單一句話,嚇得劉備瞬間清醒。
“子義將軍何出此言哪?”
太史慈無奈道:“出兵之前,慈與使君便有約定,等曹操退去,便迴主公劉正禮處,如今已經實現,慶功宴也已經擺下,自然是時候迴江東了。”
劉備沒有急得答應,忙將視線轉向趙塵。
好在趙塵並沒有被張飛灌醉,支撐起自己的身體緩緩走到劉備身邊。
劉備哭喪著臉訴說:“軍師,子義將軍欲迴江東,該當如何?”
此言一出,趙塵也瞬間來了精神。
迴江東?好不容易借來的統兵將領,勇猛無比,殺得曹操棄袍割須丟劍之人,怎麽能輕易放迴去呢?
可是,若強留不放,不僅容易引起太史慈內心的不滿,也會毀了劉備英明仁愛的名聲,今後將沒有勢力敢再與劉備合作了。
難不成曆史並沒有改變,不是劉備的武將都留不住嗎?
高順如此,太史慈又如此!
趙塵強忍著難受,不得不建議劉備:“主公,子義將軍忠勇,真乃當即義士。不知子義將軍何時迴去,主公與塵,還有眾將士為將軍送行。”
太史慈深鞠一躬,迴道:“劉使君英明,慈明日便迴。”
趙塵應承下來,與眾人舉杯,一道感謝太史慈這些日子的貢獻。
真是與太史慈的關係從宴會開始,到宴會結束。
一切都迴到了原點,如同天道輪迴一般。
次日清晨,劉備與趙塵、關羽、張飛等人在下邳城南門等候著太史慈。
太史慈獨自一人策馬前來,見劉備眾人遠遠等候,內心忽然無比感動。
“這些日子,慈在與諸位共進退,讓慈感受到了劉使君的寬厚仁愛,厚德先生的奇謀智才,關將軍的忠義,張將軍的勇猛,慈受益匪淺。無奈慈與諸位各事其主,無法久助,今日隻好告辭了。”
張飛策馬上前,帶著些許惋惜,問:“子義,此行迴去是留在劉正禮那了嗎?”
太史慈沒有迴答。
兩人百裏夜襲,算是共患難之人,互相敬佩對方的勇猛,此時此刻有些英雄相惜。
倒是關羽,依舊隻是平靜想看。
這已經是很大的進步了,若是先前,絕對眯眼想看,時不時來一句:“你不配!”“插標賣首爾!”
“子義,我大哥有厚德軍師在,絕對比劉正禮強!”
“翼德好意,慈心領。隻是人不可無義,不管如何,慈如今尚在劉正禮帳下。”
張飛無奈,隻能默默遞上遠行的盤纏。
劉備來到太史慈跟前,挽留一句:“子義將軍,此行收徐州多仰仗將軍,備在此謝過。若是今後遇到困難,盡管來找備,備定當竭盡全力相助。”
太史慈抱拳行禮:“多謝劉使君!”
“能結識諸位,乃慈之幸。今日就此別過,來日若是有緣,再一道飲酒!”
隨後策馬狂奔,一路向南。
趙塵默默地歎了一口氣,本想著借著借著,或許就會成為劉備帳下的武將,最終還是一樣。
正是應了那句話:是你的別人搶不走,不是你的硬來也拿不下。
不過也好,至少留下了孫邵,治理徐州正是需要這樣的人才。
眾人望著太史慈的身影漸漸遠去,直到淹沒在天際。
太陽鑽進了烏雲中,徐州沒有了陽光照耀,溫度一下子就降了下來。
趙塵一邊思索著未來之路,一邊踱步往府邸走去。
沒有了太史慈,劉備帳下少了一位能夠領騎兵之人,缺少了一位能衝鋒陷陣,來去無影的大將,這對整個劉備集團是損失巨大的,能填補太史慈之位的人屈指可數。
除了公孫瓚的趙雲外,估計隻有西涼馬超了。
可如今兩個人都還在其他人帳下,此時若其他諸侯攻來,倒是麻煩之事。
趙塵揉了揉微微發疼的額頭,嘀咕了句:“得趕緊想想辦法。”
一旁的史阿靜靜地牽著馬。
趙塵的府邸在城東,原來是糜家的產業,如今也算是劉備賜給趙塵的資產。
剛進府邸大門,一名女子匆忙跑出來,氣喘籲籲地向趙塵哭訴。
趙塵大吃一驚,他可不記得自家的府邸裏有女子存在。
女子一抬頭,趙塵才恍然大悟。
“小師,你怎麽在這裏?”
“厚德,你快去看看,母親生病了!”
至於程昱,依舊沒有鬆口,劉備也不願意強壓,就保持著兩不相顧的現狀。
果然如趙塵所料,袁紹收到曹操戰敗的消息,起兵十萬,直奔兗州而去。
曹操無奈,隻好放棄傅陽,一路返迴。
兩軍相顧,出現了久違的相持。
劉備依照趙塵的安排,讓張遼領兵五千守彭城,讓孫邵和黃蓋領兵五千守傅陽。
經過一個月的整理,徐州慢慢歸於平靜。
原先以曹豹為代表的徐州丹陽勢力十分強大,劉備對曹豹一派也是無可奈何。
如今倒好,曹豹也已經身亡,留下的勢力丹陽兵全部納入了劉備大軍中,足足有五千人馬。
經曆下邳城爭奪戰之後,劉備的人馬已有三萬多人。
整個徐州都納入了劉備帳下,除了東北角的泰山集團。
十一月初,徐州的天氣已經有了深冬的味道,泗水、沂水兩水之地漸漸結起了厚冰。
長江邊上,廣陵城縣衙外那處屬於趙塵的小院子,此時熱鬧非凡。
步練師緊張地收拾著行李,也不管婉氏的勸阻,執意要去下邳城找趙塵。
用她的話說,下邳城已經收複,此時趙塵正是需要人照顧的時候,豈能沒有她步練師的身影。
婉氏向來做事規規矩矩,沒有趙塵的指令,哪怕她再思念,也不會主動去尋找趙塵。
或許這與她的年紀有關,三十出頭,已經不是十五六歲的小女孩了。
不過這一次,糜綠筠與步練師站在了同一條戰線。
兩人都說不完的話題,例如如何去下邳城不被人發現,路上會有什麽好的風景,能買到什麽精致的發簪等等,甚至如何麵對趙塵的質問,她們二人都已經商量好了。
婉氏挺羨慕兩個女孩子的,敢愛敢恨,說做就做。
而她不行,名不正言不順,更何況又有年齡差的現實,隻能將這份愛深深藏在心底。
……
十一月初十,劉備舉行慶功宴會。
各將士和謀士都齊聚一堂,歡慶這來之不易的勝利。
徐州,兜兜轉轉終於迴到了劉備手中。
功勞簿上清楚得記錄著每個人的貢獻,唯獨一人不曾記錄。
那便是趙塵,在劉備眼裏,趙塵並不是用功勞來定位的,因為他的地位在劉備軍團中,永遠第二位。
宴會上,推杯換盞,眾人漸漸就喝得迷糊了。
太史慈緩緩起身走到劉備跟前,輕聲說道:“劉使君,如今曹操已退,徐州已定,慈也該迴去了。”
簡單一句話,嚇得劉備瞬間清醒。
“子義將軍何出此言哪?”
太史慈無奈道:“出兵之前,慈與使君便有約定,等曹操退去,便迴主公劉正禮處,如今已經實現,慶功宴也已經擺下,自然是時候迴江東了。”
劉備沒有急得答應,忙將視線轉向趙塵。
好在趙塵並沒有被張飛灌醉,支撐起自己的身體緩緩走到劉備身邊。
劉備哭喪著臉訴說:“軍師,子義將軍欲迴江東,該當如何?”
此言一出,趙塵也瞬間來了精神。
迴江東?好不容易借來的統兵將領,勇猛無比,殺得曹操棄袍割須丟劍之人,怎麽能輕易放迴去呢?
可是,若強留不放,不僅容易引起太史慈內心的不滿,也會毀了劉備英明仁愛的名聲,今後將沒有勢力敢再與劉備合作了。
難不成曆史並沒有改變,不是劉備的武將都留不住嗎?
高順如此,太史慈又如此!
趙塵強忍著難受,不得不建議劉備:“主公,子義將軍忠勇,真乃當即義士。不知子義將軍何時迴去,主公與塵,還有眾將士為將軍送行。”
太史慈深鞠一躬,迴道:“劉使君英明,慈明日便迴。”
趙塵應承下來,與眾人舉杯,一道感謝太史慈這些日子的貢獻。
真是與太史慈的關係從宴會開始,到宴會結束。
一切都迴到了原點,如同天道輪迴一般。
次日清晨,劉備與趙塵、關羽、張飛等人在下邳城南門等候著太史慈。
太史慈獨自一人策馬前來,見劉備眾人遠遠等候,內心忽然無比感動。
“這些日子,慈在與諸位共進退,讓慈感受到了劉使君的寬厚仁愛,厚德先生的奇謀智才,關將軍的忠義,張將軍的勇猛,慈受益匪淺。無奈慈與諸位各事其主,無法久助,今日隻好告辭了。”
張飛策馬上前,帶著些許惋惜,問:“子義,此行迴去是留在劉正禮那了嗎?”
太史慈沒有迴答。
兩人百裏夜襲,算是共患難之人,互相敬佩對方的勇猛,此時此刻有些英雄相惜。
倒是關羽,依舊隻是平靜想看。
這已經是很大的進步了,若是先前,絕對眯眼想看,時不時來一句:“你不配!”“插標賣首爾!”
“子義,我大哥有厚德軍師在,絕對比劉正禮強!”
“翼德好意,慈心領。隻是人不可無義,不管如何,慈如今尚在劉正禮帳下。”
張飛無奈,隻能默默遞上遠行的盤纏。
劉備來到太史慈跟前,挽留一句:“子義將軍,此行收徐州多仰仗將軍,備在此謝過。若是今後遇到困難,盡管來找備,備定當竭盡全力相助。”
太史慈抱拳行禮:“多謝劉使君!”
“能結識諸位,乃慈之幸。今日就此別過,來日若是有緣,再一道飲酒!”
隨後策馬狂奔,一路向南。
趙塵默默地歎了一口氣,本想著借著借著,或許就會成為劉備帳下的武將,最終還是一樣。
正是應了那句話:是你的別人搶不走,不是你的硬來也拿不下。
不過也好,至少留下了孫邵,治理徐州正是需要這樣的人才。
眾人望著太史慈的身影漸漸遠去,直到淹沒在天際。
太陽鑽進了烏雲中,徐州沒有了陽光照耀,溫度一下子就降了下來。
趙塵一邊思索著未來之路,一邊踱步往府邸走去。
沒有了太史慈,劉備帳下少了一位能夠領騎兵之人,缺少了一位能衝鋒陷陣,來去無影的大將,這對整個劉備集團是損失巨大的,能填補太史慈之位的人屈指可數。
除了公孫瓚的趙雲外,估計隻有西涼馬超了。
可如今兩個人都還在其他人帳下,此時若其他諸侯攻來,倒是麻煩之事。
趙塵揉了揉微微發疼的額頭,嘀咕了句:“得趕緊想想辦法。”
一旁的史阿靜靜地牽著馬。
趙塵的府邸在城東,原來是糜家的產業,如今也算是劉備賜給趙塵的資產。
剛進府邸大門,一名女子匆忙跑出來,氣喘籲籲地向趙塵哭訴。
趙塵大吃一驚,他可不記得自家的府邸裏有女子存在。
女子一抬頭,趙塵才恍然大悟。
“小師,你怎麽在這裏?”
“厚德,你快去看看,母親生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