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立生祠!必須給謝兄弟立生祠!
開局天道黑戶,活成武道祖師爺 作者:鹽罐裏的龍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而這五年來小竹也迴來過幾次,每一次迴來,都比上一次肉眼可見的成熟許多,同時也給他這個師傅送了不少好東西。
比如他的新劍鞘,幾本新的拳譜,還有一兩本劍譜!
一些材質不錯的暗器也送了不少!
且這些年,小竹也是闖出了一些名堂。
自從當年第一次剿匪拿到了不少賞金之後,她仿佛就上癮了一般,開始不斷輾轉各個城池,不斷接取懸賞,絞殺各地的土匪、山賊。
由於近些年來,北齊與匈奴戰爭再起,不少北齊難民南下康朝。
流民一多,是非自然也就變多,大量流民因為沒有土地耕種,又找不到活計,生活看不到希望。
為了不被餓死,不少有武藝在身的流民、難民,直接選擇了落草為寇!
草寇一多,也間接讓林竹有了源源不斷的懸賞令可接。
她從山賊的手底下救下了不知道多少人,其中亦有不少像王三刀這種,被強迫落草為寇的,也願意跟她一起殺賊。
就在年前,她還成立一個名為‘太平’的小組織,人數十幾個人,基本上都是二流以上的好手!
人一多,他們幹的事情,也就逐漸的廣為人知。
又因為她的臉上時常戴著麵具,所以在江湖中逐漸多了一個名號,稱為——掩麵仙子!
江湖中有人猜測,她戴麵具是因為容貌驚世,不想被一些好色的魔頭盯上!
也有人猜測,她戴麵具是因為半邊臉毀了容,所以不敢以真麵目示人!
除此之外,還有各種各樣的傳言,甚至連‘第一個摘下她麵具人,就是她必須嫁的人’,這種離譜傳言都出來了。
而對此謠言,林竹根本沒有任何迴應,因為她忙著到處奔波殺賊呢!
......
北齊,鎮溪州,鎮溪州府。
“大人!成了大人!成...哎喲~”
一名白發老翁手中抱著一捆被絲綢包裹的小麥,火急火燎的衝進知府大門。
著急忙慌之下,一個沒看路,還被門檻給絆倒了。
“李老您沒事吧?我馬上給您叫大夫!”
一旁的侍衛連忙上前將摔倒的老翁扶起,語氣中滿是尊敬。
眼前的這位老翁可不是什麽普通的老百姓,而是跟著他們知府大人,從年輕時的知縣,一路走到如今的知府的老人。
是妥妥的知府大人的親信,可怠慢不得!
“不需要!不需要!還好我的寶貝沒壓壞。”
李老顫顫巍巍起身,拒絕了侍衛喊大夫的想法,連忙查看起了懷中小麥的情況。
看著懷裏的小麥沒有被壓壞後,他總算是鬆了口氣。
仿佛摔了這些小麥,比他自己的孫子摔了都要心疼!
在侍衛的陪同下,李老抱著小麥,一路朝著府內跑去,路上沒有一個人敢攔。
書房之內,已經年過半百的知府大人,此時正看著手中各地官員上報的文書,眉頭緊皺不已。
他的身後站著一位同樣年過半百的老婦,正用雙手輕輕的揉著他的太陽穴。
這年他們鎮溪州倒是風調雨順,按理說本應該是糧食豐收的年歲。
結果一場糧食疫病席卷而來,這一整年的糧食收成遭到了重創,百姓哀鴻遍野。
就連他一路升遷攜帶而來的雜交小麥種子,種出來的小麥都是得了病,與尋常小麥無異!
雖然有各大佛門開壇施展佛法,保證了一部分糧食的收成。
但有這能力的佛門高手數量有限,又能保住多少糧食呢?
加上有心者在暗處煽風點火,民心已經逐漸有了不穩的趨勢,令他頭疼不已!
此時的他,都已經做好開倉放糧的準備了。
“大人!好消息!天大的好消息!”
忽然間,書房外隱約間傳來了一個熟悉的聲音。
“小荷,你出去看看是怎麽迴事!”
知府抬手一揮,身後的老婦微微頷首,隨後走出了書房。
不錯,眼前的這位鎮溪州知府,正是當年的溪邊縣縣令——孟元!
北齊和南康的官員考核製度都是一樣,他們三年一審,三審過後若是政績中有兩次為優異,便可以升遷。
這些年來,孟元政績不錯,在沒有其他人提攜下,一路從邊陲小城的知縣,坐到了堂堂一州之主的知府位置!
如果不是八年前當朝丞相被人構陷,被罷官歸鄉的話。
他現在或許已經在京城擔任朝廷大員了!
“啟稟公子,是李老,他的手中還拿著小麥,說是有大喜事要稟報!”
不久後,小荷歸來,身後還帶著一發須皆白的老者,正是李老。
“喜事?快快請李老進來!”
孟元仿佛猜到了什麽,連忙從椅子上坐起,朝著門口而來。
李老懷中抱著小麥踏入書房,與孟元正好碰上,渾濁的老眼之中有淚光閃爍。
“大人啊~~”
李老的話都帶上了顫音,連忙將手中的小麥顆粒飽滿的小麥遞了過去。
孟元伸手接過,他看著手中品相優良的小麥,上麵還有結著一些泥巴塊,像是剛從地裏收上來的。
將目光從小麥上移開,他又轉頭看向李老,小心翼翼的問道:“成了!?”
“大人...成了!”
李老重重點頭,他雙手顫抖著,眼角有淚珠滑落,但臉上卻是止不住的笑容。
“真成了?本官沒聽錯!?”
孟元感覺自己好像是在做夢一般,手中的小麥輕飄飄的,好似一陣清風拂過,這些小麥就會被吹走。
“是真的大人,這些小麥是溪邊縣快馬加鞭,跑死了幾匹馬日夜兼程送來的。
據信使所說,溪邊縣那數千畝小麥,並沒有和其他小麥一樣得病,各個都是這般品相!”
李老萬分激動的說道,渾身止不住的顫抖。
“哈哈哈哈,好!好啊!!我鎮溪州的無數百姓有救了!!!”
孟元緊緊抓著手中的小麥,不由得仰天長嘯,臉上的愁容一掃而空,心中滿是歡喜。
“備馬!快備馬!”
“本官要親自到溪邊縣一趟,我要親眼看看,謝兄弟信中所說的,不怕病的雜交小麥!”
“此事若是不假,本官要上報朝廷,要給李老和謝兄弟立生祠,你們都是我大齊的農聖!”
孟元滿心歡喜的來迴踱步,低著頭不停的念道。
“此事皆是大人的功勞,若不是大人十七年來力排眾議,堅持雜交之法,恐怕這不懼疫病的小麥,也不可能出世。”
李老聲音顫抖著說道,他看著眼前已經不再年輕的孟元,仿佛看到了當初那個意氣風發、一心為民的縣令。
“大人才是這當世農聖!”
他噗通跪倒在地,額頭緊貼著地麵,淚珠早已不斷掉落。
他十七年前沒有看錯人,離家十七年未迴的離別,田間風雨無阻十七年的血汗,都沒有被辜負!
比如他的新劍鞘,幾本新的拳譜,還有一兩本劍譜!
一些材質不錯的暗器也送了不少!
且這些年,小竹也是闖出了一些名堂。
自從當年第一次剿匪拿到了不少賞金之後,她仿佛就上癮了一般,開始不斷輾轉各個城池,不斷接取懸賞,絞殺各地的土匪、山賊。
由於近些年來,北齊與匈奴戰爭再起,不少北齊難民南下康朝。
流民一多,是非自然也就變多,大量流民因為沒有土地耕種,又找不到活計,生活看不到希望。
為了不被餓死,不少有武藝在身的流民、難民,直接選擇了落草為寇!
草寇一多,也間接讓林竹有了源源不斷的懸賞令可接。
她從山賊的手底下救下了不知道多少人,其中亦有不少像王三刀這種,被強迫落草為寇的,也願意跟她一起殺賊。
就在年前,她還成立一個名為‘太平’的小組織,人數十幾個人,基本上都是二流以上的好手!
人一多,他們幹的事情,也就逐漸的廣為人知。
又因為她的臉上時常戴著麵具,所以在江湖中逐漸多了一個名號,稱為——掩麵仙子!
江湖中有人猜測,她戴麵具是因為容貌驚世,不想被一些好色的魔頭盯上!
也有人猜測,她戴麵具是因為半邊臉毀了容,所以不敢以真麵目示人!
除此之外,還有各種各樣的傳言,甚至連‘第一個摘下她麵具人,就是她必須嫁的人’,這種離譜傳言都出來了。
而對此謠言,林竹根本沒有任何迴應,因為她忙著到處奔波殺賊呢!
......
北齊,鎮溪州,鎮溪州府。
“大人!成了大人!成...哎喲~”
一名白發老翁手中抱著一捆被絲綢包裹的小麥,火急火燎的衝進知府大門。
著急忙慌之下,一個沒看路,還被門檻給絆倒了。
“李老您沒事吧?我馬上給您叫大夫!”
一旁的侍衛連忙上前將摔倒的老翁扶起,語氣中滿是尊敬。
眼前的這位老翁可不是什麽普通的老百姓,而是跟著他們知府大人,從年輕時的知縣,一路走到如今的知府的老人。
是妥妥的知府大人的親信,可怠慢不得!
“不需要!不需要!還好我的寶貝沒壓壞。”
李老顫顫巍巍起身,拒絕了侍衛喊大夫的想法,連忙查看起了懷中小麥的情況。
看著懷裏的小麥沒有被壓壞後,他總算是鬆了口氣。
仿佛摔了這些小麥,比他自己的孫子摔了都要心疼!
在侍衛的陪同下,李老抱著小麥,一路朝著府內跑去,路上沒有一個人敢攔。
書房之內,已經年過半百的知府大人,此時正看著手中各地官員上報的文書,眉頭緊皺不已。
他的身後站著一位同樣年過半百的老婦,正用雙手輕輕的揉著他的太陽穴。
這年他們鎮溪州倒是風調雨順,按理說本應該是糧食豐收的年歲。
結果一場糧食疫病席卷而來,這一整年的糧食收成遭到了重創,百姓哀鴻遍野。
就連他一路升遷攜帶而來的雜交小麥種子,種出來的小麥都是得了病,與尋常小麥無異!
雖然有各大佛門開壇施展佛法,保證了一部分糧食的收成。
但有這能力的佛門高手數量有限,又能保住多少糧食呢?
加上有心者在暗處煽風點火,民心已經逐漸有了不穩的趨勢,令他頭疼不已!
此時的他,都已經做好開倉放糧的準備了。
“大人!好消息!天大的好消息!”
忽然間,書房外隱約間傳來了一個熟悉的聲音。
“小荷,你出去看看是怎麽迴事!”
知府抬手一揮,身後的老婦微微頷首,隨後走出了書房。
不錯,眼前的這位鎮溪州知府,正是當年的溪邊縣縣令——孟元!
北齊和南康的官員考核製度都是一樣,他們三年一審,三審過後若是政績中有兩次為優異,便可以升遷。
這些年來,孟元政績不錯,在沒有其他人提攜下,一路從邊陲小城的知縣,坐到了堂堂一州之主的知府位置!
如果不是八年前當朝丞相被人構陷,被罷官歸鄉的話。
他現在或許已經在京城擔任朝廷大員了!
“啟稟公子,是李老,他的手中還拿著小麥,說是有大喜事要稟報!”
不久後,小荷歸來,身後還帶著一發須皆白的老者,正是李老。
“喜事?快快請李老進來!”
孟元仿佛猜到了什麽,連忙從椅子上坐起,朝著門口而來。
李老懷中抱著小麥踏入書房,與孟元正好碰上,渾濁的老眼之中有淚光閃爍。
“大人啊~~”
李老的話都帶上了顫音,連忙將手中的小麥顆粒飽滿的小麥遞了過去。
孟元伸手接過,他看著手中品相優良的小麥,上麵還有結著一些泥巴塊,像是剛從地裏收上來的。
將目光從小麥上移開,他又轉頭看向李老,小心翼翼的問道:“成了!?”
“大人...成了!”
李老重重點頭,他雙手顫抖著,眼角有淚珠滑落,但臉上卻是止不住的笑容。
“真成了?本官沒聽錯!?”
孟元感覺自己好像是在做夢一般,手中的小麥輕飄飄的,好似一陣清風拂過,這些小麥就會被吹走。
“是真的大人,這些小麥是溪邊縣快馬加鞭,跑死了幾匹馬日夜兼程送來的。
據信使所說,溪邊縣那數千畝小麥,並沒有和其他小麥一樣得病,各個都是這般品相!”
李老萬分激動的說道,渾身止不住的顫抖。
“哈哈哈哈,好!好啊!!我鎮溪州的無數百姓有救了!!!”
孟元緊緊抓著手中的小麥,不由得仰天長嘯,臉上的愁容一掃而空,心中滿是歡喜。
“備馬!快備馬!”
“本官要親自到溪邊縣一趟,我要親眼看看,謝兄弟信中所說的,不怕病的雜交小麥!”
“此事若是不假,本官要上報朝廷,要給李老和謝兄弟立生祠,你們都是我大齊的農聖!”
孟元滿心歡喜的來迴踱步,低著頭不停的念道。
“此事皆是大人的功勞,若不是大人十七年來力排眾議,堅持雜交之法,恐怕這不懼疫病的小麥,也不可能出世。”
李老聲音顫抖著說道,他看著眼前已經不再年輕的孟元,仿佛看到了當初那個意氣風發、一心為民的縣令。
“大人才是這當世農聖!”
他噗通跪倒在地,額頭緊貼著地麵,淚珠早已不斷掉落。
他十七年前沒有看錯人,離家十七年未迴的離別,田間風雨無阻十七年的血汗,都沒有被辜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