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尚書的公務房有兩處時間是無人把守的狀態。第一處是郭郎中離開的時候。第二處陳東離開的時候。”
“郭郎中離開的時候,三位侍衛的去向就很奇怪。”
“謝駿被支去找一份根本用不上的文書。周聞去為郭大人點茶。黃勁去郭郎中屋內取文書。”
“除了周聞燒熱水是郭郎中要求的,謝駿和黃勁的活都是黃尚書派的。謝駿找的那份文書根本沒什麽用,隻不過黃大人知道那份文書被放在了檔案庫的最深處,找起來要些時間而已。”
“周聞被叫去燒熱水雖然是郭大人要求的,但是當時沒熱水了,郭大人不說黃大人應該也會提出來。”
“至於取郭大人房間的文書,更是毫無用處。他從頭到尾都沒看。”
“而郭郎中的事情前麵已經說過,原本這個時間黃尚書應該是約了兇手見麵談事情。所以兇手當時應該在附近徘徊。”
“郭郎中一離開,三個侍衛都被支開,兇手就立刻進了黃尚書的屋內。”
“等一下!”邱衝大聲喝道,“安郎中,你這意思是陳大人去見黃尚書的時候,兇手就在屋內?”
“不錯,就是這個意思!”安影對著門外的人說道。
“這怎麽可能?”邱衝搖頭
安影道:“怎麽不可能?”
她轉而看向陳東,“你那日進來,坐在何處,站在何處。”
陳東起身演示了一下,安影說道:“邱大人,你看這裏。”
“這裏這麽多架格,堆滿了案卷。若不仔細看,站個人根本很難發現。”安影指了指最裏麵兩架書架之間地上薄薄灰塵上的腳印。
“這個腳印的大小和黃尚書的腳印差距較大,肯定不是他本人的。”
邱衝看了以後說道:“也有可能是侍衛隨從打掃留下的。”
安影道:“侍從進來打掃自然要掃去灰塵,怎麽會留下灰塵和腳印。”
周聞在外頭聽到,大膽接話道:“邱大人,安大人說的對。若是看到了灰塵,我是肯定將灰塵打掃幹淨,斷斷不會踩上腳印離開。”
邱衝低著頭還是有些不可置信,“如果這樣,黃尚書和陳東的對話豈不是都讓兇手聽見了?”
“他怎麽會讓兇手偷聽他和陳東的講話。”
“除非.....”安影說道:“他本來就是打算讓二人相見的。”
邱衝不可置信地慢慢轉過頭看向楊冶,“你說的人是楊郎中?”
“不錯,就是他!”
所有的人都看向楊冶。
倒是楊冶坦然地笑了笑道:“安大人,你這麽推案子,有些潦草了吧?”
安影搖頭,“聊不潦草,你們聽我說完。”
“黃大人原本的計劃是讓陳大人替楊大人處理三府一州的事情。所以安排先進來的是楊冶,再進來的是陳東。”
“結果郭大人冒冒失失打破了黃大人的計劃。使得黃大人和楊冶的談話沒進行多久,陳東就來了。”
“黃大人走到了院子裏和陳大人沒頭沒腦地聊了一會,就是讓楊冶有時間躲在擱架中間。隨後黃大人再次把陳東帶迴房間。”
“黃大人勸說陳大人替楊冶處理事情,大約是想給楊冶一個保證。結果陳大人壓根沒同意。”
“而在這段時間裏,黃大人又一次支開了侍衛。畢竟讓陳大人替楊冶收尾的事情,他不想其他人知道。”
“謝駿被叫去找我和梁素。可是大家都知道梁素被卸了差事,我們為了方便常常在我住的宅子離碰頭,每日在刑部的時間不多。謝駿一時半會不會找到我們。”
“周聞被支去煎茶。”
“黃勁被支去楊冶那取文書。楊冶根本不在自己的書房內,黃勁如何能一下子找到?肯定得來迴尋一番。”
“陳東離開之後,黃尚書和楊冶兩人單獨處在屋內,院內也沒有人。而這一點,黃尚書自己也知道。隨後兩人爆發矛盾,楊冶刺了黃尚書。”
“黃尚書原本就是單獨的小院,支開了三個侍衛,他心裏知道唿叫是沒有用的。是他自己親自為楊冶布好了一個完美無人狀態。”
蘇黃哲慢慢走出門外,在小易耳邊叮囑幾句,又朝安影使了眼色。
安影頓時心安下來,慢慢說道:“這就迴到開始提到的黃勁之死。”
邱衝反應過來,“所以黃勁應該是看到了離開的楊冶?”
“對,時間上來說,黃勁是有可能看到離開的楊冶。”安影說道:“或許當時沒有意識到,之後又反應了過來。從而要挾了楊冶。”
“楊冶如何會受他的要挾。黃勁不懂,這種致命的把柄,不是他發財的機會,而是他送死的催命符。”
“最後就是桌角的字。大家自己看看桌角的這個看不懂的字。”
安影提筆在書桌上寫下一個“楊”字,又用手遮去了下半部分,“黃尚書倉促之下寫下,根本沒注意到下半部分寫在了其他的地方。我想當時桌角下應該是有一張撕碎的紙片。”
“楊冶沒注意黃尚書留下的字跡,可拿走了紙張,陰差陽錯隻剩下了上半部分,我們自然看不懂。”
雲攀大叫道:“原來是這樣!我說怎麽這麽奇怪。”
安影靜靜看著楊冶,“邱大人,說到這裏,我也再講講毒死黃勁的毒藥大約就是毒死楊媛的毒藥。”
邱衝更加迷惑道:“怎麽迴事?這怎麽又牽扯到楊媛?楊媛又是誰?”
安影大致說了一下楊媛的案情,最後道:“我之前都是在調查楊媛的案子,發現黃尚書的案子恰好解釋了楊媛案的一處疑點。”
“楊媛錢財的來源。”
安影越過人群看向楊冶,“我也知道了楊媛被毒死的真正手法。”
已經癱坐在椅子上的梁素勉強站了起來,“你知道了?你能確定是楊冶了?”
“對,這個手法隻有楊冶能做。楊媛其實死前已經說了。”
梁素迴憶道:“我記得楊媛死前說的是娘,嗯,娘,嗯。”
安影看向楊冶,“楊媛想告訴她娘,魚,魚。”
“別忘記了,楊家是湖州人,楊媛其實一直講得都是湖州話,進了書院後時不時被人取笑,她才改成京城口音。湖州口音裏嗯就是魚。”
梁素又道:“你是說魚糕?可我們不是討論過嗎,明明是楊媛自己切的魚糕,楊冶怎麽下毒?”
“郭郎中離開的時候,三位侍衛的去向就很奇怪。”
“謝駿被支去找一份根本用不上的文書。周聞去為郭大人點茶。黃勁去郭郎中屋內取文書。”
“除了周聞燒熱水是郭郎中要求的,謝駿和黃勁的活都是黃尚書派的。謝駿找的那份文書根本沒什麽用,隻不過黃大人知道那份文書被放在了檔案庫的最深處,找起來要些時間而已。”
“周聞被叫去燒熱水雖然是郭大人要求的,但是當時沒熱水了,郭大人不說黃大人應該也會提出來。”
“至於取郭大人房間的文書,更是毫無用處。他從頭到尾都沒看。”
“而郭郎中的事情前麵已經說過,原本這個時間黃尚書應該是約了兇手見麵談事情。所以兇手當時應該在附近徘徊。”
“郭郎中一離開,三個侍衛都被支開,兇手就立刻進了黃尚書的屋內。”
“等一下!”邱衝大聲喝道,“安郎中,你這意思是陳大人去見黃尚書的時候,兇手就在屋內?”
“不錯,就是這個意思!”安影對著門外的人說道。
“這怎麽可能?”邱衝搖頭
安影道:“怎麽不可能?”
她轉而看向陳東,“你那日進來,坐在何處,站在何處。”
陳東起身演示了一下,安影說道:“邱大人,你看這裏。”
“這裏這麽多架格,堆滿了案卷。若不仔細看,站個人根本很難發現。”安影指了指最裏麵兩架書架之間地上薄薄灰塵上的腳印。
“這個腳印的大小和黃尚書的腳印差距較大,肯定不是他本人的。”
邱衝看了以後說道:“也有可能是侍衛隨從打掃留下的。”
安影道:“侍從進來打掃自然要掃去灰塵,怎麽會留下灰塵和腳印。”
周聞在外頭聽到,大膽接話道:“邱大人,安大人說的對。若是看到了灰塵,我是肯定將灰塵打掃幹淨,斷斷不會踩上腳印離開。”
邱衝低著頭還是有些不可置信,“如果這樣,黃尚書和陳東的對話豈不是都讓兇手聽見了?”
“他怎麽會讓兇手偷聽他和陳東的講話。”
“除非.....”安影說道:“他本來就是打算讓二人相見的。”
邱衝不可置信地慢慢轉過頭看向楊冶,“你說的人是楊郎中?”
“不錯,就是他!”
所有的人都看向楊冶。
倒是楊冶坦然地笑了笑道:“安大人,你這麽推案子,有些潦草了吧?”
安影搖頭,“聊不潦草,你們聽我說完。”
“黃大人原本的計劃是讓陳大人替楊大人處理三府一州的事情。所以安排先進來的是楊冶,再進來的是陳東。”
“結果郭大人冒冒失失打破了黃大人的計劃。使得黃大人和楊冶的談話沒進行多久,陳東就來了。”
“黃大人走到了院子裏和陳大人沒頭沒腦地聊了一會,就是讓楊冶有時間躲在擱架中間。隨後黃大人再次把陳東帶迴房間。”
“黃大人勸說陳大人替楊冶處理事情,大約是想給楊冶一個保證。結果陳大人壓根沒同意。”
“而在這段時間裏,黃大人又一次支開了侍衛。畢竟讓陳大人替楊冶收尾的事情,他不想其他人知道。”
“謝駿被叫去找我和梁素。可是大家都知道梁素被卸了差事,我們為了方便常常在我住的宅子離碰頭,每日在刑部的時間不多。謝駿一時半會不會找到我們。”
“周聞被支去煎茶。”
“黃勁被支去楊冶那取文書。楊冶根本不在自己的書房內,黃勁如何能一下子找到?肯定得來迴尋一番。”
“陳東離開之後,黃尚書和楊冶兩人單獨處在屋內,院內也沒有人。而這一點,黃尚書自己也知道。隨後兩人爆發矛盾,楊冶刺了黃尚書。”
“黃尚書原本就是單獨的小院,支開了三個侍衛,他心裏知道唿叫是沒有用的。是他自己親自為楊冶布好了一個完美無人狀態。”
蘇黃哲慢慢走出門外,在小易耳邊叮囑幾句,又朝安影使了眼色。
安影頓時心安下來,慢慢說道:“這就迴到開始提到的黃勁之死。”
邱衝反應過來,“所以黃勁應該是看到了離開的楊冶?”
“對,時間上來說,黃勁是有可能看到離開的楊冶。”安影說道:“或許當時沒有意識到,之後又反應了過來。從而要挾了楊冶。”
“楊冶如何會受他的要挾。黃勁不懂,這種致命的把柄,不是他發財的機會,而是他送死的催命符。”
“最後就是桌角的字。大家自己看看桌角的這個看不懂的字。”
安影提筆在書桌上寫下一個“楊”字,又用手遮去了下半部分,“黃尚書倉促之下寫下,根本沒注意到下半部分寫在了其他的地方。我想當時桌角下應該是有一張撕碎的紙片。”
“楊冶沒注意黃尚書留下的字跡,可拿走了紙張,陰差陽錯隻剩下了上半部分,我們自然看不懂。”
雲攀大叫道:“原來是這樣!我說怎麽這麽奇怪。”
安影靜靜看著楊冶,“邱大人,說到這裏,我也再講講毒死黃勁的毒藥大約就是毒死楊媛的毒藥。”
邱衝更加迷惑道:“怎麽迴事?這怎麽又牽扯到楊媛?楊媛又是誰?”
安影大致說了一下楊媛的案情,最後道:“我之前都是在調查楊媛的案子,發現黃尚書的案子恰好解釋了楊媛案的一處疑點。”
“楊媛錢財的來源。”
安影越過人群看向楊冶,“我也知道了楊媛被毒死的真正手法。”
已經癱坐在椅子上的梁素勉強站了起來,“你知道了?你能確定是楊冶了?”
“對,這個手法隻有楊冶能做。楊媛其實死前已經說了。”
梁素迴憶道:“我記得楊媛死前說的是娘,嗯,娘,嗯。”
安影看向楊冶,“楊媛想告訴她娘,魚,魚。”
“別忘記了,楊家是湖州人,楊媛其實一直講得都是湖州話,進了書院後時不時被人取笑,她才改成京城口音。湖州口音裏嗯就是魚。”
梁素又道:“你是說魚糕?可我們不是討論過嗎,明明是楊媛自己切的魚糕,楊冶怎麽下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