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影上前說道:“陳大人,等這三個捕快背景材料送來我再看看。後麵還得走訪三人的家人朋友,看看有沒有線索。”
陳東想了想,“你暫緩調查,等我吩咐再行動。”
“京城府衙三個捕快深夜秘密集會,怕是有什麽涉及京城府衙的醜聞。我們等老戴自己來找我們,把話說開了才行。不然,萬一查到什麽大家麵子都不好看。”
又道,“投毒案什麽進展?妙靜的事情查到什麽了?”
安影拿出自己筆記,正要攤開,被陳東一手攔住,“你的筆記就算了,直接說吧。”
陳東心道,滿頁的圈圈叉叉看著老子眼睛痛。
安影大致說了一下想法,話鋒一轉道:“關於妙靜的扇子,我已經去了皇覺寺,和住持聊過。”
“贈送扇子的人據說是個南邊的商人。”安影看了看陳東的表情,果然微微開始皺眉,心道,死小子,等著被蘇大人玩死吧。
“主持提供了一條特別有用的線索,那個商人喜歡京城的範樓,每次來都住那裏。我打算先畫畫像,再去範樓問問。”
陳東放下茶盞,“行吧,那你先按著這個線索去查。”
“這幾日我比較忙,等茶餅案子最後一點結了,我能空出手來跟你一起往下查。”陳東正說著,楊冶進來道:“陳大人,屬下有一些發現,可否借一步說話。”
安影和梁素極有眼色地站起來說道,“屬下先去查案,您和楊郎中先忙。”
楊冶等安影和梁素離開後,低聲說道:“根據線報,有人在閩地沈家錢莊用羅巧娘的私章支取錢財。”
“閩地提點司向來不聽京城刑部的指令,這條消息是沈家錢莊傳迴來的。”楊冶迴道:“但是跟不到支取的人。”
“根據銀紅交代的情況,羅巧娘手下這群專幹走私貨物的商幫都已被秘密逮捕。目前來看,顯然還有關鍵人物還沒落網,此人還掌握了羅巧娘的私印。”
陳東不說話,楊冶又說道:“屬下曾懷疑過安影,畢竟她是最後見過羅巧娘的人,還偷偷救出了羅巧娘的女兒。可惜我們沒有證據。”
“現在聽說安影的父親帶著子女前往閩州探親,如今又恰好有人在閩州支取錢財,陳大人,你看?”
陳東聽完,上下打量了楊冶,冷冷說道:“你要我看什麽?”
“你剛剛說的聽上去都是嫌疑,但能拿出手的證據一條都沒有。”陳東往後一靠,架起腿,“你若是對安影心懷不滿,這用這些似是而非的線索來引導我懷疑安影,我勸你早點收手。”
楊冶臉色一變,彎腰行禮道:“陳大人我做這些不是對她的私人恩怨,而是基於案情的調查,也是我對安影的了解。”
“我想著若是找到證據,還請陳大人對安影網開一麵,從輕處罰。”
陳東一邊把玩著桌上的毛筆,一邊笑著說道,“楊冶,我搞不懂你。你既然要查安影,幹嘛又要我從輕處罰?”
“隱藏走私五十萬兩銀子,從輕處罰能輕到哪裏?楊狀元,你熟讀大啟律,你來告訴我。”
楊冶深深彎下了腰,“凡將應禁軍器、茶葉、鐵貨、銅錢、緞匹、絲綿,私出外境貨賣及下海者,杖一百,流三千裏,挑擔馱載之人,減一等。藏匿人、貨視同走私,杖一百,流三千裏。”
陳東道:“安影這身板別說一百杖,十杖就歸西了。”
他看不見楊冶的表情,心道,都說婦人心毒,這男人狠起來也夠惡毒。
楊冶垂下眼角,說道:“五十萬兩的銀子,若是找到,陳大人官升一級指日可待,還請屆時多多提攜”
陳東詫異地停下手中的筆,“楊冶,茶餅案到現在基本結束。雖然這五十萬兩銀子下落不明,但羅巧娘的走私線路和商幫已經全部查清,涉案人員全部全部下獄。現在這五十萬兩現在是一筆死銀子,不值得我再花人力去追查。”
“你要知道,為了調查此案,已經動用了全國上下,特別是邊境核查官員幾百人人,雇傭人手上千人,調用的人力和物力已經使戶部和吏部頗有怨氣。”
楊冶急忙說道:“如果找到這五十萬兩,不正好堵上這筆缺口?”
“可找不到呢?”陳東看了他一眼,“吏部和戶部那裏如何交代?”
楊冶猛地抬起頭:“陳大人,你看過賬冊,五十萬兩可以在全國任何一家錢莊憑私印或者簽章支取。”
“隻要和全國各大錢莊打好招唿,一旦有人憑羅巧娘的私印支取銀錢,一律抓獲,隻要些許時日.....”
“你去和各大錢莊的老板打招唿?”陳東似笑非笑地看著他,“憑著戴府尹和沈家夫人的關係,沈家錢莊可是最配合府衙的了,他們給你什麽確定有用的信息了嗎?除了告訴你有人用了羅巧娘的印章支錢,其他還有什麽?”
“支了多少錢,支錢的人長什麽樣子,是男是女。一點沒說啊。”陳東挑眉道:“他們真想跟一個支錢的人,會什麽也查不到?”
楊冶呆在那裏,說不出話來。
陳東心裏冷笑一聲,一個沒有任何經驗的比部郎中,還想借力打力。
“錢莊立身之本便在於信用。羅巧娘當初能從邊境將錢洗幹淨轉迴京城,沒有各大錢莊的協助,她能做得到?”陳東繼續道,“你看我們有抓一家錢莊的人嗎?”
“有些事情,點到為止。求一個皆大歡喜。”
“另外,有沒有這五十萬兩,我都可以官升一級。”他俯下身子冷冷說道:“你可別拿我當刀使。”
陳東一扔手中的筆,“楊郎中,茶餅案到此為止,你把結案盡快寫好交我。”
不等楊冶迴話,他又說道:“你如今負責審核官府賬籍一事,上任不到半年已有人向我訴苦,說你為人峭直刻深,細事苛察。”
楊冶趕緊起身解釋道:“陳大人,審核官府賬籍原本就是得罪人的活計,我若是寬仁,可是愧對了聖上的信任。”
陳東心道,嗬,聖上大約已經忘記了你是哪個地界的人頭了,真把自己當迴事。
想到黃一清,陳東還是多說了一句:“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
“楊狀元,你好好想想吧。”
陳東想了想,“你暫緩調查,等我吩咐再行動。”
“京城府衙三個捕快深夜秘密集會,怕是有什麽涉及京城府衙的醜聞。我們等老戴自己來找我們,把話說開了才行。不然,萬一查到什麽大家麵子都不好看。”
又道,“投毒案什麽進展?妙靜的事情查到什麽了?”
安影拿出自己筆記,正要攤開,被陳東一手攔住,“你的筆記就算了,直接說吧。”
陳東心道,滿頁的圈圈叉叉看著老子眼睛痛。
安影大致說了一下想法,話鋒一轉道:“關於妙靜的扇子,我已經去了皇覺寺,和住持聊過。”
“贈送扇子的人據說是個南邊的商人。”安影看了看陳東的表情,果然微微開始皺眉,心道,死小子,等著被蘇大人玩死吧。
“主持提供了一條特別有用的線索,那個商人喜歡京城的範樓,每次來都住那裏。我打算先畫畫像,再去範樓問問。”
陳東放下茶盞,“行吧,那你先按著這個線索去查。”
“這幾日我比較忙,等茶餅案子最後一點結了,我能空出手來跟你一起往下查。”陳東正說著,楊冶進來道:“陳大人,屬下有一些發現,可否借一步說話。”
安影和梁素極有眼色地站起來說道,“屬下先去查案,您和楊郎中先忙。”
楊冶等安影和梁素離開後,低聲說道:“根據線報,有人在閩地沈家錢莊用羅巧娘的私章支取錢財。”
“閩地提點司向來不聽京城刑部的指令,這條消息是沈家錢莊傳迴來的。”楊冶迴道:“但是跟不到支取的人。”
“根據銀紅交代的情況,羅巧娘手下這群專幹走私貨物的商幫都已被秘密逮捕。目前來看,顯然還有關鍵人物還沒落網,此人還掌握了羅巧娘的私印。”
陳東不說話,楊冶又說道:“屬下曾懷疑過安影,畢竟她是最後見過羅巧娘的人,還偷偷救出了羅巧娘的女兒。可惜我們沒有證據。”
“現在聽說安影的父親帶著子女前往閩州探親,如今又恰好有人在閩州支取錢財,陳大人,你看?”
陳東聽完,上下打量了楊冶,冷冷說道:“你要我看什麽?”
“你剛剛說的聽上去都是嫌疑,但能拿出手的證據一條都沒有。”陳東往後一靠,架起腿,“你若是對安影心懷不滿,這用這些似是而非的線索來引導我懷疑安影,我勸你早點收手。”
楊冶臉色一變,彎腰行禮道:“陳大人我做這些不是對她的私人恩怨,而是基於案情的調查,也是我對安影的了解。”
“我想著若是找到證據,還請陳大人對安影網開一麵,從輕處罰。”
陳東一邊把玩著桌上的毛筆,一邊笑著說道,“楊冶,我搞不懂你。你既然要查安影,幹嘛又要我從輕處罰?”
“隱藏走私五十萬兩銀子,從輕處罰能輕到哪裏?楊狀元,你熟讀大啟律,你來告訴我。”
楊冶深深彎下了腰,“凡將應禁軍器、茶葉、鐵貨、銅錢、緞匹、絲綿,私出外境貨賣及下海者,杖一百,流三千裏,挑擔馱載之人,減一等。藏匿人、貨視同走私,杖一百,流三千裏。”
陳東道:“安影這身板別說一百杖,十杖就歸西了。”
他看不見楊冶的表情,心道,都說婦人心毒,這男人狠起來也夠惡毒。
楊冶垂下眼角,說道:“五十萬兩的銀子,若是找到,陳大人官升一級指日可待,還請屆時多多提攜”
陳東詫異地停下手中的筆,“楊冶,茶餅案到現在基本結束。雖然這五十萬兩銀子下落不明,但羅巧娘的走私線路和商幫已經全部查清,涉案人員全部全部下獄。現在這五十萬兩現在是一筆死銀子,不值得我再花人力去追查。”
“你要知道,為了調查此案,已經動用了全國上下,特別是邊境核查官員幾百人人,雇傭人手上千人,調用的人力和物力已經使戶部和吏部頗有怨氣。”
楊冶急忙說道:“如果找到這五十萬兩,不正好堵上這筆缺口?”
“可找不到呢?”陳東看了他一眼,“吏部和戶部那裏如何交代?”
楊冶猛地抬起頭:“陳大人,你看過賬冊,五十萬兩可以在全國任何一家錢莊憑私印或者簽章支取。”
“隻要和全國各大錢莊打好招唿,一旦有人憑羅巧娘的私印支取銀錢,一律抓獲,隻要些許時日.....”
“你去和各大錢莊的老板打招唿?”陳東似笑非笑地看著他,“憑著戴府尹和沈家夫人的關係,沈家錢莊可是最配合府衙的了,他們給你什麽確定有用的信息了嗎?除了告訴你有人用了羅巧娘的印章支錢,其他還有什麽?”
“支了多少錢,支錢的人長什麽樣子,是男是女。一點沒說啊。”陳東挑眉道:“他們真想跟一個支錢的人,會什麽也查不到?”
楊冶呆在那裏,說不出話來。
陳東心裏冷笑一聲,一個沒有任何經驗的比部郎中,還想借力打力。
“錢莊立身之本便在於信用。羅巧娘當初能從邊境將錢洗幹淨轉迴京城,沒有各大錢莊的協助,她能做得到?”陳東繼續道,“你看我們有抓一家錢莊的人嗎?”
“有些事情,點到為止。求一個皆大歡喜。”
“另外,有沒有這五十萬兩,我都可以官升一級。”他俯下身子冷冷說道:“你可別拿我當刀使。”
陳東一扔手中的筆,“楊郎中,茶餅案到此為止,你把結案盡快寫好交我。”
不等楊冶迴話,他又說道:“你如今負責審核官府賬籍一事,上任不到半年已有人向我訴苦,說你為人峭直刻深,細事苛察。”
楊冶趕緊起身解釋道:“陳大人,審核官府賬籍原本就是得罪人的活計,我若是寬仁,可是愧對了聖上的信任。”
陳東心道,嗬,聖上大約已經忘記了你是哪個地界的人頭了,真把自己當迴事。
想到黃一清,陳東還是多說了一句:“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
“楊狀元,你好好想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