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影看著慧真主持道:“主持早就知道裏麵是什麽吧?”
慧真雙十合說了句:“阿彌陀佛,也是剛剛才想起。”
“妙靜向來喜歡看些世俗的東西。我見她著實可憐也就睜隻眼閉隻眼了。隻是不知道她原來是鎖在這箱子裏。”
安影對著妙慧道:“這下你可放心了?”
妙慧一臉不相信,一本一本的翻去,喃喃道:“不對啊,她不是宮裏的妃子麽?吃得好,穿得好,怎麽裏頭都是話本?”
三人迴去的路上,蘇黃哲問道:“你怎麽會知道裏頭是話本?又怎麽知道主持清楚藤箱裏是話本?”
陳東不說話,但默默靠了過來。
安影道:“之前悟道說的你們還記得嗎?”
“桃紅青鸞,過眼雲煙。禪光普照,才得三心開悟。”蘇黃哲輕輕念道。
陳東這才恍然:“桃紅青鸞,這說的是去年常演的雜劇?青鸞公子寫的《桃紅記》”
“之前悟道說妙靜從沒出去過,她又知道桃紅青鸞,應該是看了話本子。”安影說道,“另外主持應該都清楚。所以才會提點她。”
陳東道:“她住在這裏肯定是有人特意安排。她的屋子瞧著簡單,可都是好東西。”
“那現在可是沒什麽線索了?”陳東繼續說道:“隻能去查諸凡?”
安影從懷裏掏出那把扇子,拿在手上仔細看著。
蘇黃哲接過道:“這扇子的題字一般,內容又是佛家禪語。”
“宮裏女子以前拿著扇子都是和衣裳搭配,她一身灰袍,拿著折扇不倫不類。妙靜日日拿在手上確實有些奇怪。”
陳東接過去後,在手上掂了一掂,“重量倒也沒什麽不對的。”
隨著妙靜的自殺,案子處在微妙的境地,似乎已經有人開始阻止案子深入的調查。
陳東朝蘇黃哲道:“那諸凡那裏怎麽說?”
蘇黃哲搖搖頭,“對他先做背景調查,暫時不做直接接觸。安影繼續查案卷,上次提到的服藥問題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些突破口。”
“別急。這事急不得。寧可慢,不可錯。”蘇黃哲低頭沉聲道。
三人一進刑部,雲攀就上來說道:“彩畫工的事情我有些眉目了。”
“這個彩畫工叫鄧展生,京城彩畫鄧家的人。其實當時他意外跌死,將作監的人通知鄧家的時候,鄧家就很奇怪。”
“他入行十來年了,這種輕鬆的活計居然出了岔子。鄧展生的弟弟鄧展建還鬧了起來,懷疑是不是同行彩畫工下了黑手。”
“不過當時宮裏都在查巫蠱案,壓根沒人理這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雲攀道:“我去了趟鄧家,鄧展建拿出了一截繩子。這是彩畫工綁住身子用的。”
“你們看。”雲攀指了指桌上的麻繩。
陳東看了看,“這是人用刀截斷的。”
雲攀難得沒和陳東對嗆,“嗯,確實是。鄧展建懷疑的是對家柯家幹的。兩家曾經都是京城數一數二的彩畫世家。柯家除掉了鄧家的大哥,讓鄧家一下失去了頂梁柱,如今京城彩畫已經是柯家一枝獨秀。”
雲攀道:“我已經讓人去請柯家當家人,柯英傑。當時他也在宮裏做工,問問他可能會有些收獲。”
柯英傑已經到了,行禮都來不及就拉著雲攀衣袖道:“雲評事,你口信一到,我就馬不停蹄趕來。你可別信鄧家那起子小人,自己學藝不精,失了手,還想栽贓到我們頭上......”
雲攀朝那截麻繩指了指,柯英傑眯著眼一看,立刻說道:“大人,這可不是我幹的。當時我們分在不同的宮殿,我根本不可能去他那裏割繩索。”
“那你仔細說說。”安影拉了個椅子過來。
“不敢坐,不敢坐。我站著迴話就是了。”
“我們幾個都是元和三年三月就入宮做活。我們彩畫工都是後麵入場。我分到的是興德宮、拂雲閣和偃蓋閣這三處的偏殿。”
“鄧展生分到的是吉雲閣、寶華殿、玉粹軒和永寧殿。”
“我們都是各做各的。”
安影突然問道:“那你們會互相去對方做活的殿裏觀看嗎?”
柯英傑扭捏地點點頭,“按理是不行的。但是這個麽,大人也知道,我們這些工匠互相看看對方的進度和技術,這也正常。”
“不過,我們去的時候都是白天,都是光明正大的。沒他在場的時候,我也不能進去。這是規矩,既是將作監的規矩,也是我們行業的規矩。”
安影看著邊上旁聽的馮能說道:“皇城司當初是如何搜查巫蠱娃娃的?”
馮能一時沒反應過來,“如何搜查?不就一樣一樣東西查過去嗎?每間屋子裏的東西都過一遍。”
“你上次說道還有半塊的衣料,半個木頭娃娃?”
馮能這才明白過來,拿起筆畫了一下,“巫蠱娃娃的身子是木頭做的,聽說淑妃身邊的綠竹極擅木工。娃娃做得精巧,腹部可拆開,裏頭就有那個大逆不道的條子,身上還穿著藍底暗繡雲紋的衣裳。”
“淑妃寢宮夾層裏頭找到的,就是做了一半的木頭娃娃,腦袋身體四肢都做好了,肚子裏頭還沒放紙條。衣裳也沒做完,就放了一塊布料。”
“淑妃宮裏還有剩餘藍底暗繡雲紋的衣料。正好和夾層裏剩餘的布料對得上。”
安影又問一旁已經嚇得不行的柯英傑,“柯師傅,你是不是和鄧展生不合?”
柯英傑正要解釋,安影盯著他道:“柯師傅,茲事體大,該聽不該聽的東西你都聽見了,你千萬按事實說。”
柯英傑環顧一周,刑部一幹人都緊緊盯著他,他顫著手擦擦汗水,“我們兩家不合很多年了,但是我絕不會做......”
沒等他說完,安影就打斷他道:“你不要說其他的,你直接迴答我!”
柯英傑戰戰兢兢地說道:“不合很多年了。”
安影道:“你們互相鬥了這麽多年,最了解他的肯定是他的對手。你說一說鄧展生的性格?盡量客觀一些。”
慧真雙十合說了句:“阿彌陀佛,也是剛剛才想起。”
“妙靜向來喜歡看些世俗的東西。我見她著實可憐也就睜隻眼閉隻眼了。隻是不知道她原來是鎖在這箱子裏。”
安影對著妙慧道:“這下你可放心了?”
妙慧一臉不相信,一本一本的翻去,喃喃道:“不對啊,她不是宮裏的妃子麽?吃得好,穿得好,怎麽裏頭都是話本?”
三人迴去的路上,蘇黃哲問道:“你怎麽會知道裏頭是話本?又怎麽知道主持清楚藤箱裏是話本?”
陳東不說話,但默默靠了過來。
安影道:“之前悟道說的你們還記得嗎?”
“桃紅青鸞,過眼雲煙。禪光普照,才得三心開悟。”蘇黃哲輕輕念道。
陳東這才恍然:“桃紅青鸞,這說的是去年常演的雜劇?青鸞公子寫的《桃紅記》”
“之前悟道說妙靜從沒出去過,她又知道桃紅青鸞,應該是看了話本子。”安影說道,“另外主持應該都清楚。所以才會提點她。”
陳東道:“她住在這裏肯定是有人特意安排。她的屋子瞧著簡單,可都是好東西。”
“那現在可是沒什麽線索了?”陳東繼續說道:“隻能去查諸凡?”
安影從懷裏掏出那把扇子,拿在手上仔細看著。
蘇黃哲接過道:“這扇子的題字一般,內容又是佛家禪語。”
“宮裏女子以前拿著扇子都是和衣裳搭配,她一身灰袍,拿著折扇不倫不類。妙靜日日拿在手上確實有些奇怪。”
陳東接過去後,在手上掂了一掂,“重量倒也沒什麽不對的。”
隨著妙靜的自殺,案子處在微妙的境地,似乎已經有人開始阻止案子深入的調查。
陳東朝蘇黃哲道:“那諸凡那裏怎麽說?”
蘇黃哲搖搖頭,“對他先做背景調查,暫時不做直接接觸。安影繼續查案卷,上次提到的服藥問題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些突破口。”
“別急。這事急不得。寧可慢,不可錯。”蘇黃哲低頭沉聲道。
三人一進刑部,雲攀就上來說道:“彩畫工的事情我有些眉目了。”
“這個彩畫工叫鄧展生,京城彩畫鄧家的人。其實當時他意外跌死,將作監的人通知鄧家的時候,鄧家就很奇怪。”
“他入行十來年了,這種輕鬆的活計居然出了岔子。鄧展生的弟弟鄧展建還鬧了起來,懷疑是不是同行彩畫工下了黑手。”
“不過當時宮裏都在查巫蠱案,壓根沒人理這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雲攀道:“我去了趟鄧家,鄧展建拿出了一截繩子。這是彩畫工綁住身子用的。”
“你們看。”雲攀指了指桌上的麻繩。
陳東看了看,“這是人用刀截斷的。”
雲攀難得沒和陳東對嗆,“嗯,確實是。鄧展建懷疑的是對家柯家幹的。兩家曾經都是京城數一數二的彩畫世家。柯家除掉了鄧家的大哥,讓鄧家一下失去了頂梁柱,如今京城彩畫已經是柯家一枝獨秀。”
雲攀道:“我已經讓人去請柯家當家人,柯英傑。當時他也在宮裏做工,問問他可能會有些收獲。”
柯英傑已經到了,行禮都來不及就拉著雲攀衣袖道:“雲評事,你口信一到,我就馬不停蹄趕來。你可別信鄧家那起子小人,自己學藝不精,失了手,還想栽贓到我們頭上......”
雲攀朝那截麻繩指了指,柯英傑眯著眼一看,立刻說道:“大人,這可不是我幹的。當時我們分在不同的宮殿,我根本不可能去他那裏割繩索。”
“那你仔細說說。”安影拉了個椅子過來。
“不敢坐,不敢坐。我站著迴話就是了。”
“我們幾個都是元和三年三月就入宮做活。我們彩畫工都是後麵入場。我分到的是興德宮、拂雲閣和偃蓋閣這三處的偏殿。”
“鄧展生分到的是吉雲閣、寶華殿、玉粹軒和永寧殿。”
“我們都是各做各的。”
安影突然問道:“那你們會互相去對方做活的殿裏觀看嗎?”
柯英傑扭捏地點點頭,“按理是不行的。但是這個麽,大人也知道,我們這些工匠互相看看對方的進度和技術,這也正常。”
“不過,我們去的時候都是白天,都是光明正大的。沒他在場的時候,我也不能進去。這是規矩,既是將作監的規矩,也是我們行業的規矩。”
安影看著邊上旁聽的馮能說道:“皇城司當初是如何搜查巫蠱娃娃的?”
馮能一時沒反應過來,“如何搜查?不就一樣一樣東西查過去嗎?每間屋子裏的東西都過一遍。”
“你上次說道還有半塊的衣料,半個木頭娃娃?”
馮能這才明白過來,拿起筆畫了一下,“巫蠱娃娃的身子是木頭做的,聽說淑妃身邊的綠竹極擅木工。娃娃做得精巧,腹部可拆開,裏頭就有那個大逆不道的條子,身上還穿著藍底暗繡雲紋的衣裳。”
“淑妃寢宮夾層裏頭找到的,就是做了一半的木頭娃娃,腦袋身體四肢都做好了,肚子裏頭還沒放紙條。衣裳也沒做完,就放了一塊布料。”
“淑妃宮裏還有剩餘藍底暗繡雲紋的衣料。正好和夾層裏剩餘的布料對得上。”
安影又問一旁已經嚇得不行的柯英傑,“柯師傅,你是不是和鄧展生不合?”
柯英傑正要解釋,安影盯著他道:“柯師傅,茲事體大,該聽不該聽的東西你都聽見了,你千萬按事實說。”
柯英傑環顧一周,刑部一幹人都緊緊盯著他,他顫著手擦擦汗水,“我們兩家不合很多年了,但是我絕不會做......”
沒等他說完,安影就打斷他道:“你不要說其他的,你直接迴答我!”
柯英傑戰戰兢兢地說道:“不合很多年了。”
安影道:“你們互相鬥了這麽多年,最了解他的肯定是他的對手。你說一說鄧展生的性格?盡量客觀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