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牢。
安影蹲下身去,“羅巧娘,如今鄭平已經被收押在案,你也安心走吧。”
羅巧娘長歎一聲,朝安影重重磕了幾個頭。
“安姑娘,沒想到我還能死個明白。可容我多問幾句?”
安影知道她要問什麽,不等她開口就輕聲說:“聽說官兵在丁家捉拿鄭英的時候,朵兒就已經被鄭英害死了。”
羅巧娘雙目赤紅,大口吐血出來,人支撐不住便倒了下去,安影趁機靠近她耳邊說道:“你給她找的乳母是個忠心的。顧渚山下,羅家外家多了個五姑娘。”
羅巧娘唿吸急促,突然抓著安影的手,嗚嗚哭泣,後麵的鍾添福奉命監視,見兩人說得差不多了,就喊道:“安姑娘,時間差不多了,你看?”
安影走出天牢,現在已經是秋天,天很藍。她抬頭看了看刑部大牢外的天,想著幾個月前自己初來這裏的惶恐和無助,笑了笑朝外頭走去。
還是在當初那個無人的背陰處,她打開了濕漉漉的手掌,裏頭是一枚小小的印章,耳邊響起羅巧娘輕若歎息的聲音:“送你。”
等到第二年開春安影才知道貢茶案的結果。沈夫人拿來了抄的密密麻麻的邸報,安影邊看邊說道:“羅巧娘罪大惡極被判斬首,雙林村茶戶私茶罪十五歲以上男子全部絞刑,婦人等流放瓊州終生不得歸籍。何清私茶罪判了淩遲之刑,三族以內十五歲以上男子絞刑,婦人等流放北海終生不得歸籍,”
安影讀此,想起何清妻子姚清則,不由心中悲涼。沈夫人從邸報下麵抽出一張紙來,說道:“姚氏上表就算行刑前一刻也要與何清先和離,她所生子女也請求出族,言辭懇切。周皇後看後極為同情,特赦了何清妻室及原配子女,隻是何家那兒子終身不得入仕。”
安影不由歎了一口氣,說道:“其實那羅聘娘又何曾想要何清的那點寵愛。”
沈夫人白了她一眼,“你這丫頭連羅聘娘都同情,這天底下還苦命人你還顧得過來?你倒是成了觀音菩薩了。你可知道從羅聘娘那裏查出來多少東西?”
安影搖頭,沈夫人喝了口甜湯,用手比了個五,看安影一臉呆滯,才沒好氣地說:“五十萬兩。各大錢莊的兌票,光我們沈家錢莊裏就有十五萬兩,幸好我京城錢莊裏現銀備得充足。羅娉娘那裏還有幾箱子珍寶,都不好估值。不過聽說,何清還有五十萬兩的銀子不知所終,大約是被運到夏國了。因為這事,聖上才簽判了淩遲。我們大啟多少年沒聽說過淩遲這種刑罰了。”
安影頓了頓,沒說話。
沈夫人又轉過身子神秘兮兮地說:“姚氏的上表可是絕妙的手筆,死裏求生。我猜可是有人給她指點。”
安影心裏一轉,已經想到是蘇黃哲,但仍有些不明白,就問道:“為何說這是死裏求生,姚氏怎知皇後娘娘會特赦呢?”
沈夫人說道:“如今聖上不是偏寵蘇妃麽。這你還想不明白?你那機靈勁怎麽一陣一陣的。”
安影這才反應過來,原來是正室對正室的同情和對寵妾的痛恨,不由在心裏給蘇大人點個讚,曲線救國的好辦法。
安影又繼續往下看到,中策軍大將軍包勇被革職,包家忠勇侯世襲的頭銜由包勇的堂兄承襲。沈夫人在一旁還講解到:“原戶部尚書周文炬已經致仕,聖上也不想追究,就讓周家把收下的銀子吐出來。不過原來周家的小兒子估計後頭官路就不好走了,原本可是炙手可熱的人物。估計夏國那裏也不好追究,也沒什麽特別的舉措,隻是斥責了鴻臚寺卿。”
安影又看了幾張邸報,都是這次貢茶案裏官員的調動,其中就提到原來的湖州府尹被調至荊州,而戴昶成了京城府尹。沈夫人也是一笑,說著:“我姐夫也好歹熬出頭了。對了,你家鋪子過幾日就開了?還缺什麽?”
安影笑著說道:“東西都安置妥帖了,就等吉日開張。到時候您也去吧,我鋪子裏弄了些新鮮玩意兒。”
沈夫人笑著應到:“行,聽煙花說你搗鼓了不少好東西,芽雨她們也都鬧著要去你家鋪子裏嚐個新鮮。不過聽說刑部蘇大人還有郭郎中都挺看中你,我倒覺得你去刑部做事也是個出路。”
見安影不出聲,沈夫人拍了拍她的手,“我就講得直白些。雖說大啟沒有像前朝那般,把商戶算成賤籍,可這麽多年了,瞧不起我們這些商戶的太多了,哪怕麵上過得去,心裏也瞧不起。你娘又去得早,若你能在刑部謀個職,將來你弟妹出頭也好,你自己嫁人也好,都容易些。”
“朝中謀職的多是大家貴女,博個名頭。但平民女子在官場做得出色某個好出路的也挺多,就看本事了。難得蘇大人他們看中你本事,你好好考慮考慮。若是家裏弟妹這些雜事,你大可放心。你弟弟到時候就和我那小兒一同去送金陵府書院,你妹妹就上去流亭園,我和我娘家打個招唿就是了。”
兩人正說著,煙花進來說著:“大娘子,老爺過來了。”
沈立之進屋後瞧見安影,說著:“聽說你家茶鋪子要開張了,到時候我們湖州城裏的茶行們都來捧場。”沈立之清楚安影在之前貢茶案子裏的分量,也知道沈夫人很是喜歡這個丫頭,因而也熟稔起來。
安影行了禮笑著說到:“沈老爺真是太抬舉我們,我們鄉下人進城做生意,還要各位老板們提攜。”
煙花端來了熱飲子,沈立之邊喝邊說:“你們安家茶葉質量上乘,你爹手藝又好,聽說京城的茶行都很緊張。”安影笑著不語,沈立之迴頭和沈夫人說起來:“過幾日開春了,府尹那裏就要推選新的茶行經辦,你看這迴.......”沈立之話說了一半就不言語。
安影曉得這是沈立之想沈夫人去她姐夫那裏走動一番,讓他接下湖州茶行經辦的頭銜,於是笑眯眯地說道:“沈夫人,你們有事先聊。我家裏還有些事就先迴了,下次再來叨擾。”
待安影離去後,沈立之見沈夫人半晌也不接話,瞧她悠哉地讓煙花挑起果子來吃。沈立之咳了一聲,自己給自己描補道:“你看著現在能擔起經辦這事的,也就我們和泉祥記。泉祥記的老褚的連襟是王主簿,走的原來杜大人的路子,你看若是老褚接了經辦,那不是讓姐夫打臉了麽。”
沈夫人吐了口棗核,煙花又拿來香湯給沈夫人飲下,沈夫人說著:“經辦的事等會再說。我聽說你昨兒想從鋪子裏支一百兩的銀子,還有幾貫的銅子。你要發紅包?這錢發得太多了些吧?”
沈立之一臉窘迫,“銀子是想買個宅子。銅子就是暖宅子的時候給街坊鄰居們發一下。”
“好好的買什麽宅子?一百兩的宅子也不大,你做什麽用?金屋藏嬌啊?”沈夫人笑著迴頭看。
沈立之趕緊說:“我怎麽會做這種事情。”又一拍大腿說著:“實話和你說吧,我前日去織裏鎮看娘和二弟,順道看了看王倩。這幾個月她身子養的挺好,就想迴城裏住,又怕住家裏不方便,想在城裏賃一個小宅子。我想著賃宅子不如自己買一個,將來就算她嫁妝。”說罷,偷偷看沈夫人的臉色,想著昨晚王倩說若是夫人鬧起來,你就說銀子本就是沈家的,你才是家裏的主子,你還不能用自己的銀子了,鬧到衙門也是沈夫人的錯。
沈夫人臉上沒什麽特別表情,哦了一聲後就說到:“嫁妝啊,這也說得過去。王倩的年紀也不小了,快二十了吧?”
沈立之沒想到她這麽說,立刻接到:“是啊,前些年不是因為退親耽誤了。你若是有合適的人選,也幫忙找找。”沈立之順著說了一嘴又想到茶行經辦的事情,又不好意思再說,就對煙花說:“給我弄盞新煮的飲子來,熱熱的,這外頭怎麽還是這麽冷,今年這茶葉可不好辦了。”
沈夫人笑著不語,外頭王婆子把榮哥帶進來,沈立之見著兒子就歡喜地問道:“榮哥,你最近學堂裏學得可好?聽說你年前的考試裏得了第一,來好好讀書,考個進士,將來我們沈家也是官宦人家了。”
榮哥蹭地爬上了一旁的矮榻,上頭鋪著軟墊和引枕,他坐在裏頭吃著甜茶,說:“爹,我那是算術科考得好。經史課還有騎射課都很一般啦。我覺著進士科我是考不上,不過司天監我想去試試。我算術科的老師就是原司天監的少監。”
沈立之一聽頓沒好氣地道:“司天監有什麽好的。”
沈夫人卻不理會沈立之的話語,而若有所思地說道:“司天監的少監居然在你們書院教書?可是張呂正。”
榮哥迴到:“是啊,娘你認識啊?張教授博學多才,數術極強。”
沈夫人搖頭:“就是聽說過,是個數術天才,曾經推演過金環日蝕。司天監不同於其他地方,天賦極重要,曆代由張家嫡支把持,張呂正就是張家最有天賦的嫡長子。”
榮哥一聽來勁了,趴著問道:“那他不應該在司天監,怎麽來我們書院?”
沈夫人說道:“不太清楚,隻知道昭德帝的時候,張呂正卜算出了不小的差池,因此張家嫡支被趕出了京城。不過張家祖上均是擅長數術、天文、漏刻等科,你若是真心喜歡,改日我們上門拜訪。”
見他們母子兩聊得熱鬧,沈立之完全插不上話,訕訕地走了,不過想想給王倩買宅子的事情落了地,心頭也是也是一陣鬆快,趕緊喚來掌櫃去中人那裏拿地契。
第二日,沈立之去了新置辦的宅子,安排人手把裏頭打掃和歸置家具,王倩在一旁怯怯地說道:“表哥,表嫂不會生你氣了吧?都是我不好。”說著又泛紅了眼眶。
沈立之正想安慰呢,看著王倩黝黑的麵龐,又把嘴裏的話咽了下去,隨口應著:“哪裏,你嫂子很大度,一下就說好。我讓你嫂子好好幫你找個人家,這就是你嫁妝。”
王倩又是那帕子抹了抹眼睛,說道:“我命苦,前頭才定親就被誤了。如今我這年紀怕也是找不好人家了,若是做個老頭子的填房我不如找地方死了幹淨。表哥,我以後就在這宅子裏過了,你們也別為了我又是操心又是起爭執的。”
還沒等沈立之心疼的話語出來,王倩就聽得柳婆婆刻板的聲音傳來:“表姑娘,我們老爺和夫人沒起爭執,您這左一句夫人生氣,右一句爭執的,安著什麽心呐。”
沈立之一想也是,說著:“不是和你說了麽,夫人一下就同意了。對了,柳婆婆你是夫人派來來看宅子家具物什的麽?”
柳婆婆行了禮說道:“族裏來了不少叔伯,夫人請你迴去招待。”
沈立之一聽,奇怪道:“這不年不節的,族裏來人是幹嘛?難道是我入獄的事情?這會來探望也太晚了些吧。”
一迴沈家廳堂裏坐了沈立之的堂伯、堂叔四五人,沈立之一邊行禮一邊坐下問著:“不知大伯今日過來有何要事?”
沈立之的堂伯沈新民說道:“聽說你娘說你給你娘家那裏的表姑娘置辦了嫁妝?”
沈立之一聽就頭大,隻得應到:“是有這迴事。那姑娘年紀大了,不好找人家,陪些值錢的嫁妝傍身也是做個善事。”
“那我們族裏幾個女娃都及笄了,你這也幫襯一下?”沈立之的堂叔沈新忠說道:“你堂叔二貴家的閨女馬上十六了,家裏連副齊整的首飾都湊不出來,這你得幫忙吧?”
初春寒峭的日子,沈立之愣是出了一頭汗,說:“這,這我得和我夫人商量。你們也知道,我進牢裏半年多了,鋪子裏的事情都是她說了算。”
話還沒說完呢,沈夫人就從後頭出來,“我都聽老爺的。這都是沈家的產業,哪有我說話的份,這老爺是抬舉我呢,還是架我往火上烤?”邊說邊給族裏的叔伯行禮。
沈新民一直看著這個侄媳婦順眼,書香門第,行止有度,一聽她這麽說更是覺得侄媳婦善解善意而且知道進退,說道:“到底是錢家出來的姑娘,我們沈家能娶到你是我們沈家的福氣。立之啊,你看看你媳婦都這麽說了,你還推脫什麽?”
沈新忠又說道:“那王家姑娘都表出七服了,你這還照顧。族裏的貧苦姑娘你卻視而不見,這不合適啊。”
沈立之沒法,隻得硬著頭皮答應下來。好容易送走了叔伯,已經入了夜來,沈立之迴到房裏來迴踱步,一邊和沈夫人說道:“你怎麽就答應了呢,這族裏的女娃好多呢,這買陪嫁還得了。今年買了,往後怎麽辦?難道都是我們出嗎?”
沈夫人由煙花和王婆子服侍著卸掉釵環發髻,閉著眼睛說道:“我沒答應。不是你答應的嗎?你心裏不願意,就別答應。再說了,族裏也不是沒道理,畢竟這麽遠房的親戚幫襯了這麽多,反倒是親近的族人不施以援手,將來迴族裏怎麽麵對父老鄉親。”
沈立之愁道:“我們若還是以前,這種都是小事。可如今不同往日,我們就守著茶鋪,哪怕做大了,收入也不比往日。哎,這可怎麽辦?”
沈夫人的頭發被梳順了,鬆鬆挽個抓髻,臉上抹了厚厚的香膏,悠悠地說道:“也不是沒有法子。”
沈立之一聽,支起身子,聽得沈夫人說道:“王倩的宅子就別買了,買些四季衣裳、布料和木器就夠了。宅子的錢都拿來置辦這些,估計族裏的姑娘就夠用了。這些東西花不了多少銀子,將來抬嫁妝麵上也好看。”
沈立之當下覺得不錯,立刻穿上鞋跑出去。
王婆子給沈夫人的手上抹著香膏子,輕聲說道:“夫人辛苦。”
沈夫人眯著眼,靠在榻上,笑著說:“哪有事事順遂,這點子事算不上辛苦。”
王婆子低聲應道:“當年若不是為了大公子,您也不至於…….”
“你以為我親姐如今做了府尹夫人就沒愁心的事情了,吃穿用度如今還不如我呢,日子也過得不自在。哎,看著光鮮而已。”
王婆子按摩好了手,蹲下身子給沈夫人的足按摩起來,說著:“可您手裏的產業若是讓老爺知道了,那可就不好辦了。畢竟原先都是沈家的東西。”
“等榮哥大了,產業也是交到他手裏。再說了,沈家原先那些產業十年裏頭易手了多少次了,早就和沈家沒什麽關係了。除非公爹在,其他人交到手裏也攏不起來。”
王婆子按摩好了足部,拿來一雙綢緞的軟鞋給沈夫人套上,沈夫人一邊朝床上走去一邊笑著說:“這日子還得靠自己過起來。”
安影蹲下身去,“羅巧娘,如今鄭平已經被收押在案,你也安心走吧。”
羅巧娘長歎一聲,朝安影重重磕了幾個頭。
“安姑娘,沒想到我還能死個明白。可容我多問幾句?”
安影知道她要問什麽,不等她開口就輕聲說:“聽說官兵在丁家捉拿鄭英的時候,朵兒就已經被鄭英害死了。”
羅巧娘雙目赤紅,大口吐血出來,人支撐不住便倒了下去,安影趁機靠近她耳邊說道:“你給她找的乳母是個忠心的。顧渚山下,羅家外家多了個五姑娘。”
羅巧娘唿吸急促,突然抓著安影的手,嗚嗚哭泣,後麵的鍾添福奉命監視,見兩人說得差不多了,就喊道:“安姑娘,時間差不多了,你看?”
安影走出天牢,現在已經是秋天,天很藍。她抬頭看了看刑部大牢外的天,想著幾個月前自己初來這裏的惶恐和無助,笑了笑朝外頭走去。
還是在當初那個無人的背陰處,她打開了濕漉漉的手掌,裏頭是一枚小小的印章,耳邊響起羅巧娘輕若歎息的聲音:“送你。”
等到第二年開春安影才知道貢茶案的結果。沈夫人拿來了抄的密密麻麻的邸報,安影邊看邊說道:“羅巧娘罪大惡極被判斬首,雙林村茶戶私茶罪十五歲以上男子全部絞刑,婦人等流放瓊州終生不得歸籍。何清私茶罪判了淩遲之刑,三族以內十五歲以上男子絞刑,婦人等流放北海終生不得歸籍,”
安影讀此,想起何清妻子姚清則,不由心中悲涼。沈夫人從邸報下麵抽出一張紙來,說道:“姚氏上表就算行刑前一刻也要與何清先和離,她所生子女也請求出族,言辭懇切。周皇後看後極為同情,特赦了何清妻室及原配子女,隻是何家那兒子終身不得入仕。”
安影不由歎了一口氣,說道:“其實那羅聘娘又何曾想要何清的那點寵愛。”
沈夫人白了她一眼,“你這丫頭連羅聘娘都同情,這天底下還苦命人你還顧得過來?你倒是成了觀音菩薩了。你可知道從羅聘娘那裏查出來多少東西?”
安影搖頭,沈夫人喝了口甜湯,用手比了個五,看安影一臉呆滯,才沒好氣地說:“五十萬兩。各大錢莊的兌票,光我們沈家錢莊裏就有十五萬兩,幸好我京城錢莊裏現銀備得充足。羅娉娘那裏還有幾箱子珍寶,都不好估值。不過聽說,何清還有五十萬兩的銀子不知所終,大約是被運到夏國了。因為這事,聖上才簽判了淩遲。我們大啟多少年沒聽說過淩遲這種刑罰了。”
安影頓了頓,沒說話。
沈夫人又轉過身子神秘兮兮地說:“姚氏的上表可是絕妙的手筆,死裏求生。我猜可是有人給她指點。”
安影心裏一轉,已經想到是蘇黃哲,但仍有些不明白,就問道:“為何說這是死裏求生,姚氏怎知皇後娘娘會特赦呢?”
沈夫人說道:“如今聖上不是偏寵蘇妃麽。這你還想不明白?你那機靈勁怎麽一陣一陣的。”
安影這才反應過來,原來是正室對正室的同情和對寵妾的痛恨,不由在心裏給蘇大人點個讚,曲線救國的好辦法。
安影又繼續往下看到,中策軍大將軍包勇被革職,包家忠勇侯世襲的頭銜由包勇的堂兄承襲。沈夫人在一旁還講解到:“原戶部尚書周文炬已經致仕,聖上也不想追究,就讓周家把收下的銀子吐出來。不過原來周家的小兒子估計後頭官路就不好走了,原本可是炙手可熱的人物。估計夏國那裏也不好追究,也沒什麽特別的舉措,隻是斥責了鴻臚寺卿。”
安影又看了幾張邸報,都是這次貢茶案裏官員的調動,其中就提到原來的湖州府尹被調至荊州,而戴昶成了京城府尹。沈夫人也是一笑,說著:“我姐夫也好歹熬出頭了。對了,你家鋪子過幾日就開了?還缺什麽?”
安影笑著說道:“東西都安置妥帖了,就等吉日開張。到時候您也去吧,我鋪子裏弄了些新鮮玩意兒。”
沈夫人笑著應到:“行,聽煙花說你搗鼓了不少好東西,芽雨她們也都鬧著要去你家鋪子裏嚐個新鮮。不過聽說刑部蘇大人還有郭郎中都挺看中你,我倒覺得你去刑部做事也是個出路。”
見安影不出聲,沈夫人拍了拍她的手,“我就講得直白些。雖說大啟沒有像前朝那般,把商戶算成賤籍,可這麽多年了,瞧不起我們這些商戶的太多了,哪怕麵上過得去,心裏也瞧不起。你娘又去得早,若你能在刑部謀個職,將來你弟妹出頭也好,你自己嫁人也好,都容易些。”
“朝中謀職的多是大家貴女,博個名頭。但平民女子在官場做得出色某個好出路的也挺多,就看本事了。難得蘇大人他們看中你本事,你好好考慮考慮。若是家裏弟妹這些雜事,你大可放心。你弟弟到時候就和我那小兒一同去送金陵府書院,你妹妹就上去流亭園,我和我娘家打個招唿就是了。”
兩人正說著,煙花進來說著:“大娘子,老爺過來了。”
沈立之進屋後瞧見安影,說著:“聽說你家茶鋪子要開張了,到時候我們湖州城裏的茶行們都來捧場。”沈立之清楚安影在之前貢茶案子裏的分量,也知道沈夫人很是喜歡這個丫頭,因而也熟稔起來。
安影行了禮笑著說到:“沈老爺真是太抬舉我們,我們鄉下人進城做生意,還要各位老板們提攜。”
煙花端來了熱飲子,沈立之邊喝邊說:“你們安家茶葉質量上乘,你爹手藝又好,聽說京城的茶行都很緊張。”安影笑著不語,沈立之迴頭和沈夫人說起來:“過幾日開春了,府尹那裏就要推選新的茶行經辦,你看這迴.......”沈立之話說了一半就不言語。
安影曉得這是沈立之想沈夫人去她姐夫那裏走動一番,讓他接下湖州茶行經辦的頭銜,於是笑眯眯地說道:“沈夫人,你們有事先聊。我家裏還有些事就先迴了,下次再來叨擾。”
待安影離去後,沈立之見沈夫人半晌也不接話,瞧她悠哉地讓煙花挑起果子來吃。沈立之咳了一聲,自己給自己描補道:“你看著現在能擔起經辦這事的,也就我們和泉祥記。泉祥記的老褚的連襟是王主簿,走的原來杜大人的路子,你看若是老褚接了經辦,那不是讓姐夫打臉了麽。”
沈夫人吐了口棗核,煙花又拿來香湯給沈夫人飲下,沈夫人說著:“經辦的事等會再說。我聽說你昨兒想從鋪子裏支一百兩的銀子,還有幾貫的銅子。你要發紅包?這錢發得太多了些吧?”
沈立之一臉窘迫,“銀子是想買個宅子。銅子就是暖宅子的時候給街坊鄰居們發一下。”
“好好的買什麽宅子?一百兩的宅子也不大,你做什麽用?金屋藏嬌啊?”沈夫人笑著迴頭看。
沈立之趕緊說:“我怎麽會做這種事情。”又一拍大腿說著:“實話和你說吧,我前日去織裏鎮看娘和二弟,順道看了看王倩。這幾個月她身子養的挺好,就想迴城裏住,又怕住家裏不方便,想在城裏賃一個小宅子。我想著賃宅子不如自己買一個,將來就算她嫁妝。”說罷,偷偷看沈夫人的臉色,想著昨晚王倩說若是夫人鬧起來,你就說銀子本就是沈家的,你才是家裏的主子,你還不能用自己的銀子了,鬧到衙門也是沈夫人的錯。
沈夫人臉上沒什麽特別表情,哦了一聲後就說到:“嫁妝啊,這也說得過去。王倩的年紀也不小了,快二十了吧?”
沈立之沒想到她這麽說,立刻接到:“是啊,前些年不是因為退親耽誤了。你若是有合適的人選,也幫忙找找。”沈立之順著說了一嘴又想到茶行經辦的事情,又不好意思再說,就對煙花說:“給我弄盞新煮的飲子來,熱熱的,這外頭怎麽還是這麽冷,今年這茶葉可不好辦了。”
沈夫人笑著不語,外頭王婆子把榮哥帶進來,沈立之見著兒子就歡喜地問道:“榮哥,你最近學堂裏學得可好?聽說你年前的考試裏得了第一,來好好讀書,考個進士,將來我們沈家也是官宦人家了。”
榮哥蹭地爬上了一旁的矮榻,上頭鋪著軟墊和引枕,他坐在裏頭吃著甜茶,說:“爹,我那是算術科考得好。經史課還有騎射課都很一般啦。我覺著進士科我是考不上,不過司天監我想去試試。我算術科的老師就是原司天監的少監。”
沈立之一聽頓沒好氣地道:“司天監有什麽好的。”
沈夫人卻不理會沈立之的話語,而若有所思地說道:“司天監的少監居然在你們書院教書?可是張呂正。”
榮哥迴到:“是啊,娘你認識啊?張教授博學多才,數術極強。”
沈夫人搖頭:“就是聽說過,是個數術天才,曾經推演過金環日蝕。司天監不同於其他地方,天賦極重要,曆代由張家嫡支把持,張呂正就是張家最有天賦的嫡長子。”
榮哥一聽來勁了,趴著問道:“那他不應該在司天監,怎麽來我們書院?”
沈夫人說道:“不太清楚,隻知道昭德帝的時候,張呂正卜算出了不小的差池,因此張家嫡支被趕出了京城。不過張家祖上均是擅長數術、天文、漏刻等科,你若是真心喜歡,改日我們上門拜訪。”
見他們母子兩聊得熱鬧,沈立之完全插不上話,訕訕地走了,不過想想給王倩買宅子的事情落了地,心頭也是也是一陣鬆快,趕緊喚來掌櫃去中人那裏拿地契。
第二日,沈立之去了新置辦的宅子,安排人手把裏頭打掃和歸置家具,王倩在一旁怯怯地說道:“表哥,表嫂不會生你氣了吧?都是我不好。”說著又泛紅了眼眶。
沈立之正想安慰呢,看著王倩黝黑的麵龐,又把嘴裏的話咽了下去,隨口應著:“哪裏,你嫂子很大度,一下就說好。我讓你嫂子好好幫你找個人家,這就是你嫁妝。”
王倩又是那帕子抹了抹眼睛,說道:“我命苦,前頭才定親就被誤了。如今我這年紀怕也是找不好人家了,若是做個老頭子的填房我不如找地方死了幹淨。表哥,我以後就在這宅子裏過了,你們也別為了我又是操心又是起爭執的。”
還沒等沈立之心疼的話語出來,王倩就聽得柳婆婆刻板的聲音傳來:“表姑娘,我們老爺和夫人沒起爭執,您這左一句夫人生氣,右一句爭執的,安著什麽心呐。”
沈立之一想也是,說著:“不是和你說了麽,夫人一下就同意了。對了,柳婆婆你是夫人派來來看宅子家具物什的麽?”
柳婆婆行了禮說道:“族裏來了不少叔伯,夫人請你迴去招待。”
沈立之一聽,奇怪道:“這不年不節的,族裏來人是幹嘛?難道是我入獄的事情?這會來探望也太晚了些吧。”
一迴沈家廳堂裏坐了沈立之的堂伯、堂叔四五人,沈立之一邊行禮一邊坐下問著:“不知大伯今日過來有何要事?”
沈立之的堂伯沈新民說道:“聽說你娘說你給你娘家那裏的表姑娘置辦了嫁妝?”
沈立之一聽就頭大,隻得應到:“是有這迴事。那姑娘年紀大了,不好找人家,陪些值錢的嫁妝傍身也是做個善事。”
“那我們族裏幾個女娃都及笄了,你這也幫襯一下?”沈立之的堂叔沈新忠說道:“你堂叔二貴家的閨女馬上十六了,家裏連副齊整的首飾都湊不出來,這你得幫忙吧?”
初春寒峭的日子,沈立之愣是出了一頭汗,說:“這,這我得和我夫人商量。你們也知道,我進牢裏半年多了,鋪子裏的事情都是她說了算。”
話還沒說完呢,沈夫人就從後頭出來,“我都聽老爺的。這都是沈家的產業,哪有我說話的份,這老爺是抬舉我呢,還是架我往火上烤?”邊說邊給族裏的叔伯行禮。
沈新民一直看著這個侄媳婦順眼,書香門第,行止有度,一聽她這麽說更是覺得侄媳婦善解善意而且知道進退,說道:“到底是錢家出來的姑娘,我們沈家能娶到你是我們沈家的福氣。立之啊,你看看你媳婦都這麽說了,你還推脫什麽?”
沈新忠又說道:“那王家姑娘都表出七服了,你這還照顧。族裏的貧苦姑娘你卻視而不見,這不合適啊。”
沈立之沒法,隻得硬著頭皮答應下來。好容易送走了叔伯,已經入了夜來,沈立之迴到房裏來迴踱步,一邊和沈夫人說道:“你怎麽就答應了呢,這族裏的女娃好多呢,這買陪嫁還得了。今年買了,往後怎麽辦?難道都是我們出嗎?”
沈夫人由煙花和王婆子服侍著卸掉釵環發髻,閉著眼睛說道:“我沒答應。不是你答應的嗎?你心裏不願意,就別答應。再說了,族裏也不是沒道理,畢竟這麽遠房的親戚幫襯了這麽多,反倒是親近的族人不施以援手,將來迴族裏怎麽麵對父老鄉親。”
沈立之愁道:“我們若還是以前,這種都是小事。可如今不同往日,我們就守著茶鋪,哪怕做大了,收入也不比往日。哎,這可怎麽辦?”
沈夫人的頭發被梳順了,鬆鬆挽個抓髻,臉上抹了厚厚的香膏,悠悠地說道:“也不是沒有法子。”
沈立之一聽,支起身子,聽得沈夫人說道:“王倩的宅子就別買了,買些四季衣裳、布料和木器就夠了。宅子的錢都拿來置辦這些,估計族裏的姑娘就夠用了。這些東西花不了多少銀子,將來抬嫁妝麵上也好看。”
沈立之當下覺得不錯,立刻穿上鞋跑出去。
王婆子給沈夫人的手上抹著香膏子,輕聲說道:“夫人辛苦。”
沈夫人眯著眼,靠在榻上,笑著說:“哪有事事順遂,這點子事算不上辛苦。”
王婆子低聲應道:“當年若不是為了大公子,您也不至於…….”
“你以為我親姐如今做了府尹夫人就沒愁心的事情了,吃穿用度如今還不如我呢,日子也過得不自在。哎,看著光鮮而已。”
王婆子按摩好了手,蹲下身子給沈夫人的足按摩起來,說著:“可您手裏的產業若是讓老爺知道了,那可就不好辦了。畢竟原先都是沈家的東西。”
“等榮哥大了,產業也是交到他手裏。再說了,沈家原先那些產業十年裏頭易手了多少次了,早就和沈家沒什麽關係了。除非公爹在,其他人交到手裏也攏不起來。”
王婆子按摩好了足部,拿來一雙綢緞的軟鞋給沈夫人套上,沈夫人一邊朝床上走去一邊笑著說:“這日子還得靠自己過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