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這麽想死?本王就成全你
穿成妲己後,紂王突然聽到我心聲 作者:折耳根的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薑王後不愧是出身東魯世家的合格貴女。
她對災害的預判,簡直和占卜官的占卜一模一樣!
年節過後,本該是春暖花開的季節。
可是這一年,自冬月那場大雪後,再無雨雪降下,開春後,沒有積雪融化後的雪水流入江河。
朝歌附近的大小河流,幹旱龜裂,魚蝦死絕。
一開始,河裏還能看到淺淺的一層河水,百姓們爭著搶著從河裏挑水,好不容易把春糧給種下去了。
可誰知道,更可怕的事情發生了——
勒緊褲腰帶種下去的糧種,剛發芽,就因為沒有水源灌溉,幹死在地裏。
老百姓沒有糧食吃,就去擼剛發出嫩芽的柳樹、楊樹、構(gou)樹、桑樹……
構樹,花序果實均可食用,嫩葉可做豬飼料。
嫩芽吃完了,就扒樹皮。
樹皮也吃完了,就隻能去挖觀音土。
王城朝歌附近,已經出現了餓死人的情況。
更別提其他小領主的封地了。
就連女媧宮的香火,近日都冷清了許多。
大夥兒都去祭拜雨神和龍王去了。
隻可惜,無論百姓如何虔誠祭拜,甚至還有王公貴族們,買了童男童女去祭祀河神,依然毫無用處。
朝歌附近的淇水,幹涸的隻剩下河中央淺淺的一條線。
蘇六乘車去女媧宮的路上,路過淇水,就看到無數的災民,赤著腳,埋頭在泥濘的河灘上,不知道挖掘著什麽。
想到後麵車子上拖著的祭品,蘇六抿了抿嘴,叫過來一個王宮護衛。
“去後麵車上,把咱們帶來的米糧和肉,卸下來一半。”
“再留兩個護衛幫你,將這些米糧和肉,分給那些災民,每人兩捧穀子,一塊肉。”
牛車晃悠悠地往前走,蘇六掀起牛車上的簾子,看了一眼河灘上的災民。
有幾個災民抬起頭,看到牛車後麵馱著些糧食,餓得凹陷下去的雙眼,露出了狼一般的兇狠和貪婪。
可是,看到牛車周圍手持刀斧弓箭的王宮侍衛,災民們又迅速低下頭去。
侍女蘭紅著眼圈爬上牛車,對蘇六說:
“娘娘,他們在挖掘螺蚌,還有曬死在河泥中的死魚。”
蘇六喃喃道:“河泥中的死魚……河泥?!”
“停車!”
蘇六讓護衛去河灘上挖一捧河泥過來。
看著眼前烏黑發臭的河泥,蘇六兩眼放光,第一次在快要到女媧宮的時候,命令牛車立刻折返迴宮。
侍女蘭疑惑地看著自家主子:“娘娘,今日不去女媧宮祭拜女媧娘娘了嗎?”
“明日再去,本宮有要事,需得立刻稟報大王。”
……
大王宮內。
紂王正在和文武百官商量賑災事宜。
毫無意外的,又被文武百官給狠狠噴了一頓。
就連王叔比幹都責怪他,明知這幾年連年災害不斷,糧食收成減產,紂王卻還要一意孤行,派聞太師率領大軍,征討北海七十二路反王。
“如此窮兵黷武,不顧黎民百姓安危,實非明君呐!”王叔比幹痛心疾首地勸諫紂王。
國內的老百姓都快要餓死了,紂王還要強令朝歌附近的諸侯和領主們,加重賦稅,挨家挨戶的征糧送到前線去。
這不是暴君是什麽?
紂王被王叔比幹噴的臉都綠了,恨不得當場罷了他的官!
隻可惜,“王叔”不是官,是輩分,罷免不了(#`o′)
正在此時,上大夫梅伯站了出來。
這貨是真不怕死啊,指著紂王的鼻子就破口大罵,罵他橫征暴斂,不顧百姓死活,簡直就是個“無道昏君”。
“昏君”兩個字,可把紂王給氣壞了。
“大膽梅伯,竟敢辱罵本王?來人,將梅伯叉下去,碎屍萬段!”
“大王不可!萬萬不可啊~”文武百官唿啦啦跪了一地,都在為梅伯求情。
還有人勸梅伯,趕緊跪下來向大王求饒,或可免一死。
梅伯脖子一揚,慷慨激昂道:
“若王聽正言,使國泰民安,我縱身受俎(zu)醢(hǎi),亦在所不惜。”
俎(zu)醢(hǎi),意為“剁成肉醬”,古時候的一種酷刑。
好家夥!
紂王都被氣笑了,陰惻惻地看著梅伯:
“這麽想死?本王就成全你!”
“來人,剝去罪人梅伯官服,貶為庶人,賜醢(hǎi)刑!”
不就是想用自己的死,證明他殷壽是個暴君嗎?
他倒要看看,千百年之後的百姓們,到底會不會罵他是個暴君!
看著禦座下跪著的文武百官們,殷壽第一次感受到了一個帝王的悲哀和無奈。
這些人,嘴上嚷嚷著為國為民,根本就沒有一個人能理解他!
難道他就很想打仗嗎?
如果他隻想安逸奢靡地度過一生,隻需要守著祖輩傳下來江山和財富,根本就不用去管百姓死活。
滿朝文武隻知道罵他“窮兵黷武”,卻不知,就算不去打仗,難道國家就不用養這些將士了嗎?
老百姓餓肚子,最多就是罵他幾句。
可要是二十萬大軍餓肚子,這幫人有沒有想過,會造成怎樣可怕的後果?
反正都是要劃撥糧草養兵,還不如讓他們去征討北海。
一旦北海之戰大勝,抄了北海七十二反王的家,國庫豐盈,錢糧無數,眼下國內的饑荒問題,立刻就能解決。
這幫人隻知道拜神求雨,拜神如果有用的話,為什麽還會赤地千裏、餓殍遍地?
殷壽隻知道,求人不如求己。
既然神明不保佑他成湯江山,那他就把祭祀神明的錢糧省下來,去攻打那些“地主家還有餘糧”的反王!
與其坐以待斃,還不如拚死一搏。
隻要打贏了北海之戰,中原大旱,種不了糧食,他們不是還可以去北海牧場畜牧牛羊嗎?
沒有米糧,他們亦可像北海的牧民那樣,以牛羊肉為食。
隻要百姓有吃的,餓不死,他就不信,這老天能一直不下雨!
不過,眼下最要緊的,還是鎮壓住這幫眼皮子淺的官員們,否則君臣離心,局勢隻會更加嚴峻……
眼看著紂王就要“殺雞儆猴”,把忠臣梅伯推出去亂刀砍死,老丞相商容急得都快撞柱子了。
就在這時,門外突然傳來宮人急報:
“大王!妲己娘娘說她有一計,可暫緩眼下的饑荒,求大王允娘娘上殿奏稟!”
紂王陰沉著臉不說話。
王叔比幹立刻踢了那宮人一腳:
“沒眼色的東西,還愣著做什麽?”
“趕緊的,宣蘇娘娘上殿!”
她對災害的預判,簡直和占卜官的占卜一模一樣!
年節過後,本該是春暖花開的季節。
可是這一年,自冬月那場大雪後,再無雨雪降下,開春後,沒有積雪融化後的雪水流入江河。
朝歌附近的大小河流,幹旱龜裂,魚蝦死絕。
一開始,河裏還能看到淺淺的一層河水,百姓們爭著搶著從河裏挑水,好不容易把春糧給種下去了。
可誰知道,更可怕的事情發生了——
勒緊褲腰帶種下去的糧種,剛發芽,就因為沒有水源灌溉,幹死在地裏。
老百姓沒有糧食吃,就去擼剛發出嫩芽的柳樹、楊樹、構(gou)樹、桑樹……
構樹,花序果實均可食用,嫩葉可做豬飼料。
嫩芽吃完了,就扒樹皮。
樹皮也吃完了,就隻能去挖觀音土。
王城朝歌附近,已經出現了餓死人的情況。
更別提其他小領主的封地了。
就連女媧宮的香火,近日都冷清了許多。
大夥兒都去祭拜雨神和龍王去了。
隻可惜,無論百姓如何虔誠祭拜,甚至還有王公貴族們,買了童男童女去祭祀河神,依然毫無用處。
朝歌附近的淇水,幹涸的隻剩下河中央淺淺的一條線。
蘇六乘車去女媧宮的路上,路過淇水,就看到無數的災民,赤著腳,埋頭在泥濘的河灘上,不知道挖掘著什麽。
想到後麵車子上拖著的祭品,蘇六抿了抿嘴,叫過來一個王宮護衛。
“去後麵車上,把咱們帶來的米糧和肉,卸下來一半。”
“再留兩個護衛幫你,將這些米糧和肉,分給那些災民,每人兩捧穀子,一塊肉。”
牛車晃悠悠地往前走,蘇六掀起牛車上的簾子,看了一眼河灘上的災民。
有幾個災民抬起頭,看到牛車後麵馱著些糧食,餓得凹陷下去的雙眼,露出了狼一般的兇狠和貪婪。
可是,看到牛車周圍手持刀斧弓箭的王宮侍衛,災民們又迅速低下頭去。
侍女蘭紅著眼圈爬上牛車,對蘇六說:
“娘娘,他們在挖掘螺蚌,還有曬死在河泥中的死魚。”
蘇六喃喃道:“河泥中的死魚……河泥?!”
“停車!”
蘇六讓護衛去河灘上挖一捧河泥過來。
看著眼前烏黑發臭的河泥,蘇六兩眼放光,第一次在快要到女媧宮的時候,命令牛車立刻折返迴宮。
侍女蘭疑惑地看著自家主子:“娘娘,今日不去女媧宮祭拜女媧娘娘了嗎?”
“明日再去,本宮有要事,需得立刻稟報大王。”
……
大王宮內。
紂王正在和文武百官商量賑災事宜。
毫無意外的,又被文武百官給狠狠噴了一頓。
就連王叔比幹都責怪他,明知這幾年連年災害不斷,糧食收成減產,紂王卻還要一意孤行,派聞太師率領大軍,征討北海七十二路反王。
“如此窮兵黷武,不顧黎民百姓安危,實非明君呐!”王叔比幹痛心疾首地勸諫紂王。
國內的老百姓都快要餓死了,紂王還要強令朝歌附近的諸侯和領主們,加重賦稅,挨家挨戶的征糧送到前線去。
這不是暴君是什麽?
紂王被王叔比幹噴的臉都綠了,恨不得當場罷了他的官!
隻可惜,“王叔”不是官,是輩分,罷免不了(#`o′)
正在此時,上大夫梅伯站了出來。
這貨是真不怕死啊,指著紂王的鼻子就破口大罵,罵他橫征暴斂,不顧百姓死活,簡直就是個“無道昏君”。
“昏君”兩個字,可把紂王給氣壞了。
“大膽梅伯,竟敢辱罵本王?來人,將梅伯叉下去,碎屍萬段!”
“大王不可!萬萬不可啊~”文武百官唿啦啦跪了一地,都在為梅伯求情。
還有人勸梅伯,趕緊跪下來向大王求饒,或可免一死。
梅伯脖子一揚,慷慨激昂道:
“若王聽正言,使國泰民安,我縱身受俎(zu)醢(hǎi),亦在所不惜。”
俎(zu)醢(hǎi),意為“剁成肉醬”,古時候的一種酷刑。
好家夥!
紂王都被氣笑了,陰惻惻地看著梅伯:
“這麽想死?本王就成全你!”
“來人,剝去罪人梅伯官服,貶為庶人,賜醢(hǎi)刑!”
不就是想用自己的死,證明他殷壽是個暴君嗎?
他倒要看看,千百年之後的百姓們,到底會不會罵他是個暴君!
看著禦座下跪著的文武百官們,殷壽第一次感受到了一個帝王的悲哀和無奈。
這些人,嘴上嚷嚷著為國為民,根本就沒有一個人能理解他!
難道他就很想打仗嗎?
如果他隻想安逸奢靡地度過一生,隻需要守著祖輩傳下來江山和財富,根本就不用去管百姓死活。
滿朝文武隻知道罵他“窮兵黷武”,卻不知,就算不去打仗,難道國家就不用養這些將士了嗎?
老百姓餓肚子,最多就是罵他幾句。
可要是二十萬大軍餓肚子,這幫人有沒有想過,會造成怎樣可怕的後果?
反正都是要劃撥糧草養兵,還不如讓他們去征討北海。
一旦北海之戰大勝,抄了北海七十二反王的家,國庫豐盈,錢糧無數,眼下國內的饑荒問題,立刻就能解決。
這幫人隻知道拜神求雨,拜神如果有用的話,為什麽還會赤地千裏、餓殍遍地?
殷壽隻知道,求人不如求己。
既然神明不保佑他成湯江山,那他就把祭祀神明的錢糧省下來,去攻打那些“地主家還有餘糧”的反王!
與其坐以待斃,還不如拚死一搏。
隻要打贏了北海之戰,中原大旱,種不了糧食,他們不是還可以去北海牧場畜牧牛羊嗎?
沒有米糧,他們亦可像北海的牧民那樣,以牛羊肉為食。
隻要百姓有吃的,餓不死,他就不信,這老天能一直不下雨!
不過,眼下最要緊的,還是鎮壓住這幫眼皮子淺的官員們,否則君臣離心,局勢隻會更加嚴峻……
眼看著紂王就要“殺雞儆猴”,把忠臣梅伯推出去亂刀砍死,老丞相商容急得都快撞柱子了。
就在這時,門外突然傳來宮人急報:
“大王!妲己娘娘說她有一計,可暫緩眼下的饑荒,求大王允娘娘上殿奏稟!”
紂王陰沉著臉不說話。
王叔比幹立刻踢了那宮人一腳:
“沒眼色的東西,還愣著做什麽?”
“趕緊的,宣蘇娘娘上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