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遠心中滿是疑惑,他走近那道背影,輕聲細語地詢問,那僧人卻毫無迴應。
他猶豫再三,按捺不住心中好奇,伸出手,想要輕輕拍一下他,以引起對方的注意。
就在他的指尖,即將觸碰到僧人瞬間,那人竟緩緩地轉過身來。
隻見一張麵容,被烈火灼燒得慘不忍睹,麵目全非,眼睛空洞無神。
嘴巴卻不住地一張一合,念念有詞:
“夫至人空洞無象,而萬物無非我造。會萬物以成己者,其唯聖人乎!
非理不聖,非聖不理,理而為聖者,聖人不異理也。”
慧遠看到他的容貌,呆立當場,僧人緩緩伸出手,手中握著一把鑰匙,遞向慧遠。
慧遠下意識地伸出手接過,就在這一瞬間,他的目光掃到僧人的手上,竟有一個與自己一模一樣的胎記。
慧遠隻覺雙腿發軟,癱倒在地,兩眼一黑,昏了過去。
等他再次醒來時,已是清晨,他發現自己,正躺在禪房的床上。
昨晚的一切,似乎隻是一場噩夢。但當他起身查看時,卻發現那把鑰匙,仍在自己的手中。
而後殿的門,依舊緊閉著,封條和鎖,均完好無損。
隨著慧遠經曆的恐怖事件傳開,靈音寺愈發無人問津。
這一日,慧遠在禪房中跏趺而坐,雙目微闔,一心坐禪。
驀地,那若有若無的誦經聲,再次悠悠傳來:
“真解脫者,離於言數,寂滅永安,無始無終,不晦不明,不寒不暑,湛若虛空,無名無說。”
這聲音空靈縹緲,似遠在天邊,又似近在耳畔,慧遠不由自主地站起身來。
恍恍惚惚間,循聲而去,不知不覺,竟又來到了後殿。
慧遠望著那緊閉的殿門,心中雖有幾分躊躇,卻又好奇心大起。
他深吸一口氣,伸出右手,輕輕一推,“吱呀”一聲,門緩緩打開。
舉步踏入殿中,目光四下探尋,卻發現,這次聲音,竟似是從井底傳來。
井口被一塊石板蓋住,石板上,刻滿了古奧難辨的符號。
慧遠心中疑竇叢生,好奇心愈發熾盛,他雙手用力,將石板一點點搬開。
就在石板剛被移開的刹那,“轟”的一聲,一團烈焰噴薄而出。
瞬間彌漫了整個後殿,熱浪滾滾,火光衝天。
慧遠驚恐萬狀,轉身便欲逃離,可他剛邁出一步,便覺雙腳動彈不得。
誦經聲從井底傳出:“涅盤非有,亦複非無。言語道斷,心行處滅。”
聲音如洪鍾大呂,震得慧遠耳鼓生疼。
他驚恐萬分,想要張口唿救,卻發現喉嚨,發不出半點聲音。
慧遠強自鎮定心神,暗自思忖:“生死有命,既然逃脫不得,便靜心凝氣,聽天由命。”
想到此處,他深吸一口氣,緊閉雙眼,口中跟著默念道:
“真解脫者,離於言數,寂滅永安,無始無終,不晦不明,不寒不暑,湛若虛空,無名無說。”
“涅盤非有,亦複非無。言語道斷,心行處滅。”
說來也怪,那熊熊燃燒的火焰,似乎畏懼這兩段經文,竟漸漸消散開來。
原本熾熱的空氣,也逐漸恢複了涼意,慧遠頓覺雙腳一鬆,恢複了行動能力。
他心有餘悸地睜開雙眼,走到井口,向井中望去。
他不禁倒吸一口涼氣,隻見井中,有個和尚的身影,正緩緩沉入井底。
事後,有人告知慧遠,這口古井下,封印著一名妖僧,他法力高強,罪孽深重。
切不可輕易觸動,否則必將引發大禍,生靈塗炭。
慧遠聽後,心有餘悸,暗自慶幸,自己死裏逃生,自那以後,再也不敢踏入後殿半步。
然而,事後,眾人檢查後殿大門,卻發現門上的封條和鎖完好無損,從未有開啟過的痕跡。
慧遠滿心狐疑,這些日子所經曆的事,竟似鏡花水月,並沒有真實發生過。
然而,他卻的確被燒得皮開肉綻,慘不忍睹。
待傷口慢慢愈合,新生的斑痕,形成的圖案詭異非常,竟與後殿那尊佛像,絲毫不差。
每至夜深人靜,慧遠總會從噩夢中驚醒。
那尊佛像的麵容,在他腦海中盤桓不去,他試圖通過誦經,來平複內心的恐懼。
可每次閉目凝神,那佛像的模樣,卻愈發清晰,仿佛近在眼前,觸手可及。
長此以往,慧遠終於被折磨得心力交瘁,再也難以忍受。
他鬼使神差,拿起之前得到的那把鑰匙,朝著後殿走去。
這次看到的後殿,與以往不同,更加真實,而且,是貼著封條,上了鎖的。
慧遠伸手撕開封條,將鑰匙插入鎖孔,輕輕一轉,“吱呀”一聲,那扇塵封已久的門,緩緩打開。
慧遠踏入殿內,目光緊緊盯著那尊佛像。
他走到佛像前,微微仰頭,凝視著佛像的麵容。
他緩緩伸出手,終於觸摸到了佛像冰冷的身軀。
刹那間,一股強烈的眩暈感襲來,眼前天旋地轉,他意識漸漸模糊。待再次清醒時,已置身於另一處寺廟。
鳳棲城內,慈恩寺矗立千年,莊嚴肅穆。
每日清晨,雄渾的鍾聲悠悠迴蕩,驚起簷下飛鳥,暮鼓則於落日餘暉中,沉沉敲響。
寺中高僧慧遠,修行數十載,早已參透佛法精髓,心懷慈悲,普度眾生。
他為人解惑時,口吐蓮花,妙語連珠,引得四方信眾,紛至遝來。
無論是尋求佛法真諦的僧人,還是祈願平安順遂的信眾,皆能在他的點化下,撥雲見日,茅塞頓開。
一時間,慈恩寺香火鼎盛,門庭若市。
寺中有一小僧,名叫慧明,他資質平平,卻心比天高,一心想要出人頭地,受人敬仰。
平日裏,他看著慧遠被眾人簇擁,頂禮膜拜,心生嫉妒,難以遏製。
久而久之,嫉妒之心,深入骨髓,讓他漸漸迷失了本心。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一日,幾個孩童,突然發起高燒,咳嗽不止,身上布滿紅疹。
起初,隻當是尋常傷寒,並未在意,可誰能想到,這小小的病症,竟迅速蔓延開來。
短短數日,許多百姓被病魔纏身,患者們高熱不退,唿吸急促,痛苦不堪。
郎中們雖竭盡全力,施盡渾身解數,卻依舊束手無策。
他猶豫再三,按捺不住心中好奇,伸出手,想要輕輕拍一下他,以引起對方的注意。
就在他的指尖,即將觸碰到僧人瞬間,那人竟緩緩地轉過身來。
隻見一張麵容,被烈火灼燒得慘不忍睹,麵目全非,眼睛空洞無神。
嘴巴卻不住地一張一合,念念有詞:
“夫至人空洞無象,而萬物無非我造。會萬物以成己者,其唯聖人乎!
非理不聖,非聖不理,理而為聖者,聖人不異理也。”
慧遠看到他的容貌,呆立當場,僧人緩緩伸出手,手中握著一把鑰匙,遞向慧遠。
慧遠下意識地伸出手接過,就在這一瞬間,他的目光掃到僧人的手上,竟有一個與自己一模一樣的胎記。
慧遠隻覺雙腿發軟,癱倒在地,兩眼一黑,昏了過去。
等他再次醒來時,已是清晨,他發現自己,正躺在禪房的床上。
昨晚的一切,似乎隻是一場噩夢。但當他起身查看時,卻發現那把鑰匙,仍在自己的手中。
而後殿的門,依舊緊閉著,封條和鎖,均完好無損。
隨著慧遠經曆的恐怖事件傳開,靈音寺愈發無人問津。
這一日,慧遠在禪房中跏趺而坐,雙目微闔,一心坐禪。
驀地,那若有若無的誦經聲,再次悠悠傳來:
“真解脫者,離於言數,寂滅永安,無始無終,不晦不明,不寒不暑,湛若虛空,無名無說。”
這聲音空靈縹緲,似遠在天邊,又似近在耳畔,慧遠不由自主地站起身來。
恍恍惚惚間,循聲而去,不知不覺,竟又來到了後殿。
慧遠望著那緊閉的殿門,心中雖有幾分躊躇,卻又好奇心大起。
他深吸一口氣,伸出右手,輕輕一推,“吱呀”一聲,門緩緩打開。
舉步踏入殿中,目光四下探尋,卻發現,這次聲音,竟似是從井底傳來。
井口被一塊石板蓋住,石板上,刻滿了古奧難辨的符號。
慧遠心中疑竇叢生,好奇心愈發熾盛,他雙手用力,將石板一點點搬開。
就在石板剛被移開的刹那,“轟”的一聲,一團烈焰噴薄而出。
瞬間彌漫了整個後殿,熱浪滾滾,火光衝天。
慧遠驚恐萬狀,轉身便欲逃離,可他剛邁出一步,便覺雙腳動彈不得。
誦經聲從井底傳出:“涅盤非有,亦複非無。言語道斷,心行處滅。”
聲音如洪鍾大呂,震得慧遠耳鼓生疼。
他驚恐萬分,想要張口唿救,卻發現喉嚨,發不出半點聲音。
慧遠強自鎮定心神,暗自思忖:“生死有命,既然逃脫不得,便靜心凝氣,聽天由命。”
想到此處,他深吸一口氣,緊閉雙眼,口中跟著默念道:
“真解脫者,離於言數,寂滅永安,無始無終,不晦不明,不寒不暑,湛若虛空,無名無說。”
“涅盤非有,亦複非無。言語道斷,心行處滅。”
說來也怪,那熊熊燃燒的火焰,似乎畏懼這兩段經文,竟漸漸消散開來。
原本熾熱的空氣,也逐漸恢複了涼意,慧遠頓覺雙腳一鬆,恢複了行動能力。
他心有餘悸地睜開雙眼,走到井口,向井中望去。
他不禁倒吸一口涼氣,隻見井中,有個和尚的身影,正緩緩沉入井底。
事後,有人告知慧遠,這口古井下,封印著一名妖僧,他法力高強,罪孽深重。
切不可輕易觸動,否則必將引發大禍,生靈塗炭。
慧遠聽後,心有餘悸,暗自慶幸,自己死裏逃生,自那以後,再也不敢踏入後殿半步。
然而,事後,眾人檢查後殿大門,卻發現門上的封條和鎖完好無損,從未有開啟過的痕跡。
慧遠滿心狐疑,這些日子所經曆的事,竟似鏡花水月,並沒有真實發生過。
然而,他卻的確被燒得皮開肉綻,慘不忍睹。
待傷口慢慢愈合,新生的斑痕,形成的圖案詭異非常,竟與後殿那尊佛像,絲毫不差。
每至夜深人靜,慧遠總會從噩夢中驚醒。
那尊佛像的麵容,在他腦海中盤桓不去,他試圖通過誦經,來平複內心的恐懼。
可每次閉目凝神,那佛像的模樣,卻愈發清晰,仿佛近在眼前,觸手可及。
長此以往,慧遠終於被折磨得心力交瘁,再也難以忍受。
他鬼使神差,拿起之前得到的那把鑰匙,朝著後殿走去。
這次看到的後殿,與以往不同,更加真實,而且,是貼著封條,上了鎖的。
慧遠伸手撕開封條,將鑰匙插入鎖孔,輕輕一轉,“吱呀”一聲,那扇塵封已久的門,緩緩打開。
慧遠踏入殿內,目光緊緊盯著那尊佛像。
他走到佛像前,微微仰頭,凝視著佛像的麵容。
他緩緩伸出手,終於觸摸到了佛像冰冷的身軀。
刹那間,一股強烈的眩暈感襲來,眼前天旋地轉,他意識漸漸模糊。待再次清醒時,已置身於另一處寺廟。
鳳棲城內,慈恩寺矗立千年,莊嚴肅穆。
每日清晨,雄渾的鍾聲悠悠迴蕩,驚起簷下飛鳥,暮鼓則於落日餘暉中,沉沉敲響。
寺中高僧慧遠,修行數十載,早已參透佛法精髓,心懷慈悲,普度眾生。
他為人解惑時,口吐蓮花,妙語連珠,引得四方信眾,紛至遝來。
無論是尋求佛法真諦的僧人,還是祈願平安順遂的信眾,皆能在他的點化下,撥雲見日,茅塞頓開。
一時間,慈恩寺香火鼎盛,門庭若市。
寺中有一小僧,名叫慧明,他資質平平,卻心比天高,一心想要出人頭地,受人敬仰。
平日裏,他看著慧遠被眾人簇擁,頂禮膜拜,心生嫉妒,難以遏製。
久而久之,嫉妒之心,深入骨髓,讓他漸漸迷失了本心。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一日,幾個孩童,突然發起高燒,咳嗽不止,身上布滿紅疹。
起初,隻當是尋常傷寒,並未在意,可誰能想到,這小小的病症,竟迅速蔓延開來。
短短數日,許多百姓被病魔纏身,患者們高熱不退,唿吸急促,痛苦不堪。
郎中們雖竭盡全力,施盡渾身解數,卻依舊束手無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