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了“綠能新科”定向增發的危機,李明本以為公司能暫時平穩發展,集中精力推進新型光伏材料項目的國際合作。然而,命運似乎總愛開玩笑,新的風暴毫無征兆地席卷而來。


    這天,李明正在和歐洲合作方進行視頻會議,商討合作細節,陳宇突然神色慌張地衝進辦公室,連門都顧不上敲。李明看到陳宇的表情,心中一沉,歉意地向合作方示意稍等片刻,便匆匆走出會議室。


    “李總,又出大事了!”陳宇喘著粗氣,聲音中滿是焦慮,“‘綠能新科’的股價今天開盤後直線跳水,短短半小時就跌了18%,已經跌到28元每股。而且,多家金融機構下調了對它的評級,市場上到處都是負麵消息,說公司的核心技術被競爭對手超越,未來盈利堪憂。”


    李明的臉色瞬間變得陰沉,他快步迴到辦公室,盯著電腦屏幕上不斷下跌的股價,內心五味雜陳。“綠能新科”的股價暴跌,不僅讓公司的資產大幅縮水,更可能影響到新型光伏材料項目的資金籌備和市場信心。“馬上查清楚這些負麵消息的來源,聯係‘綠能新科’的管理層,讓他們立刻發布澄清公告!”李明咬著牙,一字一頓地說道。


    陳宇迅速轉身去執行命令,李明則重新迴到視頻會議中。盡管心中焦急萬分,他還是努力保持鎮定,與歐洲合作方繼續談判。“非常抱歉,剛才有點突發情況。我們迴到正題,關於首批訂單的交付時間,我們可以提前一周,並且保證產品良品率穩定在98.5%以上 ,所以在價格方麵,希望貴方能夠再提高3%。”李明盡量讓自己的語氣聽起來平和而堅定。


    歐洲合作方的代表皺了皺眉頭,用流利的英語說道:“李總,你們的產品確實有優勢,但價格提高3%,這超出了我們的預算。我們最多能接受提高1%。”


    李明笑了笑,不緊不慢地說:“您看,提前交付能讓貴方更快地將產品推向市場,搶占先機。而且,我們的良品率比行業標準高出不少,能為貴方減少售後成本。綜合考慮,2%是一個比較合理的漲幅,您覺得呢?”


    經過一番討價還價,雙方最終達成一致,價格提高1.5%。結束視頻會議後,李明立刻撥通了“綠能新科”董事長王總的電話。


    “王總,這到底是怎麽迴事?股價暴跌,負麵消息滿天飛,你們公司就沒有一點應對措施嗎?”李明的語氣中帶著明顯的不滿。


    王總無奈地說:“李總,我們也很頭疼。這些負麵消息毫無根據,我們已經準備好澄清公告,馬上就會發布。而且,公司正在緊急召開董事會,商討穩定股價的方案。”


    “希望你們能盡快行動,”李明說,“我這邊也會讓投資部和法務部配合,調查這些謠言的源頭。如果是有人故意惡意抹黑,我們絕不姑息。”


    掛了電話,李明立刻召集投資部和法務部開會。“這次‘綠能新科’的股價暴跌,背後肯定有黑手。”李明看著眾人,神色冷峻,“陳宇,你帶領投資部密切關注股價走勢和資金流向,看看有沒有異常的大額拋售。張律師,你負責收集這些負麵消息的傳播路徑和相關證據,一旦找到幕後黑手,馬上起訴。”


    經過連續幾天的調查,終於發現了線索。這些負麵消息最初是從一家名不見經傳的財經自媒體賬號發出,隨後被大量營銷號轉發擴散。順著這條線索深挖下去,發現這個自媒體賬號背後受一家名為“海通諮詢”的公司控製,而“海通諮詢”與林遠旗下的企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


    “果然又是林遠!”李明一拳砸在桌子上,“他還真是陰魂不散。陳宇,我們手上還有多少可動用資金?”


    陳宇快速翻閱資料後迴答:“李總,經過之前的一係列操作,目前可動用資金還有8000萬元。”


    李明沉思片刻,說道:“準備5000萬元,在股價跌到25元以下時,分批買入‘綠能新科’的股票。同時,聯係我們在行業內的盟友,看看他們是否願意一起出手,穩定股價。”


    在李明的號召下,幾家與李明公司關係密切的企業決定共同出資,在二級市場上增持“綠能新科”的股票。與此同時,“綠能新科”發布的澄清公告和一係列穩定股價的措施也開始發揮作用,股價逐漸企穩。


    然而,林遠顯然不會輕易罷手。他通過旗下的其他公司,繼續在市場上散布各種真假難辨的消息,試圖擾亂市場情緒。李明深知,單純的市場操作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必須從法律層麵給予林遠沉重打擊。


    “張律師,證據收集得怎麽樣了?”李明問道。


    “李總,已經收集得差不多了。”張律師迴答,“我們有足夠的證據證明林遠旗下的公司惡意操縱市場、散布虛假信息,嚴重損害了其他投資者的利益。我建議馬上向證監會舉報,並提起民事訴訟。”


    李明點了點頭:“好,立刻行動。這次一定要讓他為自己的所作所為付出代價。”


    在證監會介入調查和法律訴訟的雙重壓力下,林遠終於有所收斂。“綠能新科”的股價逐漸迴升,公司的經營也慢慢迴到正軌。


    處理完“綠能新科”的危機後,李明又將全部精力投入到新型光伏材料項目的國際合作中。隨著首批訂單的順利交付,公司在國際市場上的聲譽逐漸提升,越來越多的國際企業拋來了橄欖枝。


    “李總,美國一家大型能源企業對我們的產品很感興趣,他們有意向簽訂一份為期三年、總金額高達1.5億美元的長期合作協議。”負責國際業務的張婷興奮地向李明匯報。


    李明的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太好了,這是我們打開美國市場的絕佳機會。你馬上準備詳細的項目資料和合作方案,我親自和他們談判。”


    在這場充滿挑戰的商業征途上,李明憑借著堅定的信念、敏銳的洞察力和果斷的決策力,一次次帶領公司化險為夷。他深知,未來的道路依舊充滿未知和風險,但隻要保持警惕、勇於創新,就一定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闖出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股市大鱷李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金逸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金逸凡並收藏重生:股市大鱷李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