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便宜他們了
國破家亡:我帶著皇嫂去逃荒 作者:一爐荒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對麵可是東征將軍?”
鄭鵬濤在馬上施禮,說道,“末將正是鄭鵬濤,見過李元帥!”
“我們的大軍在紫玉關駐紮,等我們打掃完戰場,元帥可到紫玉關和我們會合!”
“我們東征陸軍大元帥,早就惦念水軍大元帥了!”
鄭鵬濤對李誌很尊重。
年紀輕輕,應該和他差不多大,已經做到水軍大元帥。
這在他們這一輩人當中,可說是絕無僅有。
李誌擺擺手,“好!”
“等到了紫玉關,我們再開懷暢飲,秉燭長談!”
李誌對鄭鵬濤也非常欣賞。
作為國舅爺,能身先士卒,衝殺在最前麵,也可以說,在大楚的曆史上,也是絕無僅有的。
兩人惺惺相惜,打完招唿,鄭鵬濤馬上派人給紫玉關的李默言送信。
原本帶著八裏灣百姓逃往附近山上的裏正,在安置好所有人之後,帶著幾個年輕人迴了村子。
他們要確定東陵人有沒有離開,他們家中的財產是不是還在。
他們首先繞道到了碼頭,確定東陵人有沒有上岸。
而他們看到的,就是鄭鵬濤指揮下的鴛鴦陣大敗東陵人的場景。
其中一個年輕人說道,“吳伯,官兵手上的武器,我們也能製作,如果我們效仿官兵,是不是等東陵人來的時候,也可以自救?”
被稱作吳伯的裏正點點頭,說道,“等一會,我們去官兵那裏看看,他們手上的武器到底是何物,我們照著樣子製作出來,以後,即便是沒有官兵,我們也可以抵擋一陣子。”
哪怕是拖延一下東陵人的速度,讓村子裏的鄉親能順利逃命,他們就滿足了。
接下來,他們看到了李誌率領的戰船。
官兵的戰船,牢牢的黏住了東陵人的船隻。
更讓人解恨的,大船上射下來的箭羽,直接要了東陵人的性命。
而現在,戰船上下來的官兵,正衝進東陵人的船艙,殲滅最後的東陵人。
裏正立馬說道,“小三子,你去通知山上的鄉親,告訴他們,東陵人已經被官兵殺死!”
“讓大家下山,準備好酒菜,好好感謝這些官兵!”
“同時,命大家準備好熱水和繃帶,準備好救治傷員需要的藥草!”
官兵為了他們出生入死,他們能做的,也就是幫著照顧傷員,給官兵做飯。
“哎!”小三子立馬轉身上山,通知大家迴來。
裏正帶著剩下的人,現身到了碼頭。
見到鄭鵬濤,裏正帶著幾個人跪下。
“草民感謝大老爺救了我們全村人的性命!”
邦邦邦!
裏正用力磕頭。
跟著裏正的幾個,也慌忙學著裏正的樣子,跪在裏正的身後。
邦邦邦!
幾個人賣力的磕頭。
鄭鵬濤跳下馬,說道,“老丈請起!”
“我們皇上說了,官兵的職責就是保護我們大楚百姓的生命和財產安全!”
“今天所做的一切,都是奉旨行事!”
“大家要感激,也要感激皇上才是!”
“啊?……”裏正仰起頭,想了一下,覺得鄭鵬濤說的有道理。
“大老爺說得對,草民應該感謝我們的皇上。”
說完,裏正調轉方向,衝著京都那邊,邦邦邦!
鄭鵬濤有心告訴幾個人,皇上現在在漠北大草原。
後來想到,漠北草原幅員遼闊,皇上具體在哪個方向,還真不好說。
算了,人家願意朝著那個方向磕頭,那是人家的心願。
裏正磕完頭,請示鄭鵬濤。
“大老爺,我帶來的這幾個小夥子,年輕力壯,別的不會,幫著大老爺收拾地上的殘肢斷臂還行,請大老爺恩準!”
鄭鵬濤看了一眼地上散落的殘肢斷臂,說道,“那就請幾位幫忙,把這些東陵人的東西,扔到大海裏喂魚!”
“是!”
鄭鵬濤的話,正和裏正幾個的心意。
殺了他們那麽多的鄉親,就該把他們挫骨揚灰。
把他們喂魚,真是便宜他們了。
…………………………
此時,站在紫玉關的李默言,手上的望遠鏡就沒有離開過八裏灣碼頭。
他親眼見證了鴛鴦陣和狼筅的威力。
同時,也見證了他兒子帶領的船隊,殲滅東陵人的場麵。
“好!……”
每一個激動人心的畫麵,李默言都要喊上一嗓子。
如此下來,站在他身邊的董福來,以及一眾廣福郡的官員,全部懵逼。
大元帥這是在幹什麽?
他們不知道李默言手上的東西可以看到八裏灣的場景。
更不知道李默言看到兒子指揮部下殺敵後,心情激動的,隻想兒子一下子就飛過來。
好在東陵人殺光了,接下來,隻要按照皇上所說,建立幾個瞭望台,密切觀察海上的情況。
隻要看到東陵的船隻出現,不管是海上還是陸地,絕對不能放跑一個東陵人。
心中正在琢磨,在哪個地方修建瞭望台才好,就見熊二和熊顏跳下戰船,兩人抱了一個桅杆,順著洋流而去。
李默言立馬大喊,“跑了兩人!”
“快追!……”
“唉!……”
見不管是船上還是碼頭上,來來往往的人,並沒有在乎他的喊聲。
這才想到,那裏的人,根本看不到他,更不可能聽到他的聲音。
李默言歎口氣,放下了望遠鏡。
既然戰鬥已經結束,且是全勝的局麵,即便是逃走兩個,也無傷大雅。
董福來看了一眼李默言胸前的望遠鏡,上前問道,“元帥,您……”
“您為何要歎氣?”
“擔心我們的士兵會受傷嗎?”
“元帥放心,下官已經派了大夫前去增援。”
“不管是我們的士兵,還是八裏灣的百姓,都會得到很好的救治!”
李默言看了董福來一眼。
董福來算是一位兢兢業業的好官。
可他在防禦東陵強盜上麵,一竅不通。
李默言說道,“我歎氣是因為放跑了兩個東陵人,沒做到全部殲滅!”
“殲滅?”
“放跑兩個?”
董福來一臉驚訝。
這裏距離八裏灣就算隻有三十裏,可到了八裏灣,東陵的強盜還能等在那裏讓官兵去剿滅?
沒有人比董福來更了解東陵強盜的狡詐和殘暴。
鄭鵬濤在馬上施禮,說道,“末將正是鄭鵬濤,見過李元帥!”
“我們的大軍在紫玉關駐紮,等我們打掃完戰場,元帥可到紫玉關和我們會合!”
“我們東征陸軍大元帥,早就惦念水軍大元帥了!”
鄭鵬濤對李誌很尊重。
年紀輕輕,應該和他差不多大,已經做到水軍大元帥。
這在他們這一輩人當中,可說是絕無僅有。
李誌擺擺手,“好!”
“等到了紫玉關,我們再開懷暢飲,秉燭長談!”
李誌對鄭鵬濤也非常欣賞。
作為國舅爺,能身先士卒,衝殺在最前麵,也可以說,在大楚的曆史上,也是絕無僅有的。
兩人惺惺相惜,打完招唿,鄭鵬濤馬上派人給紫玉關的李默言送信。
原本帶著八裏灣百姓逃往附近山上的裏正,在安置好所有人之後,帶著幾個年輕人迴了村子。
他們要確定東陵人有沒有離開,他們家中的財產是不是還在。
他們首先繞道到了碼頭,確定東陵人有沒有上岸。
而他們看到的,就是鄭鵬濤指揮下的鴛鴦陣大敗東陵人的場景。
其中一個年輕人說道,“吳伯,官兵手上的武器,我們也能製作,如果我們效仿官兵,是不是等東陵人來的時候,也可以自救?”
被稱作吳伯的裏正點點頭,說道,“等一會,我們去官兵那裏看看,他們手上的武器到底是何物,我們照著樣子製作出來,以後,即便是沒有官兵,我們也可以抵擋一陣子。”
哪怕是拖延一下東陵人的速度,讓村子裏的鄉親能順利逃命,他們就滿足了。
接下來,他們看到了李誌率領的戰船。
官兵的戰船,牢牢的黏住了東陵人的船隻。
更讓人解恨的,大船上射下來的箭羽,直接要了東陵人的性命。
而現在,戰船上下來的官兵,正衝進東陵人的船艙,殲滅最後的東陵人。
裏正立馬說道,“小三子,你去通知山上的鄉親,告訴他們,東陵人已經被官兵殺死!”
“讓大家下山,準備好酒菜,好好感謝這些官兵!”
“同時,命大家準備好熱水和繃帶,準備好救治傷員需要的藥草!”
官兵為了他們出生入死,他們能做的,也就是幫著照顧傷員,給官兵做飯。
“哎!”小三子立馬轉身上山,通知大家迴來。
裏正帶著剩下的人,現身到了碼頭。
見到鄭鵬濤,裏正帶著幾個人跪下。
“草民感謝大老爺救了我們全村人的性命!”
邦邦邦!
裏正用力磕頭。
跟著裏正的幾個,也慌忙學著裏正的樣子,跪在裏正的身後。
邦邦邦!
幾個人賣力的磕頭。
鄭鵬濤跳下馬,說道,“老丈請起!”
“我們皇上說了,官兵的職責就是保護我們大楚百姓的生命和財產安全!”
“今天所做的一切,都是奉旨行事!”
“大家要感激,也要感激皇上才是!”
“啊?……”裏正仰起頭,想了一下,覺得鄭鵬濤說的有道理。
“大老爺說得對,草民應該感謝我們的皇上。”
說完,裏正調轉方向,衝著京都那邊,邦邦邦!
鄭鵬濤有心告訴幾個人,皇上現在在漠北大草原。
後來想到,漠北草原幅員遼闊,皇上具體在哪個方向,還真不好說。
算了,人家願意朝著那個方向磕頭,那是人家的心願。
裏正磕完頭,請示鄭鵬濤。
“大老爺,我帶來的這幾個小夥子,年輕力壯,別的不會,幫著大老爺收拾地上的殘肢斷臂還行,請大老爺恩準!”
鄭鵬濤看了一眼地上散落的殘肢斷臂,說道,“那就請幾位幫忙,把這些東陵人的東西,扔到大海裏喂魚!”
“是!”
鄭鵬濤的話,正和裏正幾個的心意。
殺了他們那麽多的鄉親,就該把他們挫骨揚灰。
把他們喂魚,真是便宜他們了。
…………………………
此時,站在紫玉關的李默言,手上的望遠鏡就沒有離開過八裏灣碼頭。
他親眼見證了鴛鴦陣和狼筅的威力。
同時,也見證了他兒子帶領的船隊,殲滅東陵人的場麵。
“好!……”
每一個激動人心的畫麵,李默言都要喊上一嗓子。
如此下來,站在他身邊的董福來,以及一眾廣福郡的官員,全部懵逼。
大元帥這是在幹什麽?
他們不知道李默言手上的東西可以看到八裏灣的場景。
更不知道李默言看到兒子指揮部下殺敵後,心情激動的,隻想兒子一下子就飛過來。
好在東陵人殺光了,接下來,隻要按照皇上所說,建立幾個瞭望台,密切觀察海上的情況。
隻要看到東陵的船隻出現,不管是海上還是陸地,絕對不能放跑一個東陵人。
心中正在琢磨,在哪個地方修建瞭望台才好,就見熊二和熊顏跳下戰船,兩人抱了一個桅杆,順著洋流而去。
李默言立馬大喊,“跑了兩人!”
“快追!……”
“唉!……”
見不管是船上還是碼頭上,來來往往的人,並沒有在乎他的喊聲。
這才想到,那裏的人,根本看不到他,更不可能聽到他的聲音。
李默言歎口氣,放下了望遠鏡。
既然戰鬥已經結束,且是全勝的局麵,即便是逃走兩個,也無傷大雅。
董福來看了一眼李默言胸前的望遠鏡,上前問道,“元帥,您……”
“您為何要歎氣?”
“擔心我們的士兵會受傷嗎?”
“元帥放心,下官已經派了大夫前去增援。”
“不管是我們的士兵,還是八裏灣的百姓,都會得到很好的救治!”
李默言看了董福來一眼。
董福來算是一位兢兢業業的好官。
可他在防禦東陵強盜上麵,一竅不通。
李默言說道,“我歎氣是因為放跑了兩個東陵人,沒做到全部殲滅!”
“殲滅?”
“放跑兩個?”
董福來一臉驚訝。
這裏距離八裏灣就算隻有三十裏,可到了八裏灣,東陵的強盜還能等在那裏讓官兵去剿滅?
沒有人比董福來更了解東陵強盜的狡詐和殘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