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大公主
八歲瞎眼聖孫,開局爬出大明皇陵 作者:河套大聖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見沐春迴鄉心切,朱雄英也不多做挽留,隻是點點頭,說道,
“那你去吧。”
“是,陛下,那微臣告退了。”
沐春走出殿中,楊榮正等在天予殿台階下,見沐春出來後,兩人相視一笑,
沐春快步走下台階,打趣道,
“能讓吏部尚書在這等著,我真是好大的麵子啊。”
楊榮抬起手,捶了下沐春的肩膀,笑道,
“莫要打趣我。走,我送送你。”
“好嘞。”
沐春心中閃過一陣暖流,兩人年紀相仿,性格投緣,又都在常府待過,關係自然也很好,
“迴去之後,要做些什麽?”
楊榮問道。
“最要緊的肯定是與安南的戰事,安南地勢複雜,這仗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打完,
等戰事過去之後,最想要幹的事情肯定是改革,
不來不知道,雲南與中原相比,已經差的太多了,
現在不是說想辦法追上,就連不被落下都很難做到。
關鍵是,現在真想不到,我們能做什麽?”
沐春一說到這事,便愁容滿麵,此次進京朝見,沐春算是徹底體會到了世界的參差,
說句實在話,自己就跟原始人沒什麽差別,現在算是好多了,
剛進京城的那段日子,甚至有很多東西,沐春都叫不出名字,
而在京城深造的這幾個月,沐春更加意識到了,雲南的改革迫在眉睫,
不然的話,雲南隻會被中原地區越來越遠,
試想一下,
北方有大量肥沃的耕地,就擁有著源源不斷的糧食保障,這也是中原地區的基本盤,
耕地代表著穩定,隻要北方的這些沃土,嚴謹的使用著輪耕製度,就會保障其土地肥力,
北方的耕地不荒,北方的經濟也不會崩盤。
從東晉開始,經濟徹底向南方轉向,後來一直經曆了唐宋兩朝,一直到南宋,才算是南方經濟完全超越北方,
之所以如此,最主要的原因是北方常年戰亂不斷,耕地沒法被充足的利用起來,
隻要朱雄英能穩定聖文朝的局勢,經過幾輪的耕種,再加上全新的農作物,北方的經濟會迅速的複蘇、繁榮,再創新高,
而南方的情況就不用多說了,本就是富裕地帶,再加上朱雄英的沿海通商政策,南方的白銀正在以曆朝從未有過的力度快速流通,
北方耕種地區和南方沿海地區都有著光明的未來,那雲南有什麽?
沐春每每想到這一點後,就茶飯不思。
如今的雲南,缺少一個如同北方耕地和南方貿易的經濟支點,
如果找不到這個支點,雲南隻會被越甩越遠,
楊榮見好兄弟滿臉愁容,拍了拍沐春,勸慰道,
“兄弟,飯要一口一口吃,越是這樣的時候越急不得。
你想啊,這雲南剛被打下沒兩年,兩三年前還用的是土司製度呢,
現在這樣,已經是長足進步了。”
“唉,楊兄,我本來也是這麽想的,可你說我天天在京城,
每天一閉眼,一睜眼,京城就又是一個新的樣子,
京城在日新月異的發展,我能不急嘛?”
楊榮搖搖頭,沒說什麽,他也能體會沐春的心情,
但總體的戰略上,楊榮還是更傾向於穩紮穩打,
就說雲南這土司製度,就類似於春秋戰國時期的世卿世祿製,官職是能被繼承的,
雖說中原地區也一直有著這潛規則,但是在官麵上來說,世卿世祿製在戰國時期就早就被廢除了,
這麽一想,雲南的製度建設,就落後了,中原地區的大幾個版本,
加上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由此反推,雲南的經濟那和中原地區的差距,已經是沒眼看了。
“兄弟,什麽時候迴去?”
“下午就走。”
“這麽急?”本來楊榮還趁著今天吏部事少,還請了假,想著兩人多喝幾杯,可沒想到,沐春竟然走的這麽急。
“是啊,前方戰事吃緊,我也有點待不住了。”
完美繼承父親顏值基因的沐春,帥臉蒙上了一層灰霧,似乎心中有無數壓力,都找不到方式緩解,
“我送你。”楊榮眉頭微鎖,“對了,你得去常府一趟吧。”
“嗯,現在就迴去。”
“同去,我也迴去看看。”
沐春和楊榮結伴而行,步行到外宮,再轉坐馬車,一路行到常國公府,臨到那個拐角時,便聽見了喜氣洋洋的嘈雜聲,
沐春疑惑道,
“這是有什麽好事了?誰家接親?”
楊榮掀開馬車上的布簾,探頭看了出去,不確定的說道,
“這是常府方向?”
“常府?不能吧。”
“是不是那個德裏蘇丹國的公主?”
兩人對視一眼,眼中均是閃過不可思議,之前提過一嘴,德裏蘇丹國的小公主看上了常老二,
兩人隻是當成笑話一聽,本來都把這件事忘到腦後了,可沒想到,人家真來了!
沐春眼中閃過濃濃的八卦火,興奮道,
“走!快去看看!”
越臨到常府,周圍的路越是被堵的水泄不通,馬車是根本不可能擠進去,沐春和楊榮便下車步行過去,
也不知道消息是怎麽傳出去,聽聞是德裏蘇丹國的絕美公主,周圍看熱鬧的老百姓也都湊了過來,
想要一睹芳容。
楊榮一眼就看到了德裏蘇丹國外使甘地,甘地在那樂得是合不攏嘴,楊榮強擠過去,問道,
“這是怎麽迴事?”
甘地看到楊榮,眼睛一亮道,
“恭喜楊大人高升!”
楊榮麵色奇怪道,“甘大人,消息還真是靈通啊。”
甘地大笑道,“當然,這裏是我最喜歡的國家,你們這的人都很熱情,我還想著一定要搬到應天府來住,這裏的事情我當然要關注了!”
“嗬嗬,”楊榮一副看破不說破的表情,
沐春手指著兩輛華麗的馬車,插過來問道,“怎麽來這了?”
雖然明朝時,對於女性的規矩也沒那麽多來了,但傳統的倫理道德,還是講究女不露麵,更何況還是身份敏感的外國公主,
可這德裏蘇丹國的小公主,就這麽堂而皇之的把馬車停在了常府前,舉動實在是有些大膽了。
“那你去吧。”
“是,陛下,那微臣告退了。”
沐春走出殿中,楊榮正等在天予殿台階下,見沐春出來後,兩人相視一笑,
沐春快步走下台階,打趣道,
“能讓吏部尚書在這等著,我真是好大的麵子啊。”
楊榮抬起手,捶了下沐春的肩膀,笑道,
“莫要打趣我。走,我送送你。”
“好嘞。”
沐春心中閃過一陣暖流,兩人年紀相仿,性格投緣,又都在常府待過,關係自然也很好,
“迴去之後,要做些什麽?”
楊榮問道。
“最要緊的肯定是與安南的戰事,安南地勢複雜,這仗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打完,
等戰事過去之後,最想要幹的事情肯定是改革,
不來不知道,雲南與中原相比,已經差的太多了,
現在不是說想辦法追上,就連不被落下都很難做到。
關鍵是,現在真想不到,我們能做什麽?”
沐春一說到這事,便愁容滿麵,此次進京朝見,沐春算是徹底體會到了世界的參差,
說句實在話,自己就跟原始人沒什麽差別,現在算是好多了,
剛進京城的那段日子,甚至有很多東西,沐春都叫不出名字,
而在京城深造的這幾個月,沐春更加意識到了,雲南的改革迫在眉睫,
不然的話,雲南隻會被中原地區越來越遠,
試想一下,
北方有大量肥沃的耕地,就擁有著源源不斷的糧食保障,這也是中原地區的基本盤,
耕地代表著穩定,隻要北方的這些沃土,嚴謹的使用著輪耕製度,就會保障其土地肥力,
北方的耕地不荒,北方的經濟也不會崩盤。
從東晉開始,經濟徹底向南方轉向,後來一直經曆了唐宋兩朝,一直到南宋,才算是南方經濟完全超越北方,
之所以如此,最主要的原因是北方常年戰亂不斷,耕地沒法被充足的利用起來,
隻要朱雄英能穩定聖文朝的局勢,經過幾輪的耕種,再加上全新的農作物,北方的經濟會迅速的複蘇、繁榮,再創新高,
而南方的情況就不用多說了,本就是富裕地帶,再加上朱雄英的沿海通商政策,南方的白銀正在以曆朝從未有過的力度快速流通,
北方耕種地區和南方沿海地區都有著光明的未來,那雲南有什麽?
沐春每每想到這一點後,就茶飯不思。
如今的雲南,缺少一個如同北方耕地和南方貿易的經濟支點,
如果找不到這個支點,雲南隻會被越甩越遠,
楊榮見好兄弟滿臉愁容,拍了拍沐春,勸慰道,
“兄弟,飯要一口一口吃,越是這樣的時候越急不得。
你想啊,這雲南剛被打下沒兩年,兩三年前還用的是土司製度呢,
現在這樣,已經是長足進步了。”
“唉,楊兄,我本來也是這麽想的,可你說我天天在京城,
每天一閉眼,一睜眼,京城就又是一個新的樣子,
京城在日新月異的發展,我能不急嘛?”
楊榮搖搖頭,沒說什麽,他也能體會沐春的心情,
但總體的戰略上,楊榮還是更傾向於穩紮穩打,
就說雲南這土司製度,就類似於春秋戰國時期的世卿世祿製,官職是能被繼承的,
雖說中原地區也一直有著這潛規則,但是在官麵上來說,世卿世祿製在戰國時期就早就被廢除了,
這麽一想,雲南的製度建設,就落後了,中原地區的大幾個版本,
加上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由此反推,雲南的經濟那和中原地區的差距,已經是沒眼看了。
“兄弟,什麽時候迴去?”
“下午就走。”
“這麽急?”本來楊榮還趁著今天吏部事少,還請了假,想著兩人多喝幾杯,可沒想到,沐春竟然走的這麽急。
“是啊,前方戰事吃緊,我也有點待不住了。”
完美繼承父親顏值基因的沐春,帥臉蒙上了一層灰霧,似乎心中有無數壓力,都找不到方式緩解,
“我送你。”楊榮眉頭微鎖,“對了,你得去常府一趟吧。”
“嗯,現在就迴去。”
“同去,我也迴去看看。”
沐春和楊榮結伴而行,步行到外宮,再轉坐馬車,一路行到常國公府,臨到那個拐角時,便聽見了喜氣洋洋的嘈雜聲,
沐春疑惑道,
“這是有什麽好事了?誰家接親?”
楊榮掀開馬車上的布簾,探頭看了出去,不確定的說道,
“這是常府方向?”
“常府?不能吧。”
“是不是那個德裏蘇丹國的公主?”
兩人對視一眼,眼中均是閃過不可思議,之前提過一嘴,德裏蘇丹國的小公主看上了常老二,
兩人隻是當成笑話一聽,本來都把這件事忘到腦後了,可沒想到,人家真來了!
沐春眼中閃過濃濃的八卦火,興奮道,
“走!快去看看!”
越臨到常府,周圍的路越是被堵的水泄不通,馬車是根本不可能擠進去,沐春和楊榮便下車步行過去,
也不知道消息是怎麽傳出去,聽聞是德裏蘇丹國的絕美公主,周圍看熱鬧的老百姓也都湊了過來,
想要一睹芳容。
楊榮一眼就看到了德裏蘇丹國外使甘地,甘地在那樂得是合不攏嘴,楊榮強擠過去,問道,
“這是怎麽迴事?”
甘地看到楊榮,眼睛一亮道,
“恭喜楊大人高升!”
楊榮麵色奇怪道,“甘大人,消息還真是靈通啊。”
甘地大笑道,“當然,這裏是我最喜歡的國家,你們這的人都很熱情,我還想著一定要搬到應天府來住,這裏的事情我當然要關注了!”
“嗬嗬,”楊榮一副看破不說破的表情,
沐春手指著兩輛華麗的馬車,插過來問道,“怎麽來這了?”
雖然明朝時,對於女性的規矩也沒那麽多來了,但傳統的倫理道德,還是講究女不露麵,更何況還是身份敏感的外國公主,
可這德裏蘇丹國的小公主,就這麽堂而皇之的把馬車停在了常府前,舉動實在是有些大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