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部不能動。”


    朱雄英一句話,就給這件事拍板釘死了。


    朱雄英力保刑部,並不是說,他與刑部之間有什麽利益往來,故意抓著刑部不鬆手,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刑部存在與否,不過是朱雄英一句話的事,


    而,朱雄英不想動刑部的原因,根本還是在於,刑部的存在是合理的,


    刑部有事務官(上中層官員)和執行者(獄卒)組成,


    職能是關押犯人,提供口供,審理案件,


    “你們發現了問題在哪,這很好。”


    朱雄英淡淡開口道,一舉一動之間,盡是上位者的威壓,而且這並不是朱雄英刻意為之,是自然而然,從身體中散發出來的,


    “微臣不敢當。”


    楊溥三人趕緊低下頭,慚愧開口道,


    他們終於明白了,原來陛下叫他們去做,這要看他們能做到什麽程度,


    眼下的情況,隻能算是僥幸過關,並沒有做到完美,讓陛下滿意,


    方孝孺與楊溥二人,眼中均是閃過自責的神色,


    早知道,就應該多想一想,再來上報。


    在一旁靜靜欣賞著大孫表現的朱元璋,此刻,再也憋不住了,開口說道,


    “大孫兒,你這麽幹可太對了!咱也知道,刑部是有毛病,可總不能說,直接就給刑部拔了。”


    朱雄英深以為然的點點頭,繼續道,


    “楊溥,你方才與朕說,現在刑部的問題是,上層給獄卒加壓,導致獄卒一致交差,使用粗暴的方法,製造了冤案,


    這是現在刑部的問題所在,對嗎?”


    “是,陛下。”


    楊溥恭敬迴應。


    “但是,症結不在刑部。”


    不光是楊溥幾人,就連朱元璋都麵帶疑惑的看向大孫兒,


    “我先問你,在刑部處理的大量案子中,冤案占了多少?”


    “不到半成。”


    楊溥仔細想了一下,給出答案。


    “也就是說,目前刑部處理案件,發生錯誤產生冤假錯案,隻是小概率事件。


    這是因為什麽?”


    朱雄英似乎是在給這些臣子們上課一樣,循循善誘的問道,


    方孝孺答道,


    “稟告陛下,微臣以為,這是因為大牢的犯人大多都是窮兇極惡之輩,就算獄卒們屈打成招,大多數時候都是沒打錯的。”


    朱雄英點點頭,


    方孝孺說罷,眼中閃過了幾分明悟的神色,


    “所以朕,說問題不在於刑部上,而是因為大量的案件存在,遠超出了刑部的承載範圍,因此才使得刑部畸形發展。


    冤案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我們隻能最小程度的去降低這個幾率,但是不能將其完全化為零,


    有時候不能隻去看做錯了什麽,也要去看做對了什麽,


    很明顯,刑部的存在是利大於弊,


    如果改革刑部或是直接去掉刑部,任何人都沒辦法在短時間內成立一個替代刑部的部門,那積壓的案子該怎麽辦?


    難道因為冤案的存在,就不去製裁其他案件了嗎?”


    楊溥三人聽的是五體投地,眼中閃露出崇拜的目光,


    而老朱不是誇張,在一旁樂得呲牙咧嘴,還經常擺出一副咱也想這麽說的表情,


    合著大孫兒成了老朱的完美嘴替。


    可樂著樂著,老朱忽然又覺得有點不對勁,大孫這話細砸吧砸吧,怎麽總感覺意有所指呢,


    急著去掉刑部,但是根本沒去想,用什麽替代刑部,腦子一熱,大腿一拍就幹了....


    這說的咋跟咱廢丞相的事,那麽像呢?


    老朱想到這兒也樂不出來了,隻能裝成小透明。


    朱雄英頓了頓,覺得嗓子說的有些發幹,正想伸手拿起茶盞喝口水,身邊立馬遞過來一個,


    “大孫兒,嘿嘿,你喝水,你喝水...”


    老朱臉上帶著討好的笑容,


    小小朱有點不知道啥意思,喝了口水,繼續說道,


    “解決大明執法流程的漏洞,想在刑部那找,是不可能的。”


    中原封建王朝的各種體製製度並不是獨立存在的,它們相輔相成,編織成一個大網,


    牽一發而動全身,


    “你們仔細想想,從在大牢內看到的一切去想,能不能把問題繼續精簡?”


    楊溥、方孝孺兩人陷入沉默,


    小花園隻剩下了風吹過的莎莎聲,


    朱雄英也不催他們,給他們留了那充足的思考時間,


    過了一會兒,


    方孝孺才最先開口道,


    “陛下。”


    朱雄英鼓勵的看向他,“說。”


    “微臣想明白了,真正的問題是,刑部對於犯人的案件有絕對的話語權,


    而大明缺少一個像三司會審那樣的常設部門,三司會審消耗的人力、財力巨大,沒辦法經常再次審理冤案。”


    朱雄英點頭,歎道,


    “這才是關節所在呀。”


    在大明,如果犯了法,都是刑部說的算,人家想給你怎麽判就怎麽判,


    普通老百姓並沒有其他辦法二次申訴,三司會審似乎有這個功能,但它說到底還是統治者專用的工具,


    除非是某個案子,在民間輿論影響特別不好,才會啟用三司會審,


    老朱在旁也是緊鎖眉頭,


    說起來容易,可上哪再去弄一個專門的部門,給刑部擦屁股呢?


    老朱和楊溥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都沒想出什麽好法子來,


    最後幾人的視線又匯集到了朱雄英的身上,


    咋整啊?還得看陛下啊!


    “我們要鼓勵民間出現更多律師。”


    “對啊!狀師!”楊溥醍醐灌頂,給陛下一語點醒,“有了狀師就能替叫冤的犯人,再審一遍!我們再對刑部略做調整,這不就妥了嗎!”


    “不是狀師,是律師。”


    朱雄英搖頭道。


    楊溥興奮勁一滯,“陛下,什麽是律師?”


    “哼,咱不知道啥是律師,反正那狀師是黑得很!”


    老朱先插話說道,


    看來老朱對狀師的偏見很大,但老朱早年走南闖北,說出的話,不可能無的放矢,


    像是九品芝麻官裏的那個方唐鏡,可以說就是古代狀師的真實寫照,


    狀師與縣衙狼狽為奸,別說是替被冤枉的犯人平冤,他們不冤枉別人都阿彌陀佛了!


    而狀師之所以能如此玩弄法律,說到底,還是因為,普通老百姓不懂法,這些狀師打了個信息差。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八歲瞎眼聖孫,開局爬出大明皇陵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河套大聖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河套大聖爺並收藏八歲瞎眼聖孫,開局爬出大明皇陵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