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人心浮動
八歲瞎眼聖孫,開局爬出大明皇陵 作者:河套大聖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朱元璋偷偷摸摸看了孫一眼,臉上裝作平靜的表情,但控製不住拳頭已經緊握了,
朱元璋肯定是愛錢,越是掙不來錢,就越愛,
說句不好聽的,別看老朱從社會最底層走上了天子之位,看起來風光無限,但細想,老朱的一輩子根本就沒有富過,就是一路窮過來的,
早年窮困潦倒就不說了,拉起軍隊還得養軍隊,建立明朝還得支出國家財政,
要不是聖孫福氣大,能讓老朱過上幾年有錢日子,朱元璋這輩子基本就這麽窮過去了,
那句古話說得好,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就連朱元璋都不能脫俗,
雖說生活還是節儉,但並不妨礙老朱希望兜裏越來越鼓,他再也受不了沒錢的日子了,
老朱靜下來細細想一下,這個叫超薄的東西,簡直就是一本萬利,做起來不花什麽成本錢,遠不如出口大宗商品陶瓷絲綢那麽工藝複雜,再加上海外市場的巨大需求,
除了說起來不好聽之外,就沒有任何的缺點了,
“陛下,那咱們怎麽做!”
得到朱雄英的認可後,常二也是興奮的躍躍欲試,畢竟這事是他一手串起來的,
朱雄英思考片刻說道,“你以常府的名義請這些外使吃一頓飯,探探他們的口風之後,誰要誰不要都弄明白,
但是二舅,你得記住,第一批跟咱們做生意的人,是有優惠的,具體該怎麽做,就勞煩二舅您取舍一下。”
“好嘞!”常二小眼睛一轉,應了下來。
雖然在老朱口中,常二這是幹不了啥大事,也確實是如此,
但朱雄英身邊不需要那麽多能幹大事的人,恰恰常二這種穩當細致的賬房,反倒顯得稀缺了,
朱雄英忽然想到了什麽,繼續說道,
“二舅,這次把高熾也叫過去,讓他學習學習。”
“是,陛下。”
從燕地被朱雄英帶到京城的朱高熾,鮮少進入皇宮,基本都是與三弟朱高燧住在徐府,
徐達因為被朱雄英委以重任,自然與常府走得近,所以,常家人對於朱高熾也不算陌生。
“咱這小孫子倒不錯。”
朱元璋在旁點頭表示讚同,雖然朱元璋與朱高熾沒見過幾麵,但隻需一眼,朱元璋就差不多能把朱高熾給看透了,
而且,聽老朱說這話,被他認可的才是他孫子,
至於不被他認可的,例如說湖裏的某位,那就不知道是什麽了。
“陛下,那我就迴去做這事了!”
“去吧,二舅。”
朱雄英點點頭,常二興高采烈的行禮、退下。
看著常二離開的背影,老朱也是一陣興奮,仿佛看到了白花花的銀子已經漫過來了。
“大孫兒,你這腦袋是咋長的?咋這種玩意兒也能想到呢....
等會!你都沒接觸過男女之事,咋知道這個!”
老朱眼睛猛地瞪大,似乎突然間發現了華點,
朱雄英愣在原地,支吾半天,
“那個,爺爺...其實吧...”
朱元璋眼中噴出火,伸出手攔道,
“行了!大孫兒!你別說了!咱知道咋迴事了!
還能是啥時候?!就是老大偷摸帶你去秦淮河那次唄!
他娘個腿的!”
老朱邊說邊解玉帶,“咱這就去找老大!”
朱元璋也氣唿唿的行出養心殿,
朱雄英傻在原地,怎麽又稀裏糊塗變成了隻有爹爹受傷的世界了?
“爹爹應該是救不了了,我還是去幫爹爹先把允熥的事給辦好吧....”
朱雄英行出養心殿,直奔外宮大理寺,
“參見陛下!陛下萬歲!”
朱雄英前腳剛走進大理寺,一道高亢的聲音立馬在朱雄英身前響起,
隻見李景隆以極快的速度彈射到朱雄英麵前,五體投地的拜倒在地,屁股撅的老高,
“參見陛下!”
李景隆這句話說完之後,大理寺的其餘官員才注意到聖上駕到,反應慢半拍的跟著跪倒行禮,
朱雄英注意到刑部尚書詹徽也在此,
“起身吧。”
“多謝陛下!”
“皇兄!”
朱允熥從大理寺內跑出來,自從在大理寺任命之後,經曆過駙馬案,朱允熥的氣質除了之前的陰暗之外,還多了幾分威嚴的色彩,
不過,甭管什麽氣質,隻要一到朱雄英麵前,小允熥立馬就現原型。
朱雄英拉起朱允熥,看向詹徽,笑問道,
“詹大人,今日怎麽到大理寺了?”
詹徽將手中的筆簿下意識收了收,可哪裏能逃開朱雄英的視線,筆簿第一頁上寫的是要徹查河南原武淩家占地一事,
淩家?朱雄英在腦中迅速檢索,隻是一瞬間,就想到了,詹徽針對的原武淩家,應該就是巡按陝西迴京,正在迴京路上的監察禦史淩漢,
詹徽唿吸有點錯亂,可到底是老江湖,平下唿吸後,恭敬道,
“陛下,微臣就是來與允熥殿下核對一下刑部案例,這裏便是刑部最近的案卷。”
李景隆適時的上前,從吏部尚書手中接過卷宗,
“詹大人,交給屬下便是。”
“多謝。”
“您客氣了,都是為陛下辦事,哪有什麽謝與不謝的。”
李景隆深深看了詹徽一眼,隨後走到朱雄英身邊,
“陛下,這些卷宗...”
朱雄英擺擺手,微笑道,
“朕就不看了,勞煩你們大理寺多出力吧。
詹大人這事辦的不錯,自前朝就有三司會審,刑部就該與大理寺多合作才是,群策群力,才能豎我大明律之威。”
“是,陛下!”
吏部尚書詹徽如釋重負,“那微臣便退下了。”
“去吧。”
詹徽行禮,退出,
走出大理寺之後,被那冷風一吹,詹徽才發現,不知道什麽時候自己已經被驚得出了一身冷汗!
洪武爺發怒如焚天大火,能生生把人壓到窒息。
而聖上發怒,卻是如水一般,不覺間就已經被包裹其中了,雖說風格不一樣,但威壓有過之而無不及,
詹徽對聖上心中的敬畏更甚,再不敢孩視當朝天下,連忙收住旁的心思,快步迴到刑部之中。
朱元璋肯定是愛錢,越是掙不來錢,就越愛,
說句不好聽的,別看老朱從社會最底層走上了天子之位,看起來風光無限,但細想,老朱的一輩子根本就沒有富過,就是一路窮過來的,
早年窮困潦倒就不說了,拉起軍隊還得養軍隊,建立明朝還得支出國家財政,
要不是聖孫福氣大,能讓老朱過上幾年有錢日子,朱元璋這輩子基本就這麽窮過去了,
那句古話說得好,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就連朱元璋都不能脫俗,
雖說生活還是節儉,但並不妨礙老朱希望兜裏越來越鼓,他再也受不了沒錢的日子了,
老朱靜下來細細想一下,這個叫超薄的東西,簡直就是一本萬利,做起來不花什麽成本錢,遠不如出口大宗商品陶瓷絲綢那麽工藝複雜,再加上海外市場的巨大需求,
除了說起來不好聽之外,就沒有任何的缺點了,
“陛下,那咱們怎麽做!”
得到朱雄英的認可後,常二也是興奮的躍躍欲試,畢竟這事是他一手串起來的,
朱雄英思考片刻說道,“你以常府的名義請這些外使吃一頓飯,探探他們的口風之後,誰要誰不要都弄明白,
但是二舅,你得記住,第一批跟咱們做生意的人,是有優惠的,具體該怎麽做,就勞煩二舅您取舍一下。”
“好嘞!”常二小眼睛一轉,應了下來。
雖然在老朱口中,常二這是幹不了啥大事,也確實是如此,
但朱雄英身邊不需要那麽多能幹大事的人,恰恰常二這種穩當細致的賬房,反倒顯得稀缺了,
朱雄英忽然想到了什麽,繼續說道,
“二舅,這次把高熾也叫過去,讓他學習學習。”
“是,陛下。”
從燕地被朱雄英帶到京城的朱高熾,鮮少進入皇宮,基本都是與三弟朱高燧住在徐府,
徐達因為被朱雄英委以重任,自然與常府走得近,所以,常家人對於朱高熾也不算陌生。
“咱這小孫子倒不錯。”
朱元璋在旁點頭表示讚同,雖然朱元璋與朱高熾沒見過幾麵,但隻需一眼,朱元璋就差不多能把朱高熾給看透了,
而且,聽老朱說這話,被他認可的才是他孫子,
至於不被他認可的,例如說湖裏的某位,那就不知道是什麽了。
“陛下,那我就迴去做這事了!”
“去吧,二舅。”
朱雄英點點頭,常二興高采烈的行禮、退下。
看著常二離開的背影,老朱也是一陣興奮,仿佛看到了白花花的銀子已經漫過來了。
“大孫兒,你這腦袋是咋長的?咋這種玩意兒也能想到呢....
等會!你都沒接觸過男女之事,咋知道這個!”
老朱眼睛猛地瞪大,似乎突然間發現了華點,
朱雄英愣在原地,支吾半天,
“那個,爺爺...其實吧...”
朱元璋眼中噴出火,伸出手攔道,
“行了!大孫兒!你別說了!咱知道咋迴事了!
還能是啥時候?!就是老大偷摸帶你去秦淮河那次唄!
他娘個腿的!”
老朱邊說邊解玉帶,“咱這就去找老大!”
朱元璋也氣唿唿的行出養心殿,
朱雄英傻在原地,怎麽又稀裏糊塗變成了隻有爹爹受傷的世界了?
“爹爹應該是救不了了,我還是去幫爹爹先把允熥的事給辦好吧....”
朱雄英行出養心殿,直奔外宮大理寺,
“參見陛下!陛下萬歲!”
朱雄英前腳剛走進大理寺,一道高亢的聲音立馬在朱雄英身前響起,
隻見李景隆以極快的速度彈射到朱雄英麵前,五體投地的拜倒在地,屁股撅的老高,
“參見陛下!”
李景隆這句話說完之後,大理寺的其餘官員才注意到聖上駕到,反應慢半拍的跟著跪倒行禮,
朱雄英注意到刑部尚書詹徽也在此,
“起身吧。”
“多謝陛下!”
“皇兄!”
朱允熥從大理寺內跑出來,自從在大理寺任命之後,經曆過駙馬案,朱允熥的氣質除了之前的陰暗之外,還多了幾分威嚴的色彩,
不過,甭管什麽氣質,隻要一到朱雄英麵前,小允熥立馬就現原型。
朱雄英拉起朱允熥,看向詹徽,笑問道,
“詹大人,今日怎麽到大理寺了?”
詹徽將手中的筆簿下意識收了收,可哪裏能逃開朱雄英的視線,筆簿第一頁上寫的是要徹查河南原武淩家占地一事,
淩家?朱雄英在腦中迅速檢索,隻是一瞬間,就想到了,詹徽針對的原武淩家,應該就是巡按陝西迴京,正在迴京路上的監察禦史淩漢,
詹徽唿吸有點錯亂,可到底是老江湖,平下唿吸後,恭敬道,
“陛下,微臣就是來與允熥殿下核對一下刑部案例,這裏便是刑部最近的案卷。”
李景隆適時的上前,從吏部尚書手中接過卷宗,
“詹大人,交給屬下便是。”
“多謝。”
“您客氣了,都是為陛下辦事,哪有什麽謝與不謝的。”
李景隆深深看了詹徽一眼,隨後走到朱雄英身邊,
“陛下,這些卷宗...”
朱雄英擺擺手,微笑道,
“朕就不看了,勞煩你們大理寺多出力吧。
詹大人這事辦的不錯,自前朝就有三司會審,刑部就該與大理寺多合作才是,群策群力,才能豎我大明律之威。”
“是,陛下!”
吏部尚書詹徽如釋重負,“那微臣便退下了。”
“去吧。”
詹徽行禮,退出,
走出大理寺之後,被那冷風一吹,詹徽才發現,不知道什麽時候自己已經被驚得出了一身冷汗!
洪武爺發怒如焚天大火,能生生把人壓到窒息。
而聖上發怒,卻是如水一般,不覺間就已經被包裹其中了,雖說風格不一樣,但威壓有過之而無不及,
詹徽對聖上心中的敬畏更甚,再不敢孩視當朝天下,連忙收住旁的心思,快步迴到刑部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