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老朱論孝
八歲瞎眼聖孫,開局爬出大明皇陵 作者:河套大聖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見虎虎生風走進來得,是一個精神矍鑠的老者,眾人不由呆在原地。
京中勳貴遍地走,何況這老者還長得滿麵威嚴,
傅仁跟進,環視眾人冷聲道,
“見到洪武爺,還不知下跪行禮?!”
傅仁眼睛細窄,生得寬肩窄腰,一身戎裝佩劍侍立在一旁,再加上說出的話,瞬間如同五雷轟頂一般,震在了眾人心頭。
這,這是洪武爺?!也該是這樣!若不是洪武爺,何人還能有這般威壓?!
一眾孝廉紛紛叩倒在地,顫聲道,
“參見陛下!”
這些孝廉都是精挑細選的純孝之人,對於孝順的人,朱元璋一向是高看一眼的,
但,這些孝廉說的話,朱元璋實在是不愛聽,這才有了現在這個場麵。
朱元璋麵無表情的環視眾人,問道,
“那個什麽姓胡的,是哪個?”
“陛下..草民胡安明參見陛下...”
在叩拜的孝廉中,一個麵相方正,濃眉大眼的青年抬起了頭,
朱元璋看向此人,緊皺的眉頭不由鬆了不少,老朱隻一眼就把這人看透了,
這方才最為激憤的胡安明,應該不是搬弄口舌、挑撥離間之輩,而是打從心眼裏覺得鄭平不配為孝廉,
不過朱元璋聲音還是微冷,問道,
“你怎麽就覺得鄭平不孝順?”
胡安明愣了下,傅仁喝道,
“有什麽就說什麽!”
胡安明喏喏開口,
“稟告陛下,鄭平這人既沒有贍養好娘親,又沒引得其母自溺家中,草...草民怎麽都覺得,鄭平當不得孝順!”
傅仁有些驚訝的看了胡安明一眼,心中暗道,
這是哪來的愣頭青?
很明顯,陛下是傾向於鄭平的,可這胡安明卻也不曲阿,有啥就說啥,他心裏瞧不上鄭平,他就直說,哪怕是當著洪武爺的麵。
朱元璋忍不住笑了一聲,看向胡安明說道,
“你這人倒是實在!”
傅仁低下頭,要不說這胡安明好運,無論是長相還是言語,都得了陛下的緣法,
胡安明大聲道,
“草民不敢在陛下麵前胡說!”
“嗬嗬,”朱元璋笑了一聲,問道,“那你覺得,咱是不是不孝順的人?”
胡安明一聽這話,如同一盆冷水淋頭潑了下來,頓時間給他嚇得肝膽俱裂,
“陛下為至孝之人,借草民十個膽子,草民也不敢這麽想!”
朱元璋淡淡道,
“方才咱覺得你是個有一說一的人,可怎麽到了咱身上,你又有另一套說辭了?
咱覺得,咱與那鄭平似乎沒什麽兩樣。”
胡安明錯愕在原地,陛下怎麽會說與鄭平沒什麽區別?
不光是胡安明,其餘一眾孝廉也都抬起了頭,看向朱元璋。
朱元璋歎了口氣,繼續道,
“咱那時候,爹娘也是整天餓著肚子,衣不暖吃不飽。
最後咱那老爹老媽,被活活餓死,不也是為了咱嗎?寧可自己餓死,也不把咱換去易子...
咱這條命都是爹娘給的,咱也不孝啊。”
“陛下,此言差矣!”
胡安明急得麵紅耳赤,大聲道。
“哦?你說說。”
朱元璋不顧胡安明敢公然頂撞自己,聲音毫無起伏的問道。
“陛下當時正值暴元,又年齡尚輕,自當情有可原,
而鄭平此子,生逢大明盛世...”
朱元璋抬手,胡安明連忙閉嘴,朱元璋掃過眾人,問道,
“你們也是這麽想的?”
其餘一眾孝廉紛紛點頭。
朱元璋嗬嗬一笑,話頭一轉,說道,
“你們起來。”
眾人站起。
朱元璋走到胡安明身前,看向胡安明的穿著,問道,
“你這穿著,看起來不錯啊。”
胡安明不知道為何陛下突然扯到了這裏,但還是恭敬的迴答道,
“陛下,草民家中長輩曾做過官員,所以家中有些餘財。”
朱元璋點點頭,重新看過這些孝廉,大多數的都是衣著不錯,雖然不至於大富大貴,但定然不會為平日的吃喝所困擾。
而身著寒酸隻是極少數。
朱元璋也沒了再說什麽的興致,突然覺得索然無味,隻是留下了最後一句話,
“孝者,富者論跡不論心,窮者論心不論跡。”
說罷,便意興闌珊的轉身離開,傅仁扶刀立刻跟上。
徒留下一眾孝廉愣在原地麵麵相覷。
等到陛下走了許久後,眾人還不敢相信,他們竟然與洪武爺共處一室了這麽久,而且陛下似乎還留下了一句頗含深意的話,
胡安明身旁一人,看向胡安明問道,
“胡兄,陛下方才一言到底是何意啊?”
胡安明沒有迴答,隻是眼神複雜,用兩隻手拽住衣服,低頭看了下去。
“傅仁,你明白了?”
朱元璋負手溜達迴皇宮後,忽然開口問向身後落在一步後的傅仁,
“陛下,微臣明白了。”
“哦?你說說,你明白什麽了?”
“孝,說起來也很簡單,無非是讓爹娘老了能吃好穿好,不受凍不愛餓。
若是像微臣這般,父親為朝中重臣,家中殷實,自然不需要為這柴米之事發愁,隻需照班進孝就可,
至於心中是如何想的,到底是不是有一片赤誠孝心,是真孝,還是別有所圖,那也便不重要了,
這便是陛下說得富者論跡不論心。”
朱元璋站定,迴身看向傅仁,饒有興趣道,
“繼續。”
“是,陛下。”
“如鄭平這般,家中本就貧苦,再贍養老母,必然是捉襟見肘,若沒有大本事大機遇,必然為錢財之事所累,
哪怕他再想盡孝,除了徒有一片孝心外,在柴米之事上定然做不到那麽好,而鄭平這樣的普通人又是大多數,
難道這樣的人就不算孝了嗎?
所以,陛下又說貧者盡孝,論心不論跡,
若是論心論跡,天下則無完人。”
朱元璋抬頭看天,長歎道,
“你說得好啊,傅友德真是生了個好種。”
傅仁低頭,
“陛下,隻是微臣不知道,那些孝廉有沒有理解陛下的良苦用心。”
朱元璋搖頭道,
“本就不是一類人,因為咱的一句話,就能相互理解了?咱可沒這麽大本事。
罷了,迴宮吧。”
京中勳貴遍地走,何況這老者還長得滿麵威嚴,
傅仁跟進,環視眾人冷聲道,
“見到洪武爺,還不知下跪行禮?!”
傅仁眼睛細窄,生得寬肩窄腰,一身戎裝佩劍侍立在一旁,再加上說出的話,瞬間如同五雷轟頂一般,震在了眾人心頭。
這,這是洪武爺?!也該是這樣!若不是洪武爺,何人還能有這般威壓?!
一眾孝廉紛紛叩倒在地,顫聲道,
“參見陛下!”
這些孝廉都是精挑細選的純孝之人,對於孝順的人,朱元璋一向是高看一眼的,
但,這些孝廉說的話,朱元璋實在是不愛聽,這才有了現在這個場麵。
朱元璋麵無表情的環視眾人,問道,
“那個什麽姓胡的,是哪個?”
“陛下..草民胡安明參見陛下...”
在叩拜的孝廉中,一個麵相方正,濃眉大眼的青年抬起了頭,
朱元璋看向此人,緊皺的眉頭不由鬆了不少,老朱隻一眼就把這人看透了,
這方才最為激憤的胡安明,應該不是搬弄口舌、挑撥離間之輩,而是打從心眼裏覺得鄭平不配為孝廉,
不過朱元璋聲音還是微冷,問道,
“你怎麽就覺得鄭平不孝順?”
胡安明愣了下,傅仁喝道,
“有什麽就說什麽!”
胡安明喏喏開口,
“稟告陛下,鄭平這人既沒有贍養好娘親,又沒引得其母自溺家中,草...草民怎麽都覺得,鄭平當不得孝順!”
傅仁有些驚訝的看了胡安明一眼,心中暗道,
這是哪來的愣頭青?
很明顯,陛下是傾向於鄭平的,可這胡安明卻也不曲阿,有啥就說啥,他心裏瞧不上鄭平,他就直說,哪怕是當著洪武爺的麵。
朱元璋忍不住笑了一聲,看向胡安明說道,
“你這人倒是實在!”
傅仁低下頭,要不說這胡安明好運,無論是長相還是言語,都得了陛下的緣法,
胡安明大聲道,
“草民不敢在陛下麵前胡說!”
“嗬嗬,”朱元璋笑了一聲,問道,“那你覺得,咱是不是不孝順的人?”
胡安明一聽這話,如同一盆冷水淋頭潑了下來,頓時間給他嚇得肝膽俱裂,
“陛下為至孝之人,借草民十個膽子,草民也不敢這麽想!”
朱元璋淡淡道,
“方才咱覺得你是個有一說一的人,可怎麽到了咱身上,你又有另一套說辭了?
咱覺得,咱與那鄭平似乎沒什麽兩樣。”
胡安明錯愕在原地,陛下怎麽會說與鄭平沒什麽區別?
不光是胡安明,其餘一眾孝廉也都抬起了頭,看向朱元璋。
朱元璋歎了口氣,繼續道,
“咱那時候,爹娘也是整天餓著肚子,衣不暖吃不飽。
最後咱那老爹老媽,被活活餓死,不也是為了咱嗎?寧可自己餓死,也不把咱換去易子...
咱這條命都是爹娘給的,咱也不孝啊。”
“陛下,此言差矣!”
胡安明急得麵紅耳赤,大聲道。
“哦?你說說。”
朱元璋不顧胡安明敢公然頂撞自己,聲音毫無起伏的問道。
“陛下當時正值暴元,又年齡尚輕,自當情有可原,
而鄭平此子,生逢大明盛世...”
朱元璋抬手,胡安明連忙閉嘴,朱元璋掃過眾人,問道,
“你們也是這麽想的?”
其餘一眾孝廉紛紛點頭。
朱元璋嗬嗬一笑,話頭一轉,說道,
“你們起來。”
眾人站起。
朱元璋走到胡安明身前,看向胡安明的穿著,問道,
“你這穿著,看起來不錯啊。”
胡安明不知道為何陛下突然扯到了這裏,但還是恭敬的迴答道,
“陛下,草民家中長輩曾做過官員,所以家中有些餘財。”
朱元璋點點頭,重新看過這些孝廉,大多數的都是衣著不錯,雖然不至於大富大貴,但定然不會為平日的吃喝所困擾。
而身著寒酸隻是極少數。
朱元璋也沒了再說什麽的興致,突然覺得索然無味,隻是留下了最後一句話,
“孝者,富者論跡不論心,窮者論心不論跡。”
說罷,便意興闌珊的轉身離開,傅仁扶刀立刻跟上。
徒留下一眾孝廉愣在原地麵麵相覷。
等到陛下走了許久後,眾人還不敢相信,他們竟然與洪武爺共處一室了這麽久,而且陛下似乎還留下了一句頗含深意的話,
胡安明身旁一人,看向胡安明問道,
“胡兄,陛下方才一言到底是何意啊?”
胡安明沒有迴答,隻是眼神複雜,用兩隻手拽住衣服,低頭看了下去。
“傅仁,你明白了?”
朱元璋負手溜達迴皇宮後,忽然開口問向身後落在一步後的傅仁,
“陛下,微臣明白了。”
“哦?你說說,你明白什麽了?”
“孝,說起來也很簡單,無非是讓爹娘老了能吃好穿好,不受凍不愛餓。
若是像微臣這般,父親為朝中重臣,家中殷實,自然不需要為這柴米之事發愁,隻需照班進孝就可,
至於心中是如何想的,到底是不是有一片赤誠孝心,是真孝,還是別有所圖,那也便不重要了,
這便是陛下說得富者論跡不論心。”
朱元璋站定,迴身看向傅仁,饒有興趣道,
“繼續。”
“是,陛下。”
“如鄭平這般,家中本就貧苦,再贍養老母,必然是捉襟見肘,若沒有大本事大機遇,必然為錢財之事所累,
哪怕他再想盡孝,除了徒有一片孝心外,在柴米之事上定然做不到那麽好,而鄭平這樣的普通人又是大多數,
難道這樣的人就不算孝了嗎?
所以,陛下又說貧者盡孝,論心不論跡,
若是論心論跡,天下則無完人。”
朱元璋抬頭看天,長歎道,
“你說得好啊,傅友德真是生了個好種。”
傅仁低頭,
“陛下,隻是微臣不知道,那些孝廉有沒有理解陛下的良苦用心。”
朱元璋搖頭道,
“本就不是一類人,因為咱的一句話,就能相互理解了?咱可沒這麽大本事。
罷了,迴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