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陛下所說的,老臣貪權,


    陛下沒說錯,老臣就是貪權!


    老臣為陛下當了十五年的官,今後還要為殿下再做二十年!”


    茹太素的話就像連珠炮一樣打出來,說的戶部門楣都不由一震,


    朱元璋盯了茹太素一會兒,茹太素毫不畏懼的迎向朱元璋的目光,朱元璋心知肚明,這個小老頭所言非虛,這就是他的全部心裏話,


    難怪這小老頭打死也不願意辭官換位呢,茹太素倒是打的一手好算盤,


    若是茹太素現在便辭官不做了,其一生的功績也基本可以蓋棺定論,在史書上無非是留下忠、直二字,


    可若是能挺到聖文朝,別說能不能幹上二十年,就算能幹上兩年,參與到大孫手下的幾個大事件中,那傳下青史的名聲可就更好了!


    人活著無非為了四樣東西,


    財,權,名,色,


    茹太素對財、權、色都不感興趣,活著就是為個名,別說茹太素現在才剛過耄耋之年,哪怕茹太素現在已經是百歲老人了,人家為了挺到聖文朝,也得硬活兩年,


    朱元璋不由大笑起來,難怪小老頭不想撤呢,換位思考一下,


    要是咱,咱也不願意撤啊!這不就是倒在黎明前夕了嗎?!


    朱元璋拍了拍茹太素的肩膀,讚道,


    “行啊,茹大人你早說呀!你早說是想為咱大孫辦事啊!


    你要是早說,咱也就不說這些話了!”


    接著,朱元璋意味深長的一笑,話鋒一轉,認真說道,


    “不過,茹大人,這以後的競爭可激烈著呢,要想出彩,可真得下點功夫。”


    茹太素一聽到陛下不提告老換官的事情了,不由大喜,


    “陛下,老臣一定為殿下殫精竭慮。”


    “好好好!”


    朱元璋樂得是合不攏嘴,


    可這一幕在旁人看起來極其怪異,這是有些皇帝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做為洪武朝官員的茹太素,現在的陛下還沒退位呢,他便打著保票的說要為新帝做事了,


    這舉動分明是不把老皇帝放在眼裏,這要擱在別的皇帝身上恐怕今晚都睡不著覺了,迴去得想一宿是不是新帝要提前上位?是不是要造反?


    可看著老朱這純真爽朗的笑容,人家是一點不想這些事啊,


    當然,這也得分人。


    老朱對新帝無限寬容,隻是因為這人是大孫兒,對於特定的繼位人選,老朱有著近乎無底線的寬容,


    就比如說皇位在朱元璋,朱標,朱雄英三人之中輪轉,無論是誰繼位都沒什麽太大差別,畢竟這才是家人,


    而若是換了其他人,先不說那些不姓朱的,就算是姓朱,隻要名字不對,那老朱的態度可就完全不一樣了,


    要是茹太素舔的是其他朱家人,看老朱現在能不能笑出來就完事了,


    老朱恨不得立馬化身殺神,血洗戶部,


    但,茹太素致富密碼是正確了,


    老朱聲音都輕柔了不少,溫和的說道,


    ”行了,茹大人,你忙吧,咱上後麵去看看,夏原吉在後麵吧?”


    “是,陛下,在後麵呢。”


    朱元璋大手一揮,龍行虎步的邁向戶部內堂,待陛下離開之後,戶部內的官員們仿佛就像什麽都沒發生一樣,接著各行其事,


    連羨慕的目光都沒向內堂投去一分,畢竟陛下對夏原吉毫不掩飾的偏愛,已經讓官員們徹底麻木了,甚至都升不起一絲羨慕嫉妒的心,


    “小夏,忙著呢?”


    “陛下。”


    夏原吉從桌案後起身,朱元璋細看過去,桌案上滿是寫滿數字的賬紙,朱元璋伸出手向下點了點,


    “坐吧。”


    隨後自己一屁股坐在椅子上,見陛下坐下後,夏原吉又朝著朱元璋行了一禮,這才坐下,


    朱元璋開門見山道,


    “災民的事情安排怎麽樣了?官府救濟的糧食都還到位吧。”


    夏原吉想都沒想就開口道,


    “陛下,災民們都已經安置好了,想留家鄉的災民由官府幫忙重建家園,不想留籍的,就分與北方州府了,北方各州府地廣人稀,正需要填人。”


    朱元璋點了點頭,這夏原吉的迴答速度就讓老朱很滿意,最起碼業務能力熟練得很,


    “咱以前對待災民就是官府救濟,要錢給錢,要糧給糧,


    可他娘的最後被層層剝削,落到災民手裏的就剩下穀殼了,


    咱大孫兒說給實物不如給政策,咱想著是這理,你這麽辦很好。”


    夏原吉點點頭,繼續道,


    “陛下,現在江南州府還在建設,災民們若想恢複到受災以前的生活狀況,需要不短的時間。”


    朱元璋點頭表示理解,畢竟天災對於地方經濟的打擊是毀滅性的,更何況是還是生產力不甚發達的古代,


    要想徹底恢複過來,沒有三年五載的水磨功夫,是別想了,


    “那遷居北方州府的災民緩過來,是不是得需要更長的時間啊?”


    夏原吉微微一笑,稟告道,


    “陛下,遷居北方的災民,基本都穩定下來了,過得生活可不差。”


    朱元璋聞言下意識驚唿道,


    “這怎麽可能?!”


    按照思維慣性北窮南富,將南方災民置於北方,怎麽會恢複的這麽快?


    朱元璋沉默片刻,細想了一下這件事,眼中閃過了幾分了然,長歎道,


    “這是咱大孫兒的治法啊....”


    朱雄英的治法與朱元璋的大不相同,朱元璋的治理法子,簡單粗糙好用,


    而被朱元璋親自教導好幾年的朱雄英,自然在老朱的基礎上更加升級了,說到底,爺孫二人,在治理觀念上,有著一個根本性的不同,


    老朱覺得百姓如羊群,官員如羊倌,百姓生活生產得引,得教,


    所以老朱哪怕佛儒法的國策,不忌葷腥的用了個遍,但是老朱基本不用無為而治,


    而朱雄英的想法是,政策易簡、易大、易緩,給出百姓一個大框架就行了,


    事實是,哪怕官府完全不管百姓,人家也能過得很好,也能自謀生計,


    怎麽,官府不教,百姓就會等著餓死?那都是扯淡的,


    朝廷在法律上收緊就可,其餘可偏向無為,


    無為而治看似簡單,但其實是很高超的治國方法,


    時機火候要精細到極點,過了就是擺爛,不及就是白幹。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八歲瞎眼聖孫,開局爬出大明皇陵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河套大聖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河套大聖爺並收藏八歲瞎眼聖孫,開局爬出大明皇陵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