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路藩王的存在。


    無所謂好壞,是朱雄英未來必須要麵對的問題。


    春秋戰國分封製,弄得各諸侯國尾大不掉,


    中原大亂,


    一直到始皇帝才重新統一六合。


    漢朝郡縣與封國並存,


    劉邦原本是想用同姓王,擠壓異姓王,


    但是同姓王權力實在太大,


    逼得漢文,漢景,漢武,


    三代皇帝都在削藩。


    在漢武帝時,


    才算是徹底削完!


    晉朝的分封製就不說了,


    純是爛的。


    而再下來的分封,就老朱的這次分封。


    就更有意思了。


    為何皇帝要削藩,


    因為皇權要集中。


    就算在外守藩的是皇族又能如何,你現在能用血緣聯係,


    兩三代人以後呢?


    誰還認這血緣啊?


    手裏有實力,中央又虛弱,造反就完事了!


    周公大行分封,分了多少皇族?


    過了一百年後,


    人家該鬧還是鬧。


    血緣經不起時間的稀釋。


    所以,皇帝上位就要削藩。


    這是不得不做的事情!


    朱雄英看向姚廣孝,


    笑了笑,


    顯然沒把削藩當一迴事,


    不過,


    他挺想聽聽姚廣孝怎麽說的。


    如果是那些老生常談,


    什麽在外塞王都是殿下親叔叔,能用則用之類的話,


    那麽,


    姚廣孝不過爾爾。


    隻會拾人牙慧罷了。


    姚廣孝在選擇朱雄英,朱雄英又何嚐不是在選擇姚廣孝?


    這是對姚廣孝的考校。


    姚廣孝連一刻的遲疑都沒有,


    顯然在心中把這答案想了無數遍,


    “殿下,貧僧以為殿下繼位之後,


    能用則用,完全不必削藩。


    這些藩王若是勢大,彈指可滅。”


    朱雄英聞言,眼中多了幾分玩味。


    老爹死後,建文太子一派天天上躥下跳就是削藩,


    一想到這些藩王,愁得覺都睡不著,


    繼位以後,龍椅都沒坐熱乎,


    就開始猛猛屠龍。


    建文一派,為啥這麽急?


    因為他們怕。


    可在他們眼中勢如猛虎的藩王,


    在姚廣孝口中仿佛是一隻螞蟻一樣,


    彈指可滅。


    姚廣孝如果不是個妖才,那就是個瘋子。


    “繼續說。”


    姚廣孝平靜道,


    “殿下,貧僧把藩王分為兩種。


    聽話的,和不聽話的。


    我們都有招收拾他們。


    現在藩王沒地沒兵,塞王沒地有兵。


    但這些都不作數,


    如果任由他們做大,雄據一個地方太久,


    有地有兵有權是早晚的事。


    那時候再動手不遲。


    對於那些聽話的,我們可以大行推恩。


    就比如說秦王殿下,


    我們可以允許秦王殿下的庶子繼承一小塊藩地。


    這塊藩地稱為候國,比各府要低一級。


    由中央賜名,這塊土地還不能世襲。


    庶子一死,


    這塊土地立馬收迴中央,納入地方州府之中。”


    漢武帝,推恩令。


    千古第一陽謀。


    如果按照姚廣孝說得這麽做,


    這一策,


    最狠毒的地方在於,


    玩弄人性。


    就算塞王知道這是中央要削他藩,又能如何?


    中央是打著將藩地分給塞王庶子的名義啊,


    咋的?


    就算是庶子,不是你孩子唄?


    而庶子越多,要分出去的地越多!


    那麽有沒有可能,


    塞王強行要求庶子不去瓜分藩地呢?


    完全不可能。


    這就是推恩令最可怕的地方,


    從庶子的角度來看,


    自己雖為大明藩王的孩子,


    但並不是嫡子,根本就沒有繼承權啊。


    自己爹再牛,跟自己也沒有一毛錢關係。


    可如今,


    朝堂下令,能讓你去分一塊地。


    哪怕這會變相削弱你爹的藩地,


    你分不分?


    毫無疑問,


    大多數都是分。


    這跟孝不孝關係不大,


    這就是人性!


    而像秦王這樣子嗣繁多的塞王,隻要推恩令一下,


    不出幾年功夫,他就成光杆司令了。


    不費一兵一卒的削藩。


    塞王知道中央要削藩。


    但他沒辦法。


    塞王庶子知道分地等於讓自己爹慢性死亡。


    但他也沒辦法。


    這便是陽謀,


    所有人都知道會變成這樣,


    但又不得不去這麽做!


    對付聽話的藩王,用推恩令。


    雖為陽謀,


    但姚廣孝這招陰毒到了極點!


    毒到流膿水了!


    姚廣孝顯然已經進入狀態,


    繼續道,


    “對於不聽話的塞王。


    我們要用朝中不聽話的武勳去治他。


    如果朝中有哪個武勳讓殿下看不順眼,又不好動手,


    大可以將兵權交給他,再把他一家老小弄到京城。


    讓他帶兵去打藩王唄。


    打個兩敗俱傷最好。


    而若是這位不聽話的武勳,還有些兵力,


    再讓他轉到江南掃一圈世家,


    最好弄的天怒人怨,


    最後殿下哢嚓一刀,給他砍了。


    即得了明君的名聲,


    又坐收漁翁之利。


    如此可好?“


    朱雄英聽得頭皮發麻,


    如果說推恩是陽謀,


    那麽這三王獻鼎就是最純粹的陰謀!


    陽謀用在聽話的身上。


    陰謀用在不聽話的身上。


    如果建文手下有姚廣孝的話,


    還能如此用計,


    就算塞王盡起,也沒有一絲機會!


    一點點都沒有!


    太毒了!太狠了!


    他就像提著絲線的幕後黑手,


    所有藩王都是木偶,


    任由他捏扁拿圓!


    朱雄英感歎道,


    “推恩令加上三王獻鼎,


    已經無懈可擊了。”


    有這麽一把懸在藩王頭頂上的劍,


    他們隻能任勞任怨的幹!


    還不敢生出絲毫二心!


    姚廣孝有些詫異,


    隨後輕笑道,


    “原來殿下也想到了。”


    朱雄英如實說道,


    “我隻想到了推恩,但沒想到還有一手三王獻鼎。


    你這手更完美。”


    姚廣孝恭敬道,


    “貧僧不過是些小打小鬧,怎敢與殿下爭輝?”


    朱雄英起身,


    這一趟聊得是真痛快!


    “道衍,你收拾收拾,


    下午來常府找我。”


    姚廣孝朝朱雄英行臣子禮,


    在朱雄英腳下拜倒。


    朱雄英看著姚廣孝的背影,


    忽然有些好奇的問道,


    “道衍,你覺得燕王如何?”


    朱雄英實在是好奇,姚廣孝是怎麽看四叔的,


    畢竟,


    這倆人打配合,還真就靖難成功了。


    所以,


    姚廣孝現在對於燕王的看法,


    會影響朱雄英對他的判斷。


    姚廣孝聞言有些驚訝,


    顯然沒想到朱雄英會這麽問他,


    喃喃迴答道,


    “燕王?也就一般吧。”


    朱雄英笑了笑,


    轉身離開。


    徒留姚廣孝一人在原地,滿腦袋問號,


    殿下這是什麽意思?


    燕王是哪來的邊角料?!


    有大明嫡長孫在這,我難道還考慮燕王嗎?!


    這不二傻子嗎?


    肯定是有英選英啊!


    但凡有一下遲疑,都是對我智商的不尊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八歲瞎眼聖孫,開局爬出大明皇陵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河套大聖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河套大聖爺並收藏八歲瞎眼聖孫,開局爬出大明皇陵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