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四境難突破?”
身後,蘇傾語莞爾一笑,似乎很是驕傲。
方燼迴頭尷尬的笑道:“你突破了?沒想到你的天賦那麽高,這下不用我當保鏢了吧。”
他這算盤珠子都崩出來了,蘇傾語自然是不許,即道:
“不行,至少你得在我家裏過完年再走。”
算算時間,距離龍國真正意義上的除夕也就還剩下一周左右的時間。
如今地災已經被根治,白玉城的內亂也平息了,蘇家與西部聯盟的關係也在緩和,一切都在走向正軌。
逃難而來的方燼,本打算一路西行,去與自己的好兄弟徐劍會合,然後共謀大事。
來到這白玉城,完全是為了還蘇傾語的人情,以及他想借機搞清楚,那些躲在暗處窺視他的人。
現在所有的事情都塵埃落定,方燼一介過客,漂泊天涯才是他所奉行的“逍遙自在”。
不過,話又說迴來,來都來了,年後再走也不是不行。
“我絕對不是為了吃一頓豐盛年夜飯,也不是為了大年初一的大紅包才留下來的……”方燼震聲說道。
蘇傾語笑而不語,她內心歡喜,同時卻感到猶豫,自己要不要主動向方燼表露心意?
兩人相處了這麽久,患難與共,不說建立了濃濃的戰友情誼,至少也是摯友關係。
若是直截了當的說出來,會不會導致尷尬?
其實現在這樣子也挺好,兩人無論是戰鬥還是修行都很有默契,相輔相成,不是道侶勝似道侶。
蘇傾語明白,方燼不是一個隻注重兒女情長的人,他的誌向與意識好像山嶽頂峰一般開闊宏偉,在這末日亂世之下,他必將開創屬於他的時代。
“真龍豈會陷於池沼中,你注定要離去,我又何必挽留,心中這份情愫,就當是埋下一個期待,往後再拾起吧……”
蘇傾語感懷一番,最終還是沒有表白。
倒不是她慫,或者傲嬌,而是她憑借著堅定的自我認知壓製住了心中的情愫,這是道心純粹的表現。
道心,雖說是虛無縹緲的存在,但也是可以進化的,促使道心進化的因素有很多,神識、修為、思想等等。
蘇傾語的道心能夠穩固,這得益於那個至純靈石,從中散發而出的精神能量全部被她吸收,她的神識也因此進化,精神之海變得更加深邃。
這次造化,蘇傾語可以說是收獲最多的人,其餘如楊騰,現在一無所獲,而方燼也就隻是撿了點蚊子腿。
為了不讓楊騰那個倒黴蛋白來一場,銀角大王的獸核、銀角以及部分軀體一並被蘇傾語打包,迴頭讓貔貅速遞寄到楊家去。
處理完那兩頭進化獸,迴到地上,已經是第三天的深夜了。
戴邢幾人不離不棄的滯留在避難區,守在洞口,再次見到方燼與蘇傾語時,那個場麵感動到模糊……
與此同時,進化圈的大事件浮出水麵。
子時過後,龍國最大的進化者交流平台,總共六位公認的五境極巔的進化者發布聯合聲明:
昭告天下,新年伊始,猶如孩童新生,嫩芽初發。在萬物複蘇之春日,於魯域泰山玉皇頂上,諸雄論道,共商天下策!
這六位強者,都是在野的頂級人士,每個都是開宗立派的教主級別角色。
他們聯合於泰山論道,聲勢浩大,這件事情一公布,頓時引起全國議論,掀起熱潮。
有人說,這群人不滿於末日管理局建立的世界秩序,他們想要稱霸天下,重新劃分勢力範圍,卷起動亂,割據一方。
也有人說,這些人強強聯手,打算對末日之瞳出手,帶領人們走出末世,掃平邪祟,還天下一個朗朗乾坤。
眾說紛紜,褒貶不一。
一向衝浪在最前線的方燼大將軍這樣評價:“遠看群英薈萃,近瞧蘿卜開會。”
倘若沒有一個力壓群雄,實力冠絕的人充當話事人,幾隻兇猛異常的虎又豈會和平共處,隻要其中一人心性不純,其餘人再如何調節也難以和諧。
聽說這場論道全程直播,現場也會邀請各方代表觀禮,方燼倒是對此很感興趣,也許有朝一日,他也能與誌同道合的人坐而論道,共同探討進化路。
“理想何其豐滿,不過如今我隻想過個好年。”方燼疲憊的躺在病床上,扭頭與果籃對視著,心情是靜若止水。
他開始迴首這段時間,理清楚繚亂的線,好好思考接下來的路該如何走。
陣列塔的核心信息也拿到了,蘇家就此安定,至於往後的建設,就要靠蘇默語等人共同努力。
戰神殿、勾陳宮派來的人以及周沉沙的手下全都消失了,不知是何動向,而靈曌集團的幕後黑手是否仍在關注自己,這點也值得思考。
或許,等他實力絕強後親自去走一趟,這些蒙上迷霧的事情就能迎刃而解。
所以說,加快進化的腳步吧!
“別人都五境極巔了,我還在道種三境摸爬滾打,真是相去甚遠。”
於是,方燼越想越焦慮,他抽掉還在吊營養液的針頭,偷偷從監護室中溜走,獨自一人跑到了曠野。
寒冬的冷風淩冽,地上已經遍布薄雪,在一塊巨石前,方燼修煉起了?彈指功?。
「有形」基礎入門,花費半天時間。
他逐漸掌握指火,從一開始附加在碎石、枯枝、蟲卵等硬物上,再到雪花、露珠等軟物上,得益於強而深厚的神識,他對火的控製堪稱精妙。
夜幕降臨,巨石變得殘缺不全,坑洞無數,那是方燼施展彈指功的證明。
“還行,小時候彈珠沒白打……”
方燼看了看自己的“傑作”,頗為滿意。
“你還真是勤奮呢,”這時蘇傾語從不遠處走來,她淡淡的笑著,眼神中充滿溫柔,“天黑了都不迴家。”
蘇傾語走近,對上方燼犀利的眼神:“明天上午我陪你一起練,下午一起去采購些年貨。”
方燼愣住了,幾秒不曾開口,隨後才僵硬的點頭,迴了句:“好。”
身後,蘇傾語莞爾一笑,似乎很是驕傲。
方燼迴頭尷尬的笑道:“你突破了?沒想到你的天賦那麽高,這下不用我當保鏢了吧。”
他這算盤珠子都崩出來了,蘇傾語自然是不許,即道:
“不行,至少你得在我家裏過完年再走。”
算算時間,距離龍國真正意義上的除夕也就還剩下一周左右的時間。
如今地災已經被根治,白玉城的內亂也平息了,蘇家與西部聯盟的關係也在緩和,一切都在走向正軌。
逃難而來的方燼,本打算一路西行,去與自己的好兄弟徐劍會合,然後共謀大事。
來到這白玉城,完全是為了還蘇傾語的人情,以及他想借機搞清楚,那些躲在暗處窺視他的人。
現在所有的事情都塵埃落定,方燼一介過客,漂泊天涯才是他所奉行的“逍遙自在”。
不過,話又說迴來,來都來了,年後再走也不是不行。
“我絕對不是為了吃一頓豐盛年夜飯,也不是為了大年初一的大紅包才留下來的……”方燼震聲說道。
蘇傾語笑而不語,她內心歡喜,同時卻感到猶豫,自己要不要主動向方燼表露心意?
兩人相處了這麽久,患難與共,不說建立了濃濃的戰友情誼,至少也是摯友關係。
若是直截了當的說出來,會不會導致尷尬?
其實現在這樣子也挺好,兩人無論是戰鬥還是修行都很有默契,相輔相成,不是道侶勝似道侶。
蘇傾語明白,方燼不是一個隻注重兒女情長的人,他的誌向與意識好像山嶽頂峰一般開闊宏偉,在這末日亂世之下,他必將開創屬於他的時代。
“真龍豈會陷於池沼中,你注定要離去,我又何必挽留,心中這份情愫,就當是埋下一個期待,往後再拾起吧……”
蘇傾語感懷一番,最終還是沒有表白。
倒不是她慫,或者傲嬌,而是她憑借著堅定的自我認知壓製住了心中的情愫,這是道心純粹的表現。
道心,雖說是虛無縹緲的存在,但也是可以進化的,促使道心進化的因素有很多,神識、修為、思想等等。
蘇傾語的道心能夠穩固,這得益於那個至純靈石,從中散發而出的精神能量全部被她吸收,她的神識也因此進化,精神之海變得更加深邃。
這次造化,蘇傾語可以說是收獲最多的人,其餘如楊騰,現在一無所獲,而方燼也就隻是撿了點蚊子腿。
為了不讓楊騰那個倒黴蛋白來一場,銀角大王的獸核、銀角以及部分軀體一並被蘇傾語打包,迴頭讓貔貅速遞寄到楊家去。
處理完那兩頭進化獸,迴到地上,已經是第三天的深夜了。
戴邢幾人不離不棄的滯留在避難區,守在洞口,再次見到方燼與蘇傾語時,那個場麵感動到模糊……
與此同時,進化圈的大事件浮出水麵。
子時過後,龍國最大的進化者交流平台,總共六位公認的五境極巔的進化者發布聯合聲明:
昭告天下,新年伊始,猶如孩童新生,嫩芽初發。在萬物複蘇之春日,於魯域泰山玉皇頂上,諸雄論道,共商天下策!
這六位強者,都是在野的頂級人士,每個都是開宗立派的教主級別角色。
他們聯合於泰山論道,聲勢浩大,這件事情一公布,頓時引起全國議論,掀起熱潮。
有人說,這群人不滿於末日管理局建立的世界秩序,他們想要稱霸天下,重新劃分勢力範圍,卷起動亂,割據一方。
也有人說,這些人強強聯手,打算對末日之瞳出手,帶領人們走出末世,掃平邪祟,還天下一個朗朗乾坤。
眾說紛紜,褒貶不一。
一向衝浪在最前線的方燼大將軍這樣評價:“遠看群英薈萃,近瞧蘿卜開會。”
倘若沒有一個力壓群雄,實力冠絕的人充當話事人,幾隻兇猛異常的虎又豈會和平共處,隻要其中一人心性不純,其餘人再如何調節也難以和諧。
聽說這場論道全程直播,現場也會邀請各方代表觀禮,方燼倒是對此很感興趣,也許有朝一日,他也能與誌同道合的人坐而論道,共同探討進化路。
“理想何其豐滿,不過如今我隻想過個好年。”方燼疲憊的躺在病床上,扭頭與果籃對視著,心情是靜若止水。
他開始迴首這段時間,理清楚繚亂的線,好好思考接下來的路該如何走。
陣列塔的核心信息也拿到了,蘇家就此安定,至於往後的建設,就要靠蘇默語等人共同努力。
戰神殿、勾陳宮派來的人以及周沉沙的手下全都消失了,不知是何動向,而靈曌集團的幕後黑手是否仍在關注自己,這點也值得思考。
或許,等他實力絕強後親自去走一趟,這些蒙上迷霧的事情就能迎刃而解。
所以說,加快進化的腳步吧!
“別人都五境極巔了,我還在道種三境摸爬滾打,真是相去甚遠。”
於是,方燼越想越焦慮,他抽掉還在吊營養液的針頭,偷偷從監護室中溜走,獨自一人跑到了曠野。
寒冬的冷風淩冽,地上已經遍布薄雪,在一塊巨石前,方燼修煉起了?彈指功?。
「有形」基礎入門,花費半天時間。
他逐漸掌握指火,從一開始附加在碎石、枯枝、蟲卵等硬物上,再到雪花、露珠等軟物上,得益於強而深厚的神識,他對火的控製堪稱精妙。
夜幕降臨,巨石變得殘缺不全,坑洞無數,那是方燼施展彈指功的證明。
“還行,小時候彈珠沒白打……”
方燼看了看自己的“傑作”,頗為滿意。
“你還真是勤奮呢,”這時蘇傾語從不遠處走來,她淡淡的笑著,眼神中充滿溫柔,“天黑了都不迴家。”
蘇傾語走近,對上方燼犀利的眼神:“明天上午我陪你一起練,下午一起去采購些年貨。”
方燼愣住了,幾秒不曾開口,隨後才僵硬的點頭,迴了句:“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