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河關,古城區。
此時已經是第二天傍晚,郭皓還在閉關衝擊道種四境。
昨日那場大會讓他身心俱疲,談判桌上的腥風血雨可不比戰場上少,所以為了破境,郭皓花費了半天時間來調整狀態,直到下午四五點鍾時他才開始衝擊枷鎖。
郭皓估計今晚順利的話,明天就能衝破桎梏,修為增進到道種四境,而在此期間,如果有人敢在附近造次,方燼則是會出手。
“那小子將來一定會站在進化圈的頂端,二小姐在在他身邊可保安全無虞,我可以安心閉關破境了。”
郭皓打心底裏認可、欽佩著方燼,就家族利益來看,拉攏方燼是一個非常好的投資,隻可惜這種天才向往的從來不是名聲與權勢,自己唯一能做的隻有與其結下善緣。
比起郭皓的心思,蘇傾語的想法就簡單純粹許多,盡管她內心否定、抗拒了方燼很多次,可事實上,蘇傾語已經喜歡上了方燼。
方燼或許沒有意識到,可能是自己與蘇傾語太熟了,他根本沒有出現這種猜想,而且偏偏蘇傾語還是個傲嬌,既不開口表明心意,也不想讓方燼發現。
蘇傾語想要慢慢培養感情,所以她讓方燼留在自己身邊,這個願望實現了,她才好進行下一步。
至於下一步具體是什麽,她沒有任何計劃,不如就從日常對話開始。
於是,蘇傾語拿了一瓶飲料走到了方燼身邊:“你在看什麽?”
此時,方燼背靠著迴廊的柱子,坐在欄杆上,他正翹著二郎腿翻著書,不時嘖嘖稱奇。
當蘇傾語把水遞到方燼眼前時,他才依依不舍的合上了書本。
“天才,寫下這書的人絕對是個天才。”
顯然,方燼剛剛是在看蘇傾語給他的古籍。
蘇傾語總是很好奇,方燼究竟懂得多少東西,又是如何能夠對所有知識一視同仁的,他到底有幾個腦子?
不過,她肯定不能問的這麽直接。
“怎麽個天才法?這本書我也看過,就是一些關於靈礦勘測采集的方式,都是古法,效率低還不科學,太過盲目,早就淘汰了。”
蘇傾語倒是想聽聽方燼對這書的理解。
“這可不像是你說的話,蘇傾語。”方燼輕笑,隨即打開飲料喝了起來,“天才的不是這些采集方式,而是其中對於地形陣勢的運用,如果我可以複現這種操作,或者古法新用,對進化路的探索就又多了幾分了解。”
方燼由表及裏,簡單的闡述了自己的觀點,蘇傾語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難怪他能看得進許多書,原來他不僅汲取著書中的知識,還總是在思考如何讓知識為自己所用。
“在白玉城外的西部第三礦區,編號為蘇三礦區,那裏發現了數之不盡的巨型靈礦脈,如果有機會我們可以去看看。”
蘇傾語向方燼介紹,蘇三礦區是自己家族持有的最大礦區,那裏是家族產業的支柱,乃是蘇家命脈之地,若是沒有家主的允許,外人是不得入內的,而現在方燼是自己的貼身保鏢,那裏早晚是他大展拳腳的地方。
“其實我最想當的是農民,當然工人也很不錯,但比起挖礦,我還是適合種地。”
方燼直言道。
他還以為蘇傾語要把他拐去當礦工,可蘇傾語隻是想讓他陪自己去遊曆四方。
蘇傾語的記憶中,又開始湧現方燼的故事,作為一個實幹家,方燼自然知曉“讀萬卷書,行萬裏路”的道理,所以在大學期間他就開始遊曆大江南北,不僅是為了學業與論文,那還是開闊眼界增長見識的好方法。
“誰要綁你去采礦?我的意思是,我身為蘇家一員,以後免不了要處理一些家族事務,萬一要出差到蘇三礦區,把你帶上給你增長點見識。”
還要她解釋一番,看來方燼也就偶爾聰明。蘇傾語這樣想著,方燼卻突然變了臉。
“出去旅遊的事情以後再說,現在這裏好像來了一些不速之客。”
方燼伸手把蘇傾語護在身後,他的神識剛剛察覺到了“奇怪的味道”,有一群方燼從未接觸的進化者在朝這裏靠近。
難道是戰神殿的追兵?
可他們唯一能夠追蹤到的東西就隻有戰神鼎,而古鼎已經被他隱匿了氣息,一般人還真找不到。
那就隻有可能是那個給自己發信息的人,他果然如方燼預料,是一個雙麵派,他企圖挑起戰神殿與自己的對立。
他想要看到兩敗俱傷,這是個陽謀,方燼若是不想讓他得逞,就隻能選擇逃亡,因為方燼不認為自己可以通過“講道理”的方式來讓對方停止爭端。
這種被別人算計的情況很不好受,好在方燼的心態足夠平緩,他沒有焦躁,因為焦躁並不能解決問題,隻有耐心思考尋找破局契機,方可化險為夷。
“對方來了多少人?”
這時蘇傾語突然問道。
方燼眯著眼睛,好一會兒才答道:“也就二三十個人的樣子,玩過植物大戰僵屍的人都知道,攻占陣地時派出的第一波人基本上都是炮灰。”
“那你緊張個什麽勁?搞得我以為龍九州親自來了。”聽他這麽一說,蘇傾語也就沒太在意,這種情況青龍幫都能對付。
方燼迴頭笑了笑:“如果龍九州來了,我第一個跑……”
他還沒講完,蘇傾語就用鄙夷的眼光看著他,搞得他隻好改口。
“我是說第一個跑到他麵前迎戰,麵對如此強敵,我一定能發揮平常實力的1000%倍。”
方燼吹牛不打草稿,他自信的拍著胸脯,似乎自己說的是真真切切的實話。
倘若方燼真敢跟龍國最強的進化者掰一掰手腕,那無論輸贏,他都是世間少有的英勇之輩。
“你就吹吧!也不怕閃了舌頭。”蘇傾語無奈的道。
而此時,有幾個不長眼睛的小嘍囉已經出現在了兩人的視野中,該用什麽來形容他們呢?
“不知死活”,還是“自取滅亡”,或者是“螳臂當車”。
此時已經是第二天傍晚,郭皓還在閉關衝擊道種四境。
昨日那場大會讓他身心俱疲,談判桌上的腥風血雨可不比戰場上少,所以為了破境,郭皓花費了半天時間來調整狀態,直到下午四五點鍾時他才開始衝擊枷鎖。
郭皓估計今晚順利的話,明天就能衝破桎梏,修為增進到道種四境,而在此期間,如果有人敢在附近造次,方燼則是會出手。
“那小子將來一定會站在進化圈的頂端,二小姐在在他身邊可保安全無虞,我可以安心閉關破境了。”
郭皓打心底裏認可、欽佩著方燼,就家族利益來看,拉攏方燼是一個非常好的投資,隻可惜這種天才向往的從來不是名聲與權勢,自己唯一能做的隻有與其結下善緣。
比起郭皓的心思,蘇傾語的想法就簡單純粹許多,盡管她內心否定、抗拒了方燼很多次,可事實上,蘇傾語已經喜歡上了方燼。
方燼或許沒有意識到,可能是自己與蘇傾語太熟了,他根本沒有出現這種猜想,而且偏偏蘇傾語還是個傲嬌,既不開口表明心意,也不想讓方燼發現。
蘇傾語想要慢慢培養感情,所以她讓方燼留在自己身邊,這個願望實現了,她才好進行下一步。
至於下一步具體是什麽,她沒有任何計劃,不如就從日常對話開始。
於是,蘇傾語拿了一瓶飲料走到了方燼身邊:“你在看什麽?”
此時,方燼背靠著迴廊的柱子,坐在欄杆上,他正翹著二郎腿翻著書,不時嘖嘖稱奇。
當蘇傾語把水遞到方燼眼前時,他才依依不舍的合上了書本。
“天才,寫下這書的人絕對是個天才。”
顯然,方燼剛剛是在看蘇傾語給他的古籍。
蘇傾語總是很好奇,方燼究竟懂得多少東西,又是如何能夠對所有知識一視同仁的,他到底有幾個腦子?
不過,她肯定不能問的這麽直接。
“怎麽個天才法?這本書我也看過,就是一些關於靈礦勘測采集的方式,都是古法,效率低還不科學,太過盲目,早就淘汰了。”
蘇傾語倒是想聽聽方燼對這書的理解。
“這可不像是你說的話,蘇傾語。”方燼輕笑,隨即打開飲料喝了起來,“天才的不是這些采集方式,而是其中對於地形陣勢的運用,如果我可以複現這種操作,或者古法新用,對進化路的探索就又多了幾分了解。”
方燼由表及裏,簡單的闡述了自己的觀點,蘇傾語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難怪他能看得進許多書,原來他不僅汲取著書中的知識,還總是在思考如何讓知識為自己所用。
“在白玉城外的西部第三礦區,編號為蘇三礦區,那裏發現了數之不盡的巨型靈礦脈,如果有機會我們可以去看看。”
蘇傾語向方燼介紹,蘇三礦區是自己家族持有的最大礦區,那裏是家族產業的支柱,乃是蘇家命脈之地,若是沒有家主的允許,外人是不得入內的,而現在方燼是自己的貼身保鏢,那裏早晚是他大展拳腳的地方。
“其實我最想當的是農民,當然工人也很不錯,但比起挖礦,我還是適合種地。”
方燼直言道。
他還以為蘇傾語要把他拐去當礦工,可蘇傾語隻是想讓他陪自己去遊曆四方。
蘇傾語的記憶中,又開始湧現方燼的故事,作為一個實幹家,方燼自然知曉“讀萬卷書,行萬裏路”的道理,所以在大學期間他就開始遊曆大江南北,不僅是為了學業與論文,那還是開闊眼界增長見識的好方法。
“誰要綁你去采礦?我的意思是,我身為蘇家一員,以後免不了要處理一些家族事務,萬一要出差到蘇三礦區,把你帶上給你增長點見識。”
還要她解釋一番,看來方燼也就偶爾聰明。蘇傾語這樣想著,方燼卻突然變了臉。
“出去旅遊的事情以後再說,現在這裏好像來了一些不速之客。”
方燼伸手把蘇傾語護在身後,他的神識剛剛察覺到了“奇怪的味道”,有一群方燼從未接觸的進化者在朝這裏靠近。
難道是戰神殿的追兵?
可他們唯一能夠追蹤到的東西就隻有戰神鼎,而古鼎已經被他隱匿了氣息,一般人還真找不到。
那就隻有可能是那個給自己發信息的人,他果然如方燼預料,是一個雙麵派,他企圖挑起戰神殿與自己的對立。
他想要看到兩敗俱傷,這是個陽謀,方燼若是不想讓他得逞,就隻能選擇逃亡,因為方燼不認為自己可以通過“講道理”的方式來讓對方停止爭端。
這種被別人算計的情況很不好受,好在方燼的心態足夠平緩,他沒有焦躁,因為焦躁並不能解決問題,隻有耐心思考尋找破局契機,方可化險為夷。
“對方來了多少人?”
這時蘇傾語突然問道。
方燼眯著眼睛,好一會兒才答道:“也就二三十個人的樣子,玩過植物大戰僵屍的人都知道,攻占陣地時派出的第一波人基本上都是炮灰。”
“那你緊張個什麽勁?搞得我以為龍九州親自來了。”聽他這麽一說,蘇傾語也就沒太在意,這種情況青龍幫都能對付。
方燼迴頭笑了笑:“如果龍九州來了,我第一個跑……”
他還沒講完,蘇傾語就用鄙夷的眼光看著他,搞得他隻好改口。
“我是說第一個跑到他麵前迎戰,麵對如此強敵,我一定能發揮平常實力的1000%倍。”
方燼吹牛不打草稿,他自信的拍著胸脯,似乎自己說的是真真切切的實話。
倘若方燼真敢跟龍國最強的進化者掰一掰手腕,那無論輸贏,他都是世間少有的英勇之輩。
“你就吹吧!也不怕閃了舌頭。”蘇傾語無奈的道。
而此時,有幾個不長眼睛的小嘍囉已經出現在了兩人的視野中,該用什麽來形容他們呢?
“不知死活”,還是“自取滅亡”,或者是“螳臂當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