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青州有變
三國:開局係統就跑路 作者:玖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初平四年春,濟陰郡,鄄城,唐府。
“求臻,此茶香氣甚佳,甚佳啊!”
“嶽丈,我已命老黃給您裝了十斤,走的時候啊,您讓子修給您拎走就行了。”
“哈哈,求臻懂我,懂我啊!”
曹操,唐顯二人坐在後院躺椅上品著香茗,望著後院那幾株已然開了花的桃樹,那叫一個美啊!
美景,美茶。
一生之中能見的此景亦不多矣。
“求臻,這是宣高還有探子遞來的情報,黃巾賊寇管亥,欲舉兵入青州了。”
又過了一會兒,曹操從懷中取出情報遞給了唐顯。
顯然,時機已到。
唐顯將其接過大致掃了一眼,看來,曆史的劇情還是依舊,最起碼,管亥依舊瞄準孔融那個軟柿子衝了過去。
若是按照進程,此圍被劉玄德所解,但,孔融現在沒了太史慈,太史慈在曹營。
既如此,此圍合該被曹操所解。
況且再說了,現如今,曹老板的名聲可是很好的!
“顯本以為是徐州陶謙扛不住,咱們先拿下徐州呢,嗬嗬,沒成想,倒是青州之機先來了啊!”唐顯合攏軍報,然後交還給曹操笑道。
曹操一樂,知道了唐顯已然規劃好了。
青州跟曹操有關係麽?
有,也沒有。
但,大爭之世,不爭,便死。
所以,青州跟曹操有關係,若是曹操能在青州拿到部分利益,這便跟他有了關係。
至於說曹操那迅速膨脹的勢力,會不會引來袁紹的注意?
無所謂。
要打便打!
大爭之世,誰慫,誰死!
“待到黃巾圍困青州之事傳開,主公可遣子義將軍率軍解圍,再輔以幾位能征善戰的將軍,黃巾之圍,隨手便解。”
曹操點了點頭,等著唐顯繼續開口,他知道,唐顯後麵還有話呢,這是他們丈婿二人的默契。
一旁的曹昂則是抬筆嘩嘩記錄著。
唐府隨時給曹昂備著竹簡,筆墨,很方便,甚至於,曹昂隨處可取。
作為唐顯的首席大弟子,這點兒牌麵還是有的。
當然,現在曹昂的記錄小分隊又多了倆人,再往一旁看去,黃敘,諸葛亮二人也是全神貫注。
“屆時,顯也陪著子義走上一遭,嘿嘿!顯去青州拿些報酬迴來,別人去的話,怕是會不好意思的。”
果不其然,唐顯又補了一句。
去救孔融?沒問題,但總不能白跑一趟吧?
車馬費還是需要報銷的,怎麽可能啥都不要?
仁義的是他老丈人,又不是他唐某人,這兩者沒有什麽衝突的。
“哈哈,我就知道,求臻你啊,哈哈!”曹操撫髯大笑,頗有忍俊不禁的意思。
他能攤上這麽一個為他處處考慮的賢婿,真的,他曹操也算是無憾了。
“就是,不知道你唐別駕想從青州拿點兒什麽報酬?”
“某要從青州征兵,訓兵,節製青州兵馬!”
唐別駕齜牙一笑,明晃晃的,在那粉紅夾白的桃花映襯下,更是看起來宛如小太陽一般溫暖。
換句話說,那就是挾孔融以控青州!
天上不會掉餡餅,既然唐顯去幫忙了,那就不能空著手迴來。
空著手去,他都得裝滿兜兜迴來,更別說他唐別駕真心實意的去幫忙了。
......
說實話,曹操真的有些愣神了,真的,他是真的沒能想到,自己賢婿竟然打算去青州玩這麽一出?
嘖。
孔融也是個倒黴的,真要是讓唐顯去了,解了青州之難,嗬嗬。
那才是剛逃狼穴,又入虎口!
曹操灑然一笑,不知道想到了什麽。
“我在想,若是求臻能從暗處拿下青州,待到時機合適,某再拿下徐州,屆時,大漢十三州,三州入某轂中,不知這天下諸侯做何想法?哈哈!”
曹操看著有些迷茫的大兒子一樂,開口解釋道。
屆時,天下怕是一陣雞飛狗跳是跑不了咯!
三州之地,青,兗,徐哪個不是富饒之地?
就算一州不行,三州呢?
一時間,後院內頻頻響起笑聲,若是按照唐顯製定好的規劃走,不出五年,怕是大漢戰亂都要平定了。
這什麽概念?
黃巾起義,天下大亂自184年開始,自280年吳末帝降晉,東吳滅亡,期間將近百年。
若是在唐顯幫助之下,縮短期間年限為十年,那將極大節省中原內耗,這些節省下來的兵馬錢糧,他唐顯帶著去屠滅四夷不香麽?去滅掉某個小島上的原始部落不香麽?去給未來的華夏擴展版圖不香麽?
肯定香啊!
莫說是十年,若是百年之事,五十年能完成,那都是一個大大的好事!
別的唐顯不知道,若是今年真能拿下青徐二州,怕是,那官渡之戰,會提前不少啊!
但,無所吊慰。
那時的曹老板還是現在的曹老板麽?必然不可能!
北方大一統,勢在必行。
——
三日後,鄄城,政務廳。
今日的政務廳說上句人滿為患都不為過,都來了,文臣武將,悉數到場。
甚至就連在琅琊的臧霸,以及其他郡國內的一把手,也全都到了。
鄄城的政務廳當真不小,但孫乾看見了這模樣,下定決心,下次,下次一定要弄個更大的!
至於眾人齊聚的原因?倒也簡單。
黃巾餘孽管亥率軍進犯青州,孔融那個菜莽,嗬嗬,已經被圍了。
有一說一,這麽菜的州牧不多見了。
最起碼在座的這群人,真的沒見過這麽菜的州牧。
孔融,某種程度上也算是出名了。
之前出名是因為啥?
因為他是孔子的二十世孫,名士,大儒,幾年後的建安七子。
現在?
因為他菜。
還有,還特麽孔子的二十世孫。
怎麽說呢?一世為一代,這位孔融是孔子的二十世孫,跟孔子隔了十九代。
十九代,也是特麽嗬嗬了。
這玩意兒,還真是個金貴的名頭嘞。
世修降表衍聖公,鐵骨錚錚勸人忠。
唐顯覺得,自三國開始,已經有這個苗頭了,不過,也正常,畢竟過了這麽多代了不是?
說實話,他覺得孔子他老人家都沒能想到後代的這情況。
當真是......‘福祚’綿延。
“求臻,此茶香氣甚佳,甚佳啊!”
“嶽丈,我已命老黃給您裝了十斤,走的時候啊,您讓子修給您拎走就行了。”
“哈哈,求臻懂我,懂我啊!”
曹操,唐顯二人坐在後院躺椅上品著香茗,望著後院那幾株已然開了花的桃樹,那叫一個美啊!
美景,美茶。
一生之中能見的此景亦不多矣。
“求臻,這是宣高還有探子遞來的情報,黃巾賊寇管亥,欲舉兵入青州了。”
又過了一會兒,曹操從懷中取出情報遞給了唐顯。
顯然,時機已到。
唐顯將其接過大致掃了一眼,看來,曆史的劇情還是依舊,最起碼,管亥依舊瞄準孔融那個軟柿子衝了過去。
若是按照進程,此圍被劉玄德所解,但,孔融現在沒了太史慈,太史慈在曹營。
既如此,此圍合該被曹操所解。
況且再說了,現如今,曹老板的名聲可是很好的!
“顯本以為是徐州陶謙扛不住,咱們先拿下徐州呢,嗬嗬,沒成想,倒是青州之機先來了啊!”唐顯合攏軍報,然後交還給曹操笑道。
曹操一樂,知道了唐顯已然規劃好了。
青州跟曹操有關係麽?
有,也沒有。
但,大爭之世,不爭,便死。
所以,青州跟曹操有關係,若是曹操能在青州拿到部分利益,這便跟他有了關係。
至於說曹操那迅速膨脹的勢力,會不會引來袁紹的注意?
無所謂。
要打便打!
大爭之世,誰慫,誰死!
“待到黃巾圍困青州之事傳開,主公可遣子義將軍率軍解圍,再輔以幾位能征善戰的將軍,黃巾之圍,隨手便解。”
曹操點了點頭,等著唐顯繼續開口,他知道,唐顯後麵還有話呢,這是他們丈婿二人的默契。
一旁的曹昂則是抬筆嘩嘩記錄著。
唐府隨時給曹昂備著竹簡,筆墨,很方便,甚至於,曹昂隨處可取。
作為唐顯的首席大弟子,這點兒牌麵還是有的。
當然,現在曹昂的記錄小分隊又多了倆人,再往一旁看去,黃敘,諸葛亮二人也是全神貫注。
“屆時,顯也陪著子義走上一遭,嘿嘿!顯去青州拿些報酬迴來,別人去的話,怕是會不好意思的。”
果不其然,唐顯又補了一句。
去救孔融?沒問題,但總不能白跑一趟吧?
車馬費還是需要報銷的,怎麽可能啥都不要?
仁義的是他老丈人,又不是他唐某人,這兩者沒有什麽衝突的。
“哈哈,我就知道,求臻你啊,哈哈!”曹操撫髯大笑,頗有忍俊不禁的意思。
他能攤上這麽一個為他處處考慮的賢婿,真的,他曹操也算是無憾了。
“就是,不知道你唐別駕想從青州拿點兒什麽報酬?”
“某要從青州征兵,訓兵,節製青州兵馬!”
唐別駕齜牙一笑,明晃晃的,在那粉紅夾白的桃花映襯下,更是看起來宛如小太陽一般溫暖。
換句話說,那就是挾孔融以控青州!
天上不會掉餡餅,既然唐顯去幫忙了,那就不能空著手迴來。
空著手去,他都得裝滿兜兜迴來,更別說他唐別駕真心實意的去幫忙了。
......
說實話,曹操真的有些愣神了,真的,他是真的沒能想到,自己賢婿竟然打算去青州玩這麽一出?
嘖。
孔融也是個倒黴的,真要是讓唐顯去了,解了青州之難,嗬嗬。
那才是剛逃狼穴,又入虎口!
曹操灑然一笑,不知道想到了什麽。
“我在想,若是求臻能從暗處拿下青州,待到時機合適,某再拿下徐州,屆時,大漢十三州,三州入某轂中,不知這天下諸侯做何想法?哈哈!”
曹操看著有些迷茫的大兒子一樂,開口解釋道。
屆時,天下怕是一陣雞飛狗跳是跑不了咯!
三州之地,青,兗,徐哪個不是富饒之地?
就算一州不行,三州呢?
一時間,後院內頻頻響起笑聲,若是按照唐顯製定好的規劃走,不出五年,怕是大漢戰亂都要平定了。
這什麽概念?
黃巾起義,天下大亂自184年開始,自280年吳末帝降晉,東吳滅亡,期間將近百年。
若是在唐顯幫助之下,縮短期間年限為十年,那將極大節省中原內耗,這些節省下來的兵馬錢糧,他唐顯帶著去屠滅四夷不香麽?去滅掉某個小島上的原始部落不香麽?去給未來的華夏擴展版圖不香麽?
肯定香啊!
莫說是十年,若是百年之事,五十年能完成,那都是一個大大的好事!
別的唐顯不知道,若是今年真能拿下青徐二州,怕是,那官渡之戰,會提前不少啊!
但,無所吊慰。
那時的曹老板還是現在的曹老板麽?必然不可能!
北方大一統,勢在必行。
——
三日後,鄄城,政務廳。
今日的政務廳說上句人滿為患都不為過,都來了,文臣武將,悉數到場。
甚至就連在琅琊的臧霸,以及其他郡國內的一把手,也全都到了。
鄄城的政務廳當真不小,但孫乾看見了這模樣,下定決心,下次,下次一定要弄個更大的!
至於眾人齊聚的原因?倒也簡單。
黃巾餘孽管亥率軍進犯青州,孔融那個菜莽,嗬嗬,已經被圍了。
有一說一,這麽菜的州牧不多見了。
最起碼在座的這群人,真的沒見過這麽菜的州牧。
孔融,某種程度上也算是出名了。
之前出名是因為啥?
因為他是孔子的二十世孫,名士,大儒,幾年後的建安七子。
現在?
因為他菜。
還有,還特麽孔子的二十世孫。
怎麽說呢?一世為一代,這位孔融是孔子的二十世孫,跟孔子隔了十九代。
十九代,也是特麽嗬嗬了。
這玩意兒,還真是個金貴的名頭嘞。
世修降表衍聖公,鐵骨錚錚勸人忠。
唐顯覺得,自三國開始,已經有這個苗頭了,不過,也正常,畢竟過了這麽多代了不是?
說實話,他覺得孔子他老人家都沒能想到後代的這情況。
當真是......‘福祚’綿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