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易中海出招買糧
四合院:穿越三年係統才來 作者:張玄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說到房子,大家都想著一個問題那就是在院子裏弄一間房子。
四合院是三進的院子,薑二叔一家住了兩間倒座房,他們夫妻倆一間,三個兒子一間,因為薑陽和薑嶽平常住校不迴來,所以到也不是很擁擠。隻是若是薑大雷要是結婚的話,那就是肯定不夠用了。
薑凡他們一家是住在前院的兩間穿堂和一間耳房。
“要是弄房子,最好還是在咱們院子裏,大家住在一起有個照應。”
“對,前麵閻解成租的倒座房現在不是空出來了,是不是能租下來。”
“還有後院那老聾子的那兩間房,以前她是說留給易中海,不過出了那事以後,這房子就被街道辦給收迴去了,那兩間房子可是好的很。”
“這兩天去街道辦問問吧,看看能不能租下來,就是現在買房子有點困難,不然買下來更劃算些。”
這男女雙方麵都沒見上,就開始商量著婚房,傳宗接代三年抱倆的事情了。
薑凡無所謂,隻要不扯到他身上就行了。
苦日子就這麽過著,四合院幾乎每天晚上都有人進進出出,都是去黑市買糧食的。其中傻柱和賈東旭更是主力軍,他們兩個被糧食整的焦頭爛額的,頭發嘩嘩的往下掉啊。
兩人都是肉眼可見的憔悴下去,像是老了好幾歲一樣。
這天易中海下班一迴來,就喊來了賈東旭和傻柱。
“東旭,柱子來坐,我跟你們說個事。”
“師父是不是買糧食的事有消息了?”剛坐下賈東旭就急不可耐地開口問道,旁邊傻柱也是露出了詢問的目光,為了弄點糧食,他們兩個實在是太累了。
“買糧食沒有什麽門路,還是要到黑市去買,不過我想出了一個法子,或許能多買點糧食而且安全性還會高一些。”易中海的話勾動了傻柱和賈東旭的情緒。
他們兩個多次進出黑市,雖說沒有被公安抓住過,可也是提心吊膽。尤其是出了黑市迴家的那段路,這段時間可沒少傳出來有人買了糧食後迴家的路上被打劫,糧食和錢都被劫走,甚至還有的丟掉了性命。
還好他們兩個每次去黑市都是結伴而行,身形也勉強算的上魁梧,倒是沒出什麽事。
“師父(一大爺)什麽法子?”
兩人迫不及待地開口問道。
“這也是我下班途中聽別人說的,就是把咱們一個院子要買糧食的家庭都統一起來,把錢都集中起來一次性買它幾百斤糧食。”
“這樣那些賣糧食的人看在數量這麽多的份上,說不定還會給咱們便宜點。而且這麽多糧食肯定要去不少人,咱們挑年輕力壯的小夥子一起去,安全性肯定會高一些。”
易中海摸了摸下巴,有些得意地說,“而且咱們這麽多人,就是真遇到了劫匪什麽的也不用怕,說不定還能反殺一波,拿下劫匪送往派出所,咱們也有機會獲得嘉獎啊。那劫匪最多兩三個人,咱們院裏多少能湊出來十來個小夥子,十個打三個,優勢在我們啊!”
傻柱和賈東旭眼睛越來越亮,他們覺得易中海說的頗有道理。尤其是傻柱,聽到還能抓歹徒,獲得嘉獎,腦海中不由得浮現出許大茂拿著獎狀的樣子,“許大茂隻是舉報封建迷信而已,要是我抓住殺人犯那不就嘿嘿嘿。”
易中海看著傻樂的傻柱,不滿地推了推他,“傻柱,你想什麽呢?去不去給個話啊。”
“去,我肯定去。我剛才想一大爺高見!”傻柱斬釘截鐵地說道。
三人說幹就幹,先是去通知閻埠貴和劉海中,他們三個作為曾經的四合院三大巨頭,還是有些話語權的。
閻埠貴自然是沒什麽好說的,立刻就同意下來,還主動攬下了講價的工作。他一個幹巴巴的老頭去黑市買糧食著實危險。
劉海中倒是沒直接答應,不過在易中海的吹捧下他還是入夥了,畢竟是事關四合院全體住戶的大事,怎麽能少的了他劉海中的領導呢。
“既然大家都同意加入我們的團夥,那咱們就先計劃一下。”四方桌邊,易,劉,閻三人各坐一邊,傻柱和賈東旭坐在一邊。
“易大爺,這還計劃什麽,直接挨家挨戶地喊人過來開會就行了,我就不信咱們這院子裏的還有人不缺糧食。”傻柱的莽夫性格又上來了。
“柱子,你可別這麽自信,咱們院裏確實有人不缺糧食。”閻埠貴嘶啞地聲音響起,提醒傻柱別忘了薑家和許家。
“薑家雖然說人多,可他們家有工作的人也多,一個月工資二百多塊,接近三百塊。大部分還都是城市戶口不缺糧食。許家更不用說了,許大茂這個放映員以前沒少往家裏劃拉東西,我估計他們家的糧食不少。”
腦子裏無時無刻不在扒拉著算盤的閻埠貴很快給眾人分析了薑許兩家的情況。
傻柱聽了以後有些複雜地說道,“閻大爺,那按你這麽說,咱們就沒必要去問薑凡和許大茂了。”
“不管怎麽說,咱們都是一個院子裏的鄰居,這集體性的活動也不能不跟他們說。哪怕是他們不去,咱們也得說一聲。”
易中海大義凜然地說道,“這樣吧,咱們先去問問其他鄰居的意見,把願意去的都聚集起來。然後跟大家說說這個情況,征求一下大家的意見。”
易中海的話得到了幾人的讚同,隻有閻埠貴略有深意地看了他一眼。
幾人的行動很快,挨家挨戶地去問。
正如傻柱說的那樣,現在哪有人不缺糧食的,就是現在不缺,可也得為以後做打算啊。誰知道明年還有沒有災害,就是明年沒有災害,還要一兩年的時間恢複元氣呢。
吃過晚飯後,天漸漸地黑了。四合院二十來戶人家,每家都出一個人來到中院易中海家開會。
這動靜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一般人未必會察覺到,可薑凡透過窗戶還是看出了不對勁。
“這傻柱和賈東旭也就算了,閻老西,劉海中,還有其他鄰居去易中海家裏幹什麽?不對勁,十分得有十二分的不對勁。”
四合院是三進的院子,薑二叔一家住了兩間倒座房,他們夫妻倆一間,三個兒子一間,因為薑陽和薑嶽平常住校不迴來,所以到也不是很擁擠。隻是若是薑大雷要是結婚的話,那就是肯定不夠用了。
薑凡他們一家是住在前院的兩間穿堂和一間耳房。
“要是弄房子,最好還是在咱們院子裏,大家住在一起有個照應。”
“對,前麵閻解成租的倒座房現在不是空出來了,是不是能租下來。”
“還有後院那老聾子的那兩間房,以前她是說留給易中海,不過出了那事以後,這房子就被街道辦給收迴去了,那兩間房子可是好的很。”
“這兩天去街道辦問問吧,看看能不能租下來,就是現在買房子有點困難,不然買下來更劃算些。”
這男女雙方麵都沒見上,就開始商量著婚房,傳宗接代三年抱倆的事情了。
薑凡無所謂,隻要不扯到他身上就行了。
苦日子就這麽過著,四合院幾乎每天晚上都有人進進出出,都是去黑市買糧食的。其中傻柱和賈東旭更是主力軍,他們兩個被糧食整的焦頭爛額的,頭發嘩嘩的往下掉啊。
兩人都是肉眼可見的憔悴下去,像是老了好幾歲一樣。
這天易中海下班一迴來,就喊來了賈東旭和傻柱。
“東旭,柱子來坐,我跟你們說個事。”
“師父是不是買糧食的事有消息了?”剛坐下賈東旭就急不可耐地開口問道,旁邊傻柱也是露出了詢問的目光,為了弄點糧食,他們兩個實在是太累了。
“買糧食沒有什麽門路,還是要到黑市去買,不過我想出了一個法子,或許能多買點糧食而且安全性還會高一些。”易中海的話勾動了傻柱和賈東旭的情緒。
他們兩個多次進出黑市,雖說沒有被公安抓住過,可也是提心吊膽。尤其是出了黑市迴家的那段路,這段時間可沒少傳出來有人買了糧食後迴家的路上被打劫,糧食和錢都被劫走,甚至還有的丟掉了性命。
還好他們兩個每次去黑市都是結伴而行,身形也勉強算的上魁梧,倒是沒出什麽事。
“師父(一大爺)什麽法子?”
兩人迫不及待地開口問道。
“這也是我下班途中聽別人說的,就是把咱們一個院子要買糧食的家庭都統一起來,把錢都集中起來一次性買它幾百斤糧食。”
“這樣那些賣糧食的人看在數量這麽多的份上,說不定還會給咱們便宜點。而且這麽多糧食肯定要去不少人,咱們挑年輕力壯的小夥子一起去,安全性肯定會高一些。”
易中海摸了摸下巴,有些得意地說,“而且咱們這麽多人,就是真遇到了劫匪什麽的也不用怕,說不定還能反殺一波,拿下劫匪送往派出所,咱們也有機會獲得嘉獎啊。那劫匪最多兩三個人,咱們院裏多少能湊出來十來個小夥子,十個打三個,優勢在我們啊!”
傻柱和賈東旭眼睛越來越亮,他們覺得易中海說的頗有道理。尤其是傻柱,聽到還能抓歹徒,獲得嘉獎,腦海中不由得浮現出許大茂拿著獎狀的樣子,“許大茂隻是舉報封建迷信而已,要是我抓住殺人犯那不就嘿嘿嘿。”
易中海看著傻樂的傻柱,不滿地推了推他,“傻柱,你想什麽呢?去不去給個話啊。”
“去,我肯定去。我剛才想一大爺高見!”傻柱斬釘截鐵地說道。
三人說幹就幹,先是去通知閻埠貴和劉海中,他們三個作為曾經的四合院三大巨頭,還是有些話語權的。
閻埠貴自然是沒什麽好說的,立刻就同意下來,還主動攬下了講價的工作。他一個幹巴巴的老頭去黑市買糧食著實危險。
劉海中倒是沒直接答應,不過在易中海的吹捧下他還是入夥了,畢竟是事關四合院全體住戶的大事,怎麽能少的了他劉海中的領導呢。
“既然大家都同意加入我們的團夥,那咱們就先計劃一下。”四方桌邊,易,劉,閻三人各坐一邊,傻柱和賈東旭坐在一邊。
“易大爺,這還計劃什麽,直接挨家挨戶地喊人過來開會就行了,我就不信咱們這院子裏的還有人不缺糧食。”傻柱的莽夫性格又上來了。
“柱子,你可別這麽自信,咱們院裏確實有人不缺糧食。”閻埠貴嘶啞地聲音響起,提醒傻柱別忘了薑家和許家。
“薑家雖然說人多,可他們家有工作的人也多,一個月工資二百多塊,接近三百塊。大部分還都是城市戶口不缺糧食。許家更不用說了,許大茂這個放映員以前沒少往家裏劃拉東西,我估計他們家的糧食不少。”
腦子裏無時無刻不在扒拉著算盤的閻埠貴很快給眾人分析了薑許兩家的情況。
傻柱聽了以後有些複雜地說道,“閻大爺,那按你這麽說,咱們就沒必要去問薑凡和許大茂了。”
“不管怎麽說,咱們都是一個院子裏的鄰居,這集體性的活動也不能不跟他們說。哪怕是他們不去,咱們也得說一聲。”
易中海大義凜然地說道,“這樣吧,咱們先去問問其他鄰居的意見,把願意去的都聚集起來。然後跟大家說說這個情況,征求一下大家的意見。”
易中海的話得到了幾人的讚同,隻有閻埠貴略有深意地看了他一眼。
幾人的行動很快,挨家挨戶地去問。
正如傻柱說的那樣,現在哪有人不缺糧食的,就是現在不缺,可也得為以後做打算啊。誰知道明年還有沒有災害,就是明年沒有災害,還要一兩年的時間恢複元氣呢。
吃過晚飯後,天漸漸地黑了。四合院二十來戶人家,每家都出一個人來到中院易中海家開會。
這動靜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一般人未必會察覺到,可薑凡透過窗戶還是看出了不對勁。
“這傻柱和賈東旭也就算了,閻老西,劉海中,還有其他鄰居去易中海家裏幹什麽?不對勁,十分得有十二分的不對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