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新紀y宇宙曆第四紀nf年年初,陳念宣布第三代量子動力工業生產線建造計劃—仙門計劃。


    迄今為止,量子動力工業生產線一共出現過三種型號。


    分別是第一代分布式量子動力工業生產線-火種;


    第二代模塊化分布式量子動力工業生產線-星火;


    第二代分布式量子動力工業生產線。


    第一代火種分布式量子動力工業生產線實驗性質大於工業性質,在這個基礎上發展出第二代模塊化分布式量子動力工業生產線和第二代量產型分布式量子動力工業生產線。


    之後量子仙宗科學委員會在青神星第一月球建造第二代分布式量子動力工業生產線時,解決了規範引力場作用距離等技術難題。


    仙門是經過全麵升級後的第三代量產型分布式量子動力工業生產線。


    仙門計劃便是陳念用來和編程元素生命技術體係競爭的第二步。


    路線之爭或者說技術體係之爭,並非單純的技術先進與否,需要考慮到多種因素和維度。


    最大的決定因素是人。


    確切的說,哪種技術體係綁架的人多,哪種技術體係勝出。


    例如傳統型50%氧元素工業,一條1000萬噸50%氧元素生產線,需要研發,測試,工藝,維護,技術支持等專業工程師數量在120萬人左右。


    圍繞這條生產線衍生的從業人員,例如50%氧元素模塊設計,製造,測試,技術支持等,數百倍於專業工程師數量。


    陳念的計劃簡單粗暴,把足夠多的量子仙宗弟子綁定到先進量子衍化技術體係上即可。


    仙門,一項超級工程,


    工程主體由五大部分組成,第三代分布式量子動力工業生產線,質量效應發生器,傳送門,超級生物智腦和戴森球。


    仙門係統有兩個核心功能。


    第一是仙門係統核心部件第三代分布式量子動力工業生產線可以量產50%氧元素,年產量超過600萬噸。


    第二是傳送功能,質量效應發生器和傳送門可以支持一定質量物體在一定範圍內進行傳送。


    傳送範圍和質量視質量效應發生器功率而定。


    仙門計劃一期工程,由5000萬噸50%氧元素為核心製造的質量效應發生器和傳送門,可以將質量低於1萬噸的物體傳送到0.5光年範圍內任意位置。


    質量效應發生器終極形態是由60億噸50%氧元素為核心製造的超級怪獸。


    屆時傳送門傳送質量會提高至10萬噸,傳送距離會增加到10.3光年,剛好覆蓋位於9.9光年外的青神星。


    足以滿足絕大部分相鄰恆星之間的傳送需求。


    終極形態的仙門每時每刻會消耗天文數字的能量,戴森球的作用就是給仙門供能。


    超威星恆星每秒釋放的熱量約為4.2x10的26次方焦耳,略大於太陽功率。


    戴森球能量轉換效率約為99.9%,即4.1958x10的26次方焦耳。


    這個數據決定了仙門係統各項子係統上限,例如60億噸50%氧元素級別的質量效應發生器。


    物質即能量,仙門可以傳送物質,就能直接傳送能量。


    在仙門係統覆蓋範圍內,仙門即終極武器。


    仙門計劃一經發布,立刻引發滔天駭浪。


    計劃說明書明確指出,仙門可以量產50%碳元素,理論年產量超過300萬噸。


    雙山集團第一時間對量子仙宗普及50%碳元素進行推演,得出的結論很悲觀。


    仙門建成之時,就是量子仙宗遠征雙山集團之日。


    量子仙宗周邊區域反應更加激烈,仙門計劃第一步是建造戴森球。


    戴森球消耗物資巨大,把超威星係除去恆星外所有行星小行星都填進去,也無法滿足戴森球的建造物質需求,需要額外的物質來源。


    量子仙宗發布仙門計劃時,向洛倫茲星,科法星,泉星和莫倫星發起招標文書。


    計劃從四座恆星係推動16顆行星,前往超威星係提供建造戴森球物質消耗。


    四座恆星係民眾歡天喜地,許多量子朋克勢力搖身一變,變成工程公司,準備投標量子仙宗的招標文書。


    美因斯公司第一時間撤離駐紮在洛倫茲星係第五行星的艦隊,公司高層分裂,一部分立刻卷錢跑路,另一部分公開宣布服從量子仙宗的領導。


    萬光公司和羅本公司嘛!


    兩家公司高層已經擺爛,無動於衷,隻是搜刮力度大了一點,治下量子朋克勢力暴亂頻發。


    蠻荒星域其它巨企開始認真分析仙門係統的潛力,得出的結論不太樂觀。


    各大巨企高層開始私底下串聯。


    巨企高層們並不介意陳念或者其他統一蠻荒星域,前提是他們依舊是統治階級。


    沒人願意放棄權力。


    隻是麵對強大的陳念,巨企高層們遲遲無法統一意見。


    第一屆反陳念聯盟大會持續十幾年之後不了了之。


    至於超威星民眾,在看到仙門計劃第一時間是懵的。


    “什嘛?拆遷?哦不,掌門要把超威星拆啦!?”


    “你傻啊!先拆別的,超威星最後再拆。”


    “是啊,我說的沒錯啊!”


    “你閉嘴!”


    “各位,各位,看補償條款,到時候我們可以搬去洛倫茲星,科法星,泉星,莫倫星和瑪多星,青神星也是可以的。”


    “每人補償100千克50%碳元素…”


    看到這裏,有人揉揉眼睛,以為自己看錯了,結果一旁傳來巨大的歡唿聲。


    “掌門萬歲!!”


    “天,沒看錯!?掌門萬歲!”


    陳念給出的天價補償款瞬間引發周邊星係民眾強烈不滿。


    民眾普遍認為他們也是量子仙宗自古以來,憑什麽拿不到補償。


    於是許多洛倫茲星係,科法星係,泉星係和莫倫星係有錢人花掉全部身家,購買一張前往超威星的單程船票。


    沒錢且機靈的,幹脆‘移民’十六顆被陳念列入遷移目標的行星。


    冰新紀y宇宙曆第四紀nf年5月7日,仙門計劃一期工程正式啟動。


    人數超過三千萬的工程隊,分赴各個超威星係各大行星。


    超威星係一共有六大行星,其中第四行星是一顆氣態行星,施工難度最高。


    這顆氣態星一共擁有大大小小十五個衛星,其中最大的衛星直徑超過1200公裏,最小的衛星直徑隻有70公裏。


    所有衛星上都有工程隊忙碌的身影。


    ‘砰!砰!砰!’


    接連不斷的爆炸聲中,長達上千米的鋼纜被打入地下,末端張開,牢牢固定在岩層之中。


    梅裏斯和艾爾莎兩人配合,將鋼纜固定在一座巨大的等離子發動機表麵。


    工程師們針對不同大小的衛星製定了不同的移動方案。


    例如這顆直徑僅有七十公裏的衛星,工程師們設計的方案簡單粗暴。


    在衛星上放置三台大型等離子發動機,用打入地下的鋼纜固定,推動衛星加速脫離軌道,前往恆星軌道。


    大型衛星施工方案要複雜的多,需要在衛星表麵建造真正的行星發動機,推動衛星脫離軌道。


    針對氣態行星需要分兩個步驟,第一步利用采集船抽空氣態行星表麵大氣;


    第二步,在氣態行星固態內核上建造行星發動機,推動行星前往恆星軌道。


    按照一期工程計劃表,氣態行星移動甚至要排在拆解超威星後麵。


    幾個小時後,梅裏斯和艾爾莎輪休。


    兩人跟以前下班一樣,坐在工程車車頂,看著上百公裏外占據了半個天空的巨大彩色星球。


    無數密密麻麻好似蜂群般的無人采集船,在行星大氣層進進出出,收集氣體,運輸到在高空靜止軌道待命的巨大運輸船中。


    兩人都帶著頭盔,沒辦法說話也沒辦法喝酒,隻能說話投影字幕到虛擬屏幕上聊天。


    艾爾莎對聊天軟件做了點小改進,根據說話語氣不同可以顯示不同顏色的投影字幕,還能加上表情包。


    於是兩人的聊天記錄一連串的粉紅泡泡煙花萌物。


    因為不用等對方迴複,聊天速度比說話快多了。


    兩人越聊越開心,虛擬屏幕字幕上下滾動速度飛快。


    秒速至少五厘米。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量子仙宗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賽博上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賽博上仙並收藏量子仙宗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