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恙離去之後,黛玉迴到幽居靜處、讀書為樂的狀態。


    然而,榮國府內卻接二連三地發生了幾件大事。先是平兒誕下小公子,那一聲響亮的啼哭,一掃了籠罩闔府月餘的陰霾,就連賈母也忍不住樂嗬起來,麵上露出一絲喜氣。


    可四月的天空,總是愁雲密布,細雨如絲。這如愁緒般的雨幕剛一拉開,寶玉便又遭受了父親賈政的嚴厲教訓。


    事情的起因,還得從賈蘭說起。那日,賈蘭同衛恙在街邊偶然相遇,迴去之後,賈蘭便將這次奇妙的邂逅一五一十地講給了母親李紈。


    李紈聽後,心中自是歡喜不已,族學已然荒廢,能讓兒子到外頭的書院去求學,開闊眼界,增長見識,這簡直是再好不過的事情了,她正愁蘭兒的學業呢。


    於是,衛恙在離開之前,特意為賈蘭寫了一封薦書。當李紈從兒子手中接過這封薦書時,隻覺雙手都在微微顫抖,眼中閃爍著激動的光芒,平日裏孤靜淡漠的性子,此刻也全然被喜悅所掩蓋。


    她小心翼翼地展開薦書,逐字逐句地讀著,嘴角不自覺地上揚,臉上滿是難以抑製的欣喜。


    原來,這封薦書是寫給海湖書院的。


    這海湖書院可不簡單,現任首輔李嵇年輕時便曾在這座書院求學。書院地處偏遠,不在北京城內,幾乎快出了順天府的範圍,直逼直隸。


    外頭的人,單單聽到李嵇的名頭,便知曉這書院絕非等閑之地。如今,海湖書院正值聲名鼎盛之時,能得到這樣一封薦書,對賈蘭來說,無疑是天大的機遇。


    李紈不敢有絲毫耽擱,趕忙讓賈蘭拿著薦書去見賈政。賈政得知此事後,亦是喜出望外。


    他在朝中為官,對海湖書院的赫赫聲名自然是再清楚不過。當下,便精心挑選了一個吉日良辰,親自帶著賈蘭出城,前往海湖書院拜山門。


    到了書院,賈政懷揣著緊張與期待,帶著賈蘭踏入書院的大門。書院的山長劉璧,乃是李嵇的師兄,在士人中聲望極高。


    當薦書遞上去之後,書院的人極為重視,親自引領著賈政二人去拜見劉璧。賈政遠遠望見劉璧的身影,隻覺心中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激動與崇敬。在他眼中,劉璧就如同那巍峨聳立的高山,平日隻能遠遠仰望,今日卻有幸能夠近距離接觸,怎能不讓他興奮不已。


    劉璧見到賈政二人後,態度和藹可親,他先是簡單寒暄了幾句,隨後便當場對賈蘭考校起來。賈蘭自幼聰慧,又勤奮好學,麵對劉璧的提問,迴答得極為得體,言辭間盡顯才情與謙遜。劉璧聽後,心中對賈蘭很是滿意,當下便決定他可以入學。


    不過,劉璧深知勳貴家的子弟往往沾染了不少富貴習氣,為了讓賈蘭能夠潛心向學,他鄭重地告知賈政:“從學之人,需嚴格要求自己,律己修身。賈公子既入我書院,便隻能居於書院內,與同窗們一同起居,相互切磋學問。”


    賈政聽後,忙不迭地點頭答應,臉上沒有絲毫的猶豫與不滿,心中隻想著長孫能在此學有所成。


    不久之後,賈蘭便帶著一個小廝和幾個粗使婆子,乘坐著馬車,踏上了前往海湖書院求學的征程,這無疑是一件大喜事,整個賈府都沉浸在喜悅之中。


    然而,賈政在閑暇之時,偶然瞥見寶玉那副混跡胭脂群中的模樣,心中的喜悅瞬間化為烏有,取而代之的是滿腔的怒火。


    他想起賈蘭和寶玉同在衛恙堂下讀書,如今賈蘭得了魏先生的舉薦,而寶玉卻整日隻知道在府中廝混,不思進取,怎能不讓他生氣。


    於是,寶玉平白無故地遭受了父親一頓嚴厲的教訓,被罵得狗血淋頭。


    與寶玉住得近的黛玉,將這一切都看在眼裏。她深知寶玉的性情,對經書並不十分熱衷,若是強求也是無用,她父親多年苦讀,求取功名,在揚州任上又是何等勞苦,現下心內無奈。


    隻是,寶玉的叛逆與不羈,注定不合時人風尚,要遭受長輩的斥責。


    黛玉自己也醉心學問,平日裏沉浸在書海之中。衛恙在最後一堂課上留給她一盒書,那是他多年在鄉治學的心得體會以及各地的風土人文,衛恙曾留下話:“前者要警惕著讀,後者可以隨意地翻。”


    這一日,黛玉正坐在窗邊,靜靜地翻著一本江南旅人錄,書中那些新奇有趣的故事,不時地逗得她輕笑出聲。


    雪雁在一旁看著,不禁無奈地撇了撇嘴,心中暗自想著:“姑娘最近總愛笑,也不知這書裏頭究竟有什麽樂趣,能讓姑娘如此著迷。”


    黛玉正看得入神,絲毫沒有注意到寶釵已經來到了門外。


    寶釵聽到屋內傳來的陣陣笑聲,心中不禁泛起一絲好奇,暗自思忖:“這是誰在裏頭如此開心?” 她輕輕推開門,走了進去,定睛一看,原來是顰丫頭正捧著一本書,笑得眉眼彎彎。


    寶釵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溫柔的笑意。她輕手輕腳地走向黛玉背後,腳步放得極輕,生怕驚擾了沉浸在書中世界的黛玉。


    紫鵑和雪雁看到寶釵進來,正欲開口通報,卻見寶釵伸出食指,放在唇邊,做了一個噤聲的手勢,示意她們不要出聲。黛玉許是真的入了迷,直到寶釵站在了她的身後,她都毫無察覺。


    寶釵懷著笑意,突然伸出雙手,將黛玉的眼睛輕輕遮住,卻又不說話。


    黛玉被這突如其來的舉動嚇了一跳,下意識地以為是紫鵑在和她打趣,一邊笑著說道:“好紫鵑,又來捉弄我了。”


    一邊連忙放下手中的書,伸手去掰眼睛上的手。然而,當她的手觸碰到寶釵的手時,黛玉頓時感覺有些不對勁,她心中微微一怔,試探著問道:“是哪位好姐姐跟我耍著玩呢?”


    寶釵依舊沒有迴答,隻是靜靜地站在黛玉身後,嘴角的笑意愈發濃鬱。


    黛玉見對方久久不迴應,佯裝生氣,嗔怪道:“倒要看看是哪個姐姐使的壞,這般捉弄我。” 說著,她用力掰開寶釵的手,轉身看去,當她看到是寶釵站在身後時,臉上先是閃過一絲驚訝,隨後瞬間變得嬌羞起來。


    寶釵看著黛玉那紅撲撲的臉蛋,忍不住笑出了聲。一旁的紫鵑、雪雁和鶯兒,見此情景,也都跟著笑了起來。


    黛玉嗔怪地說道:“姐姐慣會捉弄我的,今兒怎麽有空來我這了,不去看看寶玉呢?” 黛玉說這話時,語氣中不自覺地帶上了一絲醋意。


    寶釵自然明白黛玉口中提及寶玉的意思,她心中對黛玉的心思洞若觀火。但她麵上仍舊保持著溫和的笑容,說道:“我原是特地來找你的,寶兄弟那裏我去做什麽?我方才進屋,瞧見你捧書發笑,還以為你這書裏有什麽不得外人看的趣事呢。見我進來,你莫不是故意用這話來趕我走不成?”


    黛玉聽了寶釵的話,心中雖有些不悅,但又不好發作,她頓時俏語申辯道:“寶姐姐,你又來尋我開心了。我哪裏看的不是正經書了?這是魏先生送我的一本江南旅人見聞,裏頭有好些我不知道的故事。單是這折記的男兒流淚,就夠人樂的了。” 說話間,她將書打開,指著其中的一段,遞到寶釵麵前,讓她看。


    寶釵見黛玉如此認真,心中不禁覺得好笑。同時,她也對這本書生起了好奇之心。她接過書來,低頭看了起來。這一看,竟也被書中那些新奇有趣的故事深深吸引住了,那些鄉野宗社裏的人和事,與金陵城的市井閑聞截然不同,充滿了別樣的風情與趣味。


    就這樣,二女坐到了一處,她們一邊看書,一邊討論著書中的情節,時而為書中的趣事發笑,時而為書中人物的命運感慨不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賈璉之慢節奏生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江陵野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江陵野遊並收藏穿越賈璉之慢節奏生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