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冬去,除夕前後的熱鬧勁兒才來,京城各府勳貴人家開始頻繁的往來應酬、人情走動。


    賈璉不在京,王熙鳳更要勤勉些,嗬護著同他家交好的人家的情誼,身著華服,穿梭於一場場宴會間,席間笑語嫣然、八麵玲瓏,盡顯當家主母的風範。


    時間迴到年前,賈璉的來信及遼東特產一並送達賈府。小廝們將大包小包的特產搬進府內,多是毛皮、山珍等。可王熙鳳當時連眼皮都未多抬一下,這些年送來的遼東特產大同小異,她早已沒了興致。


    到是璉二的信,要仔細看看。


    “.........


    遼東這地兒比京城冷太多了,出乎我的意料。嫂嫂送了我一套厚的,你若是見了我現在的樣,肯定認不出來。臃腫得像頭熊,和陳老大站在一處,一個是熊大,一個是熊二。


    你叮囑我的羊絨內襯,我一直貼身穿著,可沒了你在身邊時常催著,我換衣都沒那麽勤了,出汗了也懶得換,想來是骨子裏的懶改不了了。”


    王熙鳳看到此處,嘴角不自覺上揚,眼中滿是嗔怪,輕聲嘟囔:“就知道偷懶,沒我可怎麽好。”


    “這裏的天空,藍藍的、靜靜地,可也總是喜怒無常,方才還好,轉瞬就狂風大作,可有一樣是不會少的,漫天或大或小的雪,飛舞低婉。


    濃雲常常低垂,與海麵融為一體,水天相接,這般天地造化,不是我們凡人所能人工匠造的。閑暇時,我常漫步海岸,海風一個勁兒往懷裏灌,料這隻有我一人,好欺負了。


    有次我帶人出城,到了遼河邊的湖泊。冬日湖麵結冰,像麵大鏡子,冰麵上竟有人勞作。我下馬湊近,才知他們在撈魚,說是這時節新鮮魚貨,價格高些,弄些賣了好過年。若有多的,也可以帶迴家熬鍋魚湯,圍著火爐,就著燒酒驅寒。


    我問了他們來自哪裏,這才知道他們是陳老大的兵,都是一營的,趁著輪休幹點私活。閑聊的功夫也不多,他們拿著鐵鎬,用力砸開冰麵,再把網放下去,我也迴到岸上看著。


    ..........


    聽聞女兒很淘氣,奶嬤嬤都照應不過來。你又那麽忙,肯定是有疏忽的。可別給我把女兒養差了,不然等我迴去,肯定有你苦受,你別不信,過去隻是我讓著你罷了。


    還有別忘了和女兒講,她父親在外頭想著她咧。對了,一定要多跟她念叨我,好叫我日後迴去,她不跟我親,我可要傷心了。


    .........


    這信寫得長了,怕你嫌煩。


    冬日屋裏即使點著燈,也暗,看久了傷眼,就隻好將古人的一首詩貼在下頭:‘白帝城頭春草生,白鹽山下蜀江清。南人上來歌一曲,北人莫上動鄉情。.........’


    估計你也難懂,對了,我讓人捎的東西裏有我給女兒雕了一對木鷗,糙是糙了點,我才學,將就些。”


    王熙鳳讀完信,心中五味雜陳,趕忙叫來豐兒:“去遼東帶來的東西裏頭翻一下,把二爺給小姐雕的木鷗拿來。”


    不一會兒,豐兒呈上木雕,說是一對,其實一大一小,模樣著實粗糙,翅膀和身子比例失調,拿在手裏輕飄飄的。


    王熙鳳拿著木雕,在懷裏的女兒麵前晃了晃,俯身湊近點,佯裝生氣道:“我的乖女兒,瞧瞧你父親這手藝,雕的啥呀,醜死了。寫信就寫信吧,還寫詩,欺負你娘沒讀過書。


    你說,他是不是很壞?” 這時,女兒咯咯笑了起來。王熙鳳看著女兒,也忍不住笑了,輕輕刮了刮女兒的鼻子,說道:“記住這些話,等你父親迴來,把這話說與他聽,替我出出氣。”


    娃娃再聰明伶俐,也不過三四月,隻會咿咿呀呀地喊。


    王熙鳳抱著她哄了一會,想起信上的詩來,若是迴信,也要叫他吃一驚。


    便同平兒商量,該如何迴,說了半天她們也不懂詩,平兒提議找二姑娘迎春來,讓她幫著參謀參謀。鳳姐兒覺得好,正要喚人去邀,可又想起那晚的兩位姑娘,


    “平兒,你說找林妹妹來,幫我看看如何?她在魏先生處讀書,學得多些,人也好。”


    “奶奶,這又是哪出?”平兒也吃力,身子大了不好動了。


    “就這麽定了,我找人請她來給我講講,再找二妹妹替我寫信迴你爺。”


    平兒哭笑不得,迴封信的事,弄得這麽麻煩,就是寫得好,以她爺的聰明哪會不知道這不是她鳳姐兒寫的。


    王熙鳳派的人迴來說,林姑娘正陪著老太太,說要下午些過來。


    王熙鳳一想,也正好。


    可她被這信一打岔,忘了今兒陸預的母親童氏帶著新兒媳婦和女兒要過來,早先就約好的。


    平兒也不知道,她自懷了孕,愈發不幹活了,賈璉又不在沒人需要她伺候,王熙鳳日常也不使喚她,這府裏哪個不知道,平兒就差個名分了。


    到午後,童夫人來了,眉眼間帶著和藹,許是日常在家養著的道理,麵龐也圓潤些,比起她的年紀來還要年輕些,一伴來的還有陸預的新婦姚絢、妹妹陸穎。


    勳貴人家裏頭講娶妻首在門第、性情,樣貌上不多講究,陸預娶姚絢,洞房前也隻聽說她的性子,見了才知她蛾眉淡掃,雙眸似秋水般盈盈,說笑間也帶著幾分矜持與溫柔。


    相比之下,他妹妹陸穎則是活潑的多,豐兒帶著往璉二奶奶院裏的路上,陸穎四處看景致,問豐兒這幾年府裏又有什麽不同。


    她以前常來,跟著她大嫂嫂來看王熙鳳,不過隨著隆興四年春,她大哥陸安外放四川,大嫂嫂不在,母親身子也不好,常不動彈,沒人帶著也不好來,算算也快兩年沒來了。


    王熙鳳在院門口迎上童夫人等,眾人說笑著進了裏間,請童夫人在炕東頭坐了,姚絢和陸穎坐在下首位置。


    王熙鳳才坐下,奉了茶,就請罪,“嬸嬸,您可得原諒我,預哥兒結婚,我這做嫂嫂的也沒到場,實在是身子不適,就是去了也怕衝撞了。”


    童夫人笑著擺擺手,和藹地說道:“鳳丫頭,快別這麽說,嬸子哪能怪你。你方生了孩子就該好好將養著。”


    閑聊幾句後,童夫人說道:“聽說你那孩子可愛得緊,能抱來讓我看看?”


    王熙鳳趕忙應道:“嬸嬸您能來看她,那是這孩子的福分。”說著便吩咐丫鬟:“快去把奶嬤嬤叫來,把孩子抱來給夫人瞧瞧。”


    不一會兒,奶嬤嬤抱著孩子進來。童夫人看著孩子粉嘟嘟的小臉,忍不住稱讚:“喲,這孩子長得可真是俊,瞧這眉眼,以後定是個美人胚子。”


    王熙鳳笑著說道:“嬸嬸您過譽了,我看陸預和姚妹妹的相貌都是上好的,將來也有俊美的等著您呢?”這話激得姚絢麵上一抹紅暈,實在不好意思。


    王熙鳳也是打趣,又將孩子抱在懷裏哄哄,問童夫人,要不要抱抱看。


    童夫人連忙搖頭拒絕,說道:“鳳丫頭,我就不抱了,我的身子你是知道的,日常在府裏頭閑著、養著,就是不病也有了一二絲病氣了,我抱了她,怕把病氣過給孩子,不好。”


    雖說童夫人不好抱,可王熙鳳也將娃娃抱給姚絢和陸穎看看。


    姚絢到底是新婦,小心翼翼地接過,抱孩子的手法僵硬,加上嬰兒容易哭鬧,屋裏頭響起一陣哭聲,弄得姚絢手忙腳亂,對王熙鳳說,“嫂嫂,我還是抱不得,你看著孩子還哭了,我怕弄疼了她。”


    王熙鳳說不在意,你且抱著,哭一哭是常有的。


    這般打趣,童夫人留著淡淡地笑,不插手,她將來也有這一天的。


    這時黛玉也來了,她剛從賈母處出來,走到院裏頭就聽到嬰兒的哭聲,以為是鳳姐姐在哄嬰兒,進了屋才知道原是有了客人,可進來了也就不好出去了。


    進到裏間,王熙鳳看黛玉來了,才想起這遭事來,忙混了。


    起身迎了黛玉,同淮陽侯府的三人介紹起她,“伯母,這是我們姑母的女兒,姓林,名黛玉,自幼聰慧,老太太常念叨,就接進京來,在膝下養著,您瞧是不是位神仙模樣。”


    說完又給黛玉介紹起人來,“這是淮陽侯府的童夫人,你璉二哥哥同她下麵的一對兄弟是至交,平日裏也常來往,今兒過府來看看我。”


    緊接著從姚絢手中抱過孩子,介紹起了她和陸穎,三女各自見了禮。


    童夫人向黛玉招手,黛玉略有些靦腆,可還是知禮,小步走到近前。


    童夫人雙手握住黛玉那纖纖玉手,眼裏打量著,最後也是忍不住地感慨,“孩子,別拘謹,如今在這,我是客呢。


    鳳丫頭,別說,你這妹妹的模樣在這麽多人家裏頭,也是罕有的好,可我們也沒聽過,可見你們家那位老太太把人藏的有多好了。”


    “伯母,見笑了,若說有別的,我還謙虛一二,可我這妹妹的好實在是不能推辭的。”抱著孩子的王熙鳳毫不客氣。


    “你這貧嘴呀!”童夫人也是一笑,習慣了,又把話落迴黛玉身上,“孩子,若說模樣,講多了是老婆子我嘴討人厭,可你實在同你母親像的很,若說從你父親南下揚州,我也有多年未見過你母親了。”


    “嬸嬸認識我母親?”黛玉聽童夫人提起母親,滿眼好奇。


    “也就是見過罷了,”童夫人不做偽態,“你母親舊年在京也是少見人的,我隻是在各府夫人的聚會上見過幾麵,那時老夫人們見了多是盛讚,想著拉來做自家兒媳婦。


    可惜你外祖父是個愛女兒的,看中了你那有才華的父親,婚事也是辦的熱鬧。”


    一旁的陸穎早就好奇了,見她母親絮絮叨叨,不耐煩了,嗔怪道:“母親,光你說話了,我還沒和這位妹妹親近親近呢。”


    說話間,起身走到黛玉身邊,不客氣地拉過黛玉的手,介紹起自己來,轉頭又怪起王熙鳳,“嫂嫂也是,不和我講,你們府裏來了位仙子一樣的妹妹。要知道,我早拉著母親來了,如何能等到今日才有緣見麵。”


    王熙鳳俏笑,“怎是我的錯了。”


    陸穎嘟著嘴不理睬,拉著黛玉坐到她旁邊,二人講起悄悄話。


    童夫人和王熙鳳見狀,也不管這兩個未出閣的姑娘,同姚絢拉起家常。


    席間,童夫人的目光落在孩子身上的那塊長命鎖上,好奇地問:“這長命鎖看著別致得很,不像是尋常物件啊。”


    王熙鳳聽了這話,取下長命鎖遞給童夫人看,迴道:“嬸嬸好眼力,這是前幾日皇後娘娘命陳大奶奶送來的,也是這孩子命好,璉二在宮裏還有一二名聲。”


    童夫人接過鎖,仔細打量了一番,又聽了王熙鳳的話,歎道:“原來是皇後娘娘賞賜的,那可真是天大的福氣,不過讓陳家那位來送就又是一番特別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賈璉之慢節奏生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江陵野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江陵野遊並收藏穿越賈璉之慢節奏生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