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生意經
穿越賈璉之慢節奏生活 作者:江陵野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近兩月,薛姨媽難得能將兒子薛蟠拘在身邊,她這麽做,不為別的,隻求這混世魔王能少在外頭惹是生非。今日,寶釵也恰好在場,一家人這般齊全,皆是因為派往江南的管事,派人迴來稟告重要情況。
屋內,薛姨媽端坐在主位,神色端莊,向下頭夥計發問:“李管事派你迴來,可是有了結果?”
迴話的是個年輕夥計,身形清瘦,身著一件長薄灰衫,顯得幹淨利落。他微微躬身,恭敬地說道:“迴稟太太,李管事說,族裏其他幾房的老爺們找我們借錢,說是預備買船。
據說是因為海運線開通,船價跌了不少。而自去年冬天以來,運河的運價卻一路上漲,看這情形,未來一兩年恐怕還會漲得更高。他們想著買船,一來可以降低自家生意的成本,二來如今生意越做越大,買船自用也頗為便利。”
在夥計身旁,站著一位管家,中等身材,麵容樸實憨厚,眼神中透著沉穩與可靠。從他那挺拔而又不失穩重的站姿便能看出,這是個為人老成、辦事得力的人。
薛姨媽微微皺眉,對夥計的話並未太過在意,轉而看向管家,和聲問道:“你呢,田管家。跟著一起來了,可是有什麽要講的?”
管家田伯繼微微欠身,先說明了緣由:“迴太太的話,我要講的和老李派人迴來講的大致相近,所以聽了夥計的迴話,便帶他來見您。”
接著,他又詳細闡述了細節,“京城裏頭的藥材、香料價格最近不斷上漲,咱們的生意受到不小的影響,上兩個月的利潤少了半成,皆是因為進貨渠道的價格高了不少,若是河運價再這般持續上漲,怕是賺得還要更少,再不然就得跑陸運了。”
寶釵靜靜地坐在一旁,聽完二人的話,美目微斂,若有所思。她身著淡粉色的衣衫,領口袖口繡著精致的蘭花,一頭烏黑亮麗的秀發整齊地挽起,插著一支白玉簪子,愈發顯得溫婉動人。
而薛蟠則截然不同,他本就生性好動,對生意不感興趣,耐心全無,坐在椅子上扭來扭去,神色煩躁,一會兒抖抖腿,一會兒又擺弄著桌上的物件。
薛姨媽並未急於給出自己的意見,而是看向田伯繼,輕聲問道:“田管家,依你之見,此事該如何是好?”
田伯繼似乎早有準備,胸有成竹地說道:“太太,若是按以往的經驗,自然是把售價抬高些,這樣即便進貨價高了些,咱們也還有的賺。可是如今京城裏的形勢有些微妙,我也拿捏不準,不敢擅自做主。”
“什麽不對?”寶釵眼眸中閃過一絲好奇,忍不住替母親問道。
田伯繼雖為人老成,可此刻卻似有顧慮,沒有直接迴答,而是反問道:“迴小姐的話,不知您是否了解如今京城東西的價格在過去幾個月以來的走向?”
寶釵微微一怔,臉上泛起一抹紅暈,不過很快便恢複了鎮定,聰慧地答道:“我自在家中,對外頭的行市不甚了解,才有此問,還望老管家賜教。”
田伯繼連忙擺手,說道:“小姐這話可折煞我了,非是我故意賣關子,而是此問至關重要。”
接著,他緩緩道來,“小姐有所不知,一年來京城百姓的生活好了許多,這不僅得益於京河的修繕,還有海運線開通後,糧食等貨物的價格也有下降,老百姓對聖上感恩戴德,這在如今的茶樓裏時常能聽到。
可對於我們而言,這卻並非好事。老爺在世時,主要做的是販運生意,除了內府的采辦生意和典當生意,主要經營的便是藥材和香料。
貨物的差價對我們來說至關重要,可如今運價上漲,差價被壓縮了,我們又不能隨意抬高價格,否則貨物賣不出去,就會造成積壓。”
“田管家,不妨直言,為何不能抬價?”薛姨媽的臉色微微沉了下來,語氣中帶著一絲急切。
田伯繼猶豫了一下,還是如實說道:“迴太太的話,元宵過後,我曾試著漲過價,結果當月鋪子的銷售量就下降了一成有餘。我見狀,立刻停止漲價,將價格降迴原來的水平。
到了二月中旬,生意才稍稍穩定下來。我派人去查探,發現同行中有幾家鋪子的價格比整個京城香料鋪子的價格還要低幾分,我們定價多少,他們就比我們低一點。
我與同行的幾位老板聊過,這幾家就是惡意低價競爭,我們降,他們就降,我們漲,他們就漲,總之,價格始終比我們低。”
“竟有這等事?”薛姨媽瞪大了眼睛,滿臉詫異,“他們能賺多少,竟如此行事?”
張德輝又猶豫了片刻,才說道:“聽說他們有自己的貨運渠道,運價比我們低不少,我們受船商們的刁難,成本比他們高許多。而且……”
“而且什麽?”薛姨媽追問道。
“三月底,他們又進行了一次降價,如今客人大多都跑去他們那兒買東西了。”
薛姨媽聽完,沉思片刻,綜合他二人的話,反問一句:“按你的意思,你也是讚成買船的,認為這是件好事咯?”
張德輝連忙恭敬地說:“不敢,全憑太太做主。隻是如今生意實在難做,鋪子賺的錢少了許多,若是再這樣下去,怕是要虧本。”張德輝深知自己的身份,巧妙地將問題推迴給薛姨媽。
“你先迴去吧,待我仔細琢磨琢磨,過兩日再給你們答複。”薛姨媽此刻也沒了主意,隻能先拖著,打算私底下再想辦法。
“是。”張德輝深知薛姨媽的性子,她不像老爺那樣是個老辣的生意人,便應了一聲,帶著夥計退了出去。
“母親,您有什麽打算?”寶釵見他們出去,轉頭看向薛姨媽。
薛姨媽並未立刻迴答,而是沉默了許久,像是在腦海中反複權衡著各種利弊。
最後,她輕輕歎了口氣,對寶釵說道:“寶丫頭,你去收拾收拾,換身衣裳。我去挑些禮物,咱們娘倆去看看平兒,如今她雖還未出月子,但也該去看看你璉二哥家的小公子了。”
寶釵一臉疑惑,不明白母親為何突然有此決定,但她還是聽從了母親的安排。
至於薛蟠,他自始至終都覺得此事與自己無關,百無聊賴,見母親有事要忙,便趁機找了個借口溜了出去。
薛姨媽正忙著生意上的事,也就沒顧得上他。
......
在平兒的住處,蘊兒正巧碰到了前來拜訪的薛姨媽。起初,她不明所以,還說道:“薛太太,二奶奶現在在二太太那兒呢,您來了,這會兒沒人接待您,要不我叫丫鬟去把二奶奶請迴來?”說著,便要吩咐丫鬟去請王熙鳳。
薛姨媽連忙抬手製止,微笑著說:“鳳丫頭那兒,我自有的是時間見她。今兒我來,不單單是為了見見平兒和孩子,還有些事兒想找蘊兒姑娘你談談。”
蘊兒聽了,微微一愣,她與薛姨媽平日裏交集甚少,說話的次數都屈指可數。
不過她心思細膩,深知薛姨媽單獨來找她,肯定是為了府外頭的事。
於是,她禮貌地引著薛姨媽往賈璉的內書房走去。
此時,寶釵也猜出了母親的打算。她們住進賈府快一年了,若是還弄不清這府裏幾個大丫鬟的職責,那可真是白住了。
見母親走了,她便繼續陪著平兒聊天。搖籃裏的嬰兒粉雕玉琢,可愛極了,讓人忍不住心生喜愛。
平兒看著搖籃裏的孩子,眼神中滿是溫柔與慈愛,以往,她還會操心府裏的各種瑣事,如今心思全在這個小生命上,其他的事兒都拋諸腦後了。
蘊兒和薛姨媽在內書房談了沒多久,談完之後,又迴到平兒屋裏坐了許久。等到王熙鳳迴來,屋內頓時熱鬧起來。眾人相互寒暄,氣氛融洽。
夜深了,眾人散去。
蘊兒迴到內書房,慎兒還在裏頭忙碌著。見她迴來,慎兒好奇地問道:“我聽錦兒說,下午薛家太太找姐姐有事?”
蘊兒神色平靜,隨意地說道:“嗯,薛家想搭爺手下的船運貨,可惜找錯了時候。
爺手上的船,原是國公爺在世時榮府往來南北用的,先前傳到爺手上。可如今,那些船都變賣成了錢,就剩一兩艘以備府裏不時之需了。”
蘊兒心裏很清楚,薛家的貨若想借助賈家的船運,恐怕隻能走海運了。
至於薛姨媽所說的生意難關,她也略知一二。那幾家低價競爭的鋪子,雖然招牌不同,但貨物都是各府勳貴、商人所建商社供應的,具體事務由商社裏的管事們負責。
她在這其中參與較少,隻是偶爾聽聞一些關於錢財的事兒。
但她也隱隱知道商社的目的,一句話,有些人得離開這個舞台,誰家底薄誰最先走人。
這事的細節還得找傅亨問問,他在外頭知道的多些,至於薛家的生意得等等爺的迴信了。
屋內,薛姨媽端坐在主位,神色端莊,向下頭夥計發問:“李管事派你迴來,可是有了結果?”
迴話的是個年輕夥計,身形清瘦,身著一件長薄灰衫,顯得幹淨利落。他微微躬身,恭敬地說道:“迴稟太太,李管事說,族裏其他幾房的老爺們找我們借錢,說是預備買船。
據說是因為海運線開通,船價跌了不少。而自去年冬天以來,運河的運價卻一路上漲,看這情形,未來一兩年恐怕還會漲得更高。他們想著買船,一來可以降低自家生意的成本,二來如今生意越做越大,買船自用也頗為便利。”
在夥計身旁,站著一位管家,中等身材,麵容樸實憨厚,眼神中透著沉穩與可靠。從他那挺拔而又不失穩重的站姿便能看出,這是個為人老成、辦事得力的人。
薛姨媽微微皺眉,對夥計的話並未太過在意,轉而看向管家,和聲問道:“你呢,田管家。跟著一起來了,可是有什麽要講的?”
管家田伯繼微微欠身,先說明了緣由:“迴太太的話,我要講的和老李派人迴來講的大致相近,所以聽了夥計的迴話,便帶他來見您。”
接著,他又詳細闡述了細節,“京城裏頭的藥材、香料價格最近不斷上漲,咱們的生意受到不小的影響,上兩個月的利潤少了半成,皆是因為進貨渠道的價格高了不少,若是河運價再這般持續上漲,怕是賺得還要更少,再不然就得跑陸運了。”
寶釵靜靜地坐在一旁,聽完二人的話,美目微斂,若有所思。她身著淡粉色的衣衫,領口袖口繡著精致的蘭花,一頭烏黑亮麗的秀發整齊地挽起,插著一支白玉簪子,愈發顯得溫婉動人。
而薛蟠則截然不同,他本就生性好動,對生意不感興趣,耐心全無,坐在椅子上扭來扭去,神色煩躁,一會兒抖抖腿,一會兒又擺弄著桌上的物件。
薛姨媽並未急於給出自己的意見,而是看向田伯繼,輕聲問道:“田管家,依你之見,此事該如何是好?”
田伯繼似乎早有準備,胸有成竹地說道:“太太,若是按以往的經驗,自然是把售價抬高些,這樣即便進貨價高了些,咱們也還有的賺。可是如今京城裏的形勢有些微妙,我也拿捏不準,不敢擅自做主。”
“什麽不對?”寶釵眼眸中閃過一絲好奇,忍不住替母親問道。
田伯繼雖為人老成,可此刻卻似有顧慮,沒有直接迴答,而是反問道:“迴小姐的話,不知您是否了解如今京城東西的價格在過去幾個月以來的走向?”
寶釵微微一怔,臉上泛起一抹紅暈,不過很快便恢複了鎮定,聰慧地答道:“我自在家中,對外頭的行市不甚了解,才有此問,還望老管家賜教。”
田伯繼連忙擺手,說道:“小姐這話可折煞我了,非是我故意賣關子,而是此問至關重要。”
接著,他緩緩道來,“小姐有所不知,一年來京城百姓的生活好了許多,這不僅得益於京河的修繕,還有海運線開通後,糧食等貨物的價格也有下降,老百姓對聖上感恩戴德,這在如今的茶樓裏時常能聽到。
可對於我們而言,這卻並非好事。老爺在世時,主要做的是販運生意,除了內府的采辦生意和典當生意,主要經營的便是藥材和香料。
貨物的差價對我們來說至關重要,可如今運價上漲,差價被壓縮了,我們又不能隨意抬高價格,否則貨物賣不出去,就會造成積壓。”
“田管家,不妨直言,為何不能抬價?”薛姨媽的臉色微微沉了下來,語氣中帶著一絲急切。
田伯繼猶豫了一下,還是如實說道:“迴太太的話,元宵過後,我曾試著漲過價,結果當月鋪子的銷售量就下降了一成有餘。我見狀,立刻停止漲價,將價格降迴原來的水平。
到了二月中旬,生意才稍稍穩定下來。我派人去查探,發現同行中有幾家鋪子的價格比整個京城香料鋪子的價格還要低幾分,我們定價多少,他們就比我們低一點。
我與同行的幾位老板聊過,這幾家就是惡意低價競爭,我們降,他們就降,我們漲,他們就漲,總之,價格始終比我們低。”
“竟有這等事?”薛姨媽瞪大了眼睛,滿臉詫異,“他們能賺多少,竟如此行事?”
張德輝又猶豫了片刻,才說道:“聽說他們有自己的貨運渠道,運價比我們低不少,我們受船商們的刁難,成本比他們高許多。而且……”
“而且什麽?”薛姨媽追問道。
“三月底,他們又進行了一次降價,如今客人大多都跑去他們那兒買東西了。”
薛姨媽聽完,沉思片刻,綜合他二人的話,反問一句:“按你的意思,你也是讚成買船的,認為這是件好事咯?”
張德輝連忙恭敬地說:“不敢,全憑太太做主。隻是如今生意實在難做,鋪子賺的錢少了許多,若是再這樣下去,怕是要虧本。”張德輝深知自己的身份,巧妙地將問題推迴給薛姨媽。
“你先迴去吧,待我仔細琢磨琢磨,過兩日再給你們答複。”薛姨媽此刻也沒了主意,隻能先拖著,打算私底下再想辦法。
“是。”張德輝深知薛姨媽的性子,她不像老爺那樣是個老辣的生意人,便應了一聲,帶著夥計退了出去。
“母親,您有什麽打算?”寶釵見他們出去,轉頭看向薛姨媽。
薛姨媽並未立刻迴答,而是沉默了許久,像是在腦海中反複權衡著各種利弊。
最後,她輕輕歎了口氣,對寶釵說道:“寶丫頭,你去收拾收拾,換身衣裳。我去挑些禮物,咱們娘倆去看看平兒,如今她雖還未出月子,但也該去看看你璉二哥家的小公子了。”
寶釵一臉疑惑,不明白母親為何突然有此決定,但她還是聽從了母親的安排。
至於薛蟠,他自始至終都覺得此事與自己無關,百無聊賴,見母親有事要忙,便趁機找了個借口溜了出去。
薛姨媽正忙著生意上的事,也就沒顧得上他。
......
在平兒的住處,蘊兒正巧碰到了前來拜訪的薛姨媽。起初,她不明所以,還說道:“薛太太,二奶奶現在在二太太那兒呢,您來了,這會兒沒人接待您,要不我叫丫鬟去把二奶奶請迴來?”說著,便要吩咐丫鬟去請王熙鳳。
薛姨媽連忙抬手製止,微笑著說:“鳳丫頭那兒,我自有的是時間見她。今兒我來,不單單是為了見見平兒和孩子,還有些事兒想找蘊兒姑娘你談談。”
蘊兒聽了,微微一愣,她與薛姨媽平日裏交集甚少,說話的次數都屈指可數。
不過她心思細膩,深知薛姨媽單獨來找她,肯定是為了府外頭的事。
於是,她禮貌地引著薛姨媽往賈璉的內書房走去。
此時,寶釵也猜出了母親的打算。她們住進賈府快一年了,若是還弄不清這府裏幾個大丫鬟的職責,那可真是白住了。
見母親走了,她便繼續陪著平兒聊天。搖籃裏的嬰兒粉雕玉琢,可愛極了,讓人忍不住心生喜愛。
平兒看著搖籃裏的孩子,眼神中滿是溫柔與慈愛,以往,她還會操心府裏的各種瑣事,如今心思全在這個小生命上,其他的事兒都拋諸腦後了。
蘊兒和薛姨媽在內書房談了沒多久,談完之後,又迴到平兒屋裏坐了許久。等到王熙鳳迴來,屋內頓時熱鬧起來。眾人相互寒暄,氣氛融洽。
夜深了,眾人散去。
蘊兒迴到內書房,慎兒還在裏頭忙碌著。見她迴來,慎兒好奇地問道:“我聽錦兒說,下午薛家太太找姐姐有事?”
蘊兒神色平靜,隨意地說道:“嗯,薛家想搭爺手下的船運貨,可惜找錯了時候。
爺手上的船,原是國公爺在世時榮府往來南北用的,先前傳到爺手上。可如今,那些船都變賣成了錢,就剩一兩艘以備府裏不時之需了。”
蘊兒心裏很清楚,薛家的貨若想借助賈家的船運,恐怕隻能走海運了。
至於薛姨媽所說的生意難關,她也略知一二。那幾家低價競爭的鋪子,雖然招牌不同,但貨物都是各府勳貴、商人所建商社供應的,具體事務由商社裏的管事們負責。
她在這其中參與較少,隻是偶爾聽聞一些關於錢財的事兒。
但她也隱隱知道商社的目的,一句話,有些人得離開這個舞台,誰家底薄誰最先走人。
這事的細節還得找傅亨問問,他在外頭知道的多些,至於薛家的生意得等等爺的迴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