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自知性情剛烈,此番與英國公爭執,實乃...實乃想到趙王殿下......\"喉頭忽地發緊,生生將\"身首異處\"四個字咽了迴去,\"是臣僭越了。\"
我佯裝誠惶的模樣,將此時自認為最優解的迴複說出口。
\"砰\"地一聲悶響,鎮紙落在我的身前,廳外閃出兩道影子,往廳內挪了半步又倏地收迴。
\"皇叔的仇,朕定親手以報!\"
我抬起頭,年輕的帝王指尖輕叩著奏本,目光掠過我肩頭帶血的衣袍,我似乎瞥見了他眼底猩紅的血絲。
“罷了,你們都是大明的錚臣,不過你這性子倒確實也該磨煉磨煉,此次行動大敗而迴,更是讓朕的親叔叔殞命戰場,就算是朕不怪罪於你,其他隨行人員也會上書參你一筆,你先在漢王住處養傷吧,軍中事務一並卸下,朕自有安排。”
朱瞻基像是體恤,又像是軟禁,我無從知曉,就像他眼中的血絲,究竟是對朱高燧的死終有餘情,還是對我暗懷殺意,我也揣測不透
\"傳旨。\"他臉頰側開,遮住了帝王神情,\"著李安如暫居漢王府將養,所轄兵員交由英國公暫掌。\"
殿內龍涎香繚繞,卻掩不住那股若有若無的血腥氣。
\"皇上!\"我猛地抬頭,目光灼灼,\"瓦剌部脫歡狼子野心,臣被俘時親耳聽聞,他們欲趁大雪封山之際吞並韃靼,攜擄虐來的人員物資藏匿進大漠深處,待來年春暖花開之際,將以此為基石,統一大漠,隨時準備揮師南下,直指我大明北境!\"
收不收兵權我根本就不關心,本來就不是我的東西,也沒什麽好說的,但是朱高燧拚死護衛我逃出來,為的就是讓我將瓦剌的野心跟計策交與朱瞻基,這才是真正的正事。
朱瞻基手中的茶盞微微一晃,幾滴琥珀色的茶湯濺在明黃龍袍上。他緩緩放下茶盞,指節無意識地敲擊著案幾:\"哦?脫歡為何會在你麵前說這些?\"
我強壓下心頭冷笑,麵上卻愈發懇切:\"臣與趙王殿下被俘後,脫歡本欲立斬我二人。臣假意臣服,稱頌他用兵如神,那賊子得意忘形,這才口不擇言。皇上明鑒,臣所言句句屬實,還請早日發兵,蕩平漠北!\"
\"脫歡竟然要殺你?!\"朱瞻基脫口而出,隨即意識到失言,輕咳一聲掩飾道,\"朕是說,這蠻夷果然兇殘,竟連俘虜都不肯善待。\"
我裝作渾然不覺,重重叩首:\"臣請皇上即刻發兵,討伐不臣!那脫歡狂妄自大,此時正是用兵良機!若是大雪降臨,就再無此機會了!\"
殿內一時寂靜,唯有更漏聲聲。朱瞻基的目光在我身上逡巡,似在權衡什麽。我知道他在想什麽——那封密信,那場交易,那個借刀殺人的計劃。可他萬萬沒想到,脫歡早已看穿他的把戲,連我這個\"背鍋之人\"都想一並除去。
\"愛卿所言極是。\"良久,朱瞻基終於開口,聲音裏帶著幾分我看不透的情緒,\"不過此事還需從長計議。你先在漢王府好生將養,待朕與各位將領商議後再做定奪,去吧,趙王身死......朕雖不怪你,但群臣定會激憤,安如,你先脫身出旋渦,待此事稍退再說......朕的肱骨,不該折在內鬥裏。\"
我再次叩首,額頭觸及冰涼的地磚。他的又一局,才剛剛開始。
象征著皇室的馬車停在漢王府前,內衛擺好小凳之後,將車簾拉開,將我攙扶下馬車,不可謂不細致,這是天子給我的殊榮,也是側麵告訴那些想參我的官員們:這個人的過錯朕原諒了,還有,這個人受傷嚴重,接下來的大事,他也沒有資格參加了......
真是內戰內行,外戰外行的一個皇帝。
漢王府已經一片素色,踏入府內,更是人人麻衣,素白的帷幔在寒風中輕輕搖曳,如同招魂的幡旗。我踩著青石板路,每一步都仿佛踏在刀尖上。
雖然朱高煦一直不喜這個弟弟,但骨子裏哪有根深蒂固的恨,更多也是恨鐵不成鋼罷了。我尋覓一圈,並未找到朱高煦,像是故意躲起來不願見人,反倒是朱寧靜一襲素衣,立在廊下,此刻正在主持府中事務,她的眼眶泛紅,眼角微腫,也是一副大悲過的模樣,手中握著一卷賬冊,指節因用力而發白。
\"寧靜...\"我輕聲喚她,聲音沙啞得不像自己的。
她轉過身來,眼眶紅腫,卻倔強地不讓淚水落下:\"安如,你迴來了。\"她將賬冊遞給身旁的管家,示意他退下,\"三叔的遺體...還找得迴來嗎?\"
我張了張嘴,卻不知該說什麽。朱寧靜卻已經看穿了一切:\"皇室馬車送你迴來,是皇帝的恩典,也是警告。他是在告訴所有人,你已經是局外人了,如果你再為三叔做些什麽,怕是...\"
刺骨的風卷起落葉,打著旋兒從我們之間穿過。朱寧靜的聲音很輕,卻字字如刀:\"三叔死不瞑目。妻兒之仇未報,如今又添新恨。皇帝這一手,太狠了。\"
我看著她單薄的背影,想起之前談論朱高燧時,朱瞻基眼中一閃而過的殺意。原來這一切,早就在他的算計之中。
\"是我太天真了。\"朱寧靜忽然笑了,笑容裏帶著幾分淒楚,\"以為能用我的命,換父親一生安穩。現在才明白,大明的漢趙二王,終究不會有好下場。\"
遠處傳來鍾聲,驚起一群寒鴉。朱寧靜轉身看向我,眼中閃爍著我看不懂的光芒:\"安如,你說...我們還有退路嗎?\"
“寧靜,聽我說,你趕緊帶著王爺逃走吧!跑得越遠越好!記得要給於謙也寫一封信,叫他和你們一同離開。去找一個與世隔絕、宛如世外桃源般的地方,安安穩穩地過日子,好好地給王爺養老送終,這樣總好過像現在這般任人宰割,成為案板上的魚肉!”
寧靜一臉凝重地搖著頭說道:“逃?談何容易啊!這普天之下,又哪還有我們能夠容身的角落呢?你還沒有迴來的時候,我爹尚且還能出城去挽弓搭箭,與那些敵人拚殺一番。可如今呢?恐怕這府門外早就已經布滿了錦衣衛的密探。就說這府內吧,連一隻小小的鳥兒都難以飛出去了。
更何況,即便我們真的有幸逃脫了,那我爹的那些舊日部下該如何是好?京城漢王府裏的眾多家眷又該怎麽辦呢?還有我的那些哥哥弟弟們,難道就這樣拋下他們不管不顧嗎?我爹一生光明磊落,決然不可能做出這種拋棄親人和下屬獨自逃命的事情來的。”
聽到朱寧靜這番話,我不禁長歎一聲,聲音裏帶著幾分苦澀與無奈:“唉,也是啊,是我想得太天真了。既然皇帝已然精心搭建好了這座戲台子,那這場戲若不演到最後一幕,他定然是不會善罷甘休的。”
我頓了頓,目光堅定地看向朱寧靜,語氣中帶著一絲決然:“走一步看一步吧,你也別急,總歸會有辦法。我沒有保住趙王殿下,不能再讓漢王爺重蹈覆轍了。你相信我,我可以辦到的。”
我捏緊拳頭,指節因用力而微微發白,低聲向朱寧靜作出承諾,仿佛這樣就能將心中的不安與無力感壓下去。
朱寧靜輕輕點了點頭,語氣中帶著幾分疲憊與關切:“行了,不說這些了。我爹現在很是難過,正在偏房。安如,你去陪陪他吧,也剛好養養你的身體。你看你現在渾身血汙,就連站立都踉蹌,我還得去堂前操持三叔的後事。”
她說完,便招手喚來一個下人,吩咐道:“扶李將軍去偏房,小心些。”
那下人恭敬地應了一聲,小心翼翼地扶著我朝朱高煦所在的方向走去。我腳步虛浮,每一步都像是踩在棉花上,身體的疲憊與傷痛讓我幾乎無法站穩。然而,此刻的我心亂如麻,心中的憎恨如潮水般湧來,對朱瞻基的恨意愈發濃烈。
我隻想安安穩穩地把朱棣交給我的任務完成,迴到我原本的世界,怎麽就莫名其妙地卷入了這場紛爭當中?每一步都像是被無形的力量推著向前,無法迴頭,也無法停下。
我抬頭望向遠處,天色漸暗,烏雲壓頂,仿佛預示著一場更大的風暴即將來臨。
朱高煦的狀態極差,整個人頹廢至極,仿佛被抽去了脊梁骨,往日威風凜凜的漢王此刻竟顯得如此萎靡不振。他見我進來,先是掙紮著想要起身說些什麽,卻最終無力地癱倒在太師椅上,發出一聲沉重的歎息。
“王爺,此事複雜,我也一頭亂緒,您……節哀順變。”我低聲勸慰,語氣中帶著幾分無奈與沉重。
朱高煦是個純粹的武將,雖有些小心思,卻無大智慧。朱高燧死亡的內情,他猜不透,我也不願與他細說。若將實情告知於他,以他的性子,必定會立刻召集舊部,硬闖帥府。
然而,這樣的舉動無異於飛蛾撲火,保不齊今日就是漢王府滅門之日。眼下局勢已經夠繁雜了,萬不可再多生事端。接下來的事情,就讓我來承擔吧。
朱高煦沉默片刻,忽然苦笑一聲,聲音沙啞而疲憊:“小子,我這弟弟從小就……算了,人死如燈滅,說來也是可笑。我們兄弟三人,先是大哥連一年皇帝都沒當滿就死了,後是三弟死在一場莫名的戰鬥中,如今就剩本王一個。這人世,真是匆匆又可笑。”
他的話語中透著無盡的蒼涼與自嘲,仿佛在嘲笑命運的無常,又像是在哀歎自己的無能為力。我站在一旁,心中五味雜陳,卻不知該如何迴應。
朱高煦擺擺手,示意我無需多言,他的聲音雖低沉,卻透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威嚴:“本王扛得住,莫作小兒姿態。此次行動雖是皇帝暗中命你們執行的,但慘敗至此,就連大明親王都折了進去,而你作為指揮者,接下來的日子,怕是不太好過了。你就在這裏住下吧,其餘的事情別管了。這個時候千萬不要拋頭露麵,否則遲早會生變故。”
我點點頭,低聲迴應:“我是乘坐皇室馬車迴的漢王府。”
朱高煦聞言,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神色,冷笑道:“看來本王那侄兒也是如此想的。這樣一來,你的罪名倒是小了不少。”他頓了頓,目光銳利地看向我,“給本王說說,此次行動可有什麽收獲?”
我將不久之前給朱瞻基的那套說辭原封不動地複述了一遍。朱高煦聽完,猛地抬起頭,目光透過窗戶望向陰沉的天際,臉色驟變:“不好!此次北征最後的大戰時機就是這兩天。不出三日,雪季將至,再無一統漠北之機!”
我歎了口氣,語氣中帶著幾分焦急與無奈:“小子也是請求皇上即刻點將出兵,但皇上卻說要與眾人商議之後才肯出兵。戰機稍縱即逝,兵馬糧草早已妥當,斥候就連敵軍的位置都已探查清楚,隻需一場閃擊戰便可定乾坤。我實在不知皇上到底是如何作想……”
朱高煦聞言,猛地一拍桌案,怒不可遏:“糊塗!真是一群爛貨色!他們不就是怕一戰掃平漠北後,今後建功之處便少了十之八九?朝堂上少了些源源不斷的功勳,難以招架那群腐儒文官!皇帝也怕以後武將勢弱,文官一家獨大。就為了這些勾心鬥角,竟將大戰化為兒戲!本王真是恨不得將他們全部誅九族!”
他的怒吼如同雷霆,震得房間內的空氣都仿佛凝固了。我站在一旁,心中既感震撼,又覺無奈。
此次北征,表麵上看起來似乎是由我全力推動和倡導的。然而,直到真正到了前線,我才知道,其實我不過隻是一個被人利用的玩物罷了。那些隱藏在暗處、掌控著局勢發展的各方勢力,恐怕早在暗地裏完成了各種利益交換與勾結。
曾經,我滿懷豪情壯誌地構想過這場北征:所有人能夠齊心協力、團結一致,彼此之間真誠協作,憑借如雷霆萬鈞般的強大力量迅速掃平遼闊的漠北大地,並使之歸服於王者的教化之下。可殘酷的現實卻無情地給了我一記響亮的耳光——這所謂的北征已然淪為各個派別相互算計、勾心鬥角以追逐功名利祿的肮髒場所,想來甚是諷刺。
我佯裝誠惶的模樣,將此時自認為最優解的迴複說出口。
\"砰\"地一聲悶響,鎮紙落在我的身前,廳外閃出兩道影子,往廳內挪了半步又倏地收迴。
\"皇叔的仇,朕定親手以報!\"
我抬起頭,年輕的帝王指尖輕叩著奏本,目光掠過我肩頭帶血的衣袍,我似乎瞥見了他眼底猩紅的血絲。
“罷了,你們都是大明的錚臣,不過你這性子倒確實也該磨煉磨煉,此次行動大敗而迴,更是讓朕的親叔叔殞命戰場,就算是朕不怪罪於你,其他隨行人員也會上書參你一筆,你先在漢王住處養傷吧,軍中事務一並卸下,朕自有安排。”
朱瞻基像是體恤,又像是軟禁,我無從知曉,就像他眼中的血絲,究竟是對朱高燧的死終有餘情,還是對我暗懷殺意,我也揣測不透
\"傳旨。\"他臉頰側開,遮住了帝王神情,\"著李安如暫居漢王府將養,所轄兵員交由英國公暫掌。\"
殿內龍涎香繚繞,卻掩不住那股若有若無的血腥氣。
\"皇上!\"我猛地抬頭,目光灼灼,\"瓦剌部脫歡狼子野心,臣被俘時親耳聽聞,他們欲趁大雪封山之際吞並韃靼,攜擄虐來的人員物資藏匿進大漠深處,待來年春暖花開之際,將以此為基石,統一大漠,隨時準備揮師南下,直指我大明北境!\"
收不收兵權我根本就不關心,本來就不是我的東西,也沒什麽好說的,但是朱高燧拚死護衛我逃出來,為的就是讓我將瓦剌的野心跟計策交與朱瞻基,這才是真正的正事。
朱瞻基手中的茶盞微微一晃,幾滴琥珀色的茶湯濺在明黃龍袍上。他緩緩放下茶盞,指節無意識地敲擊著案幾:\"哦?脫歡為何會在你麵前說這些?\"
我強壓下心頭冷笑,麵上卻愈發懇切:\"臣與趙王殿下被俘後,脫歡本欲立斬我二人。臣假意臣服,稱頌他用兵如神,那賊子得意忘形,這才口不擇言。皇上明鑒,臣所言句句屬實,還請早日發兵,蕩平漠北!\"
\"脫歡竟然要殺你?!\"朱瞻基脫口而出,隨即意識到失言,輕咳一聲掩飾道,\"朕是說,這蠻夷果然兇殘,竟連俘虜都不肯善待。\"
我裝作渾然不覺,重重叩首:\"臣請皇上即刻發兵,討伐不臣!那脫歡狂妄自大,此時正是用兵良機!若是大雪降臨,就再無此機會了!\"
殿內一時寂靜,唯有更漏聲聲。朱瞻基的目光在我身上逡巡,似在權衡什麽。我知道他在想什麽——那封密信,那場交易,那個借刀殺人的計劃。可他萬萬沒想到,脫歡早已看穿他的把戲,連我這個\"背鍋之人\"都想一並除去。
\"愛卿所言極是。\"良久,朱瞻基終於開口,聲音裏帶著幾分我看不透的情緒,\"不過此事還需從長計議。你先在漢王府好生將養,待朕與各位將領商議後再做定奪,去吧,趙王身死......朕雖不怪你,但群臣定會激憤,安如,你先脫身出旋渦,待此事稍退再說......朕的肱骨,不該折在內鬥裏。\"
我再次叩首,額頭觸及冰涼的地磚。他的又一局,才剛剛開始。
象征著皇室的馬車停在漢王府前,內衛擺好小凳之後,將車簾拉開,將我攙扶下馬車,不可謂不細致,這是天子給我的殊榮,也是側麵告訴那些想參我的官員們:這個人的過錯朕原諒了,還有,這個人受傷嚴重,接下來的大事,他也沒有資格參加了......
真是內戰內行,外戰外行的一個皇帝。
漢王府已經一片素色,踏入府內,更是人人麻衣,素白的帷幔在寒風中輕輕搖曳,如同招魂的幡旗。我踩著青石板路,每一步都仿佛踏在刀尖上。
雖然朱高煦一直不喜這個弟弟,但骨子裏哪有根深蒂固的恨,更多也是恨鐵不成鋼罷了。我尋覓一圈,並未找到朱高煦,像是故意躲起來不願見人,反倒是朱寧靜一襲素衣,立在廊下,此刻正在主持府中事務,她的眼眶泛紅,眼角微腫,也是一副大悲過的模樣,手中握著一卷賬冊,指節因用力而發白。
\"寧靜...\"我輕聲喚她,聲音沙啞得不像自己的。
她轉過身來,眼眶紅腫,卻倔強地不讓淚水落下:\"安如,你迴來了。\"她將賬冊遞給身旁的管家,示意他退下,\"三叔的遺體...還找得迴來嗎?\"
我張了張嘴,卻不知該說什麽。朱寧靜卻已經看穿了一切:\"皇室馬車送你迴來,是皇帝的恩典,也是警告。他是在告訴所有人,你已經是局外人了,如果你再為三叔做些什麽,怕是...\"
刺骨的風卷起落葉,打著旋兒從我們之間穿過。朱寧靜的聲音很輕,卻字字如刀:\"三叔死不瞑目。妻兒之仇未報,如今又添新恨。皇帝這一手,太狠了。\"
我看著她單薄的背影,想起之前談論朱高燧時,朱瞻基眼中一閃而過的殺意。原來這一切,早就在他的算計之中。
\"是我太天真了。\"朱寧靜忽然笑了,笑容裏帶著幾分淒楚,\"以為能用我的命,換父親一生安穩。現在才明白,大明的漢趙二王,終究不會有好下場。\"
遠處傳來鍾聲,驚起一群寒鴉。朱寧靜轉身看向我,眼中閃爍著我看不懂的光芒:\"安如,你說...我們還有退路嗎?\"
“寧靜,聽我說,你趕緊帶著王爺逃走吧!跑得越遠越好!記得要給於謙也寫一封信,叫他和你們一同離開。去找一個與世隔絕、宛如世外桃源般的地方,安安穩穩地過日子,好好地給王爺養老送終,這樣總好過像現在這般任人宰割,成為案板上的魚肉!”
寧靜一臉凝重地搖著頭說道:“逃?談何容易啊!這普天之下,又哪還有我們能夠容身的角落呢?你還沒有迴來的時候,我爹尚且還能出城去挽弓搭箭,與那些敵人拚殺一番。可如今呢?恐怕這府門外早就已經布滿了錦衣衛的密探。就說這府內吧,連一隻小小的鳥兒都難以飛出去了。
更何況,即便我們真的有幸逃脫了,那我爹的那些舊日部下該如何是好?京城漢王府裏的眾多家眷又該怎麽辦呢?還有我的那些哥哥弟弟們,難道就這樣拋下他們不管不顧嗎?我爹一生光明磊落,決然不可能做出這種拋棄親人和下屬獨自逃命的事情來的。”
聽到朱寧靜這番話,我不禁長歎一聲,聲音裏帶著幾分苦澀與無奈:“唉,也是啊,是我想得太天真了。既然皇帝已然精心搭建好了這座戲台子,那這場戲若不演到最後一幕,他定然是不會善罷甘休的。”
我頓了頓,目光堅定地看向朱寧靜,語氣中帶著一絲決然:“走一步看一步吧,你也別急,總歸會有辦法。我沒有保住趙王殿下,不能再讓漢王爺重蹈覆轍了。你相信我,我可以辦到的。”
我捏緊拳頭,指節因用力而微微發白,低聲向朱寧靜作出承諾,仿佛這樣就能將心中的不安與無力感壓下去。
朱寧靜輕輕點了點頭,語氣中帶著幾分疲憊與關切:“行了,不說這些了。我爹現在很是難過,正在偏房。安如,你去陪陪他吧,也剛好養養你的身體。你看你現在渾身血汙,就連站立都踉蹌,我還得去堂前操持三叔的後事。”
她說完,便招手喚來一個下人,吩咐道:“扶李將軍去偏房,小心些。”
那下人恭敬地應了一聲,小心翼翼地扶著我朝朱高煦所在的方向走去。我腳步虛浮,每一步都像是踩在棉花上,身體的疲憊與傷痛讓我幾乎無法站穩。然而,此刻的我心亂如麻,心中的憎恨如潮水般湧來,對朱瞻基的恨意愈發濃烈。
我隻想安安穩穩地把朱棣交給我的任務完成,迴到我原本的世界,怎麽就莫名其妙地卷入了這場紛爭當中?每一步都像是被無形的力量推著向前,無法迴頭,也無法停下。
我抬頭望向遠處,天色漸暗,烏雲壓頂,仿佛預示著一場更大的風暴即將來臨。
朱高煦的狀態極差,整個人頹廢至極,仿佛被抽去了脊梁骨,往日威風凜凜的漢王此刻竟顯得如此萎靡不振。他見我進來,先是掙紮著想要起身說些什麽,卻最終無力地癱倒在太師椅上,發出一聲沉重的歎息。
“王爺,此事複雜,我也一頭亂緒,您……節哀順變。”我低聲勸慰,語氣中帶著幾分無奈與沉重。
朱高煦是個純粹的武將,雖有些小心思,卻無大智慧。朱高燧死亡的內情,他猜不透,我也不願與他細說。若將實情告知於他,以他的性子,必定會立刻召集舊部,硬闖帥府。
然而,這樣的舉動無異於飛蛾撲火,保不齊今日就是漢王府滅門之日。眼下局勢已經夠繁雜了,萬不可再多生事端。接下來的事情,就讓我來承擔吧。
朱高煦沉默片刻,忽然苦笑一聲,聲音沙啞而疲憊:“小子,我這弟弟從小就……算了,人死如燈滅,說來也是可笑。我們兄弟三人,先是大哥連一年皇帝都沒當滿就死了,後是三弟死在一場莫名的戰鬥中,如今就剩本王一個。這人世,真是匆匆又可笑。”
他的話語中透著無盡的蒼涼與自嘲,仿佛在嘲笑命運的無常,又像是在哀歎自己的無能為力。我站在一旁,心中五味雜陳,卻不知該如何迴應。
朱高煦擺擺手,示意我無需多言,他的聲音雖低沉,卻透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威嚴:“本王扛得住,莫作小兒姿態。此次行動雖是皇帝暗中命你們執行的,但慘敗至此,就連大明親王都折了進去,而你作為指揮者,接下來的日子,怕是不太好過了。你就在這裏住下吧,其餘的事情別管了。這個時候千萬不要拋頭露麵,否則遲早會生變故。”
我點點頭,低聲迴應:“我是乘坐皇室馬車迴的漢王府。”
朱高煦聞言,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神色,冷笑道:“看來本王那侄兒也是如此想的。這樣一來,你的罪名倒是小了不少。”他頓了頓,目光銳利地看向我,“給本王說說,此次行動可有什麽收獲?”
我將不久之前給朱瞻基的那套說辭原封不動地複述了一遍。朱高煦聽完,猛地抬起頭,目光透過窗戶望向陰沉的天際,臉色驟變:“不好!此次北征最後的大戰時機就是這兩天。不出三日,雪季將至,再無一統漠北之機!”
我歎了口氣,語氣中帶著幾分焦急與無奈:“小子也是請求皇上即刻點將出兵,但皇上卻說要與眾人商議之後才肯出兵。戰機稍縱即逝,兵馬糧草早已妥當,斥候就連敵軍的位置都已探查清楚,隻需一場閃擊戰便可定乾坤。我實在不知皇上到底是如何作想……”
朱高煦聞言,猛地一拍桌案,怒不可遏:“糊塗!真是一群爛貨色!他們不就是怕一戰掃平漠北後,今後建功之處便少了十之八九?朝堂上少了些源源不斷的功勳,難以招架那群腐儒文官!皇帝也怕以後武將勢弱,文官一家獨大。就為了這些勾心鬥角,竟將大戰化為兒戲!本王真是恨不得將他們全部誅九族!”
他的怒吼如同雷霆,震得房間內的空氣都仿佛凝固了。我站在一旁,心中既感震撼,又覺無奈。
此次北征,表麵上看起來似乎是由我全力推動和倡導的。然而,直到真正到了前線,我才知道,其實我不過隻是一個被人利用的玩物罷了。那些隱藏在暗處、掌控著局勢發展的各方勢力,恐怕早在暗地裏完成了各種利益交換與勾結。
曾經,我滿懷豪情壯誌地構想過這場北征:所有人能夠齊心協力、團結一致,彼此之間真誠協作,憑借如雷霆萬鈞般的強大力量迅速掃平遼闊的漠北大地,並使之歸服於王者的教化之下。可殘酷的現實卻無情地給了我一記響亮的耳光——這所謂的北征已然淪為各個派別相互算計、勾心鬥角以追逐功名利祿的肮髒場所,想來甚是諷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