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天空晴轉多雲。
早晨,陽光透過雲層灑下,給治江的小街道和田野披上了一層淡淡的金色。
在治江路邊的菜市場上,聚集的人最多,忙碌的人們穿梭著,地攤上擺滿了各種鮮活的水產品,還有少量的新鮮蔬菜和過冬的存菜等。賣菜的老農們一邊大聲吆喝著,一邊熟練地稱重、找零,忙的不亦樂乎。
江春生騎著自行車,身後帶著王雪燕,穿行在街道上。
他們要去位於鎮子西邊的收購門市部門口,在那裏與楊登科匯合,然後一起去鑄造廠。
昨晚在王雪燕的宿舍,她告訴江春生,在他帶楊登科與李廠長見麵後,大家一起得去楊登科家裏玩一天,王宜軍一家三口也去。——這是半個月前就定好的。所以,今天王雪燕毫不避嫌的和江春生一起來到了街上。按照王雪燕給江春生的解釋,隻要有說法,她就不介意和江春生一起出雙入對,隻要堵住了她二叔的嘴就行。
去收購門市部需要穿過路邊菜市場。江春生看看時間還早,他興致勃勃的向王雪燕提議,一起去看看水產品。
江春生進菜市場,特別是農村的集市,他最喜歡看的就是水產品攤,在這裏,可以看見農民們從田、溝、塘裏抓來的各種各樣、大大小小、千奇百怪的水貨,特別有意思。但今天他提出來看看,並不是單純的看,而是想買一點王雪燕愛吃的鮮活的魚類,拿到楊登科家裏去燒,大家也都分享分享。
王雪燕欣然答應。
江春生在路邊的空處鎖好自行車,與王雪燕走近一長條水產品地攤。江春生一眼看見前麵好幾個男女好奇的圍著一個大木盆在看什麽。江春生碰了一下王雪燕:“我們也去看看”。
兩人湊過去一看,隻見木盆裏趴著一隻巨大的甲魚,少說也有三十斤,甲殼烏黑發亮,看起來頗有年頭了。周圍人都在嘖嘖稱奇,討論著這隻甲魚得長多少年才能這麽大。
江春生心想這要是買迴去燉湯肯定很補,剛想問價格,旁邊一個老者卻勸道:“小夥子,這種老甲魚靈性很足的,吃不得,還是放歸自然比較好。”江春生聽了有些猶豫。
這時,攤主卻不屑地說:“大爺,您可別迷信了,這就是普通甲魚,隻不過長得大些而已。吃了可是大補呢。”
王雪燕拉了拉江春生的衣角,輕聲說:“我覺得老人家說得有道理,這種大家夥不能吃,咱們換條魚吧。”
江春生點點頭,他知道王雪燕愛吃身上少刺的黃骨魚、鱖魚還有黑魚之類。於是兩人就在其他攤位上開始挑選,總算找到了一條鮮活的大黑魚,足有五斤。就在江春生剛剛付完錢時,突然聽到一陣喧嘩聲。原來是一個小男孩不小心撞到了一個大媽的菜籃子,蔬菜撒了一地。周圍的幾個人都圍了上去。
江春生見狀,急忙把魚遞給王雪燕,然後跑過去幫忙撿菜。王雪燕看著江春生熱心的樣子,心裏滿是溫暖。
等江春生幫忙撿完菜,王雪燕提出走吧,但江春生說還要買一樣她愛吃的東西。
“你這段時間學習辛苦了,我再買兩個甲魚給你補補。大的不敢出吃買小的。”說罷,江春生又開始在一長條地攤前搜尋。
“哎~對了,雪燕,送給你的兩個小烏龜現在怎麽樣了。”江春生看見眼前攤位的小盆裏麵有一隻大烏龜,立刻又讓他想起那兩隻小烏龜了。
王雪燕笑了笑說:“它們挺好的,整天慢悠悠地爬來爬去,特別可愛。昨天又剛剛給它們喂瘦肉吃了,春1沒有春2會吃。”
“把春2的名字改成雪兒怎麽樣?”江春生說完笑了起來。
“刻在背上的字越長越深了,改不了啦。嘻嘻!就這名字挺好的。”王雪燕笑著拒絕。
正說著,江春生看到了幾隻小甲魚在角落的水盆裏。江春生上前挑了兩隻最大的,賣甲魚的老大伯用蛇皮袋把甲魚裝好,過秤一稱,吙,也不小了,兩個足有四斤多。剛才是看了那個大家夥,才感覺眼前的小。
兩人開開心心的轉身離開水產地攤。
江春生對王雪燕說:“甲魚讓他們幫你燉湯,黑魚做成兩吃:清炒黑魚片和紅燒黑魚骨頭。給你好好補補,吃了又不會長胖。對吧!”
“春生!謝謝你,你像這樣對我好下去,我就要幸福死了。”王雪燕的臉上充滿了幸福與滿足。
“這才到哪裏啊?三字經才開頭呢。”
“我會被你寵壞的。”
“寵壞了正好,你就隻適合我了。”
“你想的美。”王雪燕滿臉的幸福。
兩人就這樣說笑著離開了菜市場,然後騎上自行車朝著收購門市部駛去。
很快,江春生就看到了站在收購門市部門口的楊登科。
等江春生帶著王雪燕騎到身前,楊登科打趣道:“你們倆早上就壓上馬路啦。”
王雪燕下了自行車,指了一下掛在自行車後座另一邊下麵的蛇皮口袋說道:“楊大哥,你早啊!剛剛春生在菜市場買了一條大黑魚和兩個甲魚,等會拿到你你家裏去燒呢,所以遲了一點。”
“江老弟啊!你這就不應該了,怕我家沒有菜你吃嗎?”楊登科露出了不高興的表情。
江春生下了自行車。“楊大哥,你誤會了,我們剛才從菜市場經過,看見這兩樣魚活蹦亂跳的。我上次發現她們幾個女士都不太愛吃豬肉之類的,就順便買了這個。”江春生趕忙解釋道。
“原來是這樣啊,還是江老弟想的周到。”楊登科臉上重新掛上笑容。
三人相視一笑,江春生與楊登科各自騎上自行車一同前往鑄造廠。
天空中的雲層逐漸變厚,陽光被遮住了一些。微風拂過,帶來了一絲涼爽。鄉鎮的街道和田野在這多變的天氣中,顯得格外寧靜和美好。
江春生騎著自行車帶著王雪燕與楊登科並排騎行,一路向西出了小鎮。兩邊田野裏,能看到星星點點的農民,正在田裏辛勤地勞作著。他們彎著腰,手持農具,在土地上除草、施肥。
沒一會兒,三人便來到了鑄造廠。
王雪燕對江春生和楊登科說,她就不去李大鵬辦公室了,就在門口轉轉玩玩,看看風景。
江春生和楊登科將自行車停好,他們的目光被眼前的景象所吸引。
廠裏機器轟鳴,工人們忙碌地穿梭其中。還有一處新建的大廠房,正從一片空地上崛起,磚牆已經砌到了半人高,建築工人正在熟練地搭設著腳手架。陽光透過厚厚地雲層,灑在工地上,給工人們提供著仲春的溫暖。
江春生帶著楊登科直奔李大鵬辦公室。
兩人走到辦公室門前,辦公室的門敞開著。
江春生依然抬手敲了敲門。
“請進。”裏麵辦公桌前的李大鵬聲音洪亮的說著抬起頭,看見門口的江春生和楊登科,眼睛一亮,“哎呦!老弟來了。快快快,請進。”
李大鵬站起身,熱情的迎了出來。
江春生立刻將楊登科與李大鵬進行了相互介紹,三人在一番寒暄中入座。
江春生把說話交談的空間自然是留給了李大鵬和楊登科。在楊登科進行了一番自我情況說明後,兩人仿佛一見如故,就廠裏的采購工作進行交流。
江春生坐在外側靠門的沙發上,微笑著看著李大鵬和楊登科,默默無聲的聽著他們的交談。
李大鵬和楊登科相視一笑,仿佛早就相識一般。他們的目光交匯在一起,探討廠裏的原材料采購工作。
“——李廠長!我覺得原材料的質量和價格對於我們廠的生產至關重要。”楊登科的眼神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
“沒錯,我們需要確保采購到高質量的原材料,同時也要控製成本。這需要我們對市場有深入的了解和敏銳的洞察力。”李大鵬點了點頭,表示讚同。
楊登科接著說:“我們可以建立一個供應商評估體係,對不同的供應商進行綜合評估,包括原材料的質量、價格、交貨期等方麵。這樣可以幫助我們選擇最適合的采購渠道和供應商。建立長期合作關係可以獲得更有利的價格和合作條款。”
“好主意!”李大鵬語氣中透露出讚同和期待。
……
兩人越聊越投機,他們分享著自己的經驗和想法,不斷探討著如何優化原材料采購工作。他們的交流充滿了激情和創造力,仿佛在為廠裏的未來描繪一幅美好的藍圖。
江春生在一旁靜靜地觀察著他們,心中暗自為他們的默契和專業精神感到欣慰。他相信,楊登科的加入,廠裏的原材料采購工作一定會取得更好的成績。
這時,外麵突然傳來一陣喧嘩聲。三人走出辦公室查看,原來是一輛運砂石料的貨車倒車時不小心撞倒了堆放的紅磚,紅磚散落一地。幾個建築工人不依不饒的小題大做,圍在貨車周圍七嘴八舌的數落司機,逼他一人把散落的紅磚碼放好,方便他們搬運。
李大鵬立刻上前三言兩語的,就化解了他們的矛盾。
現場恢複了秩序,太陽也漸漸從雲層中完全探出腦袋,陽光傾灑下來,照亮了整個鑄造廠。
正在這時,隻見又一輛貨車正緩緩駛入廠區,車身上印著某大型機械公司的標誌。原來,是有一批新設備運進來了。
李大鵬要去安排卸貨與驗收,讓楊登科明天早上八點半來廠裏,他會安排葉欣彤給他辦理入職手續。
楊登科欣然答應。
江春生見李大鵬很忙,隨即向李大鵬表示,今天他需要陪王雪燕一起去走訪一個朋友,便與楊登科一道和李大鵬客氣的告辭。
江春生和楊登科從自行車棚推著自行車,在廠大門外與還在興致勃勃欣賞風景的王雪燕匯合。王雪燕見楊登科紅光滿麵,知道一切順利,與他簡單聊了幾句後,三人騎兩車,高興的離開了鑄造廠,向楊登科的家直奔而去。
早晨,陽光透過雲層灑下,給治江的小街道和田野披上了一層淡淡的金色。
在治江路邊的菜市場上,聚集的人最多,忙碌的人們穿梭著,地攤上擺滿了各種鮮活的水產品,還有少量的新鮮蔬菜和過冬的存菜等。賣菜的老農們一邊大聲吆喝著,一邊熟練地稱重、找零,忙的不亦樂乎。
江春生騎著自行車,身後帶著王雪燕,穿行在街道上。
他們要去位於鎮子西邊的收購門市部門口,在那裏與楊登科匯合,然後一起去鑄造廠。
昨晚在王雪燕的宿舍,她告訴江春生,在他帶楊登科與李廠長見麵後,大家一起得去楊登科家裏玩一天,王宜軍一家三口也去。——這是半個月前就定好的。所以,今天王雪燕毫不避嫌的和江春生一起來到了街上。按照王雪燕給江春生的解釋,隻要有說法,她就不介意和江春生一起出雙入對,隻要堵住了她二叔的嘴就行。
去收購門市部需要穿過路邊菜市場。江春生看看時間還早,他興致勃勃的向王雪燕提議,一起去看看水產品。
江春生進菜市場,特別是農村的集市,他最喜歡看的就是水產品攤,在這裏,可以看見農民們從田、溝、塘裏抓來的各種各樣、大大小小、千奇百怪的水貨,特別有意思。但今天他提出來看看,並不是單純的看,而是想買一點王雪燕愛吃的鮮活的魚類,拿到楊登科家裏去燒,大家也都分享分享。
王雪燕欣然答應。
江春生在路邊的空處鎖好自行車,與王雪燕走近一長條水產品地攤。江春生一眼看見前麵好幾個男女好奇的圍著一個大木盆在看什麽。江春生碰了一下王雪燕:“我們也去看看”。
兩人湊過去一看,隻見木盆裏趴著一隻巨大的甲魚,少說也有三十斤,甲殼烏黑發亮,看起來頗有年頭了。周圍人都在嘖嘖稱奇,討論著這隻甲魚得長多少年才能這麽大。
江春生心想這要是買迴去燉湯肯定很補,剛想問價格,旁邊一個老者卻勸道:“小夥子,這種老甲魚靈性很足的,吃不得,還是放歸自然比較好。”江春生聽了有些猶豫。
這時,攤主卻不屑地說:“大爺,您可別迷信了,這就是普通甲魚,隻不過長得大些而已。吃了可是大補呢。”
王雪燕拉了拉江春生的衣角,輕聲說:“我覺得老人家說得有道理,這種大家夥不能吃,咱們換條魚吧。”
江春生點點頭,他知道王雪燕愛吃身上少刺的黃骨魚、鱖魚還有黑魚之類。於是兩人就在其他攤位上開始挑選,總算找到了一條鮮活的大黑魚,足有五斤。就在江春生剛剛付完錢時,突然聽到一陣喧嘩聲。原來是一個小男孩不小心撞到了一個大媽的菜籃子,蔬菜撒了一地。周圍的幾個人都圍了上去。
江春生見狀,急忙把魚遞給王雪燕,然後跑過去幫忙撿菜。王雪燕看著江春生熱心的樣子,心裏滿是溫暖。
等江春生幫忙撿完菜,王雪燕提出走吧,但江春生說還要買一樣她愛吃的東西。
“你這段時間學習辛苦了,我再買兩個甲魚給你補補。大的不敢出吃買小的。”說罷,江春生又開始在一長條地攤前搜尋。
“哎~對了,雪燕,送給你的兩個小烏龜現在怎麽樣了。”江春生看見眼前攤位的小盆裏麵有一隻大烏龜,立刻又讓他想起那兩隻小烏龜了。
王雪燕笑了笑說:“它們挺好的,整天慢悠悠地爬來爬去,特別可愛。昨天又剛剛給它們喂瘦肉吃了,春1沒有春2會吃。”
“把春2的名字改成雪兒怎麽樣?”江春生說完笑了起來。
“刻在背上的字越長越深了,改不了啦。嘻嘻!就這名字挺好的。”王雪燕笑著拒絕。
正說著,江春生看到了幾隻小甲魚在角落的水盆裏。江春生上前挑了兩隻最大的,賣甲魚的老大伯用蛇皮袋把甲魚裝好,過秤一稱,吙,也不小了,兩個足有四斤多。剛才是看了那個大家夥,才感覺眼前的小。
兩人開開心心的轉身離開水產地攤。
江春生對王雪燕說:“甲魚讓他們幫你燉湯,黑魚做成兩吃:清炒黑魚片和紅燒黑魚骨頭。給你好好補補,吃了又不會長胖。對吧!”
“春生!謝謝你,你像這樣對我好下去,我就要幸福死了。”王雪燕的臉上充滿了幸福與滿足。
“這才到哪裏啊?三字經才開頭呢。”
“我會被你寵壞的。”
“寵壞了正好,你就隻適合我了。”
“你想的美。”王雪燕滿臉的幸福。
兩人就這樣說笑著離開了菜市場,然後騎上自行車朝著收購門市部駛去。
很快,江春生就看到了站在收購門市部門口的楊登科。
等江春生帶著王雪燕騎到身前,楊登科打趣道:“你們倆早上就壓上馬路啦。”
王雪燕下了自行車,指了一下掛在自行車後座另一邊下麵的蛇皮口袋說道:“楊大哥,你早啊!剛剛春生在菜市場買了一條大黑魚和兩個甲魚,等會拿到你你家裏去燒呢,所以遲了一點。”
“江老弟啊!你這就不應該了,怕我家沒有菜你吃嗎?”楊登科露出了不高興的表情。
江春生下了自行車。“楊大哥,你誤會了,我們剛才從菜市場經過,看見這兩樣魚活蹦亂跳的。我上次發現她們幾個女士都不太愛吃豬肉之類的,就順便買了這個。”江春生趕忙解釋道。
“原來是這樣啊,還是江老弟想的周到。”楊登科臉上重新掛上笑容。
三人相視一笑,江春生與楊登科各自騎上自行車一同前往鑄造廠。
天空中的雲層逐漸變厚,陽光被遮住了一些。微風拂過,帶來了一絲涼爽。鄉鎮的街道和田野在這多變的天氣中,顯得格外寧靜和美好。
江春生騎著自行車帶著王雪燕與楊登科並排騎行,一路向西出了小鎮。兩邊田野裏,能看到星星點點的農民,正在田裏辛勤地勞作著。他們彎著腰,手持農具,在土地上除草、施肥。
沒一會兒,三人便來到了鑄造廠。
王雪燕對江春生和楊登科說,她就不去李大鵬辦公室了,就在門口轉轉玩玩,看看風景。
江春生和楊登科將自行車停好,他們的目光被眼前的景象所吸引。
廠裏機器轟鳴,工人們忙碌地穿梭其中。還有一處新建的大廠房,正從一片空地上崛起,磚牆已經砌到了半人高,建築工人正在熟練地搭設著腳手架。陽光透過厚厚地雲層,灑在工地上,給工人們提供著仲春的溫暖。
江春生帶著楊登科直奔李大鵬辦公室。
兩人走到辦公室門前,辦公室的門敞開著。
江春生依然抬手敲了敲門。
“請進。”裏麵辦公桌前的李大鵬聲音洪亮的說著抬起頭,看見門口的江春生和楊登科,眼睛一亮,“哎呦!老弟來了。快快快,請進。”
李大鵬站起身,熱情的迎了出來。
江春生立刻將楊登科與李大鵬進行了相互介紹,三人在一番寒暄中入座。
江春生把說話交談的空間自然是留給了李大鵬和楊登科。在楊登科進行了一番自我情況說明後,兩人仿佛一見如故,就廠裏的采購工作進行交流。
江春生坐在外側靠門的沙發上,微笑著看著李大鵬和楊登科,默默無聲的聽著他們的交談。
李大鵬和楊登科相視一笑,仿佛早就相識一般。他們的目光交匯在一起,探討廠裏的原材料采購工作。
“——李廠長!我覺得原材料的質量和價格對於我們廠的生產至關重要。”楊登科的眼神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
“沒錯,我們需要確保采購到高質量的原材料,同時也要控製成本。這需要我們對市場有深入的了解和敏銳的洞察力。”李大鵬點了點頭,表示讚同。
楊登科接著說:“我們可以建立一個供應商評估體係,對不同的供應商進行綜合評估,包括原材料的質量、價格、交貨期等方麵。這樣可以幫助我們選擇最適合的采購渠道和供應商。建立長期合作關係可以獲得更有利的價格和合作條款。”
“好主意!”李大鵬語氣中透露出讚同和期待。
……
兩人越聊越投機,他們分享著自己的經驗和想法,不斷探討著如何優化原材料采購工作。他們的交流充滿了激情和創造力,仿佛在為廠裏的未來描繪一幅美好的藍圖。
江春生在一旁靜靜地觀察著他們,心中暗自為他們的默契和專業精神感到欣慰。他相信,楊登科的加入,廠裏的原材料采購工作一定會取得更好的成績。
這時,外麵突然傳來一陣喧嘩聲。三人走出辦公室查看,原來是一輛運砂石料的貨車倒車時不小心撞倒了堆放的紅磚,紅磚散落一地。幾個建築工人不依不饒的小題大做,圍在貨車周圍七嘴八舌的數落司機,逼他一人把散落的紅磚碼放好,方便他們搬運。
李大鵬立刻上前三言兩語的,就化解了他們的矛盾。
現場恢複了秩序,太陽也漸漸從雲層中完全探出腦袋,陽光傾灑下來,照亮了整個鑄造廠。
正在這時,隻見又一輛貨車正緩緩駛入廠區,車身上印著某大型機械公司的標誌。原來,是有一批新設備運進來了。
李大鵬要去安排卸貨與驗收,讓楊登科明天早上八點半來廠裏,他會安排葉欣彤給他辦理入職手續。
楊登科欣然答應。
江春生見李大鵬很忙,隨即向李大鵬表示,今天他需要陪王雪燕一起去走訪一個朋友,便與楊登科一道和李大鵬客氣的告辭。
江春生和楊登科從自行車棚推著自行車,在廠大門外與還在興致勃勃欣賞風景的王雪燕匯合。王雪燕見楊登科紅光滿麵,知道一切順利,與他簡單聊了幾句後,三人騎兩車,高興的離開了鑄造廠,向楊登科的家直奔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