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安縣境內有一個長江分洪區。萬裏長江險在荊江,1953年,我國在這裏建成了著名的荊江分洪閘,它是荊江分洪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構成包括進水閘 (北閘)、節製閘(南閘)和荊江分洪工程紀念碑、紀念亭等
它是我國建國後建設長江中上遊的荊江分洪主體工程之一,更是新中國成立後建設的第一項大型水利工程,在荊江分洪工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30多年來荊江分洪閘是保護荊江大堤防洪工程係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解決荊江河段較大和特大洪水危害的重要保證。荊江分洪工程進洪閘、泄洪閘分別有54個孔和34個孔,全部采用鋼筋混凝土現澆工程雄偉,規模龐大,設計造型獨特;荊江分洪工程紀念碑亭雖然是現代建築,但造型美觀、風格別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荊江分洪閘——進洪閘,是荊江分洪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又稱北閘。共54孔,全長約1054米。設計分洪進洪流量為7700立方米秒。
1954年,長江出現罕見的全流域組合型大洪水,荊江大堤、江漢平原、以及下遊重鎮告急。荊江成為長江抗洪的主戰場,郡安成為荊江抗洪的前沿陣地,為有效削減洪峰,降低水位,減輕了下遊湖區洪澇災害,保護了湘鄂兩省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中央決定實施荊江分洪,進洪閘三次開啟分洪,最大進洪流量7760立方米秒,總計分洪量125.9億立方米,降低鬆江市長江水位0.96米。為確保荊江大堤、江漢平原 防洪安全發揮了重要作用。
就是這麽一個重要的北閘,盧傑居然能從這裏,聯係到100噸抗洪搶險後,用剩下來的零號柴油。對於此事,雖然黃一彪的檢舉揭發材料與盧傑的交代材料上都說明了最後是不了了之。但是,盧傑交代的材料裏說:他的確是實實在在地見到了來人給他看過的:可以提供100噸零號柴油的證明書,上麵蓋有“荊江分洪工程南北閘管理處北閘管理所的公章”。
老田和江春生表示一定要把這件事查個水落石出,說不定還能幫北閘的管理處挖出一兩個膽大包天的害蟲。
荊江分洪工程南北閘管理處北閘管理所,就在鬆江市區對麵的長江南岸。老田和江春生已經打聽明白,在鬆江市的江邊2號碼頭,就有每小時一趟的小型客輪,往返於長江南北。
老田和江春生從鬆江市玻璃廠離開後,轉了兩趟公交車,步行了半個小時,最後翻過長江大堤,找到了2號碼頭。
2號碼頭是一座用青石板鋪成的平台,看起來很古老,平台上有兩座棧橋伸向浮在長江邊的一個方形的大躉船上,躉船的外側靠著一艘三層樓但並不大的長江客輪。客輪的船身呈現出深藍色的光澤,船首和船尾分別寫著“鬆輪1號”四個金色大字。客輪的甲板上,船員們忙碌地搬運著貨物和乘客的行李,不時地傳來船員們的唿喊聲和機器的轟鳴聲。
碼頭的周圍是一片繁忙的景象,碼頭上停靠著許多車輛,有貨車、客車、三輪車、人力車等。很多車上都裝滿了各種貨物,客車裏坐滿了乘客,各種車輛在碼頭上來迴穿梭,接送乘客。碼頭的周圍還有許多小吃攤和商店,小吃攤裏賣著各種美食,商店裏賣著各種日用品。
時間已經接近下午一點,江春生和老田都還沒有吃午飯,他們詢問了一下開船時間,還有半個多小時。
江春生和老田決定先在附近找個地方吃飯。
他們走進一家小吃店,點了兩碗麵條。
“老板,這船是開到對麵什麽地方呀?”江春生一邊吃一邊問。
“喏,瞧見那邊沒,那一片房子,叫埠口,這船就開到那兒。”老板指著長江遠處對岸坡頂的一片房子說道。
“那個埠口離北閘還有多遠!差不多3公裏吧。”店老板道
“哦!”江春生和老田對視了一眼,看來離他們的目的地還不算遠嘛!
兩人匆匆吃完麵,付了錢,向 2 號碼頭走去。
此時,船員們已經開始檢票了,江春生和老田趕緊排到隊伍後麵。
終於,輪到他們了。
檢完票,兩人拎著皮包登上了“鬆輪 1 號”。
這種過江客輪是不固定座位的,客人可以隨便找對方坐或者站。江春生和老田走進二樓的船艙,但他們都沒有在空位上坐下來,而是走了一圈便來到了客輪頭部的甲板上。此時,輪船已經緩緩離開了碼頭,向著對岸的方向駛去。
江春生站在船頭,感受著江麵上的微風吹拂著臉龐。他看著北岸逐漸遠去的景色,心中充滿了感慨,這可是他第一次在長江上乘坐客輪,哪怕隻是短時間的乘過江輪渡。老田則靠在欄杆上,閉目養神。
江麵上來來往往的船舶很多,大大小小、各式各樣的,濤濤東去的江水被它們攪動的很不平靜,大浪小浪把小客輪帶著不斷的搖搖晃晃。仿佛在江麵上翩翩起舞。江水波光粼粼,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著金色的光芒。客輪的船頭劈開江水,濺起白色的浪花,如同一朵朵盛開的花朵。時而看到一群飛鳥掠過水麵,濺起水花。這一切都讓人心曠神怡,目不暇接。
江麵上的微風輕輕吹拂著,帶著江水的濕氣和清新的空氣,讓人感到舒適和愜意。客輪的船笛聲在江麵上迴蕩,聲音悠揚而深沉,仿佛是一首美妙的音樂。
客輪緩緩地行駛在寬闊的江麵上,水麵倒映著天空中的白雲和遠處的大堤、叢林和房屋,構成了一幅如詩如畫的景象。
就在這時,江春生突然看見一艘較大的汽車渡輪滿載著各式各樣的大小車輛逆水而上。渡輪上的車輛排列整齊,秩序井然。他不禁想起了自己小時候曾經坐過一次過江客車隨車上渡輪過江,那時,雖然不讓下車,但透過車玻璃看到的情景還曆曆在目。
此刻,他又想起了王雪燕。王雪燕迴郢南,應該就是坐這個汽車渡輪過江。如果有一天能夠和她一起乘客船逆水而上,去瀏覽一下長江著名的景點——長江三峽,那將是一次多麽浪漫的旅行啊!想象著與王雪燕手牽手站在船頭,欣賞著壯麗的山水風光,感受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與魅力,心中充滿了幸福和期待。這樣的旅行一定會成為他們生命中的美好迴憶。
長江三峽,多麽令人神往的地方,若有機會與王雪燕同行,那該是多麽幸福和甜蜜的旅行啊……
它是我國建國後建設長江中上遊的荊江分洪主體工程之一,更是新中國成立後建設的第一項大型水利工程,在荊江分洪工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30多年來荊江分洪閘是保護荊江大堤防洪工程係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解決荊江河段較大和特大洪水危害的重要保證。荊江分洪工程進洪閘、泄洪閘分別有54個孔和34個孔,全部采用鋼筋混凝土現澆工程雄偉,規模龐大,設計造型獨特;荊江分洪工程紀念碑亭雖然是現代建築,但造型美觀、風格別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荊江分洪閘——進洪閘,是荊江分洪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又稱北閘。共54孔,全長約1054米。設計分洪進洪流量為7700立方米秒。
1954年,長江出現罕見的全流域組合型大洪水,荊江大堤、江漢平原、以及下遊重鎮告急。荊江成為長江抗洪的主戰場,郡安成為荊江抗洪的前沿陣地,為有效削減洪峰,降低水位,減輕了下遊湖區洪澇災害,保護了湘鄂兩省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中央決定實施荊江分洪,進洪閘三次開啟分洪,最大進洪流量7760立方米秒,總計分洪量125.9億立方米,降低鬆江市長江水位0.96米。為確保荊江大堤、江漢平原 防洪安全發揮了重要作用。
就是這麽一個重要的北閘,盧傑居然能從這裏,聯係到100噸抗洪搶險後,用剩下來的零號柴油。對於此事,雖然黃一彪的檢舉揭發材料與盧傑的交代材料上都說明了最後是不了了之。但是,盧傑交代的材料裏說:他的確是實實在在地見到了來人給他看過的:可以提供100噸零號柴油的證明書,上麵蓋有“荊江分洪工程南北閘管理處北閘管理所的公章”。
老田和江春生表示一定要把這件事查個水落石出,說不定還能幫北閘的管理處挖出一兩個膽大包天的害蟲。
荊江分洪工程南北閘管理處北閘管理所,就在鬆江市區對麵的長江南岸。老田和江春生已經打聽明白,在鬆江市的江邊2號碼頭,就有每小時一趟的小型客輪,往返於長江南北。
老田和江春生從鬆江市玻璃廠離開後,轉了兩趟公交車,步行了半個小時,最後翻過長江大堤,找到了2號碼頭。
2號碼頭是一座用青石板鋪成的平台,看起來很古老,平台上有兩座棧橋伸向浮在長江邊的一個方形的大躉船上,躉船的外側靠著一艘三層樓但並不大的長江客輪。客輪的船身呈現出深藍色的光澤,船首和船尾分別寫著“鬆輪1號”四個金色大字。客輪的甲板上,船員們忙碌地搬運著貨物和乘客的行李,不時地傳來船員們的唿喊聲和機器的轟鳴聲。
碼頭的周圍是一片繁忙的景象,碼頭上停靠著許多車輛,有貨車、客車、三輪車、人力車等。很多車上都裝滿了各種貨物,客車裏坐滿了乘客,各種車輛在碼頭上來迴穿梭,接送乘客。碼頭的周圍還有許多小吃攤和商店,小吃攤裏賣著各種美食,商店裏賣著各種日用品。
時間已經接近下午一點,江春生和老田都還沒有吃午飯,他們詢問了一下開船時間,還有半個多小時。
江春生和老田決定先在附近找個地方吃飯。
他們走進一家小吃店,點了兩碗麵條。
“老板,這船是開到對麵什麽地方呀?”江春生一邊吃一邊問。
“喏,瞧見那邊沒,那一片房子,叫埠口,這船就開到那兒。”老板指著長江遠處對岸坡頂的一片房子說道。
“那個埠口離北閘還有多遠!差不多3公裏吧。”店老板道
“哦!”江春生和老田對視了一眼,看來離他們的目的地還不算遠嘛!
兩人匆匆吃完麵,付了錢,向 2 號碼頭走去。
此時,船員們已經開始檢票了,江春生和老田趕緊排到隊伍後麵。
終於,輪到他們了。
檢完票,兩人拎著皮包登上了“鬆輪 1 號”。
這種過江客輪是不固定座位的,客人可以隨便找對方坐或者站。江春生和老田走進二樓的船艙,但他們都沒有在空位上坐下來,而是走了一圈便來到了客輪頭部的甲板上。此時,輪船已經緩緩離開了碼頭,向著對岸的方向駛去。
江春生站在船頭,感受著江麵上的微風吹拂著臉龐。他看著北岸逐漸遠去的景色,心中充滿了感慨,這可是他第一次在長江上乘坐客輪,哪怕隻是短時間的乘過江輪渡。老田則靠在欄杆上,閉目養神。
江麵上來來往往的船舶很多,大大小小、各式各樣的,濤濤東去的江水被它們攪動的很不平靜,大浪小浪把小客輪帶著不斷的搖搖晃晃。仿佛在江麵上翩翩起舞。江水波光粼粼,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著金色的光芒。客輪的船頭劈開江水,濺起白色的浪花,如同一朵朵盛開的花朵。時而看到一群飛鳥掠過水麵,濺起水花。這一切都讓人心曠神怡,目不暇接。
江麵上的微風輕輕吹拂著,帶著江水的濕氣和清新的空氣,讓人感到舒適和愜意。客輪的船笛聲在江麵上迴蕩,聲音悠揚而深沉,仿佛是一首美妙的音樂。
客輪緩緩地行駛在寬闊的江麵上,水麵倒映著天空中的白雲和遠處的大堤、叢林和房屋,構成了一幅如詩如畫的景象。
就在這時,江春生突然看見一艘較大的汽車渡輪滿載著各式各樣的大小車輛逆水而上。渡輪上的車輛排列整齊,秩序井然。他不禁想起了自己小時候曾經坐過一次過江客車隨車上渡輪過江,那時,雖然不讓下車,但透過車玻璃看到的情景還曆曆在目。
此刻,他又想起了王雪燕。王雪燕迴郢南,應該就是坐這個汽車渡輪過江。如果有一天能夠和她一起乘客船逆水而上,去瀏覽一下長江著名的景點——長江三峽,那將是一次多麽浪漫的旅行啊!想象著與王雪燕手牽手站在船頭,欣賞著壯麗的山水風光,感受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與魅力,心中充滿了幸福和期待。這樣的旅行一定會成為他們生命中的美好迴憶。
長江三峽,多麽令人神往的地方,若有機會與王雪燕同行,那該是多麽幸福和甜蜜的旅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