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餘生
綜:每次換裝都被誤會成神女 作者:翼月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哦,對了,初七離開前曾說過的天地異變也發生了。
隻是並沒有她此前說得那麽嚴重,沒有山河傾覆,也沒有地動天搖。
天時異常倒是真的出現了。
七月流火的時節,一月之內竟先入三冬,後入三夏,田裏的作物三爛三熟,唬得整個大宋都心驚肉跳的。
聖上更是戰戰兢兢,有事沒事就想下罪己詔。
所幸,這些異狀隻持續了那一個月,最後因著那糧種三熟的關係,反而還讓所有人都過了一個豐年。
原以為這樣也就罷了,誰成想後來漸漸的,竟有許多陰鬼會在夜半三更時主動尋來開封府,並點名要找包大人為他們伸冤。
每當問起他們為什麽一定要來找包大人時,偏偏他們又支支吾吾地說不清楚,隻說是有人告訴他們的,具體是誰,卻又都不知道了。
後來,包拯日審陽夜審陰的名頭不知怎的竟越傳越遠,他的名頭更大了,就連千裏之外的陰鬼也想請他去查案。
展昭與公孫策跟在他身邊也見到了許許多多死法不一、際遇各異、奇形怪狀的鬼。
後來,他們想,或許初七仍在注視著他們吧。
又過了些年,他們已是能同陰差交好的大人物了。
而他們也從陰差的口中知道了許多秘聞,例如並非所有人死後都可以變成陰鬼,對生的執與對親人的念,二者缺一不可才有可能由魂化鬼。
——哦,原來如此。
他們點點頭,其實似懂非懂。
一日酒醉,那青麵的陰差醉眼朦朧地看著包拯,忽然酒意上頭,吧唧一下就抱了上去,哭著喊著讓他早點死,嘴裏還說著什麽地府閻羅的位子空缺著,就等著他歸位了。
“……卷宗耽擱了一大堆,判官們的心情一個比一個差,大人,我們也苦哇!!!”
翌日晨起,陰差已經消失不見,徒留他們三人麵麵相覷。
而後,公孫策將多年前曾在馬車上聽初七提起的“閻羅王”一事告知,末了促狹了包拯好一陣子。
那時候,展昭看著他們二人說笑,心中不免又想起了初七。
他總是忍不住地想——現在她在哪裏?過得如何?是投胎成人了?還是仍舊未入輪迴?
等他也入了地府,是不是就能見到她了呢?
這些年來,他始終沒有成婚,包拯給他說過親,聖上為他保過媒,但他通通都拒絕了。
“展某已有心上人,實在不肯移情他人。”
那時,他是這麽迴答的。
是啊,心上人,他那從未將愛意宣告於口的心上人。
他又想起初七離開的那天,她說遇到他們是她的幸運,可是,可是啊……
“初七姑娘,展昭遇你,才是幸事。”
那個滿月的夜晚,月光好亮。
展昭對月獨酌,喝了個爛醉如泥。
他其實很明白,在初七的眼裏,他也好,包拯也好,公孫策也好,其實根本沒有分別。
在她心裏,他們都隻是朋友。
可正因清楚的明白這點,展昭才會感到痛苦。
他從不後悔相遇,隻後悔沒能及早告訴她,說聲喜歡。
第二天早上,展昭從被窩裏爬起來,張龍告訴他昨晚他是被公孫策背迴來的,也著實是難為他了,一個文弱書生,連拉帶拽的,好懸累得沒喘過氣來。
公孫策這些年也沒成親,一問起來就說要忙著查案子。
他把小花從江州帶了迴來認作了妹妹,前些年教會了小花一技之長後又單獨給她開了女戶,然後他就徹底放飛自我了。
時不時就跑進深山老林裏閉關寫書。
公孫策所著就的書稿門類繁雜,上到天文地理,下到誌怪民俗,什麽都有。
他整日裏醉心文學,一副根本無暇兒女情長的樣子。
誰也勸不動。
還有小黑,初七離開前也不知道給它下了什麽指令,打那以後它就一心跟在了展昭的身邊,指東就絕不往西飛,又乖巧又可愛,就連聖上都覺得新奇,時常會賜些禦果給它當吃食。
隻是偶爾,它也會在某個明亮的月夜裏,倒懸在開封府的窗沿上,靜默地看著月亮,一看就是一個晚上。
小黑跟著展昭走南闖北足有二十餘年,一人一蝠形影不離,搞得白玉堂總笑話他堂堂禦貓身邊竟跟了隻飛天耗子。
再後來,在為展昭擋了一枚毒鏢後,它終於也離去了。
展昭想法子把它完好地帶迴了江州,就埋在了司馬青建造的那間小廟旁邊。
這個時候,司馬青早已經坐化了,隻不過他曾收養的孩子沒有一個願意留守這間小廟。
因而,這裏竟也荒廢了。
“好好睡吧,好孩子,小黑,這些年,也辛苦你了……不過,現在,你可以迴去見她了。”
……
又過了幾年,公孫策也離世了,臨走前,他看著麵露悲痛的展昭和包拯說道:
“你們有什麽可傷心的,說不定明天晚上你們又能看見我了,到時候可別被我嚇到啊。”
可是他們一直在靈前等了三日,也沒有看見公孫策飄到他們眼前晃悠著繼續陰陽怪氣。
哎,瞧瞧這個滿口謊話的騙子,根本一點執念也沒有啊。
公孫策走後沒兩年,包拯也生了重病,他對自己的死亡倒是十分豁達,還有心思對著前來探病的展昭開玩笑說等他下去了會幫忙找找初七的蹤跡。
看來他真的很心急,說完這句話後的第二天,他便也安穩地在睡夢中直接故去了。
最後,兩鬢斑白的展昭終於可以辭別京都。
兜兜轉轉,最後他又孤身一人迴到了江州。
這裏是一切的緣起,說不定在這裏,他能做一個好夢。
這幾十年間,有時他也會忍不住埋怨,他的初七姑娘真是好狠的一顆心。
一晃半生,竟未有一夜願來入夢。
展昭將小廟又簡單修葺了一番,後來的日子便獨居於此。
歲月蹉跎,他的眉宇間逐漸生出溝壑,可他的一雙眼卻仍舊清亮如初。
不知道究竟過了幾年,又是一歲冬寒,那一日的雪落得好大,展昭點起爐火,枕著自己的外衣,終於迎來了遲了這許多年的一場好夢。
夢裏,初七手捧著一簇笑靨金,站立在一片透著微光的長夜中,輕輕地朝著他笑了。
次日,雪終於停了,展昭也朝著他追尋了半生的心上人一同去了。
——————
初七離開了。
就像是一個路過展昭生命裏的匆匆過客。
可展昭卻擁著她給的那些迴憶度過了往後餘生,他珍藏著那件紅色的外衣,走到哪裏都帶著,從天南到地北,從年少到老去。
原來,早從第一次在山洞中遇到她時,他就已經注定無法忘懷了。
“初七姑娘,我一見你,便覺得歡喜。”
那句一直沒來得及說出口的話啊,也總算說出來了。
——第一卷·完——
隻是並沒有她此前說得那麽嚴重,沒有山河傾覆,也沒有地動天搖。
天時異常倒是真的出現了。
七月流火的時節,一月之內竟先入三冬,後入三夏,田裏的作物三爛三熟,唬得整個大宋都心驚肉跳的。
聖上更是戰戰兢兢,有事沒事就想下罪己詔。
所幸,這些異狀隻持續了那一個月,最後因著那糧種三熟的關係,反而還讓所有人都過了一個豐年。
原以為這樣也就罷了,誰成想後來漸漸的,竟有許多陰鬼會在夜半三更時主動尋來開封府,並點名要找包大人為他們伸冤。
每當問起他們為什麽一定要來找包大人時,偏偏他們又支支吾吾地說不清楚,隻說是有人告訴他們的,具體是誰,卻又都不知道了。
後來,包拯日審陽夜審陰的名頭不知怎的竟越傳越遠,他的名頭更大了,就連千裏之外的陰鬼也想請他去查案。
展昭與公孫策跟在他身邊也見到了許許多多死法不一、際遇各異、奇形怪狀的鬼。
後來,他們想,或許初七仍在注視著他們吧。
又過了些年,他們已是能同陰差交好的大人物了。
而他們也從陰差的口中知道了許多秘聞,例如並非所有人死後都可以變成陰鬼,對生的執與對親人的念,二者缺一不可才有可能由魂化鬼。
——哦,原來如此。
他們點點頭,其實似懂非懂。
一日酒醉,那青麵的陰差醉眼朦朧地看著包拯,忽然酒意上頭,吧唧一下就抱了上去,哭著喊著讓他早點死,嘴裏還說著什麽地府閻羅的位子空缺著,就等著他歸位了。
“……卷宗耽擱了一大堆,判官們的心情一個比一個差,大人,我們也苦哇!!!”
翌日晨起,陰差已經消失不見,徒留他們三人麵麵相覷。
而後,公孫策將多年前曾在馬車上聽初七提起的“閻羅王”一事告知,末了促狹了包拯好一陣子。
那時候,展昭看著他們二人說笑,心中不免又想起了初七。
他總是忍不住地想——現在她在哪裏?過得如何?是投胎成人了?還是仍舊未入輪迴?
等他也入了地府,是不是就能見到她了呢?
這些年來,他始終沒有成婚,包拯給他說過親,聖上為他保過媒,但他通通都拒絕了。
“展某已有心上人,實在不肯移情他人。”
那時,他是這麽迴答的。
是啊,心上人,他那從未將愛意宣告於口的心上人。
他又想起初七離開的那天,她說遇到他們是她的幸運,可是,可是啊……
“初七姑娘,展昭遇你,才是幸事。”
那個滿月的夜晚,月光好亮。
展昭對月獨酌,喝了個爛醉如泥。
他其實很明白,在初七的眼裏,他也好,包拯也好,公孫策也好,其實根本沒有分別。
在她心裏,他們都隻是朋友。
可正因清楚的明白這點,展昭才會感到痛苦。
他從不後悔相遇,隻後悔沒能及早告訴她,說聲喜歡。
第二天早上,展昭從被窩裏爬起來,張龍告訴他昨晚他是被公孫策背迴來的,也著實是難為他了,一個文弱書生,連拉帶拽的,好懸累得沒喘過氣來。
公孫策這些年也沒成親,一問起來就說要忙著查案子。
他把小花從江州帶了迴來認作了妹妹,前些年教會了小花一技之長後又單獨給她開了女戶,然後他就徹底放飛自我了。
時不時就跑進深山老林裏閉關寫書。
公孫策所著就的書稿門類繁雜,上到天文地理,下到誌怪民俗,什麽都有。
他整日裏醉心文學,一副根本無暇兒女情長的樣子。
誰也勸不動。
還有小黑,初七離開前也不知道給它下了什麽指令,打那以後它就一心跟在了展昭的身邊,指東就絕不往西飛,又乖巧又可愛,就連聖上都覺得新奇,時常會賜些禦果給它當吃食。
隻是偶爾,它也會在某個明亮的月夜裏,倒懸在開封府的窗沿上,靜默地看著月亮,一看就是一個晚上。
小黑跟著展昭走南闖北足有二十餘年,一人一蝠形影不離,搞得白玉堂總笑話他堂堂禦貓身邊竟跟了隻飛天耗子。
再後來,在為展昭擋了一枚毒鏢後,它終於也離去了。
展昭想法子把它完好地帶迴了江州,就埋在了司馬青建造的那間小廟旁邊。
這個時候,司馬青早已經坐化了,隻不過他曾收養的孩子沒有一個願意留守這間小廟。
因而,這裏竟也荒廢了。
“好好睡吧,好孩子,小黑,這些年,也辛苦你了……不過,現在,你可以迴去見她了。”
……
又過了幾年,公孫策也離世了,臨走前,他看著麵露悲痛的展昭和包拯說道:
“你們有什麽可傷心的,說不定明天晚上你們又能看見我了,到時候可別被我嚇到啊。”
可是他們一直在靈前等了三日,也沒有看見公孫策飄到他們眼前晃悠著繼續陰陽怪氣。
哎,瞧瞧這個滿口謊話的騙子,根本一點執念也沒有啊。
公孫策走後沒兩年,包拯也生了重病,他對自己的死亡倒是十分豁達,還有心思對著前來探病的展昭開玩笑說等他下去了會幫忙找找初七的蹤跡。
看來他真的很心急,說完這句話後的第二天,他便也安穩地在睡夢中直接故去了。
最後,兩鬢斑白的展昭終於可以辭別京都。
兜兜轉轉,最後他又孤身一人迴到了江州。
這裏是一切的緣起,說不定在這裏,他能做一個好夢。
這幾十年間,有時他也會忍不住埋怨,他的初七姑娘真是好狠的一顆心。
一晃半生,竟未有一夜願來入夢。
展昭將小廟又簡單修葺了一番,後來的日子便獨居於此。
歲月蹉跎,他的眉宇間逐漸生出溝壑,可他的一雙眼卻仍舊清亮如初。
不知道究竟過了幾年,又是一歲冬寒,那一日的雪落得好大,展昭點起爐火,枕著自己的外衣,終於迎來了遲了這許多年的一場好夢。
夢裏,初七手捧著一簇笑靨金,站立在一片透著微光的長夜中,輕輕地朝著他笑了。
次日,雪終於停了,展昭也朝著他追尋了半生的心上人一同去了。
——————
初七離開了。
就像是一個路過展昭生命裏的匆匆過客。
可展昭卻擁著她給的那些迴憶度過了往後餘生,他珍藏著那件紅色的外衣,走到哪裏都帶著,從天南到地北,從年少到老去。
原來,早從第一次在山洞中遇到她時,他就已經注定無法忘懷了。
“初七姑娘,我一見你,便覺得歡喜。”
那句一直沒來得及說出口的話啊,也總算說出來了。
——第一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