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糖果
穿書廢土:修仙我是認真的 作者:兩塊板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繼續去別的房間翻找,果然又在一處房間發現地下室,不過這裏就亂得多了,原來的家具都被拆了當柴燒,牆和天花板都熏得黢黑,煙味刺鼻,還有一些野獸的殘骸和遍地的老鼠屎,不知道多少病毒,她都沒敢下去。
看來這些地下室並非秘密,隻是剛才那處在最邊上,相對隱蔽才沒有被人察覺罷了。
葉敏又轉了幾圈,再沒找到有用的東西。
其他人的收獲也是寥寥無幾。
隻有李嫂子一家找到半箱鐵皮盒的水果罐頭,雖然過了保質期,但密封得很好,應該還能吃。
大家羨慕得不得了。
李嫂子高興得嘴都合不攏,把找到罐頭的大兒子趙青雲誇了又誇,她的小兒子趙青峰則踮著腳扒拉她懷裏的罐頭,不斷地咽口水。其他小孩子也沒比他強到哪裏去,眼神巴巴地盯著罐頭看。
李嫂子心如鐵石,將罐頭放在背簍底,看都不給看了。
這會兒正是中午飯時間,但沒有人吃飯,都是吃營養液。
大家看到彼此一模一樣的營養液,不約而同地笑起來,原來都是自家男人從坊裏帶的。
葉敏也是。
味道不太好,有一股草腥味,但是比福利院的強多了。她閉著眼睛吸了兩口,差點噦出來。
正難受著,李嫂子偷摸坐到她身邊,往她懷裏塞了兩個水果罐頭。
“小葉,謝謝你救了我家大丫。”
葉敏連忙推拒,“我們一起出來,就是隊友,守望相助本就是應該的,哪有要報酬的。”別看隻是過期的罐頭,拿出去賣起碼一兩千積分一個。她不缺這點兒,但對李嫂家來說,絕對不是小錢,可以給孩子加幾多餐了。
李嫂子:“我們也沒別的東西,你別嫌棄。”
葉敏:“嫂子說什麽呢,我也是福利院出來的,怎麽會嫌棄。你不也幫過我嗎?以後我需要請教你的時候多著呢,難道也要謝來謝去嗎?”
李嫂子見她確實不收,這才作罷,拍著胸口:“你放心,小葉,以後有事盡管開口!”
又讓李青禾給她致謝,恨不得給她磕頭,葉敏好容易才勸住。
讓她幫看自己找到的植株。
李嫂子又看又摸,好一會兒一才道:“有點像禾苗,但是這個分叉比禾苗白,還有絨毛,又有點像粺子。”
主要是植株太瘦了,長在不見光的地方,實在不好分辨。
讓陳嫂子看。
陳嫂子比李嫂子還大幾歲,圓圓的臉上總是帶著笑容,很是可親,這會兒認真看了一會兒,又聞了聞,“是變異稻子,就是有些營養不良,迴去種了追些肥應該還能結穀子。”
葉敏這才放下心來。
那地下室少說也有三年不見天日,可能是主人離開的時候不慎撒落了幾粒種子,沒想到它們竟能生長。
她給它們起個名字叫“穀堅強”。
越到中午太陽越大,曬得人皮發燙,等到一兩點的時候氣溫竟然超過四十度,葉敏是水係,並不怕熱,但是身處重度汙染區,她一點險都不敢冒,和大家一樣,老實找了地方避蔭。
大人們走了一上午都累了,合眼養神,孩子們則收拾自己的戰利品。
現在的舊城宛如一座大型垃圾廠,聚集著各種各樣的拾荒人。
像葉敏主要是為了采集,或者找用得著的家什,並不撿垃圾。
因為有專門以撿垃圾為生的人,就是流浪的老人和孩子,破銅爛鐵算好的,多少能賣幾個積分,多數孩子隻能撿碎玻璃,賣到玻璃作坊去重新加工成新的玻璃製品,可能一天都換不到一個饅頭,但多少有個希望。
廢土人對流浪的小孩的態度就是不保護,也不欺負。拾荒的時候也不會去撿那些東西,默認留給他們。
“以後不許撿這個!”李嫂子把小兒子撿的玻璃罐都丟到牆角,教育他:“我們雖然拾荒,但隻找需要的東西,沒找到也沒關係。卻有人靠這些活命,我們撿了他們就得餓死,明白嗎?”
李青峰才七歲,不是很明白,但也算聽話,點了點頭,又從自己的寶貝裏翻出一些小玻璃片,和那個小玻璃罐放到一起。
離他們不遠的一群流浪小孩猶豫著過來,幾下就把它們撿走了。
看著他們臉上喜悅的笑容,葉敏等人都沉默著,李青峰小臉迷茫,有點明白,又有點沮喪。看著自己髒兮兮的小手。
那些也是他翻了很久垃圾才撿到的。
葉敏對他招了招手,“小峰,過來!”
李青峰看向她。
李嫂子推他,“小葉姐姐叫你呢。”
李青峰這才邁著小短腿走過來。
他雖然對他姐姐妹妹挺霸道,對外人還算乖巧,葉敏有點不忍心看他失望的小模樣,從挎包裏翻出一袋糯米紙包著的五顏六色的高粱飴軟糖。
李青峰的口水不住地從嘴角流下,連忙捂著小嘴。
葉敏放水給他洗了洗手,倒出一粒糖放在他的手心。
見李青禾,甚至已經十二歲的李青雲都看著她手裏的糖,她搖了搖糖果盒,“來,小朋友一人一顆!”
孩子們頓時都圍了上來,李青雲緊低著頭,看著自己的腳尖。
“青雲也有,沒有我大的,都是小孩哦!”葉敏把糖分下去,見有多的,就給每個大人也分了三顆。
孩子們人手一顆糖,開心地向葉敏道了謝,然後小心翼翼地放進嘴裏,如獲至寶般含著,也有大點兒的孩子把糖分成兩半,一半留著,一半自己吃,每個人都喜笑顏開,人群中瞬間充滿了歡樂的氣息。
李嫂子也得了三顆,沒好意思吃,準備留著。
陳嫂子卻毫不猶豫把兩顆糖都放進了自己嘴裏,一顆用紙包著留著給自己男人。孩子們年紀小,以後吃好東西的時候多著呢,她年紀大了,吃一迴少一迴。
李嫂子猶豫著,也吃了一顆,留著兩顆一顆給她男人,一顆給這次沒帶來的小女兒。
葉敏嚼著軟糖,口腔裏充滿了甜蜜的味道。
她愛吃糖的年紀很少有糖吃,隻有過年的時候才有貨郎擔著糖稀和麥芽糖到村裏叫賣。
每家都會買一些,然後用糯米做成炒米,再拌上糖稀做成米花果,過年待客。有條件還會用芝麻、花生做成麻糖和花生糖等。那無疑是小孩們最幸福的時刻。
看來這些地下室並非秘密,隻是剛才那處在最邊上,相對隱蔽才沒有被人察覺罷了。
葉敏又轉了幾圈,再沒找到有用的東西。
其他人的收獲也是寥寥無幾。
隻有李嫂子一家找到半箱鐵皮盒的水果罐頭,雖然過了保質期,但密封得很好,應該還能吃。
大家羨慕得不得了。
李嫂子高興得嘴都合不攏,把找到罐頭的大兒子趙青雲誇了又誇,她的小兒子趙青峰則踮著腳扒拉她懷裏的罐頭,不斷地咽口水。其他小孩子也沒比他強到哪裏去,眼神巴巴地盯著罐頭看。
李嫂子心如鐵石,將罐頭放在背簍底,看都不給看了。
這會兒正是中午飯時間,但沒有人吃飯,都是吃營養液。
大家看到彼此一模一樣的營養液,不約而同地笑起來,原來都是自家男人從坊裏帶的。
葉敏也是。
味道不太好,有一股草腥味,但是比福利院的強多了。她閉著眼睛吸了兩口,差點噦出來。
正難受著,李嫂子偷摸坐到她身邊,往她懷裏塞了兩個水果罐頭。
“小葉,謝謝你救了我家大丫。”
葉敏連忙推拒,“我們一起出來,就是隊友,守望相助本就是應該的,哪有要報酬的。”別看隻是過期的罐頭,拿出去賣起碼一兩千積分一個。她不缺這點兒,但對李嫂家來說,絕對不是小錢,可以給孩子加幾多餐了。
李嫂子:“我們也沒別的東西,你別嫌棄。”
葉敏:“嫂子說什麽呢,我也是福利院出來的,怎麽會嫌棄。你不也幫過我嗎?以後我需要請教你的時候多著呢,難道也要謝來謝去嗎?”
李嫂子見她確實不收,這才作罷,拍著胸口:“你放心,小葉,以後有事盡管開口!”
又讓李青禾給她致謝,恨不得給她磕頭,葉敏好容易才勸住。
讓她幫看自己找到的植株。
李嫂子又看又摸,好一會兒一才道:“有點像禾苗,但是這個分叉比禾苗白,還有絨毛,又有點像粺子。”
主要是植株太瘦了,長在不見光的地方,實在不好分辨。
讓陳嫂子看。
陳嫂子比李嫂子還大幾歲,圓圓的臉上總是帶著笑容,很是可親,這會兒認真看了一會兒,又聞了聞,“是變異稻子,就是有些營養不良,迴去種了追些肥應該還能結穀子。”
葉敏這才放下心來。
那地下室少說也有三年不見天日,可能是主人離開的時候不慎撒落了幾粒種子,沒想到它們竟能生長。
她給它們起個名字叫“穀堅強”。
越到中午太陽越大,曬得人皮發燙,等到一兩點的時候氣溫竟然超過四十度,葉敏是水係,並不怕熱,但是身處重度汙染區,她一點險都不敢冒,和大家一樣,老實找了地方避蔭。
大人們走了一上午都累了,合眼養神,孩子們則收拾自己的戰利品。
現在的舊城宛如一座大型垃圾廠,聚集著各種各樣的拾荒人。
像葉敏主要是為了采集,或者找用得著的家什,並不撿垃圾。
因為有專門以撿垃圾為生的人,就是流浪的老人和孩子,破銅爛鐵算好的,多少能賣幾個積分,多數孩子隻能撿碎玻璃,賣到玻璃作坊去重新加工成新的玻璃製品,可能一天都換不到一個饅頭,但多少有個希望。
廢土人對流浪的小孩的態度就是不保護,也不欺負。拾荒的時候也不會去撿那些東西,默認留給他們。
“以後不許撿這個!”李嫂子把小兒子撿的玻璃罐都丟到牆角,教育他:“我們雖然拾荒,但隻找需要的東西,沒找到也沒關係。卻有人靠這些活命,我們撿了他們就得餓死,明白嗎?”
李青峰才七歲,不是很明白,但也算聽話,點了點頭,又從自己的寶貝裏翻出一些小玻璃片,和那個小玻璃罐放到一起。
離他們不遠的一群流浪小孩猶豫著過來,幾下就把它們撿走了。
看著他們臉上喜悅的笑容,葉敏等人都沉默著,李青峰小臉迷茫,有點明白,又有點沮喪。看著自己髒兮兮的小手。
那些也是他翻了很久垃圾才撿到的。
葉敏對他招了招手,“小峰,過來!”
李青峰看向她。
李嫂子推他,“小葉姐姐叫你呢。”
李青峰這才邁著小短腿走過來。
他雖然對他姐姐妹妹挺霸道,對外人還算乖巧,葉敏有點不忍心看他失望的小模樣,從挎包裏翻出一袋糯米紙包著的五顏六色的高粱飴軟糖。
李青峰的口水不住地從嘴角流下,連忙捂著小嘴。
葉敏放水給他洗了洗手,倒出一粒糖放在他的手心。
見李青禾,甚至已經十二歲的李青雲都看著她手裏的糖,她搖了搖糖果盒,“來,小朋友一人一顆!”
孩子們頓時都圍了上來,李青雲緊低著頭,看著自己的腳尖。
“青雲也有,沒有我大的,都是小孩哦!”葉敏把糖分下去,見有多的,就給每個大人也分了三顆。
孩子們人手一顆糖,開心地向葉敏道了謝,然後小心翼翼地放進嘴裏,如獲至寶般含著,也有大點兒的孩子把糖分成兩半,一半留著,一半自己吃,每個人都喜笑顏開,人群中瞬間充滿了歡樂的氣息。
李嫂子也得了三顆,沒好意思吃,準備留著。
陳嫂子卻毫不猶豫把兩顆糖都放進了自己嘴裏,一顆用紙包著留著給自己男人。孩子們年紀小,以後吃好東西的時候多著呢,她年紀大了,吃一迴少一迴。
李嫂子猶豫著,也吃了一顆,留著兩顆一顆給她男人,一顆給這次沒帶來的小女兒。
葉敏嚼著軟糖,口腔裏充滿了甜蜜的味道。
她愛吃糖的年紀很少有糖吃,隻有過年的時候才有貨郎擔著糖稀和麥芽糖到村裏叫賣。
每家都會買一些,然後用糯米做成炒米,再拌上糖稀做成米花果,過年待客。有條件還會用芝麻、花生做成麻糖和花生糖等。那無疑是小孩們最幸福的時刻。